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6.00 KB
  • 2021-08-26 发布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检测历史试题

  • 2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着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根据《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艺”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A. 削弱了诸侯国权力 B. 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C. 破坏了世卿世禄制 D. 出现“礼崩乐坏”的迹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分析可知,西周时期,平民可以通过对“德行道艺”的考核进入朝廷任职,这与后世的察举选官制度有相似之处,这表明西周时期已经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朝廷官员的选拔,与诸侯国无关;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西周时期世卿世禄制仍是主要的选官制度,材料并未表明新的选官方式取代世卿世禄制成为主流,世卿世禄制并未被破坏;D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将平民胜出者推荐给朝廷并不威胁天子的地位,破坏礼乐制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2.下表是唐肃宗对宰相制度采取的一些改革措施 由此可知,这些措施 A. 使权力运行趋向程序化 B. 使官僚政治更具灵活性 C. 利于保障宰相的执政素质 D. 易导致中央政府决策效率低下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唐代宰相制度主要表现为,分散宰相权力,频繁更换宰相,形成内朝参与决策以牵制宰相,一方面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低下,故D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权力运作的程序化,故A不正确;宰相制度的调整旨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不能得出官僚政治更加灵活的结论,故B不正确;材料措施没有涉及到宰相素质的高低,故C不正确。‎ ‎3.在中国古代无论中央或地方,无论行政机构或官僚机构的变化无不折射着某个时代的政治特色,反映着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趋势,请按产生时序排列以下中国古代官职 ‎①参知政事 ‎②土司 ‎③县令 ‎④节度使 ‎⑤御史大夫 ‎⑥阁首 ‎⑦军机大臣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③⑤④①②⑥⑦‎ C. ②③④①⑤⑥⑦‎ D. ⑤③④②①⑥⑦‎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易用排除法。县令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期即以创立,御史大夫是在秦朝在全国开创;因此选B。唐朝设立节度使;宋朝设立参知政事;明朝设置土司掌管地方;明朝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 考点:古代的政治制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时间。古代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和加强皇权,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他们在不同的时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但是对于它们的作用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 ‎4.表1‎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B. 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D. 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A ‎【解析】‎ 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大大加强了汉朝中央集权。题干“表”中“汉景帝中元六年”也不会“渐趋激化”,因为七国之乱发生在此前的在公元前154)。故A不正确。题干“表”反映的是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没有中央行政体制调整的信息,故B不正确;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灭掉了六国,收回支郡,收回官吏任免权,标志着王国势力威胁基本清除,中央集权大大加强,题干“表”中已经直接管辖了68郡、国。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前127年)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直接管辖的郡、国更多了,中央集权更加巩固。这说明中央政府更有能力、更有实力解决边患(匈奴威胁),故C正确。题干材料反映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那么王国控制的区域应该越来越少,越来越小,D不正确。‎ ‎5.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 A. 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B. 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 C. 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D. 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材料表明翰林学士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反映出唐朝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故D正确;材料表明翰林学士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与科举制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材料表明翰林学士在中枢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这与唐后期政局动荡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材料信息与三省六部制无关,排除C。‎ ‎6.李鸿章在《致朝鲜国王》中批评西方宗主国与附属国之间“终不能一律平行”,反过来说,朝贡关系则在实质上,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之间的“平行”。这说明中国传统的外交思想 A. 具有一定的主权意识 B. 契合近代的国际关系原则 C. 得到各藩属国的认同 D. 致力于实现国家间的平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就主权控制和实际统治的层面而言,中国与各藩属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平行关系,朝贡关系的理念或许不自觉中含有某种模糊的或萌芽中的主权意识,名义上认为“天下共主”和体现臣服的宗藩仪礼,实际上尊重他国主权,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际关系原则,排除B;材料是李鸿章个人的观点,无法体现各藩属国是否认同,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传统的外交思想的目标是致力于实现国家间的平等,排除D。‎ ‎7.1884年,鸿胪寺卿邓承修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他以不通夷务为由,坚持“辞谢”,一年不到,就获准离开了总理衙门,李慈铭是晚清时期颇有名气的“名士”,他在获悉朝廷特设立专理洋务的总理衙门时,坚持认为此举不合体制,即奏请代之以在理藩院内设立一个由恭亲王领导的新机构,以处理与西方的关系。这反映出部分晚清士人 A. 以传统华夷观看待近代外交事务 B. 立场鲜明地维护国家主权 C 鄙视洋人进而反对设立外交机构 D. 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略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即奏请代之以在理藩院内设立一个由恭亲王领导的新机构,以处理与西方的关系”可知体现的是部分晚清士人并未具备近代外交意识,仍以传统华夷观看待近代外交事务,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未体现维护国家主权,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反对设立对外事务机构,排除。D项,题干未体现反对西方侵略的主张,排除。‎ ‎8.1944年6月起,由驻重庆的外国记者发起组织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对延安进行访问,1944年七八月间,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部又向延安派军事观察组,长驻延安近3年之久,其成员还专门考察了晋绥、晋察冀等敌后抗日根据地。这表明 A. 中国政府尚未开辟国外战场 B. 敌后战场的作用得到国际上的重视 C. 中共的抗战方略得到国际认可 D. 中共积极投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外国记者参观西北,美军司令部也要到延安去观察参观并且长期驻在那里,说明当时中共的抗战行为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并且非常重视,体现了中共开辟的敌后根据地对抗战发挥的积极作用,故B项正确。A项,题干与开辟国外战场无关,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国际社会对中共抗战方略的态度,排除。D项,中国抗战本身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题干并未强调中共敌后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排除。‎ ‎9.从1937年到1941年,日本对于中国处于“战而不宣”的状态长达四年之久,同时中国政府也执行“抗战不宣战”基本政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 美国的态度决定了中日的战争态度 B. 宣战不符合双方政府利益 C. 中国对于抗战的态度尚未统一 D. 双方对战争的态度相互妥协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日双方在战争中均采取了战而不宣战的原因,均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日本方面不宣战是为了能够从西方大国手中远远不断的获取战略物资,如果宣战将不能从西方手中获取相应物资,中国方面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取得国际社会的同情与支持,由此可知宣战不符合双方政府的利益,故B正确;美国因素是外部因素,不能起决定作用,故A不正确;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C不正确;相互妥协与史实不符,故D不正确。‎ ‎10.下表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的情况。据此可知,甲午战争后 项目数量时间 ‎1861~1894.12‎ ‎1895~1898.10‎ 教案分类 房产、地产纠纷 ‎19‎ ‎3‎ 文化、习俗冲突 ‎13‎ ‎3‎ 口角细故 ‎7‎ ‎0‎ 干涉词讼 ‎2‎ ‎0‎ 团会对教民的打击 ‎0‎ ‎11‎ 其他 ‎5‎ ‎2‎ A. 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松弛 B. 团会对教会攻击是教案主要冲突形态 C. 官方的介入使民教冲突得以明显缓和 D. 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西方宗教势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义和团运动,材料数据反映了1861~1898年中国教案分类当中,团会对教民的打击数量剧增,并占据多数,这说明团会对教会攻击是教案主要冲突形态,故B正确;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文化渗透并没有松弛,故A排除;材料数据没有反映官方的介入使民教冲突得以明显缓和,而是说明民教冲突加剧,故C排除;仅凭材料数据也无法说明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西方宗教势力,故D排除。‎ ‎11.洪秀全在《原道醒世训》中宣扬:“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这说明洪秀全 A. 倡导消除私有制 B. 受儒家大同思想的影响较深 C. 受到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D. 突破了封建小农的思想局限 ‎【答案】B ‎【解析】‎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的“平等”思想和儒家的“大同”思想,加上其自身的农民“平均”意识,提出了人人平等,其实质是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力图建立平均主义的大同世界,反映农民阶级推翻封建制度的愿望,故B正确;其强调平均分配土地,确立的是农民的土地私有制,没有改变私有制性质,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启蒙思想的内容,故C不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摆脱农民自身的局限性,故D不正确。‎ ‎12.有学者写道:他们所用的武器好像都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比如说,引魂幡、混天大旗等等。此外他们还依靠各路神仙来抵抗外国人,比如玉皇大帝、洪钧老祖、骊山老母、猪八戒、孙悟空等人都派上用场了。该学者 A. 肯定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精神 B. 指出革命应注意借助传统文化 C. 批评义和团对西方文明的漠视 D. 认为义和团失败存在潜在因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引魂幡、混天大旗等等。此外他们还依靠各路神仙来抵抗外国人,比如玉皇大帝、洪钧老祖、骊山老母、猪八戒、孙悟空等人都派上用场了”可以得出,义和团运动带有浓厚宗教色彩和迷信色彩,由此可知其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因此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故D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义和团运动的局限,故AB说法均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西方文明的态度问题,故C不正确。‎ ‎13.辛亥革命发展到高潮时,不少地区的商人支持革命与共和。当革命党人组织的国民党与以袁世凯支持的进步党进行斗争时,商人担心党争的白热化导致战事再起,重演辛亥年间的动荡局面。由此看出当时的商人 A. 饱含着救亡图存的动机 B. 对政治变革态度相对保守 C. 求稳与求变的复杂心态 D. 迫切希望得到政府的保护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商人在社会动荡时希望建立统一稳定的政权,在党派斗争时希望和平反对战争,体现了商人在自身利益权衡与时局多变的形势下的复杂心态,故C项正确。A 项,材料未体现商人救国意识,故排除。B项,商人支持革命共和说明其政治态度并非保守,故排除。D项,商人希望政府为商业提供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而不是求得保护,故排除。‎ ‎14.1926年12月,英国向曾参加华盛顿会议的列强宣布《变更对华政策建议案》,主张列强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立即与中国谈判修改条约。英国这一举措 A. 体现了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 B. 适应了南京国民政府修约的要求 C. 是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高涨的回应 D. 说明中国重新获得外交事务主动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应体认中国人民修约要求之正当性”可知,英国面对中国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涨,出台了《变更对华政策建议案》,即对中国的修改条约问题,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列强既争夺又勾结的关系,排除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合,排除B;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不可能获得外交事务的主动权,排除D。‎ ‎15.发表于1924年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之主张》一文指出:“军阀不消灭,不但好政府主义者所谓好政府无从实现,军阀自身之坏政府,亦必日在不统一的动摇中,而全国人民之产业生命,亦必随而动摇而丧失。”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走上独立领导武装斗争之路 B. 主张打倒军阀建设民主政治 C. 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北伐 D. 强调建立革命军队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得出,其强调的是只有打到北洋军阀统治,才能建立好政府,才能更好的维护人民的产业和生命,由此可以得出其主张打到军阀建立民主政治,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革命道路的选择,故A不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要打到军阀统治,没有涉及与国民党合作的问题,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革命军队的建设问题,故D不正确。‎ ‎16.法国公使在目睹了中国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后说:“我们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最令人惊异的重要现象,即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了一种全国性的舆论。”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也说:“中国人民从……不幸中产生出一种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其影响是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中国为积极行动而形成一种全国性的舆论”、“为了共同的思想和共同的行动而结合成一个整体”,这在外国公使看来,是“前所未有的”、“令人鼓舞的民族觉醒”等,可知这个事件是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A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排除;C项是国民革命(北伐战争)的影响,排除;D项是渡江战役的影响,排除。‎ 点睛:关于五四运动的认识与理解,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军的作用;(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准备。‎ ‎17.有文件确认“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它宣布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且规定了新中国的各项基本政策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该文件 A. 内容从法律效力上看不具有国家宪法的特征 B. 许多基本原则在1954年宪法中得到了确认 C. 总结了建国切期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经验 D. 规定了过渡时期社会各项建设的总任务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对国家政权性质、领导阶级、统一战线、外交政策和公民权利义务等规定可知该文献为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共同纲领》,这份文件应该是建国初第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作为临时施政纲领,其体现的人民民主原则及政治协商原则均在1954年宪法中确立,故B正确,A项排除。材料中体现的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成果,而不是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经验,排除C项。D项,此时中国尚未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排除。‎ ‎18.‎ ‎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和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职责,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据此可知,该法的颁布 A.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 B. 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为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D. 体现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追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为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民族自治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B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故A不正确;材料主要涉及中央和自治区以及自治区之间的关系问题,全面发展的说法不准确,故C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民族关系问题,不能得出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追求的信息,故D不正确。‎ ‎19.1987年,全国人大通过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从法律上肯定了村民委员会是个群众的民主自治制度。改革开放十多年以后,党和国家重新制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工业企业法》等法规,对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性质和工作方式做了进一步的肯定,据此可知,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 A. 落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工作重心由经济转向政治 C. 扩大了民主政治的范畴 D. 积极拓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暂行条例》、《工业企业法》等法规在不断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故D项正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暂行条例》、《工业企业法》等法规不人大制度,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后,工作重心一直在经济领域,故B项错误;基层民主制度同样属于社会主义民主范畴,故C项错误。‎ ‎20. “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这阙词当属 A. 《中国之歌》 B. 《回归倒计时感赋》‎ C. 《宝鼎现·庆香港回归》 D. 《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 ‎【答案】C ‎【解析】‎ ‎《中国之歌》反映的是中国的崛起与强大,与题干中“主权恢复”无关,故A项排除;《回归倒计时感赋》说明了香港或者澳门还没有回归,与题干中“主权恢复”在时间上不合,故B项排除;依据题干中“彭总督徒瞪双目”“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遍地荆花吐馥”可得出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故C项正确;据“荆花”可知是香港而不是澳门,故D项排除。‎ ‎21.1983年6月,邓小平在谈话中说:“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但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我们都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大家都对中华民族做出贡献。”该谈话表明当时 A. 国共两党希望祖国完成统一 B. “一国两制”已成为两党共识 C. “一国两制”已经正式提出 D. 国共两党民族统一理论相似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我们都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和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认为国共两党都希望实现祖国统一,故A正确;根据“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结合所学知识,邓小平是指祖国统一成为两党共识,而不是“一国两制”,故BC错误;材料反映国共两党都希望实现祖国统一,无法体现两者统一理论是否相似,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和平统一已成为两党的语言”“我们都希望国共两党共同完成民族统一”,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22.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这一论断 A. 说明中国共产党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 反映了20世纪中外交往的全貌 C. 反映了中国注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 反映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初期,中国重视与第三世界等不发达国家的交往,而与西方大国的关系则相对紧张,故C正确;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A项;B项表述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是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项错误。‎ ‎23.苏联外交官马立克说:“某些国家的政府,用他们的外交部长的手,在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照会上签字,而另一方面,又用他们驻安理会的手,投票支持也已宣布和他断绝了外交关系的国民党集团的代表。”这一现象结束于 A. 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时 B. 中日两国正式建交时 C. 中国与东欧国家建交 D. 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所述为一些国家一方面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另一方面也继续和国民党保持外交关系,实质是承认台湾国民党政府是独立主权国家,该现象的结束始于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将台湾政府赶出联合国,从而否定了台湾政府的独立主权国家的地位,故D正确;A、B、C只是体现了美日和东欧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认可,没有体现对台湾国民党集团的态度,故A、B、C均不正确。‎ ‎24.万隆会议后,新中国迎来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建交高潮,且大部分是亚非民族主义国家。正像美国史学家费正清所说,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威望稳定上升,影响愈益加深,在一段时间内,中国似乎正成为世界新独立国家的旗帜”。由此可知,中国 A. 与众多邻国建立外交关系 B. 开创了亚非外交的新局面 C.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会后许多亚非国家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开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外交的新局面,故B正确;亚非国家并非都是中国的邻国,故A不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处理中印中缅关系的时候提出的,不是万隆会议,故C 不正确;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表现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D不正确。‎ ‎25.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后,其由对话机制转变为地区合作组织,从解决边界问题转为反对恐怖主,从注重内部整合转向发展对外关系。这说明上海合作组织 A. 应对外部能力强化 B. 注重维护地区稳定 C. 职能定位较为模糊 D. 合作程度不断深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解决边界问题转为反对恐怖主,从注重内部整合转向发展对外关系”说明上海合作组织从单纯反恐组织发展到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体现出上合组织合作程度不断深化,D正确;材料不是说明上海合作组织应对外部能力,A错误;注重维护地区稳定是上合组织成立之初目的,B错误;上合组织的职能定位并不模糊,C错误。‎ ‎26.古代雅典的公民大会会场仅能容纳6000人、所以一般只有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公民与会。他们在公民大会上提出法律和议案、发言辩论,而经常在陪审法庭作为公诉人的公民极少,有证据表明这样的人大概不会超过20人。材料从侧面反映在古代雅典 A. 直接民主下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B. 国家公职人员对政治运行起主导作用 C. 政治精英起着稳定政治和社会的作用 D. 分权与制衡原则贯穿民主政治生活中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以得出,尽管雅典实行直接民主,但是真正能参与政治的公民还是少数精英,由此可以得出政治精英对雅典政治和社会有着重要作用,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公民民主权利的大小和广泛,故A不正确;雅典属于直接民主,轮流执政,没有专门的国家公职人员,故B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权制衡的问题,故D不正确。‎ ‎27.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对法案提交公民大会的模式、会议的周期及日程安排的规则、议事会的职权,而且特别是对高级官员上任与离职时进行严格监督的规则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这反映出雅典 A. 监察制度已经相当发达 B. 民主范围的狭隘性 C. 民主政治程序的完善 D. 公民的民主权力受到限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伯利克里对各项事务都有着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民主政治的顺利推行,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完善,故C正确;监督检查只是材料的一个方面,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的范围问题,故B不正确;材料制度涉及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民主政治,故D不正确。‎ ‎28.公元212年,罗马帝国卡拉卡拉皇帝颁布了著名的“安托尼亚敕令”,正式废除了市民与臣民的区别,使罗马帝国境内的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公民权。从中可以得出 A. 罗马法适用范围得到扩大 B. 罗马法学体系最终形成 C. 罗马帝国消除了民族矛盾 D. 罗马帝国推行自然法令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正式废除了市民与臣民的区别,使罗马帝国境内的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公民权”可以得出法令的颁布扩大了罗马公民队伍,让更多的人享有公民权,进而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故A正确;罗马法学体系的形成的标志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故B不正确;材料所述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但不能消除,故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自然法的内容,故D不正确。‎ ‎29.按照罗马法的有关规定,在转移物的所有权的过程中,当事人的意思虽然不可或缺,但当事人的意思只是形式出现的动因,它不能决定和改变形式,更不能决定所有权变动的效力。材料中罗马法的有关规定 A. 忽视了交易双方当事人意志的作用 B. 难以适应罗马商业发展的需要 C. 限制了罗马公民范围的扩大 D. 表明罗马法内容日臻完善、丰富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当事人的意思只是形式出现的动因,它不能决定和改变形式,更不能决定所有权变动的效力”,可知罗马法在转移物的所有权时,只有符合法定形式的所有权变动才有效,这种规定显然不利于商业的自由发展,故选B 项;根据材料“当事人的意思虽然不可或缺”,表明当事人意志并未被忽视,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问题,排除C项;材料表明罗马法在物权转移过程中注重形式的一面,排除D项。‎ ‎30.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说:“在美国,多数虽然经常流露出暴君的嗜好和脾气,但还没有施行暴政的最完备手段。……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这体现了 A. 三权分立原则 B. 联邦制原则 C. 主权在民原则 D. 共和主义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中“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可知避免出现专制的原因是实行联邦制,各州在行政上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因为多数与中央政府相对的就是各个州,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原则,故A不正确;主权在民强调的是国家主权掌握在人民手中,与材料无关,故C不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联邦制原则,故D不正确。‎ ‎31.1741年2月,下院议员桑兹指责政府的失误导致了对西班牙战争的惨败,提议集体请愿,要求国王罢免内阁首相兼财政大臣的沃波尔。他声称:“大不列颠的国王不应雇佣一个不受人民欢迎的大臣。当某个大臣失去民心时,我们有义务告诉国王罢免他,以满足人民的要求。”这直接反映出 A. 君主立宪制度尚不完善 B. 英国首相受到国王制约 C. 责任内阁制已逐渐成形 D. 议员对国王权力的侵犯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下议院反对首相沃波尔并要求国王罢免首相职务,结合所学知识,内阁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一个政党或几个政党联合组成,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内阁必须总辞职,或提请国家元首下令解散议会,举行改选,以决定原内阁的去留,故C项正确。A项,责任内阁制使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走向完善,故排除。B项,题干未体现首相与国王的权力制约关系,故排除。D项,君主立宪体制下,国王受议会限制,无实际权力,但具有形式上的任命权,题干未体现议员对国王权力的侵犯,故排除。‎ ‎32.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共和国。其根本原因是 A. 保皇派的长期内讧 B. 工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 共和派与人民结成统一战线 D. 共和派控制了议会多数席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共和派之所以能把关键职位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靠的是工业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实力, 因此共和制能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还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B正确;保皇派长期内讧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A不正确;共和派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与人民结成统一战线,故C不正确;共和派获得多数席位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应该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故D不正确。‎ ‎33.1832年,在两次否决改革法案后,英国议会上院第三次表决时,国王以增加上院贵族人数相威胁,加上强大民意压力,反对派议员接受国王的劝告,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改革法案的通过表明 A. 国王仍拥有重要的政治权力 B. 上院在议会中有决定性作用 C. 保守势力最后时刻做出让步 D. 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 ‎【答案】C ‎【解析】‎ ‎“反对派议员……采用缺席的方式回避了投票,使法案得以通过”说明在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讨论中,保守派最终做出了让步,故C项正确。此时的英国国王已经是“统而不治”,故A项错误;英国上院是贵族院,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开始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 点睛:不能认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就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利法案》只是剥夺了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及军权,国王仍然掌握行政权,只是国家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后来,随着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国王的行政权才逐渐被剥夺,英王才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34.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 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B. 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 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D. 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答案】D ‎【解析】‎ 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老鞋匠,打扮成少尉,打着皇帝的旗号迫使财务官员交出钱财,这说明了当时德国军国主义色彩极为浓厚,故D正确;统一后的德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秩序较为稳定,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皇权至上,因此专制体制极盛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政府官员的纪律松弛与否,故C错误。‎ ‎【考点定位】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军国主义色彩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和理解,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新课标高考的高频考点,其特点有,①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②宰相只对皇帝负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③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实际上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④君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军队在国家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35.‎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薪;1910年,第二国际筹划设立国际劳动妇女节;‎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1917年3月8日,俄罗斯妇女的罢工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1924年3月,中国国共两党共同庆祝妇女节;1975年,联合国开始庆祝妇女节。可见,这一节日 A. 由世界民主运动共同促成 B. 适应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要求 C. 植根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D. 完成了保障妇女权益的使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世界妇女运动推动妇女节的出现,故A正确;‎1857年3月8日,此时美国已经独立,不存在民族解放问题,排除B;‎1914年3月8日,欧洲多国妇女举行反战示威,与社会主义运动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妇女节的由来,无法体现妇女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排除D。‎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两汉时,以“侍中”“给事中”等侍从官为原型逐渐发育出专职谏官队伍与谏官官署,开始充当言谏的主要施体,皇帝罪己求谏现象非常普遍。贞观时谏议大夫等言官事前监督与给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初唐政务“鲜有败事”。宋代以降,言官多结党营私,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始而谏院独立,继而科道合一,六科独立置署而后干脆并归督察院,成为监察六部的专职监察机构。‎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言谏制度,以臣谏君的运作模式,以及给、谏分署办公的体制,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然而实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融“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与进谏尽忠的纲常观念于一体的神学政治思想,其权力基础是原始民主制度遗留下来的议事惯例与君王的授权,它体现的目标价值是君主集权而非分权与制衡,其行为没有国家的强制力之效果。‎ ‎——摘编自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 材料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体现了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的追求以及在权力运行中弱者对强者的可监督性和可质疑性精神,可以启发我们积极挖掘并扩大其中的民主决策的因子,将这种特殊的“民监”运用到现实中。古语有云:“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将言谏中的“民”扩大化是现代普遍民主的要求,让“行政体制外的民”也能用“言谏”的方法对国家政策的制定等发表意见无悖于言谏精神 ‎——摘编自张盛霞《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特点及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言谏制度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言谏制度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古代言谏制度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然而实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请从多角度比较)‎ ‎【答案】(1)变化:言谏机构由侍从官变化为专职监察机构;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初期一定程度制约皇权,后逐渐演化为皇帝的御用工具。‎ 相同之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减少行政失误率;运行方式都是分署办公等。‎ ‎(2)①思想基础不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融“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与进谏尽忠的纲常观念于一体的神学政治思想;西方近代代议制的建立源于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的发展。‎ ‎②权力基础不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是原始民主制度遗留下来的议事惯例与君王的授权,没有国家的强制力;西方近代代议制其权力基础是人民的授权,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力。‎ ‎③目标价值不同:前者体现的是君主集权;后者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价值。‎ ‎④实质不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近代代议制则是政治民主化的体现。‎ ‎【解析】‎ ‎【详解】(1)根据“两汉时,以……侍从官为原型逐渐发育出专职谏官队伍与谏官官署,开始充当言谏的主要施体……贞观时谏议大夫等言官事前监督与给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宋代以降,言官多结党营私,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成为监察六部的专职监察机构”可知言谏机构由侍从官变化为专职监察机构;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宋代以后,谏官制度成为皇帝御下的工具。‎ 根据“以臣谏君的运作模式,以及给、谏分署办公的体制,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言谏制度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的相同之处在于巩固统治,减少行政失误率,运作方式上都采取了分署办公。‎ ‎(2)根据“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融“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与进谏尽忠的纲常观念于一体的神学政治思想,其权力基础是原始民主制度遗留下来的议事惯例与君王的授权,它体现的目标价值是君主集权而非分权与制衡,其行为没有国家的强制力之效果”可知中国的言谏制度与西方的民主代议制从思想基础、权力基础、目标价值方面都是有着本质区别的,所以就本质来说,中国的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组成部分,而西方的代议制则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二者是根本不同的。‎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前,当日本政府以“保护公使馆和侨民”为名出兵朝鲜时,参谋部与外相等就商定了“怎样作战和如何取胜的问题”,强调清朝“缺乏中日两国间纷扰不解时不得不诉请千戈之决断”而负责对朝事务的李鸿章等虽派兵赴朝,认为日本是要“与华争体面,兵来非战”。中日军事对的局面一出现,英、俄等国便以“调停”为名,频繁插手。俄国驻华公使向李鸿章表示:“极愿两国兵,断不容倭妄行千预。”英国对日驻兵朝鲜不满,并劝其对华要协。这使李鸿章等倍受鼓,以为英俄会以“夹攻”之势,终迫日本就范。日本当局认定,俄国并非袒护中国,而是防其占据朝鲜,又因英俄矛盾,“俄国在远东的军事力量还不可能进行武力干涉”、中日统治者对形势的认识,极大地影响了各自的决策与行动。‎ ‎——摘编自李少军《论甲午战争前タ中日统治者对形势的认识和判断 材料二 甲午战败使中华民族蒙受了巨大的压辱和牺牲,也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对此,在中国任职的赫德和远在英国关注东方战争的恩格斯都不约而同地预计到了。战争未开始时,赫德就已断定:“日本在这场战争中,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这场纠纷,对中国来说,也许会产生某些好结果,他的陆军和海军,并没他所想象的实力,如果这次能够吃一回亏,学一回乖,因而认真地改革,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开战一个月后,他仍相信“如果它这次真被日本人打败了,倒可以把进步的车轮从泥潭里振拔出来,摆脱束缚,向好的方向发展。反之,中国要是胜利了,也许会把进步推迟好几个世纪”。‎ ‎——摘编自事世佑《甲午中国战败瑛议》‎ ‎(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午战争前中日政府对形势的认识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败给中国带来的屈辱以及客观进步性。‎ ‎【答案】(1)中国:对日本出兵朝鲜及蓄意挑起中日冲突的意图判断错误;认为英俄等国会阻止日本在朝鲜的挑衅行为。日本:对清廷出兵朝鲜及不愿与其发生冲突做出准确判断;断定英俄等国不会轻易干涉中日冲突。‎ ‎(2)屈辱:巨额的赔款加重中国人民的苦难;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城市导致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客观进步性:促进中国近代民族意识形成并得到发展;甲午战败宣告单纯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破产,中国向西方学习由科技转向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相继爆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解析】‎ ‎【详解】(1)第一小问中国方面认识依据材料一“认为日本是要“与华争体面,兵来非战”可以归纳出对日本出兵朝鲜及蓄意挑起中日冲突的意图判断错误,依据材料一“英、俄等国便以“调停”为名,频繁插手”可以得出认为英俄等国会阻止日本在朝鲜的挑衅行为;日本方面认识以及材料一“俄国并非袒护中国,而是防其占据朝鲜”“英俄矛盾”可以得出断定英俄等国不会轻易干涉中日冲突以及对于形势准确判断。‎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结合甲午中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具体影响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甲午战争之后民族意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政治变革等思考回答。‎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