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后限时集训(十一)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时间:40分钟 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陕师大附中模拟)1949年7月,苏共中央表示,支持将《伟大卫国战争期间的国际关系》一书从苏联各图书馆中清除的提案。此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这一做法( )
A.与“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
B.是苏联内部阶级斗争加剧的典型体现
C.使史学研究背离了真实性的原则
D.说明“冷战”源于二战时期各国政策分歧
A [根据材料“提案认为该书‘千方百计地粉饰英美在二战期间的政策,夸大英美在战胜德国法西斯中的作用,贬低苏联的贡献和作用’”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可知,材料这一做法与当时美苏“冷战”宣传的政治需要直接相关,故A项正确。]
2.(2019·泉州高中毕业班质检)1943年,好莱坞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拍摄反映苏联的电影,如《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美苏“冷战”的开始
B.好莱坞拍摄影片需经政府同意
C.美苏由盟友走向对抗
D.好莱坞影片受大众审美观影响
C [1943年的电影体现不了1947年开始的“冷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电影公司拍电影需经政府的同意,故B项错误;二战后期的“光荣、出使”等体现盟友关系、1948年的“铁幕、威胁”反映“冷战”对抗,故C项正确;电影名称没有反映大众审美的问题,故D项错误。]
3.(2018·汕头一模)战后,美国加强了广播宣传。据盖洛普民意测验显示,1946
年有58%的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1948年有 83%的美国人主张停止同苏联贸易,而到了1950年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的美国人已达81%。美国此举( )
A.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对立
B.遏制了苏联向东欧的扩张
C.冲击了苏联的意识形态
D.维护了世界贸易中心地位
A [从材料的信息可以得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的宣传主要是针对苏联,通过对苏联宣传使美国人认为苏联要谋求世界统治地位,从而加剧了国际社会的对立,故A项正确。]
4.(2018·聊城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
A.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D.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A [根据题目中“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得出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的分裂,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苏美的国家利益对立造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和出现,并非马歇尔计划,故B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的是马歇尔计划的初衷,与题目中“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不相符,故D项错误。]
5.(2018·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援助欧洲的马歇尔计划,但要求先查明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制定统一的经济计划,然后确定援助份额。苏联则反对提供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情况,主张应查明受援国对美援的需求,然后由美国负责提供援助。由此可知( )
A.苏联明确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B.美苏两大阵营之间的矛盾已不可调和
C.双方分歧的实质是国家主权的独立性
D.马歇尔计划导致欧洲出现对峙的局面
C [通过阅读题干材料可知,美苏的分歧在于双方立场的不同,美国认为满足自身要求才给予援助,苏联认为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提供援助,其出发点在于认为提供给受援国的经济资源等会损害这些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故C项正确。]
6.(2018·太原二模)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
A.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B.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
D.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
D [题干提及二战后初期,美国希望与苏联合作,而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要遏制共产主义,与二战后美苏“冷战”开始并加剧有关,故D项正确。]
7.(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1969年,社会民主党人勃兰特出任联邦德国的总理,他改变了前任总理阿登纳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在依靠美国的同时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和解。这反映出当时( )
A.美德关系的恶化 B.西方阵营出现分化
C.美苏关系的缓和 D.两极格局趋向瓦解
B [材料中联邦德国勃兰特总理依然依靠美国,因而不会导致美德关系恶化,且这一论断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联邦德国勃兰特总理改变向美国一边倒政策,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和解,说明联邦德国逐渐与美国反苏反共政策相左,反映当时西方阵营出现分化,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联邦德国与苏联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的和解,没有体现美苏关系的缓和,故C项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两极格局趋向瓦解是在20世纪80-90年代,故D项错误。]
8.(2018·重庆二模)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以此“和平竞赛”。苏联在华盛顿举办了宇航技术展览,美国人参观后感到害怕。而美国在苏联举办了美国家庭的厨房展览,苏联人大为震惊:原来生活可以这样,内心向往美国。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 )
A.苏联尖端科技领先美国 B.美苏关系得到一定缓和
C.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D.美苏“冷战”方式的多样性
D [根据材料,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商定在对方首都举办展览,以“和平竞赛”展示双方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是用“和平”的方式进行对抗,说明“冷战”方式的多样性,故D项正确。]
9.(2018·肇庆二模)20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主要机构的会员国数量大幅增加,联合国大会的作用显著提高,美国代表指责这是“多数暴政”,甚至宣称愿意看到联合国会址从美国搬走。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 )
A.民族独立国家的兴起 B.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C.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D.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A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亚非拉国家赢得民族独立,第三世界崛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因如此,才出现了题干的现象,故A项正确。]
10.(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二战”后存在了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D.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C [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者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定位,“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这是历史事实。历史解释必须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二战后存在了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是历史解释,故C项正确。]
11.(2018·上饶二模)两极格局瓦解后,据美国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3%的美国人赞成“美国作为剩下的唯一超级大国在解决国际问题方面继续担任一个举足轻重的世界领袖”,而占74%的美国人赞同“美国在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国际问题的努力中做自己公平的一份。”这说明了( )
A.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B.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设想遭遇阻力
C.世界多极化格局趋势增强
D.美国民众对政府外交能力产生质疑
B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是在20世纪80年代,故A项错误;美国妄图在“冷战”后主导世界在国内的支持者也甚少,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美国之外的世界强国或集团挑战美国的单极梦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大多民众反对美国独霸世界,并非对政府的外交能力质疑,故D项错误。]
12.(2019·烟台高三诊断)“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 )
A.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
B.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
C.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
D [材料强调的是“动作戏”,而“动作戏”是指区域秩序的重构,而不是强调美国霸权,故A项错误;区域秩序重构不是联合抗战,而是去构建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故B项错误;地区冲突不是世界新危机,其早已存在,故C项错误;区域秩序重构是指世界其他力量日益崛起,冲击美国的霸权地位,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19·滨州调研)(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48年到1951年美国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131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助国GDP从1948年到1952年底增长了25%。但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例如部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有化等。其“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摘编自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等
材料二 “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中应运而生,是时代的新生儿……“一带一路”,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樊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一带一路”遵循平等,追求互利。新时期,“
一带一路”的精髓恰恰在于弘扬平等互利的好传统,坚持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好做法,追求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好效果。“一带一路”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沿线各国完全根据本国利益参与进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一带一路”与马歇尔计划
有根本差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歇尔计划对战后欧洲发展的促进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马歇尔计划相比,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6分)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指出加强了西方国家的联合,推动了西欧一体化;根据材料“其‘援助’手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得出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第(2)问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带一路’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趋势中应运而生,是时代的新生儿”得出诞生于和平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根据材料“‘一带一路’,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樊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得出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樊篱;根据材料“‘马歇尔计划’看上去是一个经济救助计划,其最终目的却在于大国争霸。‘一带一路’遵循平等,追求互利”得出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无附加条件;根据材料“新时期,‘一带一路’的精髓恰恰在于弘扬平等互利的好传统,坚持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好做法,追求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的好效果”得出追求互利,谋求共同发展;第二小问意义,可以从对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对世界经济的角度回答。
[答案] (1)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强了西方国家的联合,推动了西欧一体化;稳定了欧洲的资本主义制度。(9分)
(2)特点:①诞生于和平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时期。
②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樊篱。
③奉行自愿平等参与的原则,无附加条件。
④追求互利,谋求共同发展。
(答出任意3点,可得7分)
意义:①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
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②增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③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拉动全球经济增长,为国际合作提供范例。(9分)
14.(2018·珠海模拟)(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后时代的世界是一个包含了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的世界。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下图对此作了概括:
阅读材料,就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 根据材料图示可知,冲突性较重的有:日本与东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与伊斯兰、非洲与伊斯兰、西方与伊斯兰、印度文明与伊斯兰、印度文明与中华文明、西方与中华文明;冲突较轻的有:西方与日本、西方与非洲、西方与拉丁美洲、东正教文明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与伊斯兰。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和所学知识,抓住问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可得出观点一: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由经济格局多极化造成的。第二小问论证,根据图示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从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趋势演变中出现的美国、苏联(俄罗斯)、欧洲、日本、中国等主要力量中心,分二战后初期、20世纪70年代后、20世纪90年代后三个阶段论述世界在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国际政治的多极化趋势。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和所学知识,抓住问题“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结合上述对图示的分析和所学知识可得: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全球化下各文明冲突融合的结果。第二小问论证,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说明;根据对图示的分析和所学知识,从几大文明圈,如西方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美洲印第安文明圈,东方儒家文明圈等的演变,分新航路开辟后、二战后、现在三个阶段说明。
[答案] 示例一 观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由经济格局多极化造成的。(2分)论证: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形成了两极格局,但在两极格局下世界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平衡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实力由于滞胀危机影响,相对实力下降;而欧洲一体化有了较大发展,欧共体总体经济实力大涨;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日本经济崛起;1991年苏联解体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逐渐出现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力量中心,世界在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国际政治的多极化趋势。(10分)
示例二 观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全球化下各文明冲突融合的结果。(2分)
论证:人类文明史发展说明,在世界上很早以来形成几大文明圈,比如西方文明圈,伊斯兰文明圈,美洲印第安文明圈,东方儒家文明圈等。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文明逐渐成了强势文明,曾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二战后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各种文明在全球范围冲突融合。而逐渐形成了现在基于各大文明圈而崛起的世界几大力量中心,他们是美国(西方文明)、俄罗斯(东正教文明)、中国(儒家文明)、印度(印度文明)等。(10分)
示例三 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是由大国力量对比决定的。(2分)
论证:(略)(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