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检测(二十)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滨州模拟)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由此可知( )
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
B.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
C.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
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
解析:选B 材料中陈独秀强调爱国“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也就是说他也肯定学生大多数的爱国行为,只是反对不合乎理性的爱国,故A项错误;材料中陈独秀说“自从山东……十万八千丈”,爱国“天经地义”,这直接体现了在当时爱国是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主旋律,故B项正确;材料中只是强调山东问题后爱国声浪越来越高,并不是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由于近代民族危机,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早就产生,故C项错误;材料中是反对不合乎理性的爱国行为,并非否定五四运动的历史作用,因此不能体现五四运动阻碍了社会发展,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
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解析:选C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与材料中“五四运动期间”的1919年不符,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是工人阶级,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表明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3.(2019·资阳一模)1919年5月7日《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国民外交协会宣言》的文章,文中指出青岛、山东是“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由此可见当时的部分文化精英希望( )
A.借传统文化深化爱国意识
B.促使民主思想进一步扩散
C.重塑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
D.借文化圣地博得列强的理解
解析:选A 根据材料“齐鲁名邦”“孔孟之圣迹”“文明吐露之源泉”
,强调青岛、山东与中国的历史渊源,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1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反对传统的儒家文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19年5月7日”,文章写于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下,故D项错误。
4.(2019·襄阳一模)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其中有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近代中国保守主义、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近代中国民粹主义、近代中国三民主义、近代中国科学主义、近代中国实用主义、近代中国改良主义。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各种政治势力角逐使中国政局动荡
B.政党政治成为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
C.社会主义成为民主革命的必然选择
D.中国国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日益觉醒
解析:选D 材料主要强调的五四运动前后带来的思想解放,而不是侧重于五四运动产生的原因,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流是反帝反军阀,实现中国统一,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多种思想,并非单独强调马克思主义,故C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产生的社会思潮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人们亟需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这充分体现了人们的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与加强,故D项正确。
5.(2019·湖北七校联考)《中共二大宣言》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农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使工人和贫农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这导致了( )
A.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变化
B.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
解析:选B 《中共二大宣言》并没有使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变化,中国共产党代表工人阶级及人民的根本利益,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要与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其结果是推动了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9月,故C项错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建立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故D项错误。
6.(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换言之,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私利,其所追求的是在社会发展基础之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此中国共产党(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决定改革开放
B.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不以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D.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历史
解析:选B 题干中“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推知共产党人代表人民利益,故B项正确;A、C、D三项分别体现了经济建设、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方面,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7.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开。大会指出: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正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这一路线的确定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致力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将工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C.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
D.独立自主逐步的走向成熟
解析:选B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于国民革命期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和所学知识可知,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即团结工农,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故B项正确;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说明工作中心在农村展开,与坚持苏联城市中心的道路不符,故C项错误;中共六大是在莫斯科召开,或多或少受苏联影响,无法体现独立自主,故D项错误。
8.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一纲领( )
A.迈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步
B.是对实现共产主义宏伟目标的科学阐释
C.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
D.为反帝反封建的社会主义革命指明方向
解析:选A 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革命实际需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故A项正确;材料中的民主革命纲领以实现民主共和为目标,没有涉及建立共产主义事业,故B项错误;直接推动了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是中共三大党内合作方针,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故D项错误。
9.1921年,孙中山拟撰写《外交政策》,目的是“求恢复我国家以前之一切丧失土地和主权,恢复人民自由平等”。孙中山的这一主张( )
A.标志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B.有利于国共合作的形成
C.拉开了国民革命的序幕
D.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
解析:
选B 孙中山于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新三民主义,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孙中山主张收回国家权益、反侵略的要求,表达了孙中山明确的反帝思想,这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一致,因而能推动两党合作,故B项正确;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民革命序幕的拉开,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反帝思想,与工农运动高涨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10.192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提出“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是中国国民革命将来的发展和最后的成功的唯一保证”。中共中央提出此主张的意图是( )
A.与蒋介石争夺革命领导权
B.避免统一战线彻底破裂
C.抵制“城市中心论”的主张
D.加快国民党改组的步伐
解析:选B 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国民党的最高领导是汪精卫,故A项错误; 1927年4月发生“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局部失败,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强调“工农小资产阶级之革命民权的同盟”表明努力挽救统一战线,故B项正确;材料中“1927年5月18日”还未提出农村革命道路,更谈不上抵制“城市中心论”,故C项错误;1924年国民党一大时完成国民党改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1.(2019·安康一模)如图漫画的题目为《革命歌声》。该漫画所反映的“革命”( )
A.推动国共实现了党外合作
B.基本推翻了国内军阀统治
C.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解析:选C 根据图片信息“锄列强,倒军阀,灭尽世上压迫人”可知为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运动期间国共实行党内合作,故A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期间国共合作且有农民运动,具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故C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五四运动,故D项错误。
12.孙中山在1923年元旦发表的国民党宣言中说:“前代革命虽起于民众,及其成功,则取独夫而代之,不复与民众为伍。今日革命则立于民众之地位,而为之向导,所关切者民众之利害,所抒发者民众之情感。故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这一论述( )
A.阐明了辛亥革命存在的弊端
B.反映了组建国民党的紧迫性
C.认识到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
D.提出了国民革命的基本纲领
解析:选C 材料未涉及辛亥革命存在的弊端,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
革命事业由民众发之,亦由民众成之”,反映了联合民众的紧迫性,与组建国民党无关,故B项错误;这一论述认识到国民革命的依靠力量是广大的民众,故C项正确;国民革命的基本纲领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五月五日、六日
北京总商会为学生被捕事开紧急会议,决以实力赞助学生
五月七日
上海举行国民大会。天津、南京等城市群众也先后集会声援北京学生
五月二十日
北京、武汉等地商界议决抵制日货办法
六月五日
上海工人开始罢工,要求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各地工人纷纷响应
——摘编自彭明《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 1924年国民党的改组对孙中山重振声威大有帮助,可以统一所有的革命力量在孙中山的领导之下。国民党重视并开展民众运动,也是在改组之后出现的新现象。这一时期,中国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日趋高涨,各界民众反帝爱国的积极行动越来越踊跃。民众运动的开展,为北伐的酝酿与进行创造了十分有利的环境。
——摘编自朱英《北伐之前的国民党与民众运动》
材料三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这场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就是所谓“打倒列强,除军阀”,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运动,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五四运动的进程具有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民众积极参与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据材料二,归纳国民党改组带来的积极作用。(10分)
(3)据材料三,“这场革命”的实质任务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7分)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从参与群体、运动范围、导火索以及倡导者等方面概括特点;第二小问,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据国民党一大的相关信息分析改组国民党的政策举措;第二小问,从对民众运动的影响、对国民革命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其积极作用。第(3)问第一小问,结合北伐战争的相关信息分析;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和相关史实归纳。
答案:(1)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举措: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
作用:国民党的革命性增强,壮大了民主革命力量;促使民众反帝爱国运动高涨;推动国民革命运动走向高潮。
(3)任务:实现国家统一;获得民族独立。
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请从以上时间轴中任选三个以上事件,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先摘录三个关联事件,再明确写出论题;阐述要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材料反映近代发生在中国的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可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概况(1915年3月、1917年、1922年)、国际社会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1914年、1915年3月、1917年11月、1919年1月、1921年)、近代中国在反抗外来侵略中不同阶级的努力(1915年3月、1915年9月、1917年、1919年5月)等角度拟定论题,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论述。
答案:示例一
事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5年3月全国兴起抵制日货运动,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利76万两白银。
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简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基本上卷入到了战争之中,因此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915年初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由此激起了全国民众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此外,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这些因素共同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如:1917年张謇的大生纱厂获利76万两白银。
示例二
事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论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进程。
简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因此获得了进一步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变为了现实,先进的中国人也在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一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由此引发了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也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