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50 KB
  • 2021-08-26 发布

广东省湛江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湛江市高一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必修一)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私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权和处置权。”作者认为宗法制度 A.弱化了族长的权力 B.维护了宗族内部的团结 C.强化了国家的管理 D.解决了贵族之间的矛盾 ‎2.《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皇帝制 D.郡县制 ‎3. 据史书记载,汉初出现“极权丞相”现象,皇帝见丞相时,要为之起立行礼,而且“丞相有病,皇帝法驾亲至问病,从西门进入。”为改变此局面,汉武帝 A.设立中外朝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三公九卿制 D.推行刺史制 ‎ ‎4.《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序主要体现了 A.等级的森严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皇权的独尊   D.文化专制的扩展 ‎5. 苏东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 A.世官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 ‎6. 中国古代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僚的监督,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行政系统的监察系统,在中央和地方均设置监察官。下列负有监察职能的官职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三司使、刺史 C.监御史、枢密使      D.御史大夫、节度使 ‎7. 清初,将明太祖谕令工部铸造铁牌严禁宦官干政的传说付诸实践,并利用修史的机会,将明代尚存争论的这一故事坐实。其根本目的是 A.认定铁牌内容的真实性   B.杜绝宦官干预朝政 C.强化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承袭明朝政治制度 ‎8. 乾隆时期,军机处扩大到“内而六部卿寺,暨九门提督,内务府太监之敬事房,外而十五省、东北奉天、吉林、黑龙江将军所属,西南至伊犁、叶尔羌将军、办事大臣所属,迄至四裔诸属国,有事无不综汇。”由此可见,乾隆时期的军机处 A.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B.成为全国政事中枢 C.囊括内阁六部机构 D.各项制度趋于健全 ‎9.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巨额赔款 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10. 巡抚是清朝重要的地方大员。1840年,全国十五个巡抚中,七个由满人担任,八个由汉人担任;到1864年,十五个巡抚均由汉人充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 B.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 C.中央政府的权威性逐渐丧失 D.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 ‎11.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把这样的灾难描绘成革命救国的悲壮乐章,简直匪夷所思!”该学者的观点 A.揭露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性      B.忽略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 C.强调了清朝政府的反动性      D.抹杀了义和团运动的愚昧性 ‎12.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武昌起义的爆发 B.五四运动的兴起 C.国民革命的开展 D.中华民国的成立 ‎13.有学者在评价某场运动时指出:“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关于这场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仍然是资产阶级领导的 B.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无产阶级是先锋队 ‎14.1928年7月,周恩来曾指出:“‎ 我们还有一个根本的固定的军事工作方针,就是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周恩来得出的这一认识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反思 C.吸取了中共“左”倾错误的教训 D.促使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5.1942年1月,由美、英、苏、中领衔签署的二十六国联合宣言的发表,及蒋介石出任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统一指挥中国、越南、泰国境内的盟军作战。这是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令中国朝野各方颇感自豪。这一结果 A.主要得益于中国对二战的贡献 B.表明中国已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C.说明国际政治新格局已经形成 D.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 ‎16.1946年5月,国民党在东北四平战役获胜后,蒋介石更不把共产党放在眼里,他对其内部人员说:“中共除一部分外,本属乌合之众,经此打击,势必瓦解无疑”,“共果不就范,一年期可削平之”。可见,当时蒋介石 A.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的战斗力 B.准确地分析了当时的战争形势 C.客观地评估了国共双方的实力 D.认为很快就可以控制东北全境 ‎17.1954年7-8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先后举行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全国45个选举单位(包括台湾,暂未选出代表)共选出全国人大代表1226人,其中共产党员668人,占54.48%;非党人士558人,占45.52%。由此可知,这 A.是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体现 B.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 C.为全国人大的召开奠定了基础 D.开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18.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美国如愿意和平共处,我们也欢迎。”这反映了中国 A.开始步入世界外交大舞台 B.打破了美国的孤立封锁 C.积极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D.外交政策逐渐走向务实 ‎19. 表1 改革开放以来法制建设成就表 时间 名称 ‎82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党的十五大召开前 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价格法……‎ ‎1997年至今 证券法、合同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 这说明 A.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 B.依法治国的理念付诸实践 C.民主政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 ‎ ‎20.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两岸取得这些成就的政治基础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统一”方针 C.九二共识 D.中美关系的缓和 ‎21.古希腊哲学家阿拉克萨戈拉是伯利克里的老师兼密友,因宣传太阳是一团永恒燃烧的火石(而非神),而受到起诉并被判处死刑,后在伯利克里的帮助下,匆忙逃离了雅典。这主要说明当时 A. 伯利克里认为人情高于法制 B. 雅典政治领袖善于以权谋私 C. 雅典强调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雅典言论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22.这些法律条文后经森都里亚大会(百人团大会)批准,公布于罗马广场,这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典。这部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  B.《阿奎里亚法》‎ C.《卡拉卡拉救令》  D.《查士丁尼法典》‎ ‎23.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迈出了政治转型的第一步,也就是克服了专制王权,把国家的权力从一个人(国王)手里转到一群人(贵族)手里,实现了权力的第一次扩散。”这次转型的标志是 A.查理一世被处死         B.1832年议会改革 C.责任内阁制确立         D.《权利法案》颁布 ‎24.2019年,美国总统特朗普搬出《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案》,声称其“绝对有权命令”美国企业停止与中国做生意,国会批其“精神错乱”而否决该法案。这一过程体现1787年宪法的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主权在民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25.学者景德祥在《重新审视德意志帝国的现代化》一文中认为:“那种对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民主成分不屑一顾的态度是值得商榷的。”下列各项中属于德国“民主成分”的是 A.德意志皇帝主宰议会 B.帝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C.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D.联邦议员由君主任命 ‎26.1825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的实验。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人都参加劳动,分工合作,人人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四年以后,“新和谐公社”宣告破产。公社“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A.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 B.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 C.资本主义弊端尚未暴露 D.政权争夺加剧矛盾激化 ‎27.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1917年俄国革命的亲历者,他认为:“布尔什维克成功的唯一原因在于:他们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然后同他们一道,在旧制度的废墟上构建新制度的框架。”这表明当时俄国 A.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 B.民众对构建新秩序充满期待 ‎ C.沙皇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威胁 D.工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 ‎28.下图漫画勾勒了美苏领导人肯尼迪(1917-1963)和赫鲁晓夫(1894-1971)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相互进行核讹诈的场景。该漫画反映出 A.美苏开始进入对抗状态 B.美苏陷入核对抗的困境 C.美苏军备力量势均力敌 D.美苏掌握战后全球霸权 ‎29.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中指出:从经济角度看,美国不再是世界头号国家,世界也不再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今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美国、苏联、西欧、中国和日本,这些国家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3时间的前途。鉴于此,美国政府 A.结束与苏联对峙竞争状态 B.同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C.调整与西欧和日本的关系 D.将放弃全球霸权主义政策 ‎30.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3种重要刊物使用“自由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西方”(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汇的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名称 词汇 提及次数 ‎1988年 ‎1993年 ‎《纽约时报》‎ 自由世界 ‎71‎ ‎44‎ 西方 ‎46‎ ‎144‎ ‎《华盛顿邮报》‎ 自由世界 ‎112‎ ‎67‎ 西方 ‎36‎ ‎87‎ ‎《国会记录》‎ 自由世界 ‎356‎ ‎114‎ 西方 ‎7‎ ‎10‎ A.报界一直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 B.官方意识形态与主流民意互相背离 ‎ C.美国报界经常变更用语与政治无关 D.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影响社会文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31.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 材料一 ‎ 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 ‎1912年,孙中山主持制定了《临时约法》,其用意,“一以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表现了革命派在交出名器之前企图用约法限制袁世凯的努力。 ‎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 ‎1954 年宪法既确认了社会主义原则和人民民主原则,又在原则实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上,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模式。它记载了我国人民一百多年来英勇奋斗的胜利成果,又总结了建国五年来革命和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 ‎ ‎——曹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问题研究》‎ ‎(1)材料一中“委员制”指的是什么制度?并结合所学加以评价。(6分) ‎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制定的目的,并结合所学说明《临时约法》的进步性。(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54年宪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简析1954年宪法的意义。(8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 二战后,在西欧出现的一体化运动蓬勃发展。鉴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在欧洲以及极端民族主义和战争复仇主义的危险依然存在,美国政府以“杜鲁门主义”的发表为标志,主动插手欧洲的战后重建,支持欧洲一体化。美国希望西欧国家能按照美国模式——联邦制进行欧洲一体化,建立“欧洲合众国”,实现自立、自助和共同发展,成为美国全球安全战略的支撑点,减轻其负担。‎ ‎——摘编自张福财《关于战后美国对欧洲一体化政策问题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材料三 ‎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 ‎——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国支持欧洲一体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格局所呈现的特点及其影响。(8分)‎ ‎(3)根据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4分)‎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湛江市高一年级期末调研 历史(必修一) 参考答案 ‎1-15:CDACD ACBAD BDCBA 16-30:ACDBC DADBC ABBCD ‎31.(1)制度:三省六部制(或三省制)(2分); ‎ 评价: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4分)‎ ‎(2)目的:明确革命的意义;限制袁世凯的权利。(2分,任意一点即可)‎ 进步性: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中国开创了依法治国的先河;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为后世立法提供了借鉴。(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 ‎(3)特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一点2分,两点4分,如回答“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丰富和发展了《共同纲领》”等,最多只能给 1 分,因为缺乏概括思维能力。)‎ 意义: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32.(1)原因:防止德国重新崛起,打击极端民族主义;传播美国的价值观,推崇美国模式;促进西欧国家的恢复与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秩序;减轻美国的负担;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企图建立世界霸权。(一点2分,任四点得8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增强。(2分)‎ 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一点2分,三点得6分。)‎ ‎(3)贡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一点2分,任两点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