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0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 单选题(共48分)‎ ‎1.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军功爵制 A.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 B. 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C. 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 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答案】B ‎【解析】材料强调了军功爵制扩大了统治者阵营的来源,这样就必然会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所以不符合题意,排除;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是在后来的隋唐时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彻底瓦解”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2.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C ‎【解析】从“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到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说明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只是反映南方喝茶的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无法体现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排除B项;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3.明前中期,朝廷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 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 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 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4.战国时期,“天下”一词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也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A. 诸家思想日益趋同 B. 儒学地位逐步提升 C. 统一成为诸子共识 D. 诸子认同民本思想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仁者无敌于天下”“一同天下”“一心定而王天下”“令行禁止于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都主张统一,这反映出当时统一趋势正在形成,统一成为诸子共识。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各个学派的思想虽然相互影响,彼此批判、学习和吸收,但各个学派的区别还是明显的,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但材料不仅涉及儒家,还涉及墨家、道家、法家等多家思想,不是强调儒家思想的地位,排除;D项,材料中各家论述的是统一问题,不是重农的民本思想,排除。‎ ‎5.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文字的频繁使用 B. 书写材料的不同 C. 各国变法的实施 D. “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A ‎【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6.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 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 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 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 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可以看出,市民阶层的意志对教会的影响,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工商业阶层的成长壮大,故答案为A项。13世纪后半期,文艺复兴运动尚未开展,人文主义不可能得到广泛传播,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尊重市民意志不能反映教会权威的提高;新教理论的形成是在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排除D项。‎ ‎7.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 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 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 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C ‎【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故C项正确;亚当斯此举并不是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故A项错误;美国总统任命内阁,并不是权限不明,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政党的斗争信息,故D项错误。‎ ‎8.《清代学术概论》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此战之后……海禁既开,所谓‘西学’者开始输入。”该战之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通商口岸 B. 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C.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的资本输出 D.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解析】根据“此战之后……海禁既开,所谓‘西学’者开始输入。”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中国东南门户洞开;鸦片战争后,学习西方的新思想开始萌发,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是鸦片战争,故A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排除B;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的资本输出,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D。‎ ‎9.辛亥革命后,某人翻译一本书叫《平民政治》,但是现在却准备易名为《共和政治》后再出版。《国粹学报》过去一段时间销路不畅,但最近改名《共和杂志》,重新变得抢手。材料可以验证 A. 政治观念被人们所接受 B. 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C. 民主科学认识逐渐深入 D. 民主宪政理念基本实现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平民》变《共和》,《国粹》变《共和》后得到大家认可,说明“共和”这一政治观念为大众所认可,故答案为A项。共和强调政体,无法体现自由平等,排除B项;共和不能体现科学,排除C项;共和观念得到认同不能证明民主宪政理念基本实现,排除D项。‎ ‎10.恩格斯在晚年不但高度评价了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模式,还认为它是从私有制向真正的公有制过渡的模式。这反映出恩格斯 A.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我反思 B. 放弃了“暴力革命”的理论 C. 借鉴资本主义私有制模式 D. 认同资本主义运行模式 ‎【答案】A ‎【解析】由“高度评价了股份制企业的制度模式”,“认为它是从私有制向真正的公有制过渡的模式”等可知恩格斯在反思马克思主义理论,A项正确;正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在历史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并不能说明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理论,B项错误;恩格斯重新认识垄断和垄断公司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不能说明他借鉴了私有制模式,也不是对资本主义运行模式的肯定,CD两项错误。‎ ‎11.下表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D. 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经济发展增长的幅度,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为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科技的进步,排除B ‎;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的幅度低于经济发展增长的幅度,说明工业革命期间社会财富分配还是不公,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C项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工人的收入毕竟呈现增长的趋势,说明生活整体上还是有所改善,排除D。‎ ‎12.“在17世纪,(英国)煤的运输方面的困难,曾是其作为燃料的一大缺陷,但到19世纪30年代后,煤就可以自己运输自己了。”材料现象反映了 A. 煤炭已成为工业主要能源 B. 英国急需煤炭的大量进口 C. 铁路是煤的主要运输方式 D. 近代的电力工业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结合工业革命的内容可知题干中“煤自己运输自己”指的是,以煤作燃料的蒸汽机车成为运输煤的重要工具。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题意并非为体现煤炭的地位;B选项错误,题意并非为体现英国煤的来源,同时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可知,此时英国煤炭基本自给;D选项为第二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错误;‎ ‎13.下图是1870—1900年的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结合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铁路事业的发展 C. 铁路的发展是形成世界市场的先决条件 D. 商品输出成为欧美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 ‎【答案】B ‎【解析】1870-1900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材料反映美、欧、亚三大洲铁路长度都在扩展,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交通运输事业(铁路事业)的发展,故B正确;欧洲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A;世界市场形成的先决条件是科技的进步不是铁路的发展,排除C;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欧美国家对外扩张的主要手段是资本输出而不是商品输出,排除D。‎ ‎14.(2017年北京卷)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娱乐形式。下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清,其内容 谜面 谜底 生涯镜中 照相处 海军 浜 成汤国旗 商标 为他人作寄书邮 达尔文 唐顺宗传位太子 立宪 A. 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 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 C. 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 D. 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答案】A ‎【解析】分析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谜底的“照相处”说明受到了西方器物的影响,“浜”说明受到了西方军事的影响,“商标”说明受到了西方经济的影响,“达尔文”说明受到了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立宪”说明受到了西方政治的影响,这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A项表述最全面,符合题意。B项中“仅停留在器物层面”的说法不正确,排除;C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D说法夸大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不符合史实,排除。‎ ‎15. 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火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 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时间“1897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现象发生在甲午战争之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为赔偿日本,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答案为D。维新变法运动发生在1898年,故排除A项,B项是在洋务运动期间。C项与史实不符合,甲午战争后,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 ‎16.《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 ‎ 时间 主题 ‎1880—1889年 ‎1890—1899年 ‎1900—1907年 禁缠足(篇)‎ ‎3‎ ‎11‎ ‎17‎ 兴女学(篇)‎ ‎5‎ ‎6‎ ‎17‎ 介绍外国妇女(篇)‎ ‎2‎ ‎19‎ ‎22‎ 合计 ‎10‎ ‎36‎ ‎56‎ 由此推断 A. 《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 B. 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 知识界的宜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 D. 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 ‎【答案】D ‎【解析】题干只是说《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未提到其创办的时间,无法得出它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的结论,故A项错误。图表只涉及对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数量的年代变化,并不能说明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清政府关于革除陋习的事实,故C项错误。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随着时代发展,其数量越来越多,这说明随着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故D项正确。‎ ‎17.1930年,约有2万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到苏联工作,苏联有色金属企业的经理和技术经理几乎都由美国人担任。1931年,苏联购买了世界拖拉机出口总额的90.5%,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苏联经济建设严重缺乏技术人才 B. 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波及到苏联 C. 工业革命的成果被苏联直接弃用 D. 客观条件有利于苏联的经济建设 ‎【答案】D ‎【解析】“苏联购买了世界拖拉机出口总额的90.5%,1932年,苏联购买了世界出口机器总额的一半。”的信息说明苏联运用经济危机进行经济建设,D正确;A、B和C说法不符合事实。‎ ‎18.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 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 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C. 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D. 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来看,这属于中国婚俗,“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是西方婚礼仪式,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反映的是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不能得出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排除;B项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排除;D项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说明是由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排除。‎ ‎19.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材料“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可见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显然这一举措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B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错误;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属于国内革命战争而非民族战争,C错误;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 ‎20.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表明当时 A. 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需打开苏联市场 B. 苏联轻工业发达,须竭力保护本国市场 C.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 D.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答案】C ‎【解析】1959年,正值美苏争霸时期,从材料中两位总统的言辞可以看出,展览会上经济文化交流并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态度,故C项正确。美国霸主地位动摇在1973年以后,故A项错误。苏联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故B项错误。冷战属于全方面,不仅包含军事也包含经济文化等方面,故D项错误。‎ ‎21.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4.1%,60年代为5.1%,发展中国家分别为4.7%和5.8%,苏联则分别为5.7%和5.1%。这表明 A. 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优越性 B.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 C.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差 D. 世界局势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D ‎【解析】材料中仅凭借苏联的相关数据无法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A项错误;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基数不同,单纯凭借增长率无法看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是增大还是缩小,故B项错误;由于发达国家基数大,凭借此数据不但不能说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差而是很好,故C项错误;50、60年代世界局势相对稳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好的环境,也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2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参加万隆会议 C. 出席日内瓦会议 D. 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20世纪50年代”、“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是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准则,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 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与“亚洲及世界各地”不符,故B项错误; 日内瓦会议涉及的印度支那问题,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涉及的是中国与苏联签定的条约,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 ‎23.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 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B. 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 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 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C ‎【解析】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材料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选C;AB说法过于绝对化,错误,排除;D不能反映“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等信息,排除D。‎ ‎24.下表为《1977~1982年的中美贸易状况统计》表。(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中国的出口 中国的进口 中国的出超或入超 ‎1977年 ‎203‎ ‎171‎ ‎+32‎ ‎1978年 ‎324‎ ‎865‎ ‎-541‎ ‎1979年 ‎594‎ ‎1724‎ ‎-1130‎ ‎1980年 ‎1059‎ ‎3755‎ ‎-2696‎ ‎1981年 ‎1875‎ ‎3603‎ ‎-1728‎ ‎1982年 ‎2275‎ ‎2912‎ ‎-637‎ 这表明,我国当时 A. 外贸出超状况持续恶化 B. 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C. 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D. 对外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图表,1978年—1982年持续入超,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入超,进出口贸易失衡,故B项错误;图表仅涉及中美间贸易,不能表明中国是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故C项错误;根据图表,1977年尚未对外开放,中国处于对美贸易出超,改革开放以来,转为入超,从长期来看,有利于管理、技术的引进,促进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第Ⅱ卷 主观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治妥协是处于冲突中的政治行为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协商、讨价还价,以及基于避免直接对抗造成严重后果的共同认识或默契而互相做出让步以求得争端缓和、平息以至解决的行为、方法与过程。在西方民主政治下,政治妥协是一种基本的常见的政治现象。‎ 考察英国近代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史,人们不难发现,革命与保守的张力与平衡是其基本政治态势,不同阶级间的斗争是其主要内容,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妥协则是发展的常态,并与革命交替发生,或纠集在一起……斗争与妥协的总趋势是使英国政治制度缓慢发生质的变化,使专制君主制演变为君主立宪制,使议会从一个权力较小的封建等级会议,转变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妥协也是美国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的主要方式。提到这一点,人们必然联系美国宪法的制定。制宪者们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有一致意见,但由于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各自代表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又有着重大分歧……宪法制定过程中充斥着妥协,妥协是宪法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美国宪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捆妥协案”。‎ ‎——摘编自龙太江《政治妥协与西方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英美民主政治建设中“政治妥协”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治妥协”对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英国:“光荣革命”体现了革命势力与保守势力(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妥协;《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体现了议会与国王的妥协;两党轮流执政体现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妥协;议会改革体现不同政治势力的妥协等。‎ 美国:联邦制的建立体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妥协、参议院和众议院议员的产生体现大州和小州之间的妥协、奴隶制的保留体现南方和北方之间的妥协;联邦政府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权与制衡等。‎ ‎(2)促进制度创新;协调社会矛盾;保障政局稳定;巩固发展民主政治(推进民主化进程);推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等。‎ ‎【解析】‎ ‎(1)英国政治妥协从“光荣革命”“《权利法案》颁布以及两党制和议会改革等事件分析回答。美国从联邦制、中央政府以及参政两院选举等回答。‎ ‎(2)依据材料“妥协是宪法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并结合所学从制度创新、矛盾协调、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以及文明进步等角度思考回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 正月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雾霾不散,导致通惠河上的漕运停止,京城多处粮仓告急。乾隆皇帝除了派官员到天坛祭天外,还亲自率王公大臣在紫禁城太和殿前焚香祭天。光绪年间京城曾出现一次严重的“霾灾”数日不散,慈禧太后也曾令人在紫禁城内“祭天驱霾”。而民间遇有“霾灾”出现时,人们多到龙王庙前拜求龙王“驱霾祈雨”,并在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和疾病的流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英国议会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在立法方面最为系统和重要的法律是1875通过的《公共卫生法》,它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内容相当完善,强调要使本国所有城镇都过上文明的社会生活。1876年又颁布了《河流污染防治条例》,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要求改善自己生活条件,从而消除疾病、消除环境污染。还有一些社会有识之士,包括很多出身于上流社会的人也对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英国通过近100年左右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使从工业革命时期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根据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整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为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中英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 ‎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有效治理环境问题的原因。‎ ‎【答案】(1) 中国: 祭天敬神; 调整种植方式。‎ 英国: 政府通过立法干预污染治理: 通过改普生产、生活条件防治污染。‎ ‎(2) 原因: 政府重视;立法保障;工人阶级斗争和努力;有识之士推动;工业革命推动国力增强;科技进步提供手段。‎ ‎【解析】‎ ‎(1)中国方式依据材料一“焚香祭天”“庄稼种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分析回答;英国方式从材料二“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的信息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二“议会通过了多部法律,试图从立法上来寻求解决途径”“工人阶级要求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社会有识之士,包括很多出身于上流社会的人也对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政府、立法以及社会基层努力等角度分析回答。‎ 点睛:依据材料概括信息型材料题是历年高考最常见的一种题型。它提供材料(史料),既包括文字也包括图表,通过材料设计出新情景、新问题,让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论证。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五个步骤:读(审题)一找(关键信息)一接(嫁接相关知识)一转(转换材料信息和知识)一答(组织答案)。‎ 选修内容 ‎2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 ‎【答案】(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解析】‎ ‎(1)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等信息归纳得出,并联系所学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如受西方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 ‎(2)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来分析说明。给我们的启示可以根据这场改革的结果以及联系材料二对于改革的认识来说明。‎ ‎2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近代规模宏大的南开系列教育体系创办者张伯苓语录:“我无天才,又无特长,我终身努力小小的成就,无非因为我对教育有信仰、有兴趣而已。”“精神是立志的表现,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诸君当知,中国近来之巨患不是来自有形之物质,而在缺少无形之精神。精神聚,虽亡非真亡,精神涣,不亡亦抵于亡。”“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欲达此种目的,务须对症下药,即:注重体育,锻炼健强之国民;注重科学,培养丰富之现代知识;注意精神的修养……”“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近代教育家的光辉典范——张伯苓先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伯苓成功创办南开系列教育的原因。‎ ‎【答案】(1)特点:注重精神意志的培养;坚持教育与国情相结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影响:有利于塑造积极健康的国民精神;推动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与世界的融合。‎ ‎(2)张伯苓对教育的信仰及实践;近代中国对人才的需求;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思想解放的推动。‎ ‎【解析】本题关于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特点,可以根据对材料的归纳总结来回答。关于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及成功创办南开系列教育的原因,一方面要根据对材料信息的分析,另一方面要联系时代背景来回答。‎ ‎(1)对于张伯苓教育思想的特点,根据材料中的“精神是立志的表现,无论何事,无精神必归失败”“我之教育目的在以教育之力量,使我中国现代化,俾我中国民族能在世界上得到适当的地位,不至受淘汰”等信息,可以归纳得出。对于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可以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张伯苓办教育是在近代中国这一特定历史时期,要根据时代特点来分析在当时社会以及中国教育史上产生的影响。‎ ‎(2)张伯苓成功创办南开系列教育的原因要从两方面分析:个人原因和时代要求。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张伯苓个人在教育方面的追求;联系时代背景,近代中国正是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以摆脱贫困和受侵略现状的时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