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 MB
  • 2021-08-26 发布

2020届二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修4)课件(52张)

  • 5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模块四 选修专题突破 第一部分 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 年考情分析 主干知识整合 热点命题探究 专题规律总结 对点规范演练 3 年考情分析 考题统计 考查主题 材料出处 命题视角 考情分析 2019 年全国卷 Ⅰ 刘源张、李四光 方莉等 《 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 》 贡献类、启示类 ① 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大都注明时间,隐含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2019 年全国卷 Ⅱ 汉代司马相如 《 史记 》 贡献类、原因类 2019 年全国卷 Ⅲ 唐代郭子仪 《 旧唐书 》 功绩类、原因类 考题统计 考查主题 材料出处 命题视角 考情分析 2018 年全国卷 Ⅰ 华盛顿、罗斯福 刘绪贻等主编 《 美国通史 》 特征类、作用类及实质类 ② 从设问方式来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 2018 年全国卷 Ⅱ 三娘子 白寿彝总主编 《 中国通史 》 原因类、评价类 2018 年全国卷 Ⅲ 唐玄宗 白寿彝总主编 《 中国通史 》 原因类、评价类 考题统计 考查主题 材料出处 命题视角 考情分析 2017 年全国卷 Ⅰ 季扎 司马迁 《 史记 》 原因类、意义类 ③ 从时间上看,以汉、唐宋明清、晚清民国及近现代中国的人物为主;从内容上看,考查人物与其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评价历史人物。 ④ 与教材的联系加强,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开始关联,有些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2017 年全国卷 Ⅱ 颜回 白寿彝总主编 《 中国通史 》 原因类 2017 年全国卷 Ⅲ 陈云 金冲及 《 陈云传 》 背景类、评价类 主干知识整合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人物 时代 主要贡献 局限 评价 秦始皇 秦朝 — — 封建社会初期 ① 完成统一大业; ②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③ 采取巩固统一的措施 (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 ) ① 繁重役税; ② 严刑酷法; ③ 焚书坑儒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人物 时代 主要贡献 局限 评价 唐太宗 唐朝 — — 封建社会盛期 ① 制度调整; ② 善于用人; ③ 统治开明; ④“ 贞观之治 ” — — 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康熙帝 清朝 — — 封建社会后期 ① 巩固统一 ( 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册封达赖班禅 ) ; ② 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① 设文字狱; ②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开启 “ 康乾盛世 ” 二、古代东西方先哲 1 . 孔子 (1) 政治思想 ①“ 仁”:基本含义是“爱人”;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实现“仁”要遵循“忠恕”之道。 ②“ 礼”:“克己复礼”“正名”。 ③“ 中庸”:用其协调“仁”与“礼”的关系。 (2) 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3) 思想影响 ① 对中国:渗透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② 对世界:亚洲许多国家接受儒家文化;儒学传到西欧,一些思想家从中得到启发。 2 . 柏拉图 (1) 哲学思想 —— 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对理念的讨论实质是对事物共性的讨论。 (2) 政治思想 ①《 理想国 》 :居民分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三类,国王必须懂得哲学。 ②《 法律篇 》 :法律应该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 (3) 教育贡献:建立阿卡德米学园,重视自然科学。 3 . 亚里士多德 (1) 态度:治学严谨。 (2) 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3) 成就 ① 首次将科学分为理论的科学、实践的科学、创造的科学三类。 ② 提出“三段论”。 ③ 提出法治优于人治。 ④ 提出“中道”伦理学理论。 三、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贡献 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 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国立宪;行动捍卫民主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 克伦威尔 华盛顿 拿破仑 局限 入侵爱尔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开展侵略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 美国除外 ) ,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四、 “ 亚洲觉醒 ” 的先驱 1 . 孙中山 (1) 贡献 ①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 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 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 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2 . 甘地 (1) 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 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 主要行动: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受英奖章、改穿土布。 ③ 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④ 历史局限:害怕群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2) 地位 ① 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② 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3 . 凯末尔 (1) 贡献 ① 领导民族独立: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成立代表委员会;建立国民军;成立临时政府;与协约国签订 《 洛桑和约 》 ,赢得国家独立;创建人民共和党;宣告共和国成立。 ② 主持民主化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制定共和国宪法;颁布一系列法令;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废除陈规陋习。 ③ 凯末尔主义: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和改革主义。 (2) 评价: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者,被尊称为土耳其的国父;其改革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五、无产阶级革命家 1 . 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 (1)1848 年,发表 《 共产党宣言 》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 积极参加 1848 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3) 恩格斯成立第二国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 . 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 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 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 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 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 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 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3 . 毛泽东、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1) 毛泽东 ①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② 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2) 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六、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人物 活动 地位 精神 李时珍 编写了医学名著 《 本草纲目 》 其编著的 《 本草纲目 》 被誉为 “ 东方医学巨典 ” 救死扶伤,态度严谨,锲而不舍 詹天佑 主持建成了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 — 京张铁路 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 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创造 人物 活动 地位 精神 李四光 ① 创立地质力学; ② 指导石油等矿产开采; ③ 研究地震预测和预防 “ 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 ” 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勇于开拓 牛顿 ① 著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 ② 创 “ 归纳 — 演绎 ” 研究方法 “ 近代科学之父 ” 勤奋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学 爱因斯坦 提出 ( 狭义 ) 相对论;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为人类和平进步而斗争 20 世纪的科学伟人 科学创新、实事求是、崇尚真理、勤于思考、甘于奉献 【典例 1 】 (2018 · 全国卷 Ⅲ , 47) 【历史 —— 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材料  唐朝 “ 安史之乱 ” 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 (805 ~ 820 年在位 ) 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 热点命题探究 从人物成就的角度考查对杰出人物的评价 考向一 他任用主张 “ 削藩 ” 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 ( 今四川中南部 ) 与浙西镇 ( 今苏南、浙西地区 ) ,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 ( 今冀南、豫北 ) 主动归顺。 814 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 ( 今河南南部 ) ,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 817 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 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 “ 元和 ” ,史称 “ 元和中兴 ” 。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 中国通史 》 (1) 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解析 第 (1) 问,从唐宪宗继位后采取的经济措施、在作战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等方面进行回答,其中应着重体现唐宪宗的开明与务实精神。第 (2) 问,立足材料信息 “ 唐朝一时兴盛 ”“ 元和中兴 ” 等,并与唐太宗李世民的 “ 贞观之治 ” 进行对比,既要体现二者维护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又要体现治世时的国泰民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乐等。 答案 (1) 原因:开源节流,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 (2) 共同之处: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 【典例 2 】 (2019 · 全国卷 Ⅰ , 47) 【历史 —— 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材料  刘源张 (1925 ~ 2014) ,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 “ 中国质量管理之父 ” 。 20 世纪 50 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 从社会变革或发展角度考查对杰出人物的认识 考向二 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 “ 工厂大夫 ” 。 1976 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 1989 年起他主持了 “ 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 ” 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 2012 年国务院颁布的 《 质量发展纲要 》 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 《 纲要 》 明确规定: “ 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 。 —— 摘编自方莉等 《 少壮常怀强国志华 巅犹抱济时心 》 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答案 (1) 贡献:将西方先进质量管理科学引进中国;倡导并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丰富了中国质量管理理论,将质量管理运用到生产实践,产生良好经济效益;在国家质量发展规划等制订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时代精神: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精神;理论与实践结合。 【典例 3 】 (2018 · 全国卷 Ⅱ , 47) 【历史 —— 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材料  三娘子 (1550 ~ 1613) ,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 “ 事无巨细,咸听取裁 ” 。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 200 年。 考查对中外陌生人物的评价 考向三 1570 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 “ 醉饱讴歌,婆娑忘返 ” 。三娘子本人也 “ 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 ” 。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 “ 归化 ” 。 1581 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 “ 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 。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 中国通史 》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答案 (1) 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 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 一、正确评价古代历史人物 ( 政治家 ) 1 . 方法 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为结合政治家的活动,一分为二地评价。一般从以下角度进行归纳评价: (1) 是否完成国家统一,推动历史发展。 (2) 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重视改善生产条件,促进经济发展。 专题规律总结 (3) 是否采取措施促进文化繁荣。 (4) 是否采取措施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交融。 (5) 是否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 2 . 原则 (1) 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 确定评价标准:以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 ( 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 ) 。 (3) 特定的历史背景: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实事求是地给予评价。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4) 防止以偏概全:具体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注意分析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二、评价历史人物的具体原则 1 . 全面性原则 :坚持两点论和一分为二的观点,应从积极性和消极性、进步性和反动性、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等方面全面评价。 2 . 阶段论和方面论结合的原则 :在纵的关系上,历史人物有时间阶段上的划分,从不同阶段上作出不同评价;在横的关系上,历史人物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与暴君集于一身,评价时应采用方面论的方法。 3 . 发展性和长远性原则 :从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角度去评价,从是否顺应历史进步潮流、是否体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角度去评价。 4 . 主流性原则 :要分清历史人物的主流与支流,政治活动与个人生活方面的差别,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个人道德标准代替历史进步的标准。 5 . 适度性原则 :评价历史人物不能标新立异,不能违背主流学术观点,不能违背一般人的善恶标准。 6 . 阶级性原则 :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的观点与阶级分析的方法,但反对贴阶级标签,反对苛求古人。 7 . 实践的原则 :从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实践效果好坏及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评价。 三、历史人物的比较 1 .同时代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寻找时代背景。比如,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等。 2 .同类历史人物的比较,可以从中寻找历史的发展规律。比如,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比较,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华盛顿与孙中山的比较等。 3 .同背景下历史人物的比较。比如,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统治者的比较,追求民族独立的孙中山、凯末尔和甘地的比较。 四、注意进行历史人物评价过程中的几个常见误区 1 . 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 “ 时势造英雄 ” ,不是 “ 英雄造时势 ” ;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与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2 . 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 不能仅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所属的阶级为转移 ( 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 ) 。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3 . 正确处理主观动机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关系 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后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 “ 好 ” 的动机有可能带来 “ 坏 ” 的后果; “ 坏 ” 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带来 “ 好 ” 的后果。 4 . 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 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而应着眼于他 / 她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 “ 汉贼 ” ,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对点规范演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