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 MB
  • 2021-08-26 发布

2018届二轮复习:第一板块中国古代史第二步专题一中国制度的政治基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学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 中国制度的政治基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主旨解读]‎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 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 线索一:君主专制 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 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线索二:中央集权 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线索三:选官制度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线索1 中央体制——从“公天下”到不断完善的“家国一体”‎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先秦 ‎(萌芽)‎ 王位世袭制使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宗法制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家国一体”,周王既是天下大宗,也是最高领袖 秦朝 ‎(创立)‎ 皇帝制度: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西汉 ‎(发展)‎ 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隋唐 ‎(完善)‎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互相牵制,从而分散相权;尚书省下设六部,具体执行国家事务;保证了皇权独尊 宋朝 ‎(加强)‎ 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分管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相权 元朝 ‎(加强)‎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 ‎(强化)‎ 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清朝 ‎(顶峰)‎ 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时,设置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深化历史理解]‎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的实质是“忠孝一体”。忠是政治关系上的等级,孝是血缘关系上的等级。忠与孝都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的伦理基础,都属于礼的范畴,同时二者又都属于道德范畴。在古代社会,道德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在它的视野包进了政治,即政治伦理化,国家变成了伦理单位。忠虽然作为一种政治关系,但它也是被包含在伦理关系中的,因此,“家国同构”关系的实质是忠孝关系,它促进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大和稳定,将封建政权的“‎ 合理性”建立在情感基础上。这正是“家国同构”观念的意义所在,也是中国封建政权的特色之一。在实践中则表现为皇权主义,人们认为君主总是完美无缺的,忠君是毫无条件的,而将怨恨诉诸地方官僚。‎ ‎2.古代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自两汉后,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 ‎(2)历代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并实行重奖重罚。‎ ‎(3)以轻制重,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 ‎(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权的膨胀,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 ‎3.古代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1)专制政治日趋完备和强化。商周时期的专制主义表现为宗法制下的集权政治,它以西周时期为典型;秦朝以后的专制主义表现为中央集权,宋朝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官僚机构不断膨胀与吏治的制度化、法制化。中国古代调整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官制度的行政法律规范,从唐代起已经自成系统,制度的完备和规范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3)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政治制度中的基本矛盾。其基本趋势是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地方服从中央、地方基层行政组织长期稳定。‎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 ‎(1)与经济:封建个体小农经济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所提供的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作为保障;新兴地主阶级需要专制集权制度来保护封建土地私有。‎ ‎(2)与思想:法家的集权、法治思想为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儒家思想逐渐成为维护此制度的工具。‎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家国情怀考查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及影响 ‎1.(2016·全国丙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解析:选B 本题立足于家国情怀引领关注历史遗存,体现人文精神的价值。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有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正确。‎ ‎2.(2016·全国甲卷)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选B 对“族谱”的考查体现了家国情怀的学科素养。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 ‎3.(2014·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选B 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的目的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二、立足史料实证考查专制主义的弊端和制约因素 ‎4.(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选C 本题时空定位于两汉,关键信息是外戚干政。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 ‎5.(2016·全国乙卷)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选A “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说明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A项正确;受到皇权的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可能并不真实可信,全部真实可信太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D项错误。‎ ‎6.(2017·全国甲卷)《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解析:选C 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解释历史往往都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 三、立足历史解释考查专制主义的强化与发展 ‎7.(2017·全国甲卷)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解析:选A 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 ‎8.(2016·全国丙卷)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解析:选B 本题以王充在《论衡》中的论述为史实依据,以文书的功能为历史解释,创新考查西汉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汉初重视文书,承袭秦制,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 ‎9.(2014·全国卷Ⅱ)‎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选B 结合史实可知内阁不是法定行政机构,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即使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也不会影响皇权,故B项正确。‎ 四、立足唯物史观考查清代政治体制僵化的弊端 ‎10.(2012·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解析:选B 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三项题干都无从反映。‎ 线索2 地方体制——从“天下共主”到日益强化的中央集权制度 ‎[理清发展线索]‎ 时期 发展历程 周代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 秦朝 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朝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唐朝 中期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宋朝 文官知州通判制:由文官任地方长官,通判监督,将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这一举措改变了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宋代后,中央确立了对地方的优势 元朝 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 明朝 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 ‎[深化历史理解]‎ ‎1.中国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演变趋势及规律 ‎(1)趋势:‎ ‎①‎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 ‎②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反映了地方管理方式由中央垂直管理向中央派驻管理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2)规律:‎ ‎①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实行分级管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地方行政机构的组成层次或为郡县或州县两级制,或为州郡县或路府(州)县、道府(州)县三级制,或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构成了从上到下由中央层层控制的严密的地方统治机构。‎ ‎②分割地方权力,使其各有所主,相互制约,是朝廷在地方设官的指导思想。通常规定地方行政、军政、财政、监察诸权分立,长官各设正、副,彼此制约。‎ ‎③对主要长官规定任期年限并须籍贯回避。‎ ‎2.中国古代地方制度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特点:‎ ‎①演变过程上,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②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③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2)影响:‎ ‎①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派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②地方行政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地方作用。‎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时空观念考查分封制及其影响 ‎1.(2017·全国乙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选A 根据材料“河南”“山东”“北京”‎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王族成员,使得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有了共同的文化底蕴,这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的形成,故A项正确。周不存在君主专制,B项错误,排除;C项错在“直接控制”,排除;材料并未体现“世袭特权”,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2.(2014·全国卷Ⅱ)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选C 本题时空定位于周代,间接考查分封制的内容。据材料中的“周礼”可知,“统一的‘雅言’”应指周的官方语言,而周兴起于今陕西,故C项正确。‎ 二、立足史料实证考查政治体制的变革 ‎3.(2013·全国卷Ⅰ)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解析:选C 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D项说法过于绝对。‎ ‎4.(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选A 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 ‎5.(2017·全国乙卷)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选C 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三、立足历史解释考查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6.(2016·全国乙卷)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解析:选B 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 线索3 选官制度——从贵族政治到影响深远的科举取士 ‎[理清发展线索]‎ ‎[深化历史理解]‎ 全面认识科举制 ‎1.科举制的特点 贤能治国,为我所用 科举考试的内容基本上是以儒家经义为主,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都秉承着儒家传统教义,兼备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能力 标准客观,竞争公平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方式获得官位,考试内容是固定的儒家经义,统一根据考试成绩去录取优秀人才,科举考试时间固定,这些体现了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 立法保护,稳定延续 科举制是国家自上而下进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由国家推动运行的,因此它有立法保障,受到政府保护 ‎2.科举制的影响 社会整 合功能 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 推动文 化发展 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 巩固国 家统一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推动世 界文明 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把握高考趋向]‎ 一、立足历史解释考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2016·全国甲卷)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选D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2.有学者认为:“全世界只有古代中国文明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上是平等的,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该学者的观点说明了古代中国(  )‎ A.法律是愚化民众的工具 B.人口流动不受身份限制 C.人才选拔体现一定公平性 D.官员选拔制度完全成熟 解析:选C 材料主要说的是人才选拔,材料中没有涉及法律问题和人口流动问题,故A、B两项错误;据材料可以得出人才选拔体现一定公平性,故C项正确;官员选拔制度完全成熟太绝对化,故D项错误。‎ ‎3.秦始皇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 ‎;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查;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种人才选拔标准变化的原因是(  )‎ A.法家思想的兴衰 B.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C.统治者个人喜好 D.儒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解析:选B 历代选官标准的变化受到统治者、国家政治团体实力对比、统治思想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故B项正确。‎ 二、立足家国情怀考查科举制的深远影响 ‎4.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下层士人在竞争中脱 颖而出得以参政),也在于其“下降”流动(居官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该学者认为,科举制(  )‎ A.促进了原有社会结构的变化 B.冲击了专制统治的稳定秩序 C.推动官吏升迁制度的合理化 D.体现了公平公开的选才原则 解析:选A 材料中学者认同科举制带来阶层的“上升”和“下降”,是对科举制改变社会结构作用的表述,故A项正确;材料表述的是科举制改变社会结构,为统治者提供更为合格的官员,不能反映其冲击了专制统治的稳定秩序,故B项错误;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不是官吏升迁制度,故C项错误;科举制具有一定的公开公正性,但与材料科举制带来社会结构变化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5.唐代新科进士在“曲江宴饮”后,均集体来到慈恩寺(著名佛寺)大雁塔下,推举善书者将他们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用墨笔题于壁上(如图)。由此可见“雁塔题名”(  )‎ A.是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B.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社会风气 C.表明“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 D.是魏晋以来书法艺术推动的结果 解析:选B “雁塔题名”将进士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可起到扬名的作用,因而有利于营造进取向上的社会风气,故B项正确。‎ 关注点(一) 郡县制度的优势和弊端 ‎[新材料]‎ 对于郡县制度,自古以来的思想精英们就对其进行着或是或否的争议,是之者占据着主流地位,称郡县制度对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种制度何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否之者只居于末流,谓郡县制是适应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设需要的必然产物,虽然符合中国人对“大一统”理想的追求,对我国历史的发展确实功不可没,但这种体制机制滋生的各种弊端特别是必然导致专制独裁的政治恶果,也是经2 000多年历史实践反复证明了的无可置疑的客观事实。当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依旧站在官方传统史学家的立场无视郡县制度的种种弊端而继续为其高唱赞歌了,应从国家和民族健康发展的大局来重新认识郡县制及其附带而来的问题。‎ ‎——宋亚平《郡县制度: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的坚实基石——历史发展与反思》‎ ‎[新视角]‎ 传统史学研究在评价郡县制时主要是肯定其对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作用,而材料则揭示了郡县制推行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弊端。‎ ‎[新思维]‎ 郡县制度的优势和弊端 优 势 郡县制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育与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由此促进了国家统一、民族融合和社会进步 郡县制为实现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能够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组织全国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或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 郡县制为国家治理由贵族政治模式向官僚政治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契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户籍制、监察制、考课制、俸禄制等等各项法规,也随着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与不断完善而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郡县制为新型土地占有关系的形成和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 弊 端 郡县制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充当了“基石”的角色,没有郡县制就很难建设中央集权,更无法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的政治局面 郡县制紧紧围绕以君主专制为内核的中央王室即中央政府这个政治中心运转,很容易形成“内重外轻”的模式,从而导致闭关自守、积贫积弱的格局 郡县制下,逼迫官员只顾上面脸色、不向下面负责,短期化、形式主义、官官相护逐成致命缺陷 ‎1.汤其领在《西汉郡国并行论》一文中指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后,国家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表明郡县制(  )‎ A.确保了皇权至上    B.避免了地方割据 C.有利于中央集权 D.建立了官僚政治 解析:选C 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至上的原则,故A项错误;郡县制不能避免地方割据,故B项错误;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央直接管辖地方,加强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秦朝起官僚政治开始取代贵族政治,故D项错误。‎ ‎2.推行郡县制的根本动机与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地方的各种权力都收上来,不让其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积蓄出威胁中央政府和分裂统一国家的能量。这主要会导致(  )‎ A.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政治稳定 B.重视血缘关系而忽视才干品德 C.重视中央集权而忽视地方分权 D.重视国家统一而忽视民族发展 解析:选C 古代推行郡县制注重的是政治稳定而非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B项为宗法分封制所导致,故B项错误;过于重视中央集权必然会造成对地方分权的忽视,故C项正确;国家统一是民族发展的必然和前提,故D项错误。‎ 关注点(二) 三省六部制与“体制内的民主”‎ ‎[新材料]‎ ‎“三省六部制”简单地说,就是朝廷下面设立三个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这套制度在唐朝的政治运作中最大的特色归结为一句话,追求体制内最大限度的民主,让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使得权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监督下运行,做到理性决策,而且切实可行。以德治国的国家中枢权力机构最重要的是决策民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韩昇 ‎[新视角]‎ 史学主流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是皇权集中的产物,是皇权加强的表现。而材料中观点认为三省六部制体现了“体制内的民主”。‎ ‎[新思维]‎ 三省六部制最大限度追求“体制内的民主”,表现为以下5个方面:‎ 实现权力有效监督 把朝廷的决策分成三个部分,分别由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来承担,按照决策、审议、执行的行政程序前后相继,并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通过合理分散权力来加强民主决策,并对权力运作形成监督和制约 实现权力分配均衡 ‎“三省六部制”‎ 改变以往的个人施政,成为集体施政,其行政体制设计注重权力之间的相互或单向制约,从制度上避免政策失误和朝令夕改,通过正确的决策和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决策与行 政分离 三省六部制的政权系统中,决策与行政分离已经完成并成熟,中书省和门下省成为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发令系统,而尚书省的决策权转移到中书省和门下省,行政权保留下来,尚书省向职能化方向发展 部门协同 机制 三省六部制具有部门协同机制,宰相集体办公的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一切军国大政都在这里讨论商定,集思广益,最后由皇帝裁决施行 平衡君权 任何政令未经中书、门下而发出者,均属违制,一切皇帝诏令必经中书、门下两省,这对君权有一定的平衡作用 ‎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解析:选C 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A、B两项各分别说了一个方面,故不选。由“首长制到委员制”,表面上看起来是宰相数量的逐渐增加,这只是表象,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皇权在不断加强,故排除D项,选C项。‎ ‎2.《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  )‎ 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 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 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 解析:选C “各执所见”能够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并非相互倾轧,故A项错误;专制皇权走向顶峰是在清朝,故B项错误;根据“鲜有败事”可知这一制度一定程度减少了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三省相互牵制,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