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月考四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
1.周代冕服、弃服的色彩是体现服饰等级的重要标志,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这说明( )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礼乐制度逐渐崩溃
C.齐国独立于周王室 D.等级制度走向消亡
2.《礼记·王制》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这说明,周代( )
A.践行了以民为本理念 B.具备了储粮备荒意识
C.加强了中央政府职能 D.解决了平民百姓疾苦
3.汉文帝时贾谊提出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的策略。据此,汉文帝分齐国为七,分淮南为三,汉景帝分梁国为五。到汉武帝时,通过“推恩令”,王子封侯者达一百多人。据此可知( )
A.汉文帝是分封诸侯王子弟的始作俑者 B.汉武帝时期郡国并行的局面得以结束
C.汉代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过程 D.汉代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钱穆认为: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虽封建遗形尚未全绝,然终不能再兴……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这说明秦汉( )
A.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 B.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C.建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5.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秦、汉、唐、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五尺道 象郡 灵渠 小篆
②
铜活字 驾火战车 水磨腔 通番禁令
③
司隶校尉 起绒锦 市楼 讲经图
④
柳体 夜市 越窑 进士科
A.①②④③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③④②
6.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入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 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
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 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
7.唐御史中丞宋璟,常常在朝堂之上评论朝廷得失,为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这说明( )
A.女性执政受到质疑 B.监察权具有独立性
C.御史制度存在弊端 D.专制皇权遭到削弱
8.宋以前,谏官隶属于门下省,对皇帝称“谏”。到宋代谏垣独立,谏官不由宰相任用,由皇帝亲擢,谏官隧转成不为纠绳天子,反来纠绳宰相。这一变化( )
A.加强了谏官的权力 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
C.转移了权力的中心 D.造成了对政府的制约
9.元朝行省制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材料反映了行省制的设置( )
A.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并未消除各族之间的差异
C.与宋代相比更利于中央集权 D.与元朝民族征服背景相关
10.《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昔日“贵”、“富”合一,现在“贵”、“富”出现了分离。这表明春秋后期( )
A.世卿世禄制被打破 B.商品经济发展
C.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结构转变 D.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11.《史记·卷三十·平准书》载:“(汉武帝)於是悉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所前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三官。”汉武帝旨在( )
A.平定七王之乱 B.解决王国问题 C.统一国内币制 D.加强中央集权
12.《汉书·食货志》记载:“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宋代户口登记为主户和客户,客户指自己无田,租种地主土地者。明代地租形态由以分成租为主发展到以定额租为主,地主的干预减少。这说明中国古代( )
A.赋役制度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长工、短工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C.租佃关系不断发展 D.自耕农经济的演变
13.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时期
史实
秦汉
中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
隋唐
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了自己的文字
宋元 [
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国
明清
传教士利玛窦来华
对表中信息解释合理的是( )
A.古代中外之间交流具有双向性 B.古代中外间交流以技术为主导
C.海外贸易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 D.中国对外交流主要对象是邻国
14.唐代斗茶之风起源于贡茶之地福建,主要是茶民评比茶叶质量的高低。到了宋代,从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从此可见,宋代( )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B.社会生活平民化趋势加强
C.小农经济趋向解体 D.文人雅士引领了社会潮流
15.北宋汴京官府规定:“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谓如香铺裹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当铺)掌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人。”由此可见,当时( )
A.官府垄断商业破坏营商环境 B.政府重视商业交易的有序性
C.商人户籍制度束缚商人转行 D.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
16.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明初大概是1∶6,随后到1∶8,欧洲中世纪一般是1∶14。地理大发现引爆了全球化狂潮。根据学者全汉昇估算,1700—1830年间输入中国的美洲白银约为6亿元,折合约4.3亿两。据此推知( )
A.金银套利是白银输华的主要途径 B.古代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
C.中国经济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强 D.白银输入将加速中国经济货币化
17.据史料记载,海禁下的明代走私现象远超前代,既有民间百姓的走私活动又有外交使节和沿海兵勇利用官方便利的走私行为,该现象说明( )
A.明朝手工业品受到海外青睐 B.利润丰厚令人们铤而走险
C.封建制度衰落腐败领域延申 D.政策失当致商业行为变异
18.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第一场是儒墨之争;第二场是儒道之争;第三场是儒法之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儒家学说成为各派众矢之的 B.争鸣涉及人生和治国方面
C.各家流派矛盾尖锐不能调和 D.儒法之争实质是显学之争
19.《礼记·大学》率先提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并把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后来《孟子》进一步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表明先秦儒学( )
A.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B.构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注重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20.《淮南子》论述先秦某思想家时说:“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说,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该思想家( )
A.受教于孔子 B.重义轻利
C.集法家思想之大成 D.主张节葬、节用
21.董仲舒认为,在宇宙中,没有人是不行的,人的力量在这个宇宙系统中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因为“只给予事物以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必仍待人的努力”。这反映出,董仲舒的思想( )
A.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 B.否定人君的绝对权威
C.成为汉代的官方哲学 D.意在削弱上天的作用
21.南宋末年,民间思想家邓牧指出:“天生民而主之君,非为君也。”同时他又认为皇帝的状貌与普通人同,因此普通人也可以做皇帝。据此可知,邓牧的思想( )
A.是近代民主思想的源头 B.根植于资本主义经济萌芽
C.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 D.反映出君主专制日益削弱
23.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王夫之提出“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气者,理之依也”。上述思想( )
A.受到了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
C.体现了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 D.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兴起
24.明末小说家冯梦龙改编《白蛇传》时,不仅将唐宋传奇中恐怖的神怪故事变为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许仙的身份也由官宦之子变成了“生药铺”主管。市井小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这在明代文学中屡见不鲜。上述变化反映了明代( )
A.重农轻商观念根本改变 B.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了传统伦理
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D.工商业发展出现新兴社会群体
二、非选择题部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纵观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演变,虽然地主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在不同时期发挥着不同作用,但在整个封建社会历史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却占据着支配地位。在朝代接续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得到了持续不断的巩固、发展和完善。根据已有史料,东汉及曹魏时期推行的屯田制,是一种典型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在实践中也比较好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北魏和隋唐时期实行的均田制,其实是以国家掌握一定数量的土地为前提条件的,其目的是保障“耕者有其田”。均田制的推行,带来了经济的复苏与繁荣。中国地主土地私有制从秦汉时的不完全、不自由的状态,到唐宋时的相对完全、相对自由,再到明清时的土地市场发达和土地买卖交易活跃,中小地主和土地私有制在宽松环境中得到充分发展。古代的井田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百姓在井田上灌溉耕种,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后来地主以收取地租为条件,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相分离的所有权与使用权随之进入了与封建剥削制度相联系的历史时期。明清时期,随着佃农与地主人身依附关系不断走向衰落,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有了新的发展。
——摘编自郭雪剑《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特点和规律》
材料二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北方,不仅有实物分成制、实物定额制的存在,还包括货币地租、劳役地租和帮工佃种制等租佃形式;具体在不同的地区,这些租佃形式又与当地不同的经济、政治等因素相结合,表现的不同他处。在河南唐县,地主可以规定佃户种植何种作物,有权禁止佃农外出拉角(即搞运输副业);在河南方城,地主支差,佃户不许推诿。此外,北方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还广泛存在着劳役地租的形式。由于租佃这种土地经营方式已无法使农民依靠农业生产安身立命,他们不得不携妻带子远离家乡,出外谋取生路,甚至有不少人落草为寇,成为危害社会的土匪。
——摘编自张永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方乡村租佃制度及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租佃制度的特点及对农民生活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和近代中国土地制度变迁对当前中国深化土地改革的启示。(7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两千年社会的集权与分权
秦至西汉时期
皇权集中,对地分不断打压.
东汉至魏晋时期
皇权衰弱。贵族、豪强、地方割据尾大不掉。
隋至唐代前中期
权力集中,国家统一。
唐“安史之乱”至五代
分权于地方藩镇割据,四分五裂。
宋元时期
两宋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元朝大帝国不可避免地分权。
明朝前期
重新集权,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皇权更强。
明朝后期
商品经济发展,社会富人阶层分离、朝廷党派林立,权力分散。
清朝至民国
清初集权统治,登峰造极;清末至民国军阀混战,权力分散。
——摘编自鞠佳《变革之路一中国历朝改革得失》
结合中国历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简表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在元鼎年间,汉武帝下决心由中央垄断铸币权。元鼎四年,汉王朝中央政府设水衡都尉,这是一个铸钱的专门机构。同年,下令禁止郡国铸币。这次改革是比较彻底的。首先,中央收回铸币权,垄断了货币的铸造,从根本上制止了伪钱的泛滥;其次,这次改革规定,非三官钱不得行,而三官钱的币值与重量相符“重如其文”。另外,由政府铸造的三官钱,工艺水平、铸造技术有很大的提高,工序也比较复杂,这就使伪造者不易造成,往往“记其费不能相当”,反而得不偿失,盗铸者自然减少。
元鼎四年西汉政府所进行的币制改革,终于取得对豪强地主、富商大贾私铸钱的斗争的胜利,从此三官五铢钱通行于世,盗铸者和伪铸基本绝迹。中央政府控制了铸币权,从一个侧面稳定了财政,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摘编自林剑呜《秦汉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币制改革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周代“以正色(青、赤、黄、白、黑)为贵,正色相杂而生的间色为卑”到“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在齐国成为上下推崇的颜色”可知,服饰色彩作为体现等级的重要标志,春秋战国时期作为“间色”的紫色却受到齐国的推崇,这说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逐渐走向崩溃,故选B项;题干反映的是服饰的“间色”逐渐受到推崇,并没有说明服饰多元成为主流,排除A项;当时周王室虽然地位下降,但齐国形式上遵从周天子,没有独立于周王室,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等级制度走向消亡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2.【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国无九年之蓄……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说明国家储蓄有利于应对水旱灾害,具备了储粮备荒意识,故选B项;材料“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说明是从国家出发不是以民为本,排除A项;材料“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强调的是国家粮食的长期储备不是政府权力加强,排除C项;材料“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说明有利于抵御灾害但解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大意可知,为了削弱诸侯的势力从汉文帝开始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直到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成功削弱诸侯国势力,历经三个皇帝,所以王国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过程,故选C项;汉文帝时期接纳贾谊建议分封诸侯王子弟为王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符合历史潮流,选项中“始作佣者”一词含有贬义,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通过“推恩令”将诸侯国越分越小,大大削弱了诸侯势力,郡国并行制已经名存实亡,但是郡国并行的局面依然存在,排除B项;汉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诸侯国后来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此自景、武下逮东汉,封建名存实亡,尺土一民,皆统于中央。”可知秦汉开创并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故选B项;根据材料“封建制逐步破坏,郡县制逐步推行,自春秋至战国已然。”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已结束分封制,实施郡县制,排除A项;秦朝的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与材料所述时间“秦汉”不符,排除C项;秦朝郡县制确立标志着以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与材料所述时间“秦汉”不符,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①
秦朝为统一岭南地区修筑灵渠,后开辟五尺道,在东南地区设置象郡;②铜活字印刷术产生于明朝;③汉朝在“汉承秦制”的基础上,设置了一些新的机构,例如司隶校尉等;④柳体是唐朝大书法家柳公权作品字的总称,故按朝代排序为①③④②;选择D项符合题意。
6.【答案】A 【解析】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不问家世,凭考试成绩决定是否被录取,说明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公平和社会阶层的流动,故选A项;唐朝时期除科举制外,仍然存在恩萌等选官方式,排除B项;取士标准以成绩为主,不体现多样化趋势,排除C项;以文取士具有片面性,“完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材料中御史中丞“常常在朝堂之上评论朝廷得失”且可以制度规定不奉武后旨意,御史中丞负责的是监察,故说明监察权再当时具有独立性,故选B项;材料中御史中丞是评论朝廷得失而非仅针对武后一人,与谁人执政没有关系,排除A项;独立的监察权一定程度上可以对权力的运行开展监督,减少决策失误、提升行政效率、减少贪腐情形,是有利的,材料中主要突出的是御史制度的优点,排除C项;监察御史追根究底还是为皇权服务,并非削弱专制皇权,排除D项。
8.【答案】D 【解析】从材料宋代谏官由隶属于门下省,变为由皇帝亲擢,由向皇帝进谏,变为纠绳宰相,可知宋代谏官任用方式和职责都发生变化,成为监督宰相等官员的言行的机构,故反映出这一变化加强了对整个中央官僚机构——政府的制约,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谏官开始由皇帝任用,职责也由进谏皇帝变为纠绳宰相,其实体现的是宋代谏官的权力变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监察制度中谏官任用和职责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府的决策机构,不能体现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谏官的任用和职责的变化,是监察制度的调整,没有涉及国家权力中心的转移,排除C项。
9.【答案】D 【解析】据材料“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可知元朝统治者为防止地方权重,任用少数民族掌握地方军权,这主要是受其异族统治的影响,故选D项;异族管理地方只是暂时弥补了地方权重之弊,不然元末不会爆发红巾军起义,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地方长官的设置,并不是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只说元代与宋代“明显有异”,并没有说明哪朝更优越,排除C项。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可知春秋后期工商业的发展,推动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社会结构的转变,故选C项;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排除A项;“商品经济发展”是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排除B项;根据材料“
子贡经商致富,‘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样在昔日‘贵’的阶级之外,又增加了‘富’的阶级”可知此时私营商人崛起,并非“新兴地主阶级”,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据材料“悉禁郡国无铸钱”结合所学汉武帝时的王国问题可知统一货币有利于打击地方王国,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平定七王之乱是汉景帝,排除A项;解决王国问题是推恩令不是统一货币,排除B项;统一国内币制是措施不是目的,排除C项。
12.【答案】C 【解析】据材料,随着时间的发展,地租形态多变,说明中国古代租佃关系不断发展,故选C项;材料主要讲地主和佃农的关系,与赋役制度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要讲地租形态变化而非雇佣关系,排除B项;材料主要讲租佃关系而非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排除D项。
13.【答案】A 【解析】据材料“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可知既有中国外传的工艺和汉字,也有从外国传入的数字和宗教,故选A项;材料中提到中外间交流不仅有技术而且有文化,排除B项;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海外贸易不受重视,排除C项;材料中不只有临近的日本、朝鲜,还有阿拉伯和意大利,排除D项。
1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唐代斗茶之风……主要是茶民评比”“到了宋代,从制茶者到茶商,从民间到皇宫,从百姓到文人雅士,各个阶层都爱玩斗茶”可知宋代从皇宫到文人雅士都盛行民间的斗茶,表明宋代的社会生活普通化、大众化也就是平民化的趋势加强,故选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小农经济在鸦片战争后才开始解体,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小农经济趋向解体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斗茶之风是从民间兴起后文人雅士参与其中,不能反映文人雅士引领了社会潮流,排除D项。
15.【答案】B 【解析】根据“工商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等信息可知,北宋汴京官府规定,手工业和商业领域的各种行业都得着自己行业的服饰,不能逾越,这有助于规范商业交易活动,说明当时政府重视商业交易的有序性,故选B项;题干反映的是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规范,不是官府垄断商业,破坏营商环境,排除A项;题干与商人的户籍制度无关,排除C项;政府只规定的是“工商诸行白(百户)”的衣装,没有严格限制城市商业活动,排除D项。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国金银比价一直高于欧洲”
可知中国白银数量相对欧洲较少,因此在明代以前中国并不以白银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地理大发现以后,白银大量输入,中国白银储量增加,将加速白银作为货币在中国流通,即加速中国经济货币化,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地理大发现后大量中国产品流入欧洲进而造成了白银大量流入,故白银输华的主要方式是商品贸易,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位置,同时中国古代手工业产品质量精美、技艺高超、远销海外,因而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虽然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但并非中国主导,新航路开辟后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弱,排除C项。
17.【答案】D 【解析】材料“海禁下的明代走私现象远超前代”说明海禁政策使商业行为出现变异(走私严重),故选D项;材料说明是明朝的海外走私的原因是海禁政策不是手工业品的优势 ,排除A项;材料“利用官方便利的走私行为”不能说明铤而走险,排除B项;材料“民间百姓的走私活动”不是腐败行为,排除C项。
18.【答案】B 【解析】据材料“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第一场是儒墨之争;第二场是儒道之争;第三场是儒法之争”,可知儒墨和儒道之争主要涉及人生,儒法之争主要涉及治国,故选B项;材料只提到儒家分别于墨家、道家、法家的争论,无法说明儒家成为众矢之的,排除A项;百家争鸣只是说明不同学派的观点不同,无法说明各派之间存在不能调和的尖锐矛盾,排除C项;儒法之争的实质是治理国家的方式之争,排除D项。
19.【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表明先秦儒家认为平天下是修身的终极目标,修身是平天下的落脚点,这样就把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结合在一起,故选D项;材料体现儒家对人生的进阶式的规划,没有提及先秦儒学的来源或传统,排除A项;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形成于西周时期,并非由先秦儒家构建,排除B项;根据所学,先秦儒学提倡“仁政”“德治”没有适应诸侯争霸和大一统的社会转型的需要,法家思想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排除C项。
20.【答案】D 【解析】材料“厚葬靡财而贫民”符合墨家节用的思想,墨家推崇夏朝的政治,符合材料“用夏政”,故选D项;孔子和墨子分别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墨子不可能受教于孔子,排除A项;B项是儒家的义利观,不符合墨家思想主张,排除B项;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不符合墨子,排除C项。
21.【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在宇宙中,没有人是不行的”、“只给予事物以可能性,要变为现实性,必仍待人的努力”
,体现出董仲舒注重人的作用,可知董仲舒的思想带有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认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人的作用不可代替,结合封建社会人君是人的领袖,可知其威信和作用更重要,排除B项;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适应统治阶级需要,成为汉代正统思想,但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哲学思辨性不强,故不能称为官方哲学,排除C项;董仲舒强调人的作用,是为他的加强君主专制主张服务,而为了加强君主权威,董仲舒又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借助上天强化君主统治的合理性,故其没有削弱上天作用的意图,排除D项。
22.【答案】C 【解析】邓牧认为皇帝和普通人是一样的,设立君主的目的是为了民而非为君,说明他深化了传统的民本思想,故选C项;他的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不同,不是源头,排除A项;南宋末年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B项;宋代君主专制是不断加强的,没有出现日益削弱,排除D项。
23.【答案】B 【解析】题干中黄宗羲的民主思想、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对传统宋明理学进行了反思和改造,有利于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故选B项;黄宗羲卒于1695年,王夫之卒于1692年,伏尔泰生于1694年,明清思想家早于启蒙运动,排除A项;宋明理学是唯心主义,而王夫之为唯物主义者,排除C项;黄宗羲、王夫之为古代儒家思想家,排除D项。
24.【答案】D 【解析】明朝工商业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市民成为新文学的主角,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反对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价值观也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故选D项;“根本”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排除A项;传统伦理受到冲击,但并未瓦解,排除B项;“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只体现材料中许仙身份的变化,反映不出其余材料,排除C项。
25.【答案】(25分)
(1)特点:地主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居主导地位;土地国有制有利于保障“耕者有其田”;土地制度的演变呈现开放流动的趋势;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产权形式。(8分)
(2)特点:呈现出多样性和地域性;表现出鲜明的封建性和落后性。(4分)
影响:造成了农民家庭生活的贫困;导致的农民贫困、破产,使得离村现象非常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迟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北方农村匪患猖獗。(6分)
(3)启示:坚持土地公有制不动摇;适应开放流动的发展大势;推动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进一步分离;时刻注意关注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提高土地管理的精细化水平。(7分)
26.(12分)【答案】
示例一:
观点:坚持集权、适度分权本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2分)
论述: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是一组基本矛盾,加强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中央集权的加强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如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西汉“汉承秦制”出现封建社会第一个最盛时期。地方权力过于分散极易导致国家分裂,如唐朝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导致藩镇割据;明清的秘力过于集中结果政治腐败,地方缺乏灵活性,影响社会进步。(8分)
结论:集权汾权要适度,既要有利于发挥中央的领导力又要保持地方的活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分)
示例二:
观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极力防止重臣擅权。(2分)
论述:明代朱元璋鉴于宰相权重,威胁君权.废除了宰相制,并且不允许以后再设丞相一职;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内阁并非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辅政机构。清朝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这些都是明清最高统治者为防范大臣权力膨胀而采取的措施,使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得到了高度强化,并发展到顶峰。(8分)
结论:中国古代自秦朝建立开始,皇帝与宰相之间的权势不断重演此消彼长的状态,到明清时期,最高统治者采取措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顶峰。(2分)
27.(15分)【答案】
(1)内容:中央垄断铸币权;成立铸钱的专门机构;从铸币原料、币值与重影工序、技术等多方面进行防伪。(9分)
(2)意义:有效抵制了货币的伪造,利于经济秩序的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加了西汉政府的财政收人;为后世币制改革提供借鉴。(6分,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