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50 KB
  • 2021-08-26 发布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高一历史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王位世袭制 A.保证了贵族世卿世禄 B.稳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C.建立了严格宗法体系 D.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2.春秋后期,周景王的正妃生有两子:姬猛、姬匄。景王死后,姬猛继位。其庶长子姬朝杀害姬猛,自立为王,实力强大的晋国攻打姬朝而拥立姬匄为王。这说明当时 A.中央集权走向衰落   B.兄终弟及成为继承原则 C.诸侯霸权交替频繁       D.宗法制仍具较大影响力 ‎3.《战国策·赵策》载:“秦以牛田,水通粮。”据此可知 A.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B.牛耕最早出现在秦国 C.战国时秦国已使用牛耕    D.秦国的农业技术较他国先进 ‎4.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从咸阳出发,沿驰道北上,越子午岭(今陕西延安)进入甘肃,在甘肃境内转为西南行,最终到达本次巡视的目的地(某郡)。这个郡最有可能是 A.陇西郡     B.渔阳郡     C.南海郡      D.会稽郡 ‎5.谚语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经验的总结。下列谚语反映农民注重农时的是 A.黄牛过河各顾各,斑鸠上树各叫各    B.芒种种芝麻,头顶一棚花 C.苗儿出得齐,丰收不用提        D.水是庄稼血,肥是庄稼粮 ‎6.《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A.表明了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        B.说明了手工业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C.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         D.反映了仕宦之路被富商大贾所垄断 ‎7.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古代漕运线路的变化 A.适应了经济格局的变化        B.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反映了各地经济平衡发展       D.影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8.所谓土断,就是把世族和豪门荫庇和挟藏下的依附民户编入郡县户籍。东晋南朝,实行过几次土断,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桓温主政下的庚戌土断(公元364年)据此可知,土断制度 A.推动门阀政治的形成                            B.强化了政府对基层的控制 C.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                            D.消除了国家与世族的矛盾 ‎9.魏晋以来佛寺常依靠特权,侵夺民田、建立庄园,其佃农被称之为“佛图户”。北朝周武帝曾开展灭佛运动,释放的“佛图户”一部分充实军队,一部分成为向政府交税服役的农户。“佛图户”的减少 A.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                            B.抑制了地主土地兼并 C.增强了儒学的影响力                            D.推动了租调制的出现 ‎10.唐太宗贞观初年,分全国为关中、河南、河东等十道,由中央派出人员,任按察使,分区监察各地违法行为。由职能、行政层级观之,唐代的“道”最接近于 A.秦代的“道”           B.西汉的“州”‎ C.元代的“行省”          D.明代的“厂卫”‎ ‎11.唐代的茶匙造型规整,银质柄鎏金花纹凸起,使平直的匙柄富有变化,造型纤细流畅,有轻盈精巧之灵气。这反映出唐代 A.民营手工业较发达 B.饮茶风尚开始出现 C.崇尚精巧细致之美 D.奢靡之风普遍盛行 ‎12.宋朝在房产交易方面建立了许多完备的制度,其中的“求田问舍”制度规定:当有房厂而要出售时,业主必须先征询族人、邻人们的意见,上述人群享有优先购买权,这一制度在此后历代沿用。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严格限制房产交易                        B.坊市制度推动市场繁荣 C.经济交易渗透儒家伦理                        D.不抑兼并激化社会矛盾 ‎13.据《宋史》记载,北宋有7位武将曾担任过地方知州,见下表。 由此可知北宋 人物 ‎ 官职 ‎ 事迹 ‎ 郭进 ‎ 登州刺史、卫州刺史 ‎ 为人俭于己,便于人……次之以德政,化俗于斯 ‎ 刘福 ‎ 卫州刺史、雄州刺史 ‎ 治五年,境内宁谧……百姓立遗爱碑,以闻其状 ‎ 高化 ‎ 知事诸州(具体不详) ‎ 虽起身行伍,然颇知民事 ‎ 孟元 ‎ 沧州知州 ‎ 家有文风;应变活民 ‎ 刘谦 ‎ 邠州知州 ‎ 谦无所扰,邠人多爱之 ‎ 马怀德 ‎ 雄州知州 ‎ 有材勇智力,可以遍知州事 ‎ 马知节 ‎ 知益州兼转运使 马枢密知节劲直……抑好强,恤孤弱 ‎ A.武将担任地方知州较为普遍      B.武将在吏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C.统治者改变重文轻武的政策      D.地方百姓更加拥戴武将知州 ‎14.宋太宗进一步完善了“锁院制度”:大臣被任命为知贡举官后,需要立即入住贡院,与外界隔绝直至考试结束。贡举官为皇帝临时任命,不设固定官员。当时锁院制度的完善 A.杜绝了科举作弊的现象       B.增加了平民入仕的通道 C.减少了国家养官的开支       D.维护了选官的公平公正 ‎15.北宋主户口的构成图,反映了当时 主户户等 ‎ 阶级成分 ‎ 占地情况 ‎ 占全国总户数的比例 ‎ 备注 ‎ 一 ‎ 大地主 ‎ ‎300亩以上 ‎ ‎10% ‎ 北宋的官户、形势户加上主户中的一二等上户,总共不超过10%。 ‎ 二 ‎ 中地主 ‎ ‎100—300亩 ‎ ‎40% ‎ 三 ‎ 小地主 ‎ 不满100亩 ‎ 四 ‎ 自耕农 ‎ 数10亩 ‎ ‎50% ‎ 五 ‎ 半自耕农 ‎ 占少数土地但不能自给 ‎ A.土地兼并的现象极其严重                    B.租佃经营方式比较盛行 C.自耕农经济丧失主导地位                    D.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16.宋代史家重视写当代史,重视总结历史,特别是总结唐朝和五代史,寄寓着对时事、对现实的看法,在评论历史中提出变革主张。这表明宋代 A.士人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B.理学统一了士大夫的思想 C.政治制度深受前朝的影响        D.改革体制成为士人的共识 ‎17.张养浩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官职。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张养浩 A.主持宣政院的工作          B.受枢密院直接领导 C.成为三省长官之首          D.可以复按人命重案 ‎18.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由此推断 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19.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438所,遍布城乡,其中1330所为官办,占比92.49%。社学以朱元璋的《御制大诰》、明代律令、朱子《小学》、《孝经》、《孝顺事实》、《百家姓》、《千字文》等为教材。明代社学的兴办 A.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      B.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C.体现了程朱理学走向极端      D.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 ‎20.牙行是指在市场上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并抽取佣金的商行。明中后期,出现了“货物交易全凭牙行”的现象,并且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牙行。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A.政府管理规范 B.牙行垄断市场交易 C.商品经济繁荣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1.“江南地区这样的市镇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的种类也各异,有的是当地的手工业中心,如嘉兴的濮院镇、王江泾镇等,有的是原料集散地或商业中心,如湖州的乌青镇、菱湖镇等。”该现象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22.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特别行政区的设置 A.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B. 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C. 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 D. 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23.下表反映了明末清初中国出现的西方著作类别。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天文历算 气象学 物理学和力学 地理学 生物学 数学 ‎50种 ‎1种 ‎5种 ‎11种 ‎2种 ‎12种 语言文字学 医药学 哲学和逻辑学 生理学 炮战技术 艺术 ‎5种 ‎1种 ‎6种 ‎3种 ‎2种 若干种 A.此时西方科技文化已经被介绍到中国 B.西方著作传播的知识以人文科学为主 C.政府大力倡导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D.明清时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24.‎ 故宫的每一座阁楼殿宇之上都配饰有走兽,走兽的数量按照故宫建筑的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减少。据此判断,走兽数量最多的应是 A.乾清宫     B.太和殿     C.保和殿     D.养心殿 ‎2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A.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B.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C.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17分)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 ‎ ‎(1)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时,采取过很多措施。按照表一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该表。(只填写字母,每种方式填两项,5分)‎ A.征伐匈奴     B.西域都护府    C.宋辽夏金政权对峙 D.文成公主进藏    ‎ E.榷场      F.澎湖巡检司   G.昭君出塞 H.宣政院    ‎ I.开通丝绸之路   J.驻藏大臣 ‎(2)将表二补充完整。(6分)‎ 民族融合的方式 措施 ‎ 战争 和亲 机构 互市 共治 ‎ ‎ ‎ 表一 表二 材料 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说明边疆治理的意义。(6分) ‎ ‎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国时代社会剧烈变动,各派政治力量不断分化改组,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弊端暴露无疑,此时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力图通过对人性的看法,提出一套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施政方案。‎ ‎——摘编自沈丽霞《先秦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具有这一特征的两位代表人物及其相关主张。(6分)‎ 材料二 儒家思想要生生不息,就必须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积极接受和吸收外部的文化因素,才能适应阶级和时代发展的需求,获得常新的生命。‎ ‎——摘编自陈炎《从儒学的历史演变看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 ‎(2)结合汉朝和宋朝的相关史实,对材料二的观点加以说明。(6分)‎ ‎28.(12分)了解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变迁史,对新时代的政治文明建设不无裨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宰相辅政制度从秦确立到清朝结束,历时两千余年,先后经历了三种模式:宰相独立开府辅政制、宰相三省参议辅政制和宰相听命拟旨辅政制。‎ 宰相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三正”,商朝时出现了“三公”、“左右辅助弼”的现象。西周中后期,鉴于重要辅臣不断更换易造成政务混乱,开始设置专门的辅政机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辅政方式虽各不相同,但辅政大臣多为贵族集团的代表,可以自辟僚属,独立行使权力,可以说他们是在“主政”与帝王分庭抗礼。‎ 秦汉以来,宰相的出身有名门望族的,有宗室的,也有寒门的。唐宋之后,科举入仕者居多。宰相辅政制度的沿革趋势体现了皇帝专制权力欲望的不断膨胀和驾驭百官能力的不断提升。该制度对古代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发展甚至国家的兴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编自郑石桥《中国职官制度中的内部控制考略》等 ‎(1)结合秦朝、唐朝、清朝的相关史实,对宰相辅政制度的“三种模式”加以说明。(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演变趋势。(3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宰相辅政制度的积极作用。(3分)‎ ‎29.(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中国古代史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因而不断产生令人感到乏味的重复:创业打江山、国力大振、继而是长期的衰败,最后全面崩溃。中国历代正史都反映了这一点,难怪中国人总是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恢复上古的黄金时代。结果,中国文明就在这反复不断的人事变迁中艰难前行,而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也多多少少都是汉代历史的重演罢了。‎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传统与变革”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9分)‎ 山东省滨州市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试题答案 ‎1-5 DDCAB 6-10 CABAB 11-15 CCBDB 16-20 ADAAC 21-25 DAABC ‎26.(1)(每空两个字母全对得一分,少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写文字一律不给分,5分) ‎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 施 ‎ 战争 ‎ A ‎ C ‎ 和亲 ‎ D ‎ G ‎ 机构 ‎ B ‎ F ‎ 互市 ‎ E ‎ I ‎ 共治 ‎ H ‎ J ‎ ‎(2)①汉朝 ②清朝 ③元朝 ④河西四郡 ⑤伊犁将军 ⑥宣政院 (6分)‎ ‎(3)特点: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和亲、册封)为主;注重边疆经贸开发。(3分)‎ 意义: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3分,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7.(1)孟子:主张性善论,为此提出实行仁政,民贵君轻等,发扬人性之善。(3分)‎ 荀子:主张性恶论,为此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压制人性之恶。(3分)‎ ‎(2)汉朝: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宣扬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3分)‎ 宋朝:儒学吸收佛教、道教思想形成理学,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纲常伦理的合理性,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3分)‎ ‎28.(1)独立开府辅政制:秦朝丞相是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三省参议辅政制: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工明确,互为补充。‎ 听命拟旨辅政制:清朝军机处,充当皇帝顾问,完全听命于皇帝。(6分)‎ ‎(2)不断完善,逐步专门(职)化;辅臣构成由以贵族为主到出身多元化;辅臣权力由可与君主抗衡到完全服从于君权。(3分)‎ ‎(3)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为近现代政治建设提供借鉴等。(任答三点,3分)‎ ‎29.(9分)‎ 思路一:传统制约变革:‎ 论题1:小农经济阻碍近代化进程;论题2:专制制度阻碍民主发展 思路二:传统为变革提供土壤:‎ 论题1:商业发展推动资本主义萌芽;论题2: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大一统王朝基础 思路三:变革颠覆传统:‎ 论题1: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思路四:两者辩证统一:‎ 论题1:中央集权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论题2: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与演变 ‎(论题明确具体;史实正确;论述充分;逻辑严谨,其他思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