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37 KB
  • 2021-08-26 发布

2020-2021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辛亥革命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20-2021 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刷题:辛亥革命 1. (2020 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 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 关的历史事件( )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答案】B 【解析】“光绪二十八年”是 1902 年,“要办路因为哪一件? 怕的是外国占路权”指的是保路运动。依据所 学知识可知,四川的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条件,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故 B 项正确;太平天国 运动爆发于 1851 年,故 A 项错误;五四运动发生于 1919 年,故 C 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 1924 年, 故 D 项错误。 2. 《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 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 看出这场革命( )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 国人的权利”,故选 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 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 A;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 C;由材料“任何 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 D。 3. (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 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 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A.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D.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答案】A 【解析】临时政府是按照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的,故 A 说法正确;中国革命后没有建立联邦制共和国, 而是中华民国,故排除 B;中国根本没有成为最民主化的国家,因为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 C 排 除;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的袁世凯就没有西方民主观念,故排除 D。 4. 1912 年 3 月 2 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 殊之阶级……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用前清官厅恶称。” 上述称谓变化的社会意义主要在于( ) A.强调信念一致 B.强化公仆意识 C.充实人民语言 D.彰显平等精神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的影响。题意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称谓的变化,没有体现信念的相关内容, 故排除 A 项;公仆意识主要针对官员,与民间无关,故排除 B 项;称谓的变化是为了消除官职高低和阶级 之间的尊卑,并非是为了充实语言,而是为了体现平等,故排除 C 项,故选 D。 5. 1913 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 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 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注意革命党、中华民国与老农之间的联系即可。在辛亥革命之后,老农对革命情况一无所知,说 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说已日渐深入人心,但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6. 著名学者茅海建说:清朝的官员,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官员,后来大多成了民国的官员。北京政府似乎只 是换了一块招牌,内部人员没有太多的变化。……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自然有着生计的原因,但他 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这主要说明 A.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 B.民国建立犹如王朝更替 C.清朝覆灭契合了众人心理 D.儒家忠义观念荡然无存 【答案】C 【解析】材料“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他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反映了清朝 覆灭对于清朝官员来说早有心理准备,故不需经过“思想痛苦”而加入民国政府,这说明清朝覆灭契合了 众人心理,故 C 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而是强调清朝官员对于清朝灭亡早 有心理准备,故 A 错误;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清朝的性质不能等同,故 B 错误;“晚清官员弃旧 朝而投新朝”并不能说明儒家忠义观念的“荡然无存”,故 D 错误。故选 C。 7. (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 纲领。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答案】A 【解析】三民主义是孙中山的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部分。民权即创立民国, 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因此不管是那个民族为君主,也是要革命推翻的。故选 A。BD 有反满统治,建立 汉族政权的意思,与材料不符。C 说的是平均地权。 8. 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在君主集权制度颠覆之初,国 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但国会政治在民初仅仅实施了 13 年,就在近乎 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材料反映了( ) A.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 B.共和制度不适应中国的国情 C.国人缺乏现代民主政治意识 D.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 【答案】D 【解析】根据“国会政治是民初国人将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用于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但国会政治在 民初仅仅实施了 13 年,就在近乎举国一致的声讨声中寿终正寝”,表明国会政治的政治实践失败,近代中 国社会政治转型艰难,D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北洋军阀否定“主权在民”理念,排除 A;BC 选项不符合“国 人普遍接受了‘民国’应当‘主权在民’的近代政治理念”,排除。 9. 历史学家田玄认为:“辛亥革命没有从南方推进到北方,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形成革命运动沿 海、沿江城市先进,内地和边疆城市落后;南方城市先进,北方城市落后(的状况)。”这种“状况”说明 ( ) A.革命的领导人多是南方人 B.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有斗争精神 D.北方社会矛盾比南方缓和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知,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沿海、沿江先进城市、南方先进城市,因为这些先进城市现代 化起步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而南方城市现代化 落后,反动阶级统治力量强,说明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领导人地域 分布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比较南北方人斗争精神的信息,故 C 项错误;当时社会矛盾大体上 南北一致,并不是南方大于北方,故 D 项错误。 10. (2020·山东高密高三二模)1911 年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并提出召开会议组建中央政府。而在 政体实践中,各省的政体模式不尽相同。根据下表概括当时中国的政治特点是 省份 政体模式 湖北 民主共和制 江苏 单一的中央集权制 浙江 议会为权力核心的代议制 A.先有独立的地方民选政府,再有统一的中央政府 B.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日渐明确,效仿美国的联邦制 C.地方权力是由中央权力赋予,中央拥有绝对权力 D.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 【答案】D 【解析】依据表格中信息“民主共和制”“中央集权制”“代议制”说明辛亥革命后存在着革命派、立宪派 与旧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D 正确;A、B 和 C 不符合表格信息,排除。 11. (2020 年山东泰安高三二模)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入 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 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 ) A.使群众普遍认同了民主共和制度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具有了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 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说明该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答案为 C 项; 材料没有涉及民众对民主共和制度的态度,排除 A 项;辛亥革命爆发时还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目标,排除 B 项;辛亥革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 D 项。 12. (2020 年全国高三专题练习)1912 年,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辛亥革命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 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成为共和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后( ) A.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B.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 C.三权分立原则有效实施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B 【解析】材料指出辛亥革命后,“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成为共和国”,这个论断与辛亥革命后确立资 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密切相关。故答案为 B 项。A 项,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 性质,排除;C 项,三权分立原则的确是中华民国初期所实行的,但只是 B 项的表现之一,排除;D 项,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是辛亥革命是历史意义,但属于思想层面,而材料主要侧重政治体制层面,排除。 【名师点睛】因果关系类的题,解题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的“根本原因”,凡是题目中有“根本”二字的(或 根本原因、根本目的等),要注重两点:a.一般选择最深层的原因,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的矛盾运动、阶级本质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往往从社会性质和社会主要矛盾方面进行思考。b.许多历 史事件的根本原因(或根本目的)是相对稳定的,而具体原因(或具体目的)却可以是经常变化的。 13. (2020 年甘肃兰州高三期末)台湾学者张玉法指出,在 1860-1916 年,社会领导阶层不仅来自新旧士绅, 也来自新知识分子。后者大约为前者的十倍。1905 年以前,社会领导阶层来自新知识分子者较少,到 1912 年民国建立以后,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士绅而为社会的领导阶层。这种现象在本质上反映了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推手 B.阶层变动源于经济结构变化 C.政治制度变革制约社会演进 D.封建地主阶级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B 【解析】经济结构变化导致阶层变动,而阶层变动导致了新知识分子逐渐取代了土绅而成为社会的领导阶 层的现象,所以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思想解放和政治制度变革的问题,所以选项 A、C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860-1916 年封建地主阶级并未退出历史舞台,选项 D 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排除;故本题选 B。 14. 1921 年,梁启超在纪念辛亥革命时说:“一面是同盟会人,暗杀咧,起事咧,用秘密手段做了许多壮烈 行为;一面是各省咨议局中立宪派的人,请愿咧,弹劾咧,用公开手段做了许多群众运动。这样子闹了好 几年,牺牲了许多人的生命财产,直到十年前的今日,机会凑巧。便不约而同地兴起一种大联合运动。”这 反映出( ) A.梁启超坚决反对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辛亥革命非革命党一己之功 D.辛亥革命赢得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辛亥革命在梁启超的眼里是多种阶层的人凑在一起机缘巧 合的开展了一场运动,因此组织的松散性和人员的混乱性都是其失败的最终原因。A 选项说法错误,梁启 超并不反对革命;B 选项说法错误,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C 选项与题意相符; D 选项说法与事实不符,辛亥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本题选择 C 选项。 【名师点睛】辛亥革命失败的诸多原因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革命组织的混乱。很多参与革命的人都是在听 说革命这件事之后参与到其中来,各自有自己的利益代表,尤其是其中一些立宪派以及地方官僚投机革命, 在革命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随风倒,叛变革命。这就是辛亥革命在组织上失败的原因。 15. (2020 年福建湖里厦门双十中学高三月考)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在一般人心目中,提倡无君无父的民 主,简直是大逆不道,能否实施民主也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但是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 社会的共识。这反映出( ) A.民主政治在中国得到基本确立 B.共和政体成为世界政治的主流 C.专制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D.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 【答案】D 【解析】根据“辛亥革命爆发后,民主取代君主成为社会的共识”,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 想已深入人心,腐朽的君主专制阻碍了社会进步,民主体制更利于推动中国解决所面临的社会问题,说明 低效的君主制无法应对社会转型,故 D 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并未确立起来,排除 A;材料信息 未涉及世界潮流趋势,排除 B;“彻底退出”不符合史实,排除 C。 1. (2020·安徽定远高三二模)下表为北洋政府开展的一系列旨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外交活动 时间 外交活动 结果 1917 年 一战期间,北洋政府声明废除与德、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执行 1919 年 一战后参加巴黎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失败 1921—1922 年 参加华盛顿会议,再次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特权等要求 达成部分目标 1924 年 中苏签订《中苏协定》,规定了废除中俄间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内容 苏联未认真执 行 1925 年 北洋政府向国联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案,开展废约外交 失败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北洋政府( ) A.开启了中国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 B.努力通过外交维护国家利益 C.盲目追随欧美国家外交立场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取消……特权等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修改不平等条约”可以看出,当时北 洋政府还是在各种外交场合想极力通过外交行为维护国家利益的,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故答案为 B 项。A 项,根据所学可知,开启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应该是清朝后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C 项,材 料看不出盲目追随欧美国家的特点,排除;D 项,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并没有极大提高,排除。 2. (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武昌起义时,武汉新军以“铁血十八星旗”作为革命的标志,其中“十八 星”代表汉族聚居的十八省。但该旗帜在中华民国成立时并未获选成为中华民国国旗,取而代之的是象征 “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五色旗”。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国恢复主权完整的独立国家地位 B.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 C.辛亥革命以民族平等、团结为目标 D.革命党人为维护政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八星”代表汉人居住的 18 个行省,是因为晚清时期的革命家对革命有“上 下两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复清朝的全部领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复中原十八个汉族人省份的主权,把满 蒙疆藏“出卖”给列强,以换取他们对革命的支持。但最后选取了象征“汉满蒙回藏”等五大民族共和的 “五色旗”,说明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故 D 选项正确;武昌起义时期中国还没有恢复国 家主权的完整,故 A 选项说法有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旗帜由“十八星旗”到“五色旗”,体现了 革命党人为维护主权改进民族主义思想,无法体现孙中山放弃了多民族国家统一的追求,故 B 选项错误; 材料问的是辛亥革命时期旗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五色旗”体现民族平等、团结,但无法体现旗 帜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故 C 选项错误。 3. (2020 年山东临朐高三一模)鸦片战争以后的救亡叙事中,排外与仇外是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然而到 了辛亥(革命)前后,“排满一救国一抵抗侵略”成为惯用论述逻辑,认为“外人”仅为“及身之祸”,而 “满虏”则为“祖父之仇”。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强侵华程度的加剧 B.民族救亡意识的兴起 C.向西方学习层次深入 D.清廷革新能力的丧失 【答案】D 【解析】辛亥革命前后,民众把“排满”放在第一位,反映出当时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主要是因为清政 府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欺骗,使民众把矛头指向了清政府,故答案为 D 项。辛亥革命前后,列强侵华程度没 有加剧,排除 A 项;早在 19 世纪末,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救亡意识就已经兴起,排除 B 项;19 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就主张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排除 C 项。 【名师点睛】晚清预备立宪这项政治活动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 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 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催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4. 有学者在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研究中指出:“所谓分权制衡是双向互动的。揆诸参议员之本意,大 概是想操政治上之主动,制人而不受制于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 但不能能收限制行政首脑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作者旨在强调( ) A.该法在政体设计上存在缺陷 B.革命派内部存在着分歧 C.行政权有效的制约了立法权 D.政体的选择是因人立法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因与其鼓吹的分权制衡理论不相吻合,不但不能收限制行政首脑 之效,反而授人以柄,引起反对派的激烈反对”等信息来看,说明该法在政体设计上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 双向互动,存在缺陷。故答案为 A 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派内部对于《临时约法》的态度,排除 B 项;《临 时约法》试图通过责任内阁制实现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而不是行政权制约立法权,排除 C 项;材料指 出政体设计的缺陷不是从“因人设法”的角度,排除 D 项。 【名师点睛】《临时约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反映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制约袁世凯、保卫民主共和成果的苦心和努力。实际上,这 也是《临时约法》局限性的表现,一些政体设计没有做到分权制衡的双向互动,“因人设法”得不偿失。 5. (2020 年山东烟台高三其他)《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会可以对临时大总统的谋叛和国务员的失、 违法行为进行弹劾,并可以“提出质问于国务员,并要求其出席答复”。至于内阁是否具有提请总统解散议 会的权力,或者总统是否具有径行解散议会的权力,《临时约法》未置可否。这些规定( ) A.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意图 B.体现了立法与行政权相互制约 C.落实了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原则 D.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与等级制 【答案】A 【解析】革命派制定《临时约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立法机关限制以袁世凯为首的行政机关的权力,因 此对议会权力的规定明确详细,而对总统和内阁的权力规定不够明确。这些规定突出体现了革命派的政治 意图,故答案为 A 项。材料没有反映行政权对立法权的制约,排除 B 项;材料只涉及立法权和行政权的关 系,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排除 C 项;D 项与材料信息没有关系,排除。 【名师点睛】由于当时受南北议和的影响,革命党人非常清楚临时大总统职位将由袁世凯继任,因此《临 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临时约法》的某些制度设计反映 了当时斗争形势和力量对比关系,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即将交权让位之际,企图利用《临时约法》 制约袁世凯、保卫民主共和成果的苦心和努力。如在权力关系设计上,扩大参议院的权力以抗衡总统的权 力。《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除拥有立法权外,还有对总统决定重大事项的同意权和对总统、副总统的弹劾 权。此外还规定临时大总统对参议院议决事项复议时,如有 2/3 参议员仍坚持原议,大总统必须公布施行。 从而,总统行使权力受到参议院的较大制约。 6.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人认为它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是国家转型的助推器;有人认为它结束了封建 帝制,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奠基石;也有人认为它反帝反封建不彻底,是一次有限革命。这说明( ) A.历史评价比历史叙述更客观 B.历史事实的多元化影响评价 C.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评价 D.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存在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说明对于同一历史事实,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价。故答案为 C 项。历史评价没有历史叙述客观,排除 A 项;历史事件的多元化影 响是指某一历史事件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而材料反映的是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价,排除 B 项;材料反映的 是人们对辛亥革命的不同评价,突出体现其主观性,排除 D 项。 7. 1913 年 10 月的《大总统选举法》尽管是在袁世凯授意下由国会制定的,但国会制定时执意对元首宣誓 做出明文规定,要求总统就职时必须举行宣誓典礼,“余誓以至诚遵守宪法、执行大总统之职务,谨誓”。 而“宪法未公布施行以前,前项誓词须声明遵守约法”。这一规定目的在于( ) A.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B.保障宪法的权威与威严 C.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 D.增进总统选举的合法性 【答案】B 【解析】总统就职时必须举行宣誓典礼,宣誓遵守宪法,在宪法未公布施行以前,前项誓词须声明遵守约 法,目的是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总统要把宪法作为自己最高的行为准则,自觉遵守宪法,故 B 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国会要求总统就职时必须举行宣誓典礼,目的是维护宪法的权威,并非为复辟帝制制造舆论、 维护北洋政府的统治,AC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会要求总统就职时必须举行宣誓典礼,宣誓典礼无法体现 总统选举的合法性,排除 D。 8. 晚清政府官员曾经三次大规模集体出洋:第一次是由外国人蒲安臣率领的近代中国第一个外交使团。第 二次是 1887 年清政府第一次通过考试选拔,全部由中国官员组成的游历使团。第三次是 1905 年清政府第 一次派遣王公大臣集体出洋考察各国政治,为清末改革做准备。这三次外交使团出国考察的变化反映了 ( ) A.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B.清政府外交近代化的历程 C.清政府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 D.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探索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晚清政府官员曾经三次大规模集体出洋考察、游历,说明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淡化, 逐渐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反映了外交的近代化,故 B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外交半殖 民地化,排除 AC;材料反映晚清政府官员曾经三次大规模集体出洋,并非都是先进中国人,排除 D。 9. 民国七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自序》中怀着痛苦的心情回顾以往的历史:“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 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宣告结束 B.民主共和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 C.新文化运动没有办法开启民智 D.专制遗毒导致了地方军阀割据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的“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并联系所学史实可知,辛亥革命推翻 了专制统治,但专制遗毒导致地方军阀割据,故答案为 D 项;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专制制度,当时中国处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A 项;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排除 B 项;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 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排除 C 项。 10. 有学者指出:“从兴中会、同盟会开始。国民党始终是一个以少数知识分子精英为集合体,非常有限的 一点群众基础.不是会党,就是海外.孙中山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的军事 斗争。”这表明( ) A.国民党醉心政治斗争忽视民主 B.同盟会以海外华侨为阶级基础 C.组织涣散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源 D.民主革命的发展存在明显缺陷 【答案】D 【解析】不敢发动群众,“周旋于各派军阀之中”,“迷恋于单纯的军事斗争”,说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 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存在明显缺陷,不可能取得彻底胜利。故答案为 D 项。材料没有反映国民党在民 主建设方面的缺陷,排除 A 项;同盟会的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排除 B 项;材料没有反映国民党组织涣散, 排除 C 项。 11. 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 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 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 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他的观察( ) A.反映出“运动”对西方利益的维护 B.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响 C.肯定了“运动”对社会转型的意义 D.体现出列强对“运动”的支持立场 【答案】B 【解析】材料只看到辛亥革命是“反对腐败”的清王朝的革命,没有看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君 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功绩,没有准确认识当前“运动”的影 响。故答案为 B 项。A 项,材料中“不是针对外国人的”不等于是对西方利益的维护,排除;C 项,结合 材料“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 年)”“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 可知,该事件是指 1911 年发生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 项,列强没有支 持中国的辛亥革命,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 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 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 代长达 260 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12. 1912 年 2 月 16 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下图为 1912 年 3 月 3 日法国最具影响力的画报《LePetit Journal》刊登的版画《袁世凯剪下他的辫子》。要合理解读“袁世凯剪辫” 行为,应注意( ) A.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 B.置于特定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D.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 【答案】B 【解析】历史解释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结合课本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 “剪辫”在当时是支持革命的体现,结合材料 1912 年 2 月 16 日“袁世凯剪辫”是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 时大总统之后,是在特定条件和特殊时机下进行的,既受当时复杂政治形势的影响,也是袁世凯政治手段 的表现,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选 B 项。“袁世凯剪辫”是单个历史事件,不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不适合 用“社会演进的曲折性与前进性统一”“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统一”等原理来解释,故 A、D 项不正 确;材料未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问题,故 C 项不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历史事实的解读,要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方法 和逻辑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分析。1912 年 2 月 l6 日,已经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袁世 凯才悄悄地剪去辫子,要特别注意“袁世凯剪辫”是在他当选临时大总统之后,是受当时复杂政治形势的 影响,也是袁世凯政治手段的表现。 13. “中华民族”概念是在 20 世纪初出现的,最初只是指代汉族。但在 1913 年初各蒙古王公及其代表发表 声明:“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护民国。”“中华民族”内容的变化反映出( ) A.中华民国成立推动中华民族意识形成 B.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助于现代国家认同 C.《临时约法》使近代国家观念得到传播 D.辛亥革命使各民族间真正实现了平等 【答案】A 【解析】在 1913 年初各蒙古王公及其代表发表声明:“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护民国。”结 合所学知识,1911 年辛亥革命,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1912 年中华民国建立,国旗为五 色旗,表明五族共和,认识到中国各民族是一个整体,必须团结起来,推动中华民族意识形成,故 A 正确; 材料主要说明中华民族概念的由来,B、C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 14. 辛亥革命时各省的“国旗”使用情况如下: 旗帜 使用地区 十八星旗 湖北、湖南、江西 青天白日三色旗 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贵州 五色旗 江苏、浙江、安徽 这表明( ) A.独立的省份都是武力夺权 B.革命者都放弃了反满思想 C.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 D.国内对青天白日三色旗的普遍认同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使用了不同的国旗,说明革命阵营内部不团结,潜伏着危机,故 C 项符合题意;材料无法看出独立的省份都是武力夺权,排除 A;B 表述过于绝对,错误;从材料看出湖北、 湖南、江西使用十八星旗,江苏、浙江、安徽使用五色旗,所以不能得出“国内对青天白日三色旗的普遍 认同”,排除 D。 15. 1911 年 11 月 7 日,《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给伦敦的报馆的信中说:“江汉关税务司苏古敦干得 尤为出色。……海关的旗子是唯一在革命地区飘扬的中国旗。”这说明( ) A.江汉海关被革命政权控制 B.英国抵制中国的辛亥革命 C.革命党人对英国实行了妥协政策 D.清政府得到了列强的支持 【答案】B 【解析】晚清的海关管理权虽握在外国入主要是英国人手里,但属于清廷的机关,挂的是黄龙旗,另外海 关也有自己的旗帜。1911 年武昌起义革命发生之后的汉口,江汉海关能顶着革命军的压力,继续挂龙旗, 反映了英国抵制中国的辛亥革命,故选 B;AC 材料无体现;材料反映的是挂什么旗的问题,与列强支持清 政府无关。 1. (2019 年天津卷)《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 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 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 ) 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 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 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 【答案】B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革命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 国人的权利”,故选 B。湖北革命军公告的针对的对象是士兵,再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主要依靠军队的 力量,并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 A;材料并未提及国际上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排除 C;由材料“任何 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可知,辛亥革命不能体现反帝性质,排除 D。 2. (2019 年浙江选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 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说明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实行( ) A.君主立宪制 B.总统制 C.责任内阁制 D.君主制 【答案】C 【解析】根据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可以弹劾临时大总统,“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并结合所 学可知,《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C 项正确;中华民国没有君主;并不实行总统制;故 排除 ABD 三项。 3. (2020 年全国卷Ⅲ)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 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 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袁世凯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该由清帝指派组建,孙中山认为临时共和政府应该有人 民选举产生,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因此二者体现的本质是政府组建的主导权,B 正确;材料中的袁世凯和 孙中山都主张实行共和体制,A 排除;材料强调的是临时共和政府的组建问题,是在革命胜利之后,C 排除; 临时大总统的人选不存在争议,因为孙中山同意只要袁世凯赞同共和,中华民国政府的总统就让位给袁世 凯,D 排除。故选 B。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