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四次质量检测(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古代文学家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子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2.据记载,宋代,“陈、许、颖、亳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这说明小农经济 ( )
A.具有保守性 B.缺少防灾意识 C.具有脆弱性 D.有自给自足性
3.晚明时期,徐光启曾说:“私通者,商也。官市不开,私市不止,自然之势也。又从而严禁之,则商转而为盗,盗而后得为商矣。”据此可知“海禁”政策( )
A.导致了沿海地区的严重贫富分化 B.严重阻碍中外正常的文化交流
C.有效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社会安定 D.使民间海外贸易走向畸形发展
4.据《盐铁论》记载: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商业都会,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齐之临淄……三川之二周。富冠四海,皆为天下名都”。其中却没有一处是秦国的城镇,这主要是由于当时秦国( )
A.社会经济极度落后 B.长期抑制工商业发展
C.受到了其他国家孤立 D.尚未完成社会的转型
5.1901-1905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矿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 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B. 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C. 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6.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A. B.
C. D.
7.在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期间, 法币100元在1937年可以买两头黄牛, 到1947年却只能买到一个煤球。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美国商品的大量涌入 B.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C. 繁重的捐税负担 D. 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8.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爱国”牌香烟设计的烟画。仔细观察画面,能得到正确的历史信息有( )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收回利权的要求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环境恶劣 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讲求营销策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③④
9.《人民日报》某篇社论中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种“新的社会组织”所带来的影响是( )
A.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B. 使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C. 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确道路 D. 使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0.1957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曾说:“建设规模大小必须和国家财力、物力相适应……如果保守了,妨碍了建设应有的速度也不好。但是,纠正保守比纠正冒进更容易些。”围绕这一观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观点体现了中共八大会议精神 B. 该观点反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该观点总结了“一五”计划的经验 D. 该观点在以后的实践中得到很好的贯彻
11.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建成了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关于新中国工业化道路,以下说法符合题意的是( )
A. 近代工业化起步于新中国初期 B. 中国工业化未突破苏联模式影响
C. 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工业化进程 D. 中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
12.新中国成立后的近30年间,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农村的经济社会结构出现了一系列巨大变化。1980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入蓬勃发展时期,这次改革是( )
A. 结合实际对农村地权关系的重新调整 B. 发挥市场导向作用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
C. 总结人民公社化运动以来经验教训的结果 D. 动员农民参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有效方式
13.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或登报“声明作废”,公告示人。这说明当时( )
A.报纸涉及面广广告功能增强
B.民众普遍拥有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
C.政论性报刊广受民众的欢迎
D.报纸已成为少数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14. 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做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里,已婚的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该材料说明( )
A.社会习俗的变化具有渐进性 B.民主共和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民众思想观念没有任何改变 D.生活变迁的特征是土洋并存
15.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加速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推动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③使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1651年,克伦威尔领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第一个保护英国本土航海贸易的法案,规定凡从欧洲运往英国的货物,必须由英国船只或商品生产国的船只运送。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 )
A.西班牙 B.法国 C.美国 D.荷兰
17.“被工业革命推上权势顶峰的是这样一些人:他们中大多数……没有光荣的族谱和坚强的后盾……自己穷困潦倒。在工业革命的风暴中,他们凭自己的创造才能取得发明专利,更凭精明的计算和心狠手辣开办工厂,在社会财富的梯级上越爬越高。”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B.工业革命中英国社会结构变化
C.英国工业革命中贵族阶层衰落 D.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8.18世纪下半叶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在这样一个新的工作场所中,工人们必须听从机器指挥,遵守纪律,养成集体劳动的习惯。这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诞生的标志是( )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B.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
C.阿克莱特设立水力纺纱厂 D.爱迪生建立第一座发电厂
19.胡佛政府后期,农民们提出了“待在家里什么也别买,什么也别卖”的口号,他们在歌谣中唱道:“我们要吃掉自己的小麦、火腿和鸡蛋,让别人去吃他们手里的金子吧!”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经济危机开始于农业领域 B. 政府对经济自由放任
C.农业产量有了大提高 D. 经济危机蔓延到农业领域
20.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为避免上述问题出现,罗斯福新政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措施,这些措施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
A. 恢复金融秩序维护货币安全 B. 保障工人权利维护社会稳定
C. 调整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D. 通过立法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21.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
A. 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B. 减少国家干预以克服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C. 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 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22.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第三产业的崛起、“新经济”的出现,其共同而根本的原因是( )
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断出现困难 B. 工人阶级不断斗争迫使国家改革
C. 经济方面的学术思想成果不断更新 D. 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
23.1920年10月,苏俄有人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说:“
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就只能从回忆录中知道什么是货币,面我们的孙子就只能根据历史教科书中的彩色画片,知道什么是货币了。”这说明( )
A. 苏维埃政权崇尚简朴的生活作风 B. 苏俄政府垄断全国资源,禁止货币流通
C. 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苏俄的经济侵略 D. 俄国参加一战使得经济形势不断恶化
2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道:“欧洲……令人欣慰的景象却被突然到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给彻底破坏了……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
A.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实施新经济政策
C. 开创斯大林模式 D. 推行赫鲁晓夫改革
25.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为此,国家(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 征收固定的粮食税
C. 建立集体农庄 D. 提倡种殖玉米运动
26.赫鲁晓夫提出“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的口号,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代之以“发达社会主义”的提法,1967年宣称苏联已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这两个口号都( )
A. 具有开创性、探索性、创新性的特征 B. 与美苏争霸中苏联居于优势密切相关
C. 是“加速发展战略”在改革中的运用 D. 体现了苏联领导人对国情的片面认识
27.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 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根据协议规定, 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 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 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 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 ②③④
28.下面三幅图片是当今世界上三个区域性组织的标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左至右它们代表的组织依次是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②它们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③它们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 又具有政治联盟的性质
④它们是地区经济交往不断加强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 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30.1905年,瑞士人创办的雀巢公司把厂房开设到英国、德国、西班牙和美国。近一个世纪后, 雀 巢公司在全球已有500多家工厂,雀巢的产品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据雀巢公司2003年统计, 每一秒钟, 就有3900杯雀巢咖啡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享用。以上现象主要反映的是( )
A. 经济全球化的成果 B. 国际分工带来的变化
C. 雀巢咖啡已占领了全球咖啡市场 D. 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二、非选择题
31.(13分)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79年在建设首项工程蛇口港之初,由于吃平均主义“大锅饭”,工人每天运泥20-30车,严重拖慢了工程进度。袁庚着急之下想出了“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工人完成定额则每车奖励钱,超出定额则奖励钱。正是这“钱”的超额奖励被上级有关部门勒令停止,袁庚甚至为这钱的“官司”闹上中南海。在中央的最终支持下,超产奖励被重新执行,而这一创新性举措也拉开了蛇口全面改革的序幕……差不多就在蛇口工业区筹建半年后,深圳特区也于1980年8月成立了,“春天的气息”开始从南海边画就的小圆圈里弥漫开来。
——《钱惊动中南海》
材料二 1984年3月23日,福建省的55位厂长经理们齐聚福州,参加“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的成立大会。会议期间,厂长经理们的抱怨之声不断,“现行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厂长们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向省委书记项南、省长胡平写了一封信。
——吴晓波《激荡中国三十年》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简析蛇口工业园发放“钱”奖金的历史作用。(5分)
(2)材料二中“厂长公开信”的诉求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政府为他们“松绑”的举措。(5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之初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指出中国改革进程中呈现的基本特点。(3分)
3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追求财富的欧洲人梦想去东方发财,开始探寻前往东方的航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这一时期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二战以来,交通运输工具技术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的推动者。两极格局的瓦解也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7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因素。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我国应如何抓住发展机遇?(6分)
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20世纪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8.5%;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4%,比前五年下降1.1%,其后五年又下降3.0%;第三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材料三 “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苏联经济发展的趋势及其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 B 5.C 6. A 7.D 8.D 9.B 10.D 11.C 12. C 13. D 14. A 15.A 16.D 17.B 18.C 19.D 20.C 21.B 22.D 23.B 24.C 25.C 26.D 27. C 28.C 29.C 30.A
二、非选择题
31.(1)作用:打破平均主义,调动了工人积极性;解放、发展了生产力;拉开了蛇口改革的序幕;为深圳开放作出了探索;经验辐射全国。(5分)
(2)诉求:要求扩大企业的自主权。(1分)举措: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改革分配方式。(4分)
(3)根源:“左”的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发展。(1分)特点:从基层探索、民众诉求到中央肯定;从试点到逐渐推广。(2分)
32.(1)原因:欧洲人对财富的追求;地理知识的增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统治者对海外探险活动的支持.(4分)
影响: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促进;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东西方冷战的结束;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4分).顺应全球化趋势;发展本国高科技产业;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改革开放, 促进本国经济发展.(2分)
33.(1)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脱离实际,盲目决策;农业经营管理落后,耕作方式简单粗放。(3分)
(2)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止时期。(2分)
原因: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4分)
(3)戈尔巴乔夫剥卷心菜的过程就是其改革的过程;先改革经济体制,未取得成效,后将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在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最后使苏联存在的问题全部暴露;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指向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却否定了党的领导,否定了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导致苏联解体(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