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浙江选考)2018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 3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 第 8 讲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练习
1.(2015 年 9 月浙江选考调研)20 世纪 70 年代是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下列不属
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
A.重返联合国 B.中苏关系正常化
C.中美关系解冻 D.中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 中苏关系正常化是在 1989 年。故选 B 项。
答案 B
2.(2015·浙江学考)2001 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一外交实践
( )
A.形成了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
B.开创了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
C.确立了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解析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开创新型区域合作的重大成就,它强调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
家关系。
答案 D
3.(原创)2017 届学生探究课上,老师出示了一图片投影。当年这份图片内容的提出标志着
新中国( )
A.打破了西方外交孤立中国的境地
B.对外政策走向成熟
C.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对外开放,推行不结盟政策
解析 “打破了西方外交孤立中国的境地”发生于 70 年代,“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
边外交”“对外开放,推行不结盟政策”均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现象,与材料涉及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不符,故选 B。
答案 B
4.(2016 年 8 月温州选考模拟)《人民日报》曾对一国际会议发表社论:“在承认印度支那
人民的民族权利的基础上来寻求对于有关双方都是光荣的、公平的、合理的条件,并采
取有效措施,以便在印度支那能够早日实现停战和恢复和平。”该国际会议是( )
A.开罗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国际会议是关于印度支那和平的会议,应该是日内瓦会议。
答案 B
5.(2016·绍兴高二期末)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是:争
取越南南北以北纬 16 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会议
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解析 从材料“越南南北”“法军撤出”等信息,可判断选 A 项。
答案 A
6.(2016 年 9 月绍兴适应性考试)以反映开国总理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后 27 年间工作与生
活的感人故事为内容的电视剧《海棠依旧》,日前在央视热播。下列与周恩来在这 27 年
中相关的两张历史照片,反映了新中国( )
①展开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 ③开始崭露头角并走
向国际舞台 ④推进建立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日内瓦会议,新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万隆会议,新中国联合亚非新兴国
家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因此②③正确。
答案 B
7.右图为 1971 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刊登的周恩来的图片。标题是:
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认为“The Chinese Are Coming”的主
要依据是( )
A.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解析 根据“The Chinese Are Coming”的中文含义可知 B 项正确;根据时间“1971 年”
可以排除 A、C 两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D 项与题意无关。
答案 B
8.(2016 年浙江名校协作体模拟)1975 年 3 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
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
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难以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这一现象说
明了( )
A.美国反对一个中国原则
B.“文革”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外交
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
D.美国对外政策坚持霸权主义
解析 1975 年中美关系已经正常化,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中美尚未正式建交,材
料体现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外交政策。
答案 D
9.(2016·嘉兴高一期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具体
史实有( )
①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 ②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③多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④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具体表现是对联合国事务全面参与,故①
正确;2003 年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属于联合国行动,故②正确;多次参加联
合国维和行动属于以联合国为中心活动,故③正确;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属于参与地区性国
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故④错误,选择 A 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10.(2016·诸暨高二期中)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 1950~2005 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
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 )
A.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D.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美关系良性发展波动最小时期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联
系所学可以得出,A 项正确。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美两国外交关系发展的因素还
得从自身问题出发,B 项不是主要因素,排除。C、D 两项都是站在美国一方的角度出发,
但中美关系取决于双方的变化,并且美国此时也没有放弃称霸的计划,均排除。
答案 A
11.(2016·温州高一期末)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是当今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
践,对这一外交实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富了由中俄首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国家关系
B.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
C.由中、俄、哈、吉、塔等五个东亚国家组成
D.对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C 项“东亚”国家表述错误。
答案 C
12.新中国建立以来,为维护国家利益,促进世界和平,进行了积极的外交探索。下列中
国政府提出的外交思想、原则和政策中按提出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 ②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原则 ③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
题 ④实行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解析 本题容易出错的是①和②的顺序以及③和④顺序,②是 1953 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的内容,①是后来对五项原则修改的内容;不结盟政策是 1984 年提出来的,和平
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邓小平在 1985 年提出的。
答案 C
13.(2016·宁波高二期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多年的外交历程,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
界,也是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潮。(见下图)
1949~2008 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材料二 自 1963 年至 1969 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
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
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
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三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
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
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
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 年《中日联合声明》
材料四 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
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因
此上合组织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截然不同国家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欧亚巨人》
(1)根据材料一,请从中任选一次,指出促成该次建交高潮的国内外因素。(注:本题要求
只选三次建交高潮中的一次,若选答多项,只评阅所答第一项。)
(2)材料三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二、三,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
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是什么?指出该组织对于印度和巴
基斯坦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何吸引力?
答案 (1)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
中国实行“一边倒”对外政策,与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1972 年: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中国恢
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92 年: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发展同各国的友
好外交关系;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一批新国家建立。(国内、国际各答一点即可)
(2)原因: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因素: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
(3)“温和的选择”: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或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
利协作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吸引力: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周恩来开宗明义地讲:“今天开辟外交战线,首先要认清
敌友。”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为了扩展国际空间,对亚非国家长期提供大量无私援
助,仅 60 年代中国向越南提供的援助就达 200 亿美元之巨。
材料二 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各种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我们在国际
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的成就的大小。1982 年,邓小平在党的十
二大开幕词中讲道:在党的各项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
础”。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哪些重大转变?
(2)综合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影响我国外交政策“不变”与“变”的因素。
解析 第(1)问,材料一信息“首先要认清敌友”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政策注重
政治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材料二信息“在党的各项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
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说明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注重经济利益,综上分析,可知外交政策
的转变是由以意识形态为主到以国家利益为主,由单纯注重政治利益到开始关注经济利
益。第(2)问,首先明确影响一国外交政策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
国家综合国力等,然后区分变与不变的因素,最后整理作答。
答案 (1)转变:以意识形态为主到以国家利益为主;由单纯注重政治利益到开始关注经
济利益。
(2)“不变”:新中国的国家性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努力争取良好的国
际环境。
“变”: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或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工作重
心);综合国力的增强。(答出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 高考历史专题课时训练:俄国十月革命2021-08-264页
- 高考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自测试题1-42021-08-264页
-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总复习专题七2021-08-2665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5近、现代中2021-08-2615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西方人文2021-08-266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9讲世界多极化2021-08-2612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西方人文2021-08-2613页
-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讲古代中2021-08-2610页
- 高考历史一轮讲义—72021-08-2610页
-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三单元近现代2021-08-26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