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1-08-26 发布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1.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 A. 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 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 C. 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 D. 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 ‎【答案】C ‎【解析】‎ 从儒家治国经略的变化来看,当时儒家思想还没有明确的治国标准,故C项正确;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是道德伦理方面,不是政治,排除。‎ ‎2.稷下学宫是齐国著名的高等学府。齐国君主对稷下学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这表明稷下学宫 A. 促成了学术百家争鸣局面 B. 适应了诸侯变法需要 C. 实现了诸子百家平等共存 D. 兼具学术和政治功能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反映了稷下学宫的学者既有学术研究的一面,又有议论国事的政治职能,故D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稷下学宫与百家争鸣的关系,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诸侯变法改革,故B错误;仅凭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诸子百家是平等共存的,故C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不任职而论国事”,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学术和政治的职能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3.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如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A. 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B. 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C. 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 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 “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医术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 ,这表明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A正确;据材料“医术”、 “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不是道德教化,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古代医者人格的影响,但不是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古代医者人格的影响,而不是医者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D错误。‎ ‎4.节妇是夫死不改嫁而终生守节女子,烈女主要指殉夫而死的女子。据不完全统计,唐宋时期节妇、烈女数量如下表。据此可知 朝代 统治时间(年)‎ 节妇数(人)‎ 烈女数(人 节烈合计(人)‎ 隋唐 ‎326‎ ‎32‎ ‎29‎ ‎61‎ 两宋 ‎319‎ ‎152‎ ‎122‎ ‎274‎ A. 隋唐时期,门阀士族势力相当强大 B. 隋唐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兼收并蓄 C. 两宋时期理学发展,备受推崇 D. 自隋唐至两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妇女地位逐渐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两宋时期妇女的节烈人数明显高于隋唐,这主要和理学强调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有关,认为妇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C选项符合题意;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势力,A 选项排除;隋唐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兼收并蓄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两宋时期,妇女的地位受到压制,D选项排除。‎ ‎5.古代儒家思想认为统治者从规范外部行为和调控内心情绪出发,通过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再配以乐的感染,便能统一民心,成就王道。据此可知礼乐制 A. 明确等级森严的尊卑秩序 B. 直接为统治者而服务 C. 通过道德教化以巩固统治 D. 具有法律条文的效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统治者从规范外部行为和调控内心情绪出发,通过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再配以乐的感染,便能统一民心,成就王道”可知,统治者通过规范外部行为、通过“乐”调控人的内心情绪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即通过道德教化以巩固统治,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规范人民行为的问题,没有涉及等级森严的尊卑秩序问题,故A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统治者从规范外部行为和调控内心情绪出发,通过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再配以乐的感染,便能统一民心,成就王道”可知,体现了礼乐制通过礼乐规范和道德教化维护统治,而不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某些规定具有法律功能但不等同于法律条文,故D选项错误。‎ ‎6.魏源与贺长龄于道光初年辑《皇朝经世文编》,全书120卷中,《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葛士凌辑《续编》,全书120卷中,《礼政》仅占12卷。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末 A. 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主流地位 B. 西方加快了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C. 民主思想成人们关注焦点 D. 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道光初年……《礼政》(记述传统治国思想)占16卷;光绪十四年……《礼政》仅占12卷”中可以看出,传统治国思想所占比例下降,这反映了清末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渐变化,故D项正确;清朝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西方文化的影响,故B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治国观念的减少,没有体现出民主思想,故C项排除。‎ ‎7.林则徐曾上奏皇帝,认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A. 先进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B. 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 C. 英国政府尚未做好发动战争的准备 D. 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材料提到“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认为可以抵制英国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林则徐对英国的认识不够全面,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因此选择B;A项错在“清醒的认识”,当时国人对英国认识是不全面的,故排除;材料中主要说的是林则徐,而不是英国政府要发动战争,故C排除;材料中只强调林则徐对英国的认识,并没有涉及中国人民斗争的精神。‎ ‎【点睛】英国侵略者的船坚炮利,惊醒了“天朝上国”的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他们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海国”这一概念,其实他已经清楚许多国家在陆地上与中国是连在一起的,只好又把“海国”分为“海岸之国”与“海岛之国”,将在地域上与中国相连的国家称为海岸之国,将真正的“海外之国”称为海岛之国。这种划分表明魏源 A. 对当时世界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 B. 冲破了传统夷夏观的认知局限性 C. 初步形成中国是世界一部分的观念 D. 没有根本摆脱传统夷夏观影响 ‎【答案】D ‎【解析】‎ ‎【详解】中国士大夫一直持有天朝上国思想,材料中“海岸之国”仍然是按照地域相连国家划分,“海岛之国”体现出对于外国的鄙视,显然没有摆脱传统华夷观念束缚,故D项正确;材料中对于“海国”概念的说明国人对于世界了解并不充分,故A项错误;材料显然没有冲破传统夷夏观的影响,故B项错误;材料中对于外国人仍然持有鄙视心态,故C项错误。‎ ‎9.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大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 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B.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D.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体现了反对外来干涉的民族意识;“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增强,因此D项的表述最全面,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说法片面,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完整概括,排除A、B、C项。‎ ‎10.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写出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篇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一时期 A. 明确提出了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 B. 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C. 毛泽东思想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D. 马克思主义逐渐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答案】D ‎【解析】‎ 本题涉及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注意本题给出的是时期是“井冈山时期”,这一时期还没有明确提出农民是革命成功的保障,所以A选项排除;这一时期毛泽东还没有系统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所以排除B选项;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体系要到抗日战争时期,因此排除C选项。D选项说法正确,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初步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11.1964年10月19日,《参考消息》援引合众国际社东京十七日电:“红色中国……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这说明当时中国 A. 建立了全方位的国防体系 B. 具有了远程打击敌国的实力 C.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 D. 科教兴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答案】C ‎【解析】‎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故答案为C项。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A项说法夸张,排除;原子弹本身不能做到远程打击敌国,必须同导弹结合才行,排除B项;科教兴国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政策,排除D项。‎ 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64年”,联系这一时期我国的重大科技成就特别是材料中的“军事技术”所包含的信息来确定材料所指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据此作出正确选择。‎ ‎12.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声行内轶闻》曾记录一件事:当时北京“折唱八角鼓”演员在某印刷厂演出“折唱”前,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如“孙猴子,猴孙子”等)结果,台下的工人提出“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艺”“我们开晚会不光是为了开心、取笑、滚热闹,我还要在娱乐里领受教育”。这种现象 A. 说明当时文艺事业异常繁荣 B. 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影响 C. 说明传统艺术已无存在必要 D. 反映了新旧文艺理念的冲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没有教育意义旧玩意儿”以及“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可以看出当时台下的工人反对旧文艺,体现新旧文艺理念存在着巨大的对立和冲突,这是由于双百方针没有提出而产生的影响,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文艺繁荣,反而体现的是一种新旧文艺理念矛盾的存在,排除A;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没有提出双百方针,排除B;传统艺术没有存在的必要,是错误的表述,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我们不听这些对我们没有教育意义的旧玩意儿”“使了传统笑料垫话《反正话》来博取掌声”,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从孔子身后到东汉初的五百年间,孔子形象凡四变:由子贡作俩,使孔子由普通贤人一变而为超级贤人;由孟轲发端,荀况定型,使孔子从贤人再变为圣人,凌驾于世俗王侯之上而在人间不得势的圣人;由董仲舒首倡,西汉今文博士们应和,使孔子从不得志的圣人,三变为接受天启,为汉制法的“素王”;由王莽赞助在先,刘秀提倡于后,使孔子从奉天命为汉朝预作一部法典的“素王”,四变为传达一切天意的“通天教主”。伺候还有韩愈、欧阳修的孔子,程颐、朱熹的孔子,陆九渊、王阳明的孔子,顾炎武、戴震的孔子,直到近代康有为的孔子等等。总之,在历史进程中的孔子,存在“真的孔子”与“假的孔子”。‎ ‎——摘编自朱维钟《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孔子形象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简要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论题:孔子形象的变迁是适应时代需要的改造,阐释:战国时期,在百家争鸣的竟争格局中,儒家学者为抬高学派地位,开展“造神运动”,将孔子变为圣人;西汉董仲舒用天人感应思想改造传统儒学,以适应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的需要,与之相对应,孔子变为接受天启的素王;近代康有为为推行维新变法,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法改制的第一人,借助孔子及儒学权威增强改革的合理性;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用民主科学作为武器抨击封建儒家,作为儒学创始人的孔子自然就变成历代专制的护身符,成为批判打倒的对象,(任意两点史实加逻说明)总结:总之,孔子形象的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是出于服务现实需要而进行的历史重构,(“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详解】本题我开放性试题,可以根据理解来确定一个论题,然后用所学知识进行论证即可。根据材料“从孔子身后到东汉初的五百年间,孔子形象凡四变”从一个普通的贤人到超级贤人,到圣人,到董仲舒时为汉制法的“素王”,到传达一切天意的“通天教主”,可见地位变化之快,在认真分析,之所以出现这些变化都是跟当时统治者的需要分不开的,从而能得出一个论点如“孔子形象的变迁是时代的需要”。论点产生以后,进行论述时要紧扣论点,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论述,主要通过董仲舒改造传统儒学和康有为利用孔子达到其变法目的进行阐述即可。‎ ‎14.材料 ‎ ‎ 晚清国门洞开,随之而来的除了大炮巨舰还有西方的思想文化,而文言的语言特点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特别是文化推广的要求。就思想文化的新旧嬗递而言,戊戌前后是一个新雷茁长的时期。无锡人裘廷梁创《白话报》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并“一言以蔽之曰:文言兴而后实学废,白话行而后实学兴”。梁启超“笔端常带感情”的新文字风靡一时,其传布之广泛实在是超迈前人的。在新思想突破旧思想的时候,新文体也突破了旧文体。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意见。陈独秀紧接着发表《文学革命论》,要求文学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进行一次革命。《新青年》从四卷一期起改用白话文,采用新式标点符号。“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这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并不仅仅是一场反对文言文的文化运动,而且还是一场深刻的双重意义上的语言革命,它同整个思维观念的革新及国家现代化运动紧密联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积极作用。‎ ‎【答案】(1)背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文化推广的必然要求);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白话文体的突破性发展;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2)作用:促进了大众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推动了新的思想理论广泛传播(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革新了国民的思维观念,提高了国民素质。‎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晚清国门洞开,随之而来除了大炮巨舰还有西方的思想文化,而文言的语言特点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特别是文化推广的要求”“ 在新思想突破旧思想的时候,新文体也突破了旧文体”“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意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不断传入,文化推广的要求,白话文体自身有了突破性发展,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之下清末民初产生了“白话文运动”。‎ ‎(2)依据材料“不仅仅是一场反对文言文的文化运动,而且还是一场深刻的双重意义上的语言革命,它同整个思维观念的革新及国家现代化运动紧密联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促进了大众文化的普及和繁荣,推动了新的思想理论广泛传播,革新了国民的思维观念,提高了国民素质。‎ ‎ ‎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