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7.0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学考)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学考)‎ ‎(考试范围:历史必修三第1-13课;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重视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满意,真正使群众成为利益的主体。习近平表达的这一治国理念传承了百家争鸣时期(  )‎ A.法家“中央集权”的思想                    B.兵家“知已知彼”的思想 C.儒家“民本、和谐”的思想                D.道家“祸福相倚”的思想 ‎2.“愤世嫉俗的情怀表现为‘超世’的孤傲独行,……这种超世主义后来为不事权贵,不媚时俗的刚正不阿之士们无数次地效仿。”材料评析的是先秦(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道家思想 ‎3.南宋朱熹主张“格物致知”,而格物就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明代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以“致良知”。他们共同关注的是(  )‎ A.经世致用            B.君主权威             C.教育普及            D.道德修养 ‎4.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说教,认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思想家是(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5.“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的内容”的是(  )‎ A.格物致知            B.心外无物             C.经世致用            D.天人感应 ‎6.某校学生在进行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表,其中推论不严谨的是 (  )‎ 人物 ‎ 思想观点(史料) ‎ 结论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A.先秦诸子百家均具有民主思想 ‎ 董仲舒 ‎ 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 ‎ B.君权神授思想强化君主专制 ‎ 陆九渊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 C.儒学更加强调人的主观精神 ‎ 黄宗羲 ‎ 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D.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 ‎ ‎7.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可作为其观点依据的有(  ) ‎ ‎①词的繁荣 ②程朱理学兴盛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毕升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8.“有了指南针,于是航船远行不会迷路,才能广开殖民地于各洲,有了火药,于是枪炮可以制造,才能整治军备,攻守称便。有了印刷术,于是知识传播有了利器,人类文化才会发达。所以欧洲中古时代末期的进步,未始不是受了中国这三大发明的影响。”材料中的“三大发明”对欧洲最重要的影响是(  )‎ A.推动了新航路开辟                                B.推动了殖民扩张 C.促进了文艺复兴                                    D.促进了社会转型 ‎9.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唯一使用至今的自源文字。下图是秦统一后全国通用的“半两”钱,铜钱上“半两”二字的字体是(  ) ‎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10.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评论说:“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下列与其书法艺术风格相同的作品是(  )‎ ‎11.如果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展示了襟怀、意绪”,那么“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以下作品中符合“‎ 明清文艺所描绘的却是世俗人情”的是(  )‎ A.《墨兰图》          B.《清明上河图》 C.《上林赋》             D.《红楼梦》‎ ‎12.史载,唐以前,士人以藏书为贵,藏书少,士人精于雠对,诵读精详。到宋朝,士人易于得书,不再重视藏书,诵读也懈怠了。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  )‎ A.两宋商品经济繁荣,生活优越            B.印刷行业不断进步,书籍增多 C.社会娱乐生活增多,士人堕落            D.政府轻视文化教育,学风淡薄 ‎13.明清小说的作品中有颂扬农民斗争、要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批判科举制、抨击官场腐败等内容。有一部文学作品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该作品应是(  ) ‎ ‎14.有学者说:两类人不能听明曲(明代散曲、传奇),一类是指点江山、慷慨激昂的人,听了就会融化了那虚无缥缈的“江山”,回归到真实与温馨的“屋檐”;另一类是喜欢经史子集的人,听了就会不爱孔子爱妻子,不敬圣人敬爱人。这表明(  )‎ A.明曲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                    B.当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明曲体现市民的文化需求                    D.时人严重缺乏爱国精神 ‎15.“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材料反映苏格拉底主张(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认识你自己 ‎16.古希腊某著名学者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这说明该学者(  )‎ 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                    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17.马克圭《世界文明史》:“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欧洲率先冲破“传统束缚”、开启“转变进程”是在(  )‎ A.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英国革命 ‎18.有学者评价达·芬奇的《岩间圣母》:“这完全是一幅圣人画,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深刻的,散发着浓厚的动人的生活气息,它让人感受到母性的温暖,表达的却是宗教题材。”该学者(  )‎ A.暗示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的对立            B.揭示文艺复兴的主题是人文主义 C.抨击封建教会禁欲主义的罪恶            D.肯定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发展 ‎19.马丁·路德指出,“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马丁·路德上述论述旨在(  )‎ A.否定宗教信仰    B.宣扬信仰得救     C.主张民族国家    D.批判专制王权 ‎20.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马丁·路德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说明马丁·路德主张(  )‎ A.废除罗马教会                                        B.否定罗马教廷权威 C.教权高于王权                                        D.简化宗教仪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1.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影响社会生活各方面,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论语·颜渊》 ‎ 材料二 格物须是到处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皆格物之谓也。若只求诸己,亦恐有见错处,不可执一。 ‎ ‎——《朱子语类》 ‎ 材料三 知(感觉、知觉)是心之体(根本、主要方面),心自(自然)然(认为……是对的)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 ‎——王阳明《传习录》 ‎ 材料四 ‎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既无心得,尚安望其致用哉? ‎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积极作用。(6分) ‎ ‎(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的治学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学说的核心思想。(4分)‎ ‎(3)据材料三,归纳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并指出其理论依据。 (4分) ‎ ‎(4)材料四中,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是什么?他的学术实践在当时有何意义?(6分)‎ ‎22.十四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随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首先在佛罗伦萨孕育,这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12—14世纪,佛城(佛罗伦萨)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商业资本很快转化为产业资本。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此萌发起来。佛城的政体独具特色,其政府各组织成员是通过相当复杂的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佛城共和国在教会学校以外,建立文法学校(启蒙小学)、各个修道院举办的学习班以及多所大学,佛城的世俗学校从13世纪之后开始兴旺起来。由此可见,佛城市民对新文化的需求并非一时冲动,人们对新文化的追求迫切又持久。 ‎ ‎——于忠伟《试论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城孕育》 ‎ 材料二 诗人但丁塑造了其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贝阿特丽切,在《神曲》中她代表了永世的幸福和神的祝愿,有明显的宗教气息。彼特拉克的诗歌代表作《歌集》中,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劳拉仍然是神和人的媒介,但她也富有人性,有世俗的女性特征,引导着诗人获得内心的安宁平和。 ‎ ‎——张璐《浅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材料三 德国文艺复兴重点是揭批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的反动和愚昧,一些作品中强烈地反映出反对德国分裂、要求德国统一和罗马教皇奴役的思想。在法国文艺复兴过程中,政治思想上有反对暴君同拥护君主专制不同派别之间尖锐的斗争,以及君主专制主义同地方封建分裂主义之间复杂的长期斗争。 ‎ ‎——自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的“以人为本”与各国特点》 ‎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归纳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主要原因。(8分) ‎ ‎(2)据材料二,分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变化。(4分) ‎ ‎(3)据材料三指出德意志和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它们呈现出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2分)‎ 参考答案 ‎1.【答案】C ‎ ‎2.【答案】D ‎ ‎3.【答案】D ‎ ‎4.【答案】A ‎ ‎5.【答案】C 【解析】据材料“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批判程朱理学、主张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故选C项;依所学,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排除A项;依所学,明中叶,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排除B项;依所学,汉代董仲舒强调天人感应学说,排除D项。‎ ‎6.【答案】A ‎ ‎7.【答案】D ‎ ‎8.【答案】D ‎ ‎9.【答案】A ‎ ‎10.【答案】C 【解析】怀素是唐朝书法家,以“狂草”著名,与材料中“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相符,故选C项;A项是篆书,与材料中“怀素书为妙品”不符,排除A项;B项是楷书,排除B项;D项是行书,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墨兰图》是元朝画作,故A项错误;《清明上河图》反映北宋东京汴河两岸的社会场景,故B项错误;《上林赋》是汉赋,故C项错误;《红楼梦》反映明清世俗人情,故D项正确。‎ ‎12.【答案】B ‎ ‎13.【答案】A 【解析】据材料“有一部文学作品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结合所学可知,《红楼梦》是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著作,故选A项;《水浒传》开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排除B项;《西游记》堪称神魔小说的典范,排除C项;《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听了就会融化了那虚无缥缈的“江山”,回归到真实与温馨的‘屋檐’”可知明曲反对理学的精神,故A项错误;“听了就会不爱孔子爱妻子,不敬圣人敬爱人”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故B项错误;“回归到真实与温馨的“屋檐””“不爱孔子爱妻子”是市民价值的取向,故C项正确;明曲不代表明清时所有的文化内容,故D项错误。‎ ‎15.【答案】B 【解析】B项与材料中“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相符,故选B项;“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智者学派,与材料中“苏格拉底主张”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万物的尺度,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中“智慧的人”“愚昧的人”不符,排除D项。‎ ‎16.【答案】C ‎ ‎1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由传统向现代可判断时间属欧洲近代,智者学派处于古希腊时代,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的第一次促进人个性自由解放、推动欧洲从传统到现代的人文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故B项正确;宗教改革属于转变进程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英国革命是政治革命而非思想解放运动,故D项错误。‎ ‎18.【答案】B ‎ ‎19.【答案】B ‎ ‎20.【答案】B 【解析】根据“马丁·路德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没有体现对教会的废除,故A项错误;“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可知他认为教会不再是权威,故B项正确;主张自由地信仰,废除教皇的权威,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宗教仪式的简繁,故D项错误。‎ ‎21.【答案】(1)思想:仁、礼。(2分)作用:有利于规范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教化人民,治理国家。(4分) ‎ ‎(2)格物致知(或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或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2分) 天理(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2分) ‎ ‎(3)良知是人心中固有的善性(致良知)。(2分)依据:心外无理,理在心中。(2分) ‎ ‎(4)目的:经世致用(明道救世)。(2分)意义: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4分)‎ ‎【解析】(1)第一小问思想,据材料一“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得出仁、礼。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得出,从积极作用角度回答。 ‎ ‎(2)第一小问方法,据材料二“皆格物之谓” 结合所学得出格物致知。第二小问核心思想,结合所学得出。 ‎ ‎(3)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三“此便是良知”得出致良知。第二小问理论依据,据材料三“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结合所学得出心外无理,理在心中。 ‎ ‎(4)第一小问目的,据材料四“思起而有以救之”“望其致用”得出经世致用。第二小问意义,据材料四“近世,号为通经者,大都皆口耳之学,无得于心”得出,批判空谈,开朴实学风先河。‎ ‎22.【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政治体制具有民主色彩;世俗教育发达;市民阶层的追求。(8分) ‎ ‎(2)变化:宗教气息浓厚到世俗化(人性化)。(4分) ‎ ‎(3)特点:德意志重点是反对罗马教廷和德国分裂;法国重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和地方分裂主义。(4分)原因:国情不同。(2分) ‎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以人为本)。(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