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00 KB
  • 2021-08-26 发布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度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由南之蔡)北绕而与鲁、齐,以及于卫、晋,而宋人自在大包围之中”“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其时燕亦移于河北,大约在齐、卫之间。镐京与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抱殷宋于肘腋间。”这一格局 ()‎ A.便于周天子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B.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团结 C.导致诸侯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D.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有效统治 ‎2.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汉代 ()‎ 记述 出处 赵过“用耦犁,二牛三人。”‎ ‎《汉书・食货志》‎ 二牛曳引,前有一人拉着牛辔导牛,后面一人扶犁耕作。‎ 王莽“新朝”牛耕画像石 二牛驾犁,--人扶柄耕作,但无牛环牛辔和牵牛人。‎ 东汉牛耕壁画 A.普遍使用耦犁耕作 B.铁制生产工具推广 C.犁耕技术不断提髙 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3.下表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据此可知 ()‎ 咨文 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 回复 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 准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情)断遣,请依上 施行。‎ 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 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 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 ‎4."清制,凡巡幸上陵、经筵、蠲(juan)赈、内臣外臣黜陟,及晓谕中外事,用明发上谕,交内阁,以次交部、科。凡诰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罪之不当者等事,用寄信上谕,由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岀发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铃(qián)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内阁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B.六部已经变成内阁下属机构 C.军机处有军国大事的决定权 D.中枢机构分权提高行政效率 ‎5.《南京条约》签订后,清廷议和大臣耆英就如何处理通商口岸的华夷纠纷向璞鼎查发出照会;“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商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俾免衅端。”此照会实质上反映出清廷 ( )‎ A.企图解决华夷纷争 B.主动放弃对英人的审判权 C.避免英国再起衅端 D.缺乏近代国际法则的意识 ‎6.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在《筹议海防折》中写道:“臣近于直之南境磁州山中议开煤铁,饬津沪机器局委员购洋器、雇洋匠,以资倡导,固为制造军器要需,亦欲渐开风气以利民用也……若南省滨江近海等处,皆能设法开办,船械制造所用煤铁、无庸向外洋购运,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下列体现其直接意图的是 ( )‎ A.兴办开平煤矿刺激资本主义发展 B.引进先进技术抵抗外国经济侵略 C.创办民用工业以解军事工业之困 D.筹划海防通过壮大海军实现自强 ‎7.据记载:‎4月20日晚和21日,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在炮兵、工兵的支持配合下,在西起湖口、东至靖江的千里战线上进行强渡,迅速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占领贵池、铜陵、芜湖和常州、江阴、镇江等城市,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防线。该记载反映的是 ()‎ A.渡江战役 B.淮海战役 C.武汉会战 D.淞沪会战 8.“一个关键因素是把新政权与过去联系起来,借此大力寻求正统性的最广泛的基础……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这一现象表明 ( )‎ A.抗战时期中国建立了民主联合政府 B.新中国初期沿用了统一战线战略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D.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9.阅读《1949-1953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拯简表》,为解决建交国家逐年减少的问题,当时新中国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年份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建交国家 ‎10‎ ‎9‎ ‎1‎ ‎0‎ ‎0‎ A.继续釆取“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率团参加日内瓦会议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0. 邓小平曾对某次会议作了历史的全面的评价,说这次会议“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形势,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路线是正确的。”这次会议 ()‎ A.是一次成功探索并得到长期坚持 B.提出工作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C.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11. 1998年吉林省第四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80%以上的农村采取了“海选”方式提名 初步候选人,其中梨树县还发展了“海选”方式,实行“一次性投票选举”。即把原来用“海选”提名初步候选人的方式,发展成正式选举。以上尝试说明 ()‎ A.中国开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直接民主选举得到全面贯彻 C.基层民主选举获得了新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完善 ‎12.1982年,在联合国第二届裁军大会上,中国就裁军问题提出了基本原则,包括反对军备竞赛;各国均有权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讨论和解决裁军问题,而不应由少数大国包办垄断;制止侵略,公正合理地解决地区冲突等。1985年6月和1997年9月,中国主动宣布单方面裁减100万和50万军队员额。此举表明,中国 ()‎ A.打破美国遏制所形成外交僵局 B.外交主导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 D.将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13. 钱乘旦认为:1415年起历次重大探险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国王或在政府有关部门委派、‎ 支持下进行的。15世纪开始的探险队领导人大多数是贵族,到达印度的达伽马,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都是贵族,形成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据此,新航路开辟 ()‎ A.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B.是新旧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 C.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 D.促进了统一的世界市场形成 ‎14. 1923年,“划定了联盟工业企业和共和国工业企业,前者主要是重工业大型企业,直接 由全苏最髙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一些重要的轻工业和食品工业企业,由各加盟共和国最高经济委员会管理;.其余的工业企业则由地方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由此说明新经济政策 ()‎ A.探索农业与轻工业的协调发展 B.注重区分工业企业的不同类型 C.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做准备 D.探索轻重工业企业的管理模式 ‎15. 美国在罗斯福以前奉行“小政府”的方针,主张限制政府的规模和权力,反对政府干预 私营经济。罗斯福新政使政府特别是联邦政府的职能和权力有了空前的扩展。现在美国政府成为凌驾于各个垄断资产阶级集团利益乙上的国民经济管理者和各种利益集团的协调人。这主要表明美国 ()‎ A.政府职能发生巨大变化 B.政府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政府干预主导经济发展 D.经济运营机制发生根本变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55分。其中第16小题12分,第17小题11分,第18小题12分,第19小题10分,第20小题10分。‎ ‎16. (12分)中国近代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悲壮序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唤醒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附录一《改革起原》‎ 材料二 在五四运动中起草《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的罗家伦在当时便指出,“这次运动,是民族自决的精神。无论什么民族,都是不能压制的。可怜我们中国人,外受强国的压制,内受暴力的压制,已经奄奄无生气了。……这次学生不问政府,直接向公使团表示,是中国民族对于自决第一声。这次运动是二重保险的民族自决运动。”“‘外争主权’,应用起来就是‘打倒帝国主义',其意义方法与‘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是一致的。”‎ ‎---李育民《“五四”与近代反帝理论的产生----从排外到反帝的历史转折》‎ 材料三 抗日战争开始时,一种抵抗敌人到底的民族感和决定的浪潮弥漫了全中国。统一战线的口号首先克服了一切中国国内的纠纷。......因此,中国人对进犯的敌人所作的抵抗超出日本人最初的一切预料。‎ ‎ 傅吾康《一百年来的中国革命,1851—1949》‎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一中面对外来侵略,国民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社会原因和“乃渐惊起”的表现。(5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族危机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进行史实论证。(7分)(要求:观点明确;分层表述;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字数260字左右。)‎ ‎17. (11分)宋代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引发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夫田野山谷之氓,止知蚕而衣,耕而食,生梗畏怯,有自少至老,足不履市门,目不识官府者。‎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此邦之人,重于粪桑,轻于壅田,况是土色带沙,粪又不至。……冬田不耕,一枝之桑亦必争护。……因地狭而人稠,土瘠而收薄,通县计之,仅支半岁,半岁所食,悉仰商贩。‎ ‎ ----(宋)程珌《洛水集》‎ 材料三 宋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的。农业不仅提供了养活工商业人口的商品粮,而且为商业提供了大多数商品,还为手工业商业提供了广阔的销售市场。这些都清楚的表明农业实际上就是工商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就全局而论,宋代农业的最主要任务仍然是生产粮食和衣料,它的最主要功能仍然是解决其生产者及社会成员的吃饭穿衣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把宋代农业经济中的结构性变化估计过高。‎ ‎-----摘编自李晓《宋代工商业经济与政府干预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材料一中体现的经济模式,并概括其主要特征。(3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此邦”中农业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宋代农业经济中的结构性变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简析商业性农业发展对宋代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3分)‎ ‎18. (12分)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加强,但是相应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5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萨默斯认为:‎ ‎“将来,历史学家回顾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他们视为最突出的事件也许不是两个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束。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局面,也许是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 ‎ 摘编自何方《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在过去的一年(2017年)……极个别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固守国家本位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国际责任观念和人类命运情怀淡薄;国际发展不平衡、不公平加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及其内部的贫富差距加大……非法移民风潮和恐怖袭击频发,导致移民或难民接纳国民众将矛头和不满指向全球化;自由主义国际秩序陷入治理危机,传统全球治理体系陷入制度性困境,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主观能动性下降。‎ 一一摘编自张君荣《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反映出的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成因。(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4分)‎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材料一中的“趋势”和材料二中的“新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基于此关系,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思考,你认为该如何应对?(5分〉‎ ‎19.(10分)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著名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其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民族优越感与自卑感的并存上。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魏孝文帝借助中央集权的强制力,相继实行了一系列汉化政策,旨在以“中夏正统”自居。‎ ‎—一赵向群、侯文昌《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 材料二 在北魏前期,由于民族本位意识……汉化处于不自觉的状态。……北魏孝文帝以其非凡的勇气、魄力,矢志不渝地推进鲜卑族的全面汉化改革,将北魏汉化运动推向高潮。他的一系列汉化举措,使得鲜卑上层与汉族上层融为一体,使鲜卑族的主体部分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孝文帝在文化上汇通南北,大量汲取南朝文化,不仅补充了北朝文化的缺失,更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 ‎----胡阿祥《魏晋南北朝史十五讲》‎ 材料三 ( 孝文帝)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一一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魏孝文迁洛》‎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3分)‎ ‎(3)材料二、三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有何不同评价?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4分)‎ ‎20.(10分)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一一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6分)‎ 高二历史月考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C D D C A B B D ‎11‎ ‎12‎ ‎13‎ ‎14‎ ‎15‎ C C B D A ‎16.(1)变化:中国人由麻木(漠然、无动于衷)到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分)‎ 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严重。(2分)‎ 表现:维新派发起维新变法;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实业派实业救国;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任答两点2分)‎ ‎(2)‎ 论点方面(1分)‎ 论据方面(6分)‎ 民族危机促进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1分)‎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争取民族自觉的五四运动。 “外争主权”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要求争取国家民族的独立、自由、平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3分)‎ 抗日战争中,日本全面侵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最终取得了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分)‎ ‎17. (1)模式:小农经济。(1分)‎ 特征: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封闭性。(任答1点给1分,共2分)‎ ‎(2)现象:以经济作物为主;粮食需求依赖市场。(2分)‎ 原因:地狭人稠;土地贫瘠;经济作物收益高;商品经济的发展。‎ ‎(任答三点给3分)‎ ‎(3)变化:农业成为工商业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 影响:自然经济受到一定冲击;推动封建经济发展;但未能引发社会经济的根本性变革。(2分)‎ ‎18. (1)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 成因:两极格局的瓦解(冷战局面的结束):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2分)‎ ‎(2)新现象:反全球化。(1分)‎ 原因:全球化导致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大国民族主义意识复苏;全球贫富差距扩大:恐怖主义势力抬头;传统国际秩序和治理体系陷入困境。(3分,任答三点即可)‎ ‎(3)关系: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必然会引发反全球化,反全球化又是对全球化的一种促进和修正。(相互影响的矛盾统一体)(2分)‎ 应对:正视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主动融入全球化。同时,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3分)‎ ‎19. (1)有利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2分)目的:巩固北魏统治。(1‎ 分)‎ ‎(2)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3分)‎ ‎(3)不同:材料二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材料三作者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2分)‎ 因素:评价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角度;历史的时代变迁等。(任答两点得2分)‎ ‎20. (I)主要因素:废除农奴制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农奴不断起义抗争。(4分)‎ ‎(2)自由:获得人身自由;出钱赎买份地。(2分)‎ 积极影响: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自由劳动力;推 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俄国的政治近代化。(4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