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核心素养提升练 四
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法
(40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梁启超曾对古代中国与欧洲各国的国体进行对比,认为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的国体相似之处最多。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在政治上的相似之处应是
( )
A.分封诸侯、城邦国家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小国寡民、等级森严 D.贵族政治、列国分立
【解析】选D。本题可用排除法。古代希腊没有分封诸侯,故排除A;中国周代和古代希腊均没有实行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故排除B;中国在周代并非小国寡民,故排除C;古代希腊前期和中国周代都是贵族政治,古希腊城邦林立,中国在周代也是诸侯国林立,故D正确。
2.(2019·广东六校联考)雅典曾经有一项法律,规定可以控告某人有“私心”,并以此定罪;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公民如果在国内出现派系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反映了 ( )
A.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B.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
C.规范公民的行为利于希腊稳定
D.所有人都拥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解析】选A。本题举的两个例证,体现了雅典公民要有公民意识,时刻关注城邦,关注他人。尽管这客观上侵害了公民隐私,但体现了城邦意识对社会全方位的渗透。
3.有学者指出,伯利克里改革进一步推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并罗列论据: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见,该学者认为伯利克里改革对雅典民主的“发展”表现为 ( )
A.民主基础的扩大
B.对一般民众的讨好
C.阶级矛盾的缓和
D.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政权向所有等级公民开放,发放公职津贴、观剧津贴等”可以得出伯利克里在位时期,取消了担任高级职官的财产资格限制,积极鼓励公民参政,扩大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A正确。
4.(2019·武汉联考)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与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解析】选C。分析题干材料可知,雅典的法律规定限制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故正确答案为C;材料强调的是信仰的统一和政治主张要保持一致,A与材料信息不符;当时雅典仍存在不同信仰者,B错误;伯利克里时代和伯利克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错误。
【拓展延伸】古希腊的法律思想
古希腊并没有出现像罗马帝国那样发达的法律制度和专业的法学家集团。但在古希腊的哲学、伦理、政治思想以至文学中,包含了许多有关法律基本问题的探讨。
例如:法是神授还是人定的?法代表正义、自然还是代表强权?法与国家、民主、自由、平等之间是什么关系?法的作用是什么?是法治还是贤人政治?自然法代表什么及其与实在法的关系是什么?这些在西方中世纪以至近代、现代法学界中争论过的问题,在古希腊时都曾涉及,并对后世西方法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5.柏拉图曾描述:在雅典通过抽签,任何一个公民一生至少有一次在议事会占有一席,进入议事会没有出身和财产的限制,对他们唯一的特殊要求就是能召之即来,来之能用。这表明当时雅典 ( )
A.政治民主存在泛滥的危机
B.公民的参政权利与生俱来
C.公民享有平等的参政权利
D.权力分散不利于民主决策
【解析】选C。材料中不能看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泛滥危机,相反是在强调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种相对平等,故A错误;材料不是在强调公民的权利来源,故B错误;材料突出了公民不受财产的限制、机会相对均等,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权力的分散,故D错误。
6.(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一个公民在雅典城市中心竖立起一匹马的雕像和一块石碑作为纪念:“迪菲勒斯的儿子安特米恩谨以此献给诸神,他已经从‘劳工级’上升至‘骑士级’。”这说明古希腊的雅典 ( )
A.公民的职业经常发生轮换
B.家世决定公民政治地位
C.神权与城邦政治高度结合
D.公民的等级存在流动性
【解析】选C。由材料中“迪菲勒斯的儿子安特米恩谨以此献给诸神,他已经从‘劳工级’上升至‘骑士级’”,可以看出“诸神”象征神权,“从‘劳工级’上升至‘骑士级’”,指的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故可知古希腊的雅典神权与城邦政治高度结合。故选C。
7.(2019·皖南八校联考)罗马法的“取得时效”制度是指持续占有使用他人之物,经过法定期间而取得对该物的所有权。根据《十二铜表法》的规定,“取得时效”的使用人必须是罗马市民,外邦人不得适用。这一规定表明 ( )
A.贵族掌握了财产特权
B.罗马帝国排斥外来民族
C.法律保护公民财产权
D.万民法具有较高实用性
【解析】选C。根据材料“‘取得时效’的使用人必须是罗马市民,外邦人不得适用”,说明罗马法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具体看就是公民的“财产权”,故选C。
【加固训练】
《十二铜表法》第六表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
A.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限制罗马贵族的特权
【解析】选B。 题干中提到的相关人物并不全是奴隶主贵族,A错误;题干中提到“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转移”,说明私有财产受到法律保护,B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审判程序和罗马贵族特权,C、D错误。
8.(2019·广东六校联考)“一般地说,在农业社会,妇女的状况日趋恶化,繁荣使很多上层家庭把妻子当作装饰品;国家强盛则促使对妇女的非正规政治权利加以限制。罗马虽然实行了严格的家长制,但它却是这一大趋势中的一个例外。”促成这一状况的可能因素是 ( )
A.罗马法制约身体暴力和家族内惩罚
B.罗马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子平等
C.罗马法解决了家庭仇怨和纠纷问题
D.罗马家庭结构反对强有力的集权体制
【解析】选A。罗马法,尤其是万民法重视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其中包括对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人身权利的保护,惩罚家庭暴力行为。
【拓展延伸】《十二铜表法》的内容和特点
《十二铜表法》中的实体内容,是各个部分都混合在一起的汇编,主要以私法性质的规则为主,是关于婚姻、家庭、财产、继承、债务等内容,另外按照罗马人对法律的划分,也有关于公法、祭祀等方面的内容。总之,通过《十二铜表法》的一些条文,可以看到古代法律,包括古代罗马法共有的特点——刑罚非常残酷,而且许多民事关系以刑罚手段作为最终的处分方式。
9.(2019·衡水联考)《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 ( )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敕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解析】选D。古代罗马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皇权至上是中国的中央集权制,A错误;B错在“唯一”二字;法律可以缓和社会矛盾,但不可能“消除”社会矛盾,C错误。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
10.下表为古罗马《十二铜表法》第八表条款的部分内容,据表可知,《十二铜表法》 ( )
条款
内容
第八表第二条
故意伤人肢体而未能取得和解的,伤人者也应受到同样的伤害
第八表第二十一条
恩主诈骗被保护人的,应作祭神的牺牲品
第八表第二十三条
伪证被揭穿者,投于塔贝斯山崖下摔死
第八表第二十四条
杀人者处死刑;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
A.具有原始色彩 B.体系比较完备
C.民刑不分 D.具有理性色彩
【解析】选A。材料中“伤人者也应受到同样的伤害”“伪证被揭穿者,投于塔贝斯山崖下摔死”具有同态复仇和野蛮色彩,“应作祭神的牺牲品”“过失致人于死的,应以公羊一只祭神,以代本人”借助神灵的力量进行惩罚,以上这些规定具有简单粗暴的原始色彩,故A正确,D错误;体系比较完备的是罗马法,排除B;民刑不分是古代东方国家法律的特征,不符合古代罗马,排除C。
11.有人认为,罗马法“实质上属于市民阶级,而且,他们本身所学的、所教的和所应用的法律,按其性质来说,实质上也是反封建的”。其意在表明罗马法
( )
A.创立者是早期资产阶级
B.主要针对封建势力
C.与欧洲中世纪格格不入
D.后来成为反封建的武器
【解析】选D。材料的意思是说,罗马法的某些内容后来被市民阶级利用,成为他们维护自身利益、反对封建势力的有力武器。
【拓展延伸】罗马法的特点
(1)罗马法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高度重视法律程序。
(2)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罗马法律的历史悠久以及罗马的不断扩张,促使法律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又有鲜明的阶段性。
12.(2019·潍坊模拟)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 )
A.重视证据 B.公平公正
C.契约至上 D.注重程序
【解析】选C。从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可以看出罗马法体现了契约至上的原则。
二、非选择题(37分)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平帝时规定,对“从坐”妇女免于拘捕和监禁,男子八十以上、七岁以下除非重罪,均可免刑或减刑。刑法中增加了一些新罪名,如“阿党”(诸侯有罪,傅相不举奏)与“附益”(中央朝臣外附诸侯),均为重罪。武帝时还制定了《酎金律》《左官律》来制裁诸侯在祭祀宗庙时贡金不合标准、舍弃朝廷而奉事诸侯等行为。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许多经学大师纷纷以经解律,东汉时许慎、马融、郑玄等人各立门户,歧见增多,以至于朝廷出面规定了郑玄注经解律的正统地位。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
材料二 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公民,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基本内容主要是关于所有权和债权方面的规范,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罗马法虽然允许使用酷刑,但只是作为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
实施的前提包括:只针对死刑犯罪;没有其他手段发现真实;对犯罪的指控充分和适当。20岁以下与60岁以上者、孕妇和育儿母亲免于酷刑。
——摘编自于贵信《古代罗马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中国汉代和古罗马各自的法制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国法制特点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一致的进步之处。(13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汉文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得出宽法缓刑等;根据材料二“从共和国后期到帝国前期,罗马由一个城邦国家变成了地跨三洲的大帝国,新的地区不断被并入它的贸易和交通体系中。罗马法也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得出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等。 第(2)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古罗马版图的不断扩张所引发的政治、经济变化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三问结合上述材料,可以从时代性、人道性两个角度进行作答。
答案:(1)特点:汉代:宽法缓刑(或“逐渐废除某些酷刑”“逐渐废除某些肉刑”);体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如答“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加深”之类亦可酌情给分)。(8分)
古罗马:适用范围和内容因时而变(或“罗马法逐渐发展完善”);对酷刑的限制严格(或“酷刑只是审判过程中的补充性和最后的措施”)。(4分)
(2)背景:汉代:鉴于秦亡的教训,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奉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汉初诸侯势力发展,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6分)
古罗马:伴随着扩张,罗马统治区域扩大,需要处理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国内外贸易的发展。(4分)
相同的进步之处:适应现实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减少或限制酷刑,对老幼及妇女给予一定照顾,体现出人道的一面。(3分)
1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希腊史学家汉森认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一样,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个基石。这一结论是很难让人信服的……这种民主带有相当强烈的不宽容性。中国学者对此进行的剖析可谓入木三分:“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没在尘土之中。”
——倪学勇《雅典民主制的多元解读》
材料二 我们只要把它们与任何其他古代政体比较一下,便会毫不踌躇地宣称它们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希腊史专家格罗特
两则材料对雅典的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为何会形成这种差异?
【解析】第一问,对比两则材料对民主制度的不同看法,抓住关键信息“不宽容性”“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即可回答;第二问,可从二者的研究立足点着手回答。
答案:不同:材料一认为雅典的民主带有强烈的不宽容性,容易造成集体暴政;材料二认为雅典的民主具有无可怀疑的优点。(4分)
原因:评价的立足点不一样。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与现代民主制度相比较,前者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而材料二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需要推进议会改革,扩大资产阶级统治的基础,这使得英国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为雅典民主辩护的烙印,格罗特将雅典民主政治与古代其他地区的政体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得出肯定的评价。(8分)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