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00 KB
  • 2021-08-26 发布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试题

  • 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芝华中学19-20上高一年级历史科第一次阶段考试卷 满分100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 ‎1.唐代诗人杜甫在《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诗中“齐鲁”的出现是源于西周的分封制。受封于“齐”的是哪一类 A. 功臣 B. 王室子弟 C. 商代贵族 D. 诸侯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主要有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西周分封功臣姜尚于齐,故A正确;西周分封功臣姜尚于齐,姜尚不属于王室子弟、商代贵族,排除BC;西周分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分封王室、功臣和先代贵族做诸侯,诸侯是分封的结果,排除D。‎ ‎2. 汉族自古以来就有“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传统和“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节,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 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 ‎“每逢佳节倍思亲”体现的是以血缘亲情关系,这与宗法制度所体现的宗法血缘关系有关,故B项符合题意。‎ ‎3.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 B. 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C. 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 D. “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详解】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的说法过于绝对,汉初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A错误;据材料中“军功爵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以及“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宝座”可知,这冲击了宗法制度,故D正确;礼乐制度崩溃指的是僭越等级秩序,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平民的地位,故B错误。‎ ‎4. 为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西汉和北宋设置的官职分别是 A. 御使大夫、知州 B. 刺史、通判 C. 刺史、知州 D. 御使大夫、通判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所学可知,汉代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宋朝设置通判监督地方的长官。故B正确。‎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5.实行郡县制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秦朝郡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皇帝任免调动 B. 是郡的最高地方行政长官 C. 在其辖区内没有自己的封国 D. 职位世袭并有权直接任免县令 ‎【答案】D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秦朝郡县制下的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故D项的表述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D。ABC符合所学,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6.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 ‎7.汉宣帝时,赵广汉出任颍川太守,“又教吏为骺筒(注:形状象瓶子,口很小,可入不可出的器具),及得投书……吏民相告讦,汉得以为耳目。”这一措施 A.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 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 C. 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D. 官民相互揭发,败坏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反映的政府采取措施让官民相互揭发,可以加强监督,减少腐败,因此这一措施有利于反腐惩恶,稳定社会秩序。故答案为B项。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监督,而是强调吏民之间相互监督,不是为了巩固统一,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土地问题,没有限制土地兼并的内容,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8.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 A. 选拔道德学问优异的人才 B. 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C. 削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D. 适应反击匈奴的军事需要 ‎【答案】B ‎【解析】‎ 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实行“中朝”制度,“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于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权力受到削弱,故B项正确,C项错误;A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9.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 )‎ A. 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 B. 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 C. 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 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刺史原来职能为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后来逐渐转变为州牧,可见刺史监察职能转变为地方行政长官,其监察地方的职能逐渐被弱化,B项正确。材料反映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与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不符,排除A。由材料可知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弱化,排除C。东汉末年“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说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削弱,排除D。‎ ‎10.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材料反映了 A. 世官制的沿革 B. 科举制兴起的背景 C. 察举制的弊端 D. 门第成为选才标准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察举制举荐的人才名不副实,体现了察举制的弊端,故C项正确;察举制以品德为选官依据,不是世官制的沿革,故A项错误;察举制不等于科举制,科举制兴起的背景是九品中正制,故B项错误;察举制以品德为选官依据,不是门第,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学生再结合察举制的相关知识,即可分析出察举制的弊端,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11.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这说明中国古代 A. 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 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 C. 加强监察官员权力制约 D. 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 ‎【答案】D ‎【解析】‎ 材料并未提及司法部门,也没有提及维护纲纪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讲的是监察人员的任职要求,而不是机构的职责与功能,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权力制约的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宋代的监察御史必须具有两任县令经历,明朝监察御史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两个规定都体现了监察御史的资历要求,即在工作经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要求,故D项正确。‎ ‎。‎ ‎12.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的运转方式: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再具体事务交由六部执行。故材料中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并交由工部开展执行,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13.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 A. 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 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 C.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 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没有体现出“制度变革”,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掌握决策、审议,都是决策机构,决策程序有一个机构转变为两个机构,体现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故B项正确;C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权制衡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的演变•决策程序规范化 ‎14.宋代制定了文官执政的制度,军队不参与政治,军队的元帅亦由文官担任。宋代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A. 限制武将滥用职权 B. 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C. 保障军事决策正确 D. 避免军人干政局面的出现 ‎【答案】D ‎【解析】‎ ‎【详解】宋代制定了文官执政的制度,军队不参与政治,目的是防范军人干政,故D正确;材料是为了避免出现军人干政局面,并非限制武将滥用职权,排除A;“军队的元帅亦由文官担任”不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B错误;文官执政不一定能够保障军事决策正确,排除C。‎ ‎15. 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A. 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 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 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 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可见,宋初宋太祖敕令后世子孙不得诛杀文人,宋初名臣提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且宋代也出现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以上可见文人在宋代政治生活中居于突出的地位,反映了宋代倡导的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16.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雍正年间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土司制度的这一变化发展轨迹反映了 A.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西南军务的强化 C. 文化交流的强化 D. 民族融合的强化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根据题干中西南地区由土司制度到改土归流到流官统治,这反应的是中央对地方管理的加强,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BC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7.“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督察院……事皆朝廷总之。”材料中的“我朝”指的是 A. 汉朝 B. 唐朝 C. 明朝 D. 清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题干“今我朝罢丞相”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故答案为C项。A项,由题干“今我朝罢丞相”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而不是汉朝统治者,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明朝而非唐朝,排除;D项,题干强调的是明朝废丞相,排除。‎ ‎18.明朝曾经出现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的情况。也曾出现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内阁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的情况。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 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 明代内阁属于决策机构 C. 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未必相符 D. 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皇帝设置内阁本来是处理政务的机构,材料中对于皇帝诏令的“拒绝重拟”,说明内阁对于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体现出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未必相符,C正确。内阁是皇帝设置辅助机构,A错误。内阁参与决策没有决策权,B错误。明朝皇权与之前相比空前强化,D错误。‎ ‎19.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 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可得出军机处易于保密,而且便于皇帝宣召,A B两项正确;“行走”即临时任命之意,可见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遴选军机处官员的才德标准,即选C项。‎ ‎20.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初访中国,有些清朝地方官员将其称为“钦差”,乾隆闻此,甚为不满,下谕旨将使臣称为贡使,“以符体制”。乾隆这一做法( )‎ A. 固守了传统的朝贡体制 B. 维护了主权与领土完整 C. 有利于实现外交近代化 D. 表明乾隆开始关注世界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可知乾隆皇帝把使臣改为“贡使”,反映了清政府“天朝大国”的传统“朝贡”体系,A 符合题意;材料中对英国使臣称呼改变化,说明当时中国外交思维落后,而不利于实现近代外交,排除C ;当时中国主权和领土很完整,排除B;D与材料主旨不合,故选A 。‎ ‎21. 1943年1月,重庆国民政府和英国、美国分别签订了取消英美两国在华治外法权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此同时,“关税协定”权最终也被取缔。使英美获得“治外法权”、“关税协定”权益的战争和条约是( )‎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北京条约》‎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C. 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 D.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治外法权”是指领事裁判权,这一特权的获得是英国首先通过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附件获得的,“关税协定”权则是英国首先通过《南京条约》获得的,其他列强则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了这两项权利,故选D;A项不符合时间,故排除;B项没有提到上述特权,故排除;C项只涉及到了日本,与英美无关吗,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 ‎22.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此语意在说明鸦片战争 A. 暴露君主专制统治弊端 B. 改变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C. 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 D. 客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说到了鸦片战争的积极作用,就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因此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史进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与材料无关;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不是最主要的含义。‎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的积极作用 ‎【名师点睛】鸦片战争的客观后果,首先打破清朝闭关锁国局面,使中国由闭关逐步走向开放,走向近代化;其次是加速中国社会内部变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思想上,先进的知识分子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西学东渐的局面开始形成。‎ ‎23.2015年,黄海“丹东一号”沉船经过进一步水下考古调查与研究,在一个圆形瓷盘的正中间发现繁体的“致远”字样(如下图)。据此判断该舰舰长应该是爱国将领 A. 邓世昌 B. 丁汝昌 C. 刘步蟾 D. 刘永福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目中得知“丹东一号”即为1894年黄海海战中撞击日舰而沉的“致远舰”,当时的“致远舰”管带,“管带”即相当于现代的“舰长”,故A项正确;丁汝昌在黄海海战中担任北洋海军提督,海军提督相当于现在的舰队司令,故B项错误;刘步蟾担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在威海卫战役中担任“定远”号管带,与题目无关,故C 项错误;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在《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后,誓死保卫台湾,是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与“致远舰”无关,故D项错误。‎ ‎24.“鸦片战争的失败和随后一系列的战败,使得中国日益背上了天文数字的赔款”。在近代的不平等条约中,从中国获得的赔款数额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日本 D. 俄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依据所学可知,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1895年中日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偿日本白银二亿两,这一条款使日本从中国获得了数额最多的赔款,并且为了赎回辽东半岛,中国还支付了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因此C选项正确。而英国、法国、俄国从与中国签订的条约中获得赔款均不及日本,因此A、B、D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 ‎25.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的结果是 A.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B. 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军的权力 C. 列强势力开始渗透到中国的内地 D. 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 ‎【答案】B ‎【解析】‎ 从图片中可知有八个国家惩罚清政府,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故A项错误;列强获得在京津地区驻军的权力,是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辛丑条约》的内容,故B项正确;列强势力开始渗透到内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在内地游历经商居住内容的影响,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割地内容,不是八国联军侵华导致的后果,故D项错误。‎ ‎26.1861年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其《能静居日记》中说:“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下列内容中与此书有关的是 A. 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 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第一个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 D. 仿照西方国家法律,设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民主政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皆是效法西人所为……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贼”指太平天国,其《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方案,故C项正确;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属于《天朝田亩制度》,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民主政体,故D项错误。‎ ‎27.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对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这一规定的评述错误的是( )‎ A. 是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 B. 具有理想主义的色彩 C. 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D.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是并没有真正实行过,农民并没有获得土地,因此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是空想。故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28.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它新的时代特征。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这种新特征的是 A. 创立拜上帝教 B. 反对西方国家的侵略 C. 《资政新篇》 D. 反对清朝的封建统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反对清朝的封建统治,是农民起义本有的特征,不属于新的特征,故D项符合题意。其它三个选项都是在中国近代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的新特征,故排除ABC。‎ ‎29.太平天国l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A. 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 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主要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认识。材料“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体现的是国内农民阶级与统治阶级的矛盾冲突。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B题意没有体现;C项“反帝”说法错误;D与史实不符,说法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太平天国运动·认识 ‎30.范文澜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概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宗派、保守、安乐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最能体现太平天国“这些特性”的是 A. 金田起义 B. 定都天京 C. 天京变乱 D. 颁布《资政新篇》‎ ‎【答案】C ‎【解析】‎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为争权夺利而引发的天京变乱,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是农民阶级局限性最为突出的表现。故答案为C项。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不能反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A、B项;《资政新篇》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31.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时 间 ‎ 职 位 ‎ 基本职权 ‎ 明中叶后 ‎ 内阁首辅 ‎ 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 军机大臣 ‎ 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请回答:‎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样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答案】(1)秦始皇不给丞相兵权,让御史大夫牵制丞相;汉武帝设置“中朝”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唐太宗规定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宋太祖以参知政事等官职分割相权。共同点:统治者限制和分割相权,使皇权进一步加强。‎ ‎(2)原因:明太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的擅专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 ‎(3)内阁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内阁首辅不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或决策机构的长官,其权限大小取决于皇帝;军机处是皇帝谕旨的传达机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所以他们都不具有宰相权力,不能对皇帝形成威胁,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宰相。(达到意思即可3分 ‎(4)宰相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宰相后,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到顶峰,形成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加重了政治腐败。‎ ‎【解析】‎ ‎(1)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扣住“君权与相权关系处理”的关键词语作答,要强调君权加强相权削弱即可。‎ ‎(2)既要运用材料观点,又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归纳总结,关键是要突出防止宰相专权和吸取历史的教训等。‎ ‎(3)主要从权力、职能和是否有法定地位等角度分析,关键是要用内阁首辅不是决策机构的长官、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不具有宰相的权力,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之类的事实去解释。‎ ‎(4)黄宗羲观点是要明确即废丞相后,皇权不受制约,君主权力空前强化。然后具体解释“无善治”即政治不清明、君主专制加强、特务统治,政治更加腐败、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之类的答案均可。‎ ‎32.面对战争带来的惨烈后果,既需反思战争,更需重新认识战争带来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三 凡事都有两面性,尤其在历史这方面,有些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从直接的影响来看,八国联军屠杀中国的人民,掠夺中国的财物,逼迫中国要战争赔款,还要中国开通口岸以便他们长时期的在经济上压榨中国……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占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让中国人知道了固步自封的危害,也让那些怀着天朝上国思想的老顽固们清醒地认识到,他们的时代过去了,中国必须向世界看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 ‎——新华网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没有赢家”,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这一观点的理解。‎ ‎【答案】(1)变化: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的;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 ‎(2)理由:对中国而言: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 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 ‎(3)理解:一方面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另一方面,战争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能力。根据材料“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得出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根据材料“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得出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根据材料“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得出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再结合材料二信息“日本……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3)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运用辩证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分析。“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指的是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指的是战争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评价 ‎【名师点睛】如何评价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 ‎①对西方而言,侵华实质是体现了西方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②对中国而言,列强侵华的影响表现为双重性。一方面造成中国近代社会日益贫困落后,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受严重破坏,逐步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国的社会性质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另一方面,客观上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列强在侵华的同时,把西方的近代先进科技带进中国,西方的思想、文化、社会政治学说也随之传入中国,给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6年是太平军胜利与危机纷呈的一年……‎ 材料二1856年发生的震撼太平天国的那场灾难……要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这种动荡性在运动最初年代中就已经孕育于太平军的制度之中。政权要继续下去,就需要一种在共同事业中形成的兄弟情谊,以刹住诸王之间的不和。但是兄弟情谊不久都被东王杨秀清的无情野心所毁。‎ 材料三杨秀清是不是邪恶的阴谋家暂且不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如果没有杨秀清的卓越行政才干和集权才能,太平天国运动决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1)材料一中“胜利”和“危机”主要指什么?‎ ‎(2)归纳材料二中“那场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你认为材料二的说法是否全面?为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杨秀清。‎ ‎【答案】(1)“胜利”指太平军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危机”是指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 ‎(2)材料认为天京变乱的发生,是由于太平军制度的缺陷造成维护中央领导的兄弟情谊被破坏,从而发生动荡。‎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材料只看到了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是天京变乱的重要原因,但没有看到其发生具有必然性;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者不思进取,腐朽思想日益滋长,为争夺权力而自相残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3)对杨秀清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杨秀清凭借其卓越才能,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另一方面,杨秀清野心膨胀,压制其他将领,破坏团结,引起内讧,断送了太平天国的全盛局面。‎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时间“1856年”,结合太平天国的发展概况得出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归咎于他们自己中央领导方面的动荡不定”得出原因,并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上加以评论 ‎(3)应该对杨秀清一分为二地进行评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