• 803.00 KB
  • 2021-08-26 发布

2018-2019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 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玉溪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总计60分。1—40题每题1分;41—50题每题2分。在下列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中。)‎ ‎1.下面是摄于洛阳“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周代列鼎列簋(gui)制度一览表”。‎ 材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贵族阶层生活奢侈腐化 B. 以血缘关系维系政治等级 C. 贵族层层接受分封食禄 D. 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等级森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鼎和簋都是古代的礼器,代表着森严的等级。所以D正确;A奢侈化看不出来;B血缘关系看不出来;C中材料反映的不是分封食禄的情况。‎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等级制度 ‎2.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承天”而“子民”、祭拜自己的祖先。都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这反映了秦汉以后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故A错误。‎ 材料也不能说明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故C排除。材料没有强调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 ‎3.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大臣养士成风,并起用士人,辅政为官。《墨子·尚贤》载:“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从制度建构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 知识分子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B. 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 C. 国家竞争实力取决于士人 D. 士人的评价标准为贤良方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各诸侯国重视贤良之士,从制度结构的角度看,反映了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战国时期政治制度的变化 ‎4.秦始皇认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于是采纳李斯建议,“不立尺土之封,公天下为郡县”,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标志,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下列关于郡县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②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是对分封制的否定创新 ‎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创新 ‎④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的实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郡县制的实行,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故①④正确;结合所学,郡县制的实行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分封制不是大众政治,②错误;郡县制不是对分封制的继承,③错误;故选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结合所学郡县制的特点和作用分析解答。‎ ‎5.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 B. 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 C. 秦国军事活动比东方六国频繁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可以看出,秦国当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故B正确;材料不能看出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材料信息也不能反映秦国军事活动比东方六国频繁,排除AC;材料信息只是反映出秦国征收赋税情况,不能说明“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各类赋税”,结合所学商鞅变法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影响分析解答。‎ ‎6. 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属官的魏征,对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皇帝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该敕书终没有颁下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此外,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 )‎ A. 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 B. 唐代初期皇权与相权形成制衡 C. 门下省具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力 D. 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管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这说明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故选C。门下省属于审核,不是中枢,故A错误;唐朝不是分权制衡,故B错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是皇帝,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 ‎【名师点睛】唐朝三省六部制:(1)结构: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2)作用:提高了办事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7.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在这次文明转型中得以影响两千多年封建文明的是:‎ ‎①新型生产模式 ‎②新型官僚体制 ‎③新型意识形态 ‎④新型教育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铁犁牛耕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小农经济模式确立起来,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生产模式,故①正确;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法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确立,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故②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儒法道思想影响后世,故③正确;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影响到后世,故④正确;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 ‎8.“至秦,人主自亲事以操制臣下”,在中央专门设立御史大夫:‎ A. 检查户口,征收租赋 B. 典正法度,以正纲纪 C. 总领百官,监督军旅 D. 审查诏令,签署章奏 ‎【答案】B ‎【解析】‎ ‎【详解】秦朝建立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其中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即“典正法度,以正纲纪”,故B正确;治粟内史征收租赋,丞相总领百官,排除AC;御史大夫无权签署章奏,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三公九卿制,结合所学三公的具体职责分析解答。‎ ‎9.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 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 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C. 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 加强对地方官的控制与管理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刺史在初设时是为了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其特征是位卑权重,代表中央行使监察职责,A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负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应该是地方的行政长官郡守或县令,排除B项;推荐地方人才属于选官制度,也是有地方行政长官推举,排除C项;因为不是州、刺史不是郡县上一级的行政区划和行政长官,因此不能对地方官加强控制与管理,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刺史制度 ‎10. 隋唐以来的历代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 A. 有利于选拔人才 B. 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 C.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D. 得到了不断完善 ‎【答案】B ‎【解析】‎ 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有益于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稳固,故B项正确;选拔人才只是一方面,故A项错误;C是科举制考试指导思想;D不符合材料根本原因。‎ ‎11.下面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 以郡统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 隋朝 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 形成道、州、县三级制 A. 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B. 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 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D. 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表中信息可知,从秦朝到两汉,地方行政由两级制到三级制,并设立监察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而隋朝又恢复两级制,结合所学可知,隋朝特别是唐朝末年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放松,导致了唐末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这反映了中央政府对地方分层的决策存在矛盾与困局,故D正确;唐末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存在矛盾与困局,而不是体现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排除B;材料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存在矛盾与困局,并非中枢权力体系,排除C。‎ ‎12.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 封建体制僵化官员固守成规 B. 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 C. 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 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四鼓”相当于现在1—3点。材料讲的是明代官员“四鼓”起床去朝见皇帝还嫌迟,也表现出了钱宰对安逸。闲适生活的向往。但也从根本上反映了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治压力和危机。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13.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 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 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C. 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D. 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宋代对官员权力的约束,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横征暴敛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君主控制臣属,故B项错误;“严密的反腐机制”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故选C。‎ ‎14.明清时期对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政府派遣流官直接统治 B. 平息“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改土归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C.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民族矛盾空前尖锐 D. 促进各民族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政策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改土归流”为平息“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改土归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改土归流”促进各民族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ABD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改土归流”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促进各民族交流,“民族矛盾空前尖锐”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15.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 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B. 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 C. 民族矛盾开始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答案】B ‎【解析】‎ ‎【详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主权逐步沦丧,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故B正确;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民族矛盾没有取代阶级矛盾,而是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C错误;被西方国家打败,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讲是影响到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标志”,主要应从鸦片战争后国家独立主权遭到破坏分析。‎ ‎16.《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又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这反映了下列哪种矛盾的结果?‎ A. 外国资本帝国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中国的矛盾 C. 外国侵略者和清政府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 ‎【答案】B ‎【解析】‎ ‎【详解】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主要是来自于俄国、德国与法国的压力,不是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的结果,故A错误;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主要是来自于俄国、德国与法国的压力,这是帝国主义侵略者争夺中国的矛盾的结果,故B正确;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主要是来自于俄国、德国与法国的压力,与外国侵略者与清政府的矛盾无关,排除C;日本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主要是来自于俄国、德国与法国的压力,与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的矛盾无关,故D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又被迫将辽东半岛归还给中国”,结合所学三国干涉还辽的史实分析解答。‎ ‎17.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 《瑷珲条约》的签订 B. 《北京条约》的签订 C.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辛丑条约》的签订 ‎【答案】D ‎【解析】‎ ‎【详解】《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正确;《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A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结合所学《辛丑条约》签订的影响分析解答。‎ ‎18.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着:‎ A. 列强在中国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一致 B. 美国承认了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既得利益 C. 美国对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能够利益均沾 D. 美国在华侵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 ‎“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侵略中国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从此美国在对华政策上,不再追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独立的政策,D正确;ABC表述正确,但不能体现“门户开放”政策的标志性意义,即里程碑式的意义,排除。‎ ‎19.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子弹,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的内容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由于不同的人所站立场不同,原因就不一样,B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在A。‎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题干材料描述了中方和日方的观点,见解完全不同,需要同学的分析材料和总结材料的能力。‎ ‎20.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种信息。从下图到下图的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1)2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图 ‎(2)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 A. 革命中心:从北方到南方 B. 政权性质:从抗日民主政权到工农民主政权 C. 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为主到民族矛盾为主 D. 军队名称:从国民革命军到工农红军 ‎【答案】C ‎【解析】‎ ‎【详解】‎ 图一反映的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分布情况,图二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分布情况,两幅图反映了在日本侵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主要原因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从阶级矛盾为主到民族矛盾为主,故C项正确;革命中心由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到北方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故A错误;政权性质由工农民主政权到抗日民主政权,故B错误;军队名称由工农红军到八路军和新四军,故D错误。‎ ‎21.太平军西征的目的是 A. 推翻清朝统治 B. 实施战略转移 C. 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D. 充实经济力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平军西征的目的是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巩固太平天国政权,C正确;进行北伐是为了推翻清朝统治,不符合西征,故A错误;太平军西征的目的是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而非实施战略转移,排除B;太平军东征的目的是断绝清政府来自江浙的财源,充实经济力量,排除D。‎ ‎22.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 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C.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D. 中华民国的政体为总统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ABC都符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中华民国的政体为责任内阁制,D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为反向选择题,应选不符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选项,结合所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分析解答。‎ ‎23. 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 )‎ A. 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C.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 使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A、B、C、D都是辛亥革命的影响,但是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答案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24. 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 )‎ A.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B.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十月革命的推动 D. 无产阶级的壮大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性质转变及中共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故最根本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B。ACD三项都未从经济基础的角度进行分析,因而是错误的。‎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点评: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变化进步的最根本的力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物质基础。同时,无产阶级力量得到提高增强,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5.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是:‎ ‎①打倒军阀 ‎②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 ‎③实现共产主义 ‎④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⑤用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 ‎【详解】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现阶段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这是在中国第一次提出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也就是提出了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①②④正确;③⑤是中共一大确立的最高纲领,排除;故选B。‎ ‎【点睛】根据所学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的内容分析解答,注意与中共一大确立的最高纲领区分。‎ ‎26.无产阶级政党与旧政党的最大不同是:‎ A. 代表先进阶级的利益 B. 以反帝反封建为斗争对象 C. 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 D. 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共产党与以往的政党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代表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D选项符合题意;孙中山建立同盟会是资产阶级政党,资产阶级相对于封建地主阶级,也是进步阶级,也反帝反封建,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但不能说明无产阶级政党与旧政党的最大不同,要区别党派的最大不同还是要从党派的性质进行分析,排除ABC。‎ ‎27.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是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 四一二政变 B. 七一五政变 C. 马日事变 D. 中山舰事件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政变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故B正确,排除A;1927年5月国民党反动军官许克祥 反发动马日事变,‎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国共关系还没有完全破裂,排除CD。‎ ‎28.红军被迫长征的根本原因是 A. 王明等人“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B. 日本发动华北事变 C. 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D. 东三省沦亡要北上抗日 ‎【答案】A ‎【解析】‎ ‎【详解】红军被迫长征的根本原因是王明等人“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A正确;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红军进行围剿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红军被迫长征是战略转移,根本目的并非北上抗日,排除D。‎ ‎【点睛】根本原因应该从主观因素查找,红军被迫长征的根本原因是共产党自身存在的“左”倾错误。‎ ‎29.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七大 D. 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的正确解决了革命中出现的问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故B正确;1927年召开八七会议作出秋收起义的决定,仍然坚持城市中心道路,表明中共还没有成熟,排除A;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熟,排除CD。‎ ‎30.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左图信息为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誓词,右图为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对比辛亥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可知二者都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新发展,C项符合题意,D项只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影响不是二者的共同点,AB两项仅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也不是二者的共同点。‎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31.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不包括:‎ A.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C.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D. 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答案】D ‎【解析】‎ ‎【详解】‎ 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32.《共同纲领》所具有的性质是:‎ A. 统一战线 B. 工农联盟 C. 人民民主 D. 临时宪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到1954年宪法颁布期间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故D正确;1954年后政治协商会议成为统一战线组织,排除A;新中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不符合《共同纲领》,排除BC。‎ ‎33.据统计,‎1953年6月30日24时的全国人口总数是601912371人。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全面的普查所得到的准确的人口数字。此次人口普查的直接作用是 A. 作为控制人口计划生育的依据 B. 作为实行普选的基本数据 C. 作为实行三大改造的依据 D. 作为普及义务教育的根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结合此次人口普查的的时间“‎1953年6月30日24时”,联系1954年宪法的制定,可以判断,其直接作用是作为实行普选的基本数据。故选B。实行计划生育和普及义务教育是80年代的决策,故排除A、D。人口普查和三大改造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建设·1954年宪法 ‎34.阅读下列材料,可以看出当时 ‎①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②新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 ‎③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④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初步建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图片中的材料仅仅是幼儿园“暂行”规程,也足以证明当时新中国学校教育制度还尚未初步建立,所以凡是含④均是错误的,其他几个选项均是符合题意的,例如,“以便母亲有时间参加政治活动”足以证明妇女社会地位的确得到提升,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能等 ‎【名师点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⑴确立: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创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⑵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⑶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⑷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⑸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干扰了政协工作的正常开展; “文革”期间,政协制度遭到破坏。‎ ‎⑹发展:1982年,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 针,人民政协迎来新的春天。‎ ‎35.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获悉:‎ A. 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 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 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职能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答案】A ‎【解析】‎ 新政协会议涉及方方面面的代表人物,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新政协会议是一次平等协商的会议,不存在领导地位的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不是材料的主旨,材料主旨是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符合题意,排除;第一届政协未确立政治协商制度,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本题考查的是——代表人数,突出广泛的代表性。‎ ‎36.‎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 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 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 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A ‎【解析】‎ ‎“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表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妇女有了选举权,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是在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确立起来的,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党派关系的制度,李长凤老大娘并不代表某个党派,故C项错误;题中材料并没有出现相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法律,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结合所学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知识分析解答。‎ ‎37.过渡时期是指:‎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B.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D. 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1949-1956年,B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结束,A错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结束,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不是过渡时期结束的标志,排除C;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D错误。‎ ‎38.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 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D ‎【解析】‎ ‎【详解】‎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D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排除A;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均不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排除BC。‎ ‎【点睛】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结合所学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意义解答即可。‎ ‎39.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说的“改革是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C ‎【解析】‎ ‎【详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革目的要从根本上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具体制度、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从而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改革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就其变化的领域的广度与深度来看,完全称得上是一次革命。因此,可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C正确;A无法体现“革命”,排除;BD都属于改革的内容,不属于本质含义,排除。‎ ‎40.下列表述不符合“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A. 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 B.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C. 祖国统一后,港、澳、台设立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 D. 台湾可保留军队,单独行使外交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一个国家,两种社会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祖国统一后,港、澳、台设立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ABC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但不能单独行使外交权力,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41.下列各项中,分别属于1954年和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的是:‎ ‎①“坚决避免内战,国内任何政治的、民族的纠纷,均应以政治方法寻求解决。”‎ ‎②“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③“有步骤地将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④“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①③分别出现于抗战结束后的《双十协定》和1949年建国前期的《共同纲领》。②中的社会主义改造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故它与1954年宪法相关,而④与文革后的法律相关,故 ④与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相关,故本题选C。‎ 考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42.党和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A. 民主改革 B. 民族区域自治 C. 土地改革 D. 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党和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正确;民主改革、土地改革不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基本政策,排除AC;我国的改革开放在全国推行,不仅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排除D。‎ ‎43.某古书记载,“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一把手,是全国子民之严父,且各级地方政权之首脑亦被视为‘父母官’。”该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 A. 君权神授,皇位世袭 B. 强干弱枝,中央集权 C. 君父同伦,家国同构 D. 男女平等,均可做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反映的是宗法制,“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反映出父为“家君”,君王为“国父”,体现君父同伦,家国同构,故C正确;A项仅从君王角度上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中央与地方关系及强干弱枝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B;“男女平等,均可做官”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 ‎44.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这表明他认为:‎ A. 儒家远比法家高明 B. 法家才是思想正统 C. 封制优于郡县制 D. 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给郭沫若的。《封建论》是柳宗元所写,反映的是反对泥古历史进步而非倒退的思想,他认为秦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郡县制,而是因为秦朝的暴政。“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可以理解为:我们要熟读《封建论》,绝对不能从柳子厚(柳宗元)的时代返回到周文王的时代去。这就说明他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与郡县制 ‎45.《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A. 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B. 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C. 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D. 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文字《唐律疏议•斗讼》“反坐”、“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清代互监法“论劾”、“诸御史”可知,唐、清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故选A。‎ ‎46.史学家把元朝的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行省制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 行省不是地方管理机构 C. 行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 行省长官具有很大独立性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行省称之为“流动的中央政府”是指元代行省代行中书省的职权,便于及时有效地处理地方政务,所以行省制有利于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选A,B项说法不准确,行省制发展至元代后期成为固定的地方管理机构,D项说法与题意主旨不符,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47.数据是事实,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得出结论。分析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简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 ‎②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③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没有帮助 ‎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中国的抗战持续13年多,是反法西斯战争时间最长的,故①正确;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故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及表中信息,中国的抗战与苏联抗战有重合部分,苏联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故③错误;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但是和题目无关,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48.太平天国由胜而衰的转折点是 A. 天京变乱 B. 安庆失陷 C. 清军围困天京 D. 北伐失败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故A项正确;安庆失守是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争,这时太平天国已经衰落了,排除B;清军围困天京,天京陷落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C错误;1855年太平天国北伐失败,1856年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所以北伐失败不是太平天国由胜而衰的转折点,排除D。‎ ‎49.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 国民政府观望避战 B. 实行片面抗战路线 C. 战略战术失误 D. 敌强我弱 ‎【答案】B ‎【解析】‎ ‎【详解】‎ 抗战初期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由于战略指导思想错误造成正面战场的接连失败,故B正确;抗战初期国民党坚持抗战,“观望避战”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A;战略战术失误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排除C;敌强我弱属于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溃败的主要原因”,联系所学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分析解答。‎ ‎50.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 中共“八大”的召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对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最早探索,B正确;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当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所以没有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排除AC;1956年召开的八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但不是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始的标志,排除D。‎ 第Ⅱ卷(共2题,总计40分)‎ 二、主观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每题20分。)‎ ‎5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序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菀(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奏考帐……‎ ‎——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 材料二 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率少兵则请,曾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足也;三司但知支办农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四者各为之谋,以至于此。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积多少,财用有无,不致于。‎ ‎——《蔡忠惠公文集》卷22‎ 材料三 真宗咸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 ‎——赵翼《二十四史札记》卷25‎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宋朝官制有何特点?其目的何在?‎ ‎(2)从材料二、三中可看出宋朝这种官制导致什么弊端?‎ ‎(3)材料二中为消除这种弊端提出了一个什么建议?能够实现吗?为什么?‎ ‎【答案】(1)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互不统属。加强中央集权。‎ ‎(2)材料二可看出各部门都不了解全局,各行其是,遇事互相推委,行政效率低下,朝政混乱。材料三可看出官员臃滥。‎ ‎(3)“通而为一”,将各部门合并。不能实现封建帝王为皇权,必然通过分化相权来减轻对自己的威胁,这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发展变化的规律。‎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菀(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奏考帐”概括得出分化事权,设立众多机构,互不统属。目的:结合所学可知,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2)根据“中书不与知兵,增兵多少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农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可知,材料二反映出各部门都不了解全局,各行其是,遇事互相推委,行政效率低下,朝政混乱。根据“减天下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可知,材料三反映出官员臃滥。‎ ‎(3)建议:根据“若通而为一,则可以计较兵积多少,财用有无”得出“通而为一”,将各部门合并。能否实现:结合所学,从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发展变化的规律说明。‎ ‎52.阅读下列材料: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选择,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列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上述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2)图三这一历史事件取得胜利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案】(1)图一:虎门销烟图二:五四运动图三:抗日战争图四: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 ‎(2)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的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原因:主要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抗战的结果。‎ ‎(3)材料四新中国成立标志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结束;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图一是虎门销烟,图二是五四运动,图三是抗日战争,图四是开国大典,或新中国成立。‎ ‎(2)图三是抗日战争,结合所学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即可,应该从国际意义和国内意义两方面分析;原因:结合所学可知,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图四是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结束,新民主主义国家建立。‎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