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9.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建议用时:30 分钟)
一、选择题
1.英、日等国都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的主要原因是( )
A.帮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C.推翻慈禧太后的统治
D.与他国争夺在华的利益
解析:选 D。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任何举措,其基本的出发点都是维护其在华的侵略权益。
英、日等国为了与俄国争夺在华利益,曾暗示愿意帮助中国变法。
2.(2019·邢台检测)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巡抚外各省官员大多抵制新政,这充分说明
( )
A.光绪帝没有实权
B.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顽固派
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D.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解析:选 C。从题干中可看出地方官员支持变法人员较少,反映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
故 C 项符合题意;A、D 两项与题干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 项表述绝对化,排除。
3.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不包括( )
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
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
C.将人事任免权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
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解析:选 D。A、B、C 三项是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符合题干“不包括”之
意的是 D 项,因为袁世凯是自己出卖维新派的,而非受人指使。
4.慈禧太后的血腥镇压使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血洒北京
菜市口,康有为、梁启超等逃往国外,光绪帝失去了人身自由。慈禧太后这样做的根本原因
是( )
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太后的权威
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太后统治的基础
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批汉族官员
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
解析:选 B。戊戌变法触及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损害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
所以他们发动了戊戌政变。
5.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
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主要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解析:选 B。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题干材料中“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
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直接说明老百姓并不认同维新派的民主宪
政思想,故选 B 项。
6.下图是一则晚清时期的报纸摘要,其记录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
A.维新思潮的兴起
B.康梁公车上书
C.光绪帝“百日新政”
D.慈禧太后“戊戌政变”
解析:选 D。报纸中记录的是“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害的公告,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这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一个重要表现,故 D 项正确。
7.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
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
起来了。”这里强调了戊戌变法( )
A.挽救了民族危亡
B.实现了富国强兵
C.起到思想启蒙作用
D.建立了民主政治
解析:选 C。戊戌变法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
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
料关键信息“头脑开始清醒”可知,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 C 项说法符合
题干材料含义。A、B、D 三项说法与题干材料不符。
8.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 184 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
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
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
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解析:选 A。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戊戌变法前后历时仅 103 天。从材料中“诏
令 184 条”可知政令颁发之多,改革者改革之心切。“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进一步佐
证改革进度超出了正常幅度,急于求成,故选 A 项。
9.读图,图中内容是著名学者虞和平对某一事件的评价。这一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解析:选 C。由“第一次”“较为全面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现代团体活动”可知,这一
事件是戊戌变法,C 项符合题意。
10.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
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
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
通。”与此相比,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
A.正好相反 B.完全相同
C.部分相似 D.三者同步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先后经历了由器物到制
度再到思想的过程,走的是先易后难的道路,与福泽谕吉的主张正好相反。故选 A。
二、非选择题
11.维新志士们力图通过变法改革现状、挽救民族危亡,其政治实践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
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有为是一个思想家,而不是一个实践的政治家。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
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毫不考虑变法对其他人的影响。他意识不到,激进的
变法实际上是对整个儒家统治的国家和社会的一场战争,包括危及满族八旗特权在内的改革,
只会激起来自多方面的强烈反对。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
引起恐慌。越来越多的汉人感到,他们的前途在于彻底地推翻满人的王朝,只有来自下层的
流血革命才有可能实现。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600-2000,中国的奋斗》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简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谈谈你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和深远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
概括能力。(1)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他对现实政治没有太多的认识,
也没有运用过政治权势”“他急于求成”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戊戌变法失败的深远影响,
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除了皇帝外所有的改革者都是汉人的事实,在满族人中间引起恐慌”等
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对政治改革基本策略的认识,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改革策略、改
革要尽量减少阻力和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等方面来回答。
答案:(1)主要原因:维新派缺乏政治经验;改革者心态急于求成;变法策略过于激进。
(2)影响:满汉分裂扩大;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认识:政治改革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策略;政治改革要保持社会稳定,减少阻力;改革
者必须要有远见卓识。
1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图片说明中日两国准备发起什么运动?
(2)当时中日两国在外部条件上相同的遭遇是什么?两国的最终命运有何不同?
(3)中国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历经百日夭折,其原因何在?
解析:(1)依据材料一“日本使节团”可知是明治维新;依据“康有为和《孔子改制考》”
可知是中国的戊戌变法。(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日本面临美国侵略以及中国面临外国
入侵可得出相同遭遇;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以及中国戊戌变法失败角
度回答。 (3)依据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力量、维新派策略以及对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
想等角度思考回答。
答案:(1)明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运动。
(2)相同遭遇:西方列强侵略,沦为半殖民地。
命运不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崛起为东方强国;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中国依然处于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原因: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②维新派采取的方
式和手段存在缺陷(或采取了和平改良的方式);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本课测评(教材 P138)
1.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生存,力量薄弱;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以民
族资产阶级为主要阶级来源的新势力力量有限;旧势力的阶级根基封建势力在中国有千年的
历史,力量雄厚;且朝廷中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是制约和被制约的关系;悬殊的力量对比是变
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此外,原因还包括:新势力在变法过程中没有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执行新政的地方官员阳奉阴违,新政无法落实;变法采用“和平”“合法”的手段和自上而下
的方式;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等等。
2.戊戌变法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 见本课[史料探究 重难突破]探究点 2[论从史出]。
二、学习延伸(教材 P138)
1.讨论会
提示 略。
2.争鸣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试陈述自己的理由。
提示 (1)同意,主要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阶级本质方面分析。
(2)不同意,主要从封建势力的强大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