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海南省临高县临高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意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种之意。”据此判断,中国的文化源头应始于 ‎ A. 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B. 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 C. 进入青铜时代的商朝 D. 封邦建国体制建立后的西周 ‎【答案】A ‎【解析】题目要求的是中国的文化源头,中国文化的源头应始于新石器时代,BCD都比A项的时间靠后,中国最早出现耕作栽培养育是在新石器时代。故排除BCD项,选A。‎ ‎2.关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的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商朝→夏朝→西周 B. 夏朝→商朝→西周 C. 商朝→西周→夏朝 D. 西周→商朝→夏朝 ‎【答案】B ‎【解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后灭商纣,建立西周。因此,这三个朝代正确排序为夏朝→商朝→西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选项A、C、D排除。‎ ‎3.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 A. 具有浓厚血缘色彩 B. 是历史倒退的体现 C. 开始出现分封制 D. 阶级矛盾变尖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可知,具有浓厚血缘色彩。故答案为A项;小康取代大同是生产力发展的体现,是历史的进步。排除B项;开始出现分封制是在西周,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阶级矛盾的信息,排除D项。‎ ‎4.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 身份 使用乐器 乐舞的规模 天子 宫悬:悬挂的乐器四面排列 ‎64人 诸侯 轩悬:悬挂的乐器三面排列 ‎48人 卿、大夫 判悬:悬挂的乐器两面排列 ‎32人 士 特悬:悬挂的乐器一面排列 ‎16人 A. 贵族生活腐化 B. 血缘色彩浓厚 C. 社会等级森严 D. 音乐发展迅速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可以看出,从天子到士悬挂的乐器和乐舞规模逐渐减小,并有严格的人数限制,说明当时乐器使用存在明显的等级划分,故选C;贵族生活腐化知识现象,不符合“本质”的限定,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的血缘关系,排除B;材料没有突出音乐的发展,排除D。‎ ‎5.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以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下列哪一时期 A. 黄帝时期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器铭文多记奴隶主贵族的祭典、训诰、征伐功勋、赏赐策命和盟誓契约等,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灭商的军事行动,因此青铜器最有可能铸造于西周,故D项正确;黄帝时期、夏朝、商朝均不符合史实,故ABC错误。‎ ‎6.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 国人暴动 B. 周平王东迁洛邑 C. 齐桓公成为霸主 D. 韩赵魏三家分晋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周始于平王东迁,B项正确;国人暴动发生在西周后期,A项错误;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任诸侯霸主,C项不符合题意;三家分晋发生在战国时期,D项不符合题意。‎ ‎7.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 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 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 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 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答案】B ‎【解析】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说明华夷之辨的意识已经形成,以华夏和蛮夷之间的区别来强化华夏族的种族和文化认同感,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国家统一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是华夏族内部问题,不是民族冲突,故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血缘纽带作用,故D项不符合题意。‎ ‎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王室衰微 D.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生产领域的革命,带动了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革,进而引发了新兴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的变法运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引发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D项正确。战争频繁是社会政治斗争的表现,诸侯争霸是变法的动力,王室衰微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变革带来的结果,三者都不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ABC三项错误。‎ ‎9.某同学以“仁”“君子”“礼”等高频率出现的关键词搜索古代典籍,他能检索出的著作是 A. 《道德经》 B. 《论语》 C. 《墨子》 D. 《韩非子》‎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君子”一词寄予了孔子的美好理想。因此,这些高频词应该出现于《论语》这部书中,故B项正确;《道德经》是道家经典,“道”应该出现的最多,故A项错误;《墨子》是墨家经典,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韩非子》是法家经典,“法”应该出现的最多,故D项错误。‎ ‎10.春秋战国时,秦国地处西陲,长期与西戎为伍,但最终却取得了灭六国,一统天下的成就。下列各项能够构成秦国开创历史新局面的原因的是其在战国七雄中 A. 地理位置比六国优越 B. 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 C. 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 D. 制度的变革卓有成效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商鞅变法最有成效,这是秦国消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最主要原因,故D项正确;秦国地处西陲,地理位置不比六国优越,故A项错误;战国时期,长期与周边民族交流的国家还有楚国、燕国等,故B项错误;秦朝没有置身于诸侯纷争之外,故C项错误。‎ ‎1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因此秦朝在地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指的是郡县制,故选B项;分封制为西周时期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为汉初推行的制度,行省制首创于元朝,排除A、C、D三项。‎ ‎12.美国史学家认为:中国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统一的文字。这种统一文字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持久的统一的黏合剂。作者所评价的历史事件出现于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 D. 西汉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语言文字,而代之以统一的文字”指的是秦朝统一文字,故C项正确;商朝、西周、西汉均不符合史实,故ABD错误。‎ ‎13.小张的历史笔记中记录以下关键词: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等。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 齐桓公首霸 B. 商鞅变法 C. 郡县制确立 D. 百家争鸣 ‎【答案】B ‎【解析】城门立木取信、建立县制、奖励军功属于商鞅变法内容,选项B正确;管仲改革使得齐桓公称霸,选项A排除;郡县制确立是在秦朝,排除C;百家争鸣侧重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 ‎14.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以后,名为诸侯王,实际辖地不过数县,等于列侯,其支脉疏远之人,更如一般富室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A. 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B. 诸侯王的利益得到保障 C. 平定了诸侯王的叛乱 D. “推恩令”的贯彻实施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西汉的推恩令。西汉通过推恩令解决了封国问题,而不是用郡县制取代,故排除A项;造成题干中所描述的现象的原因是推恩令的推行,不是通过保障诸侯王利益,故排除B项;平定诸侯王叛乱是应对封国问题的一个手段,但并没有彻底解决封国问题,故排除C项;通过推恩令的贯彻实施,诸侯王的封国越分越小,而且也不能插手政务,由此造成了“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故选D。‎ ‎15.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A. 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 繁荣思想文化 C. 扩大地方权力 D. 强化大一统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共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实行“推恩”计策,削弱诸侯国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立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加强思想控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故D正确;强化君权神授思想,与题意无关,故A不正确;繁荣思想文化,与“推恩令”不符,故B不正确;“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均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不正确。‎ ‎16.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 行政事务 B. 军事管理 C. 监察事务 D. 财政管理 ‎【答案】C ‎【解析】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监察事务。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17.新疆地广物丰,风光秀美,民风奇特,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此设置了 A. 北庭都护府 B. 安西都护府 C. 西域都护府 D. 宣政院 ‎【答案】C ‎【解析】公元前60年,为了管理统一后的西域,西汉建立西域都护府,正式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开始行使国家主权,故答案为C项;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时期设立的,排除A、B项;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排除D项。‎ ‎18.如果要了解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状况,应该查阅的奠基之作是 A. 《伤寒杂病论》 B. 《黄帝内经》 C. 《千金方》 D. 《本草纲目》‎ ‎【答案】B ‎【解析】《黄帝内经》包含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故选B;A是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内容,排除。C主要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故排除;D主要是药物学著作,故排除。‎ ‎19. 下列四个朝代,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次序应是 A. 魏、北魏、东魏、西晋 B. 魏、西晋、北魏、东魏 C.东魏、西晋、魏、北魏 D. 西晋、魏、北魏、东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朝代更替的常识。结合所学,选B项是符合史实的。‎ ‎20.东晋时期,琅邪王氏家族位高权重,与皇室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材料主要说明东晋门阀政治 A. 取代皇权政治 B. 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 C. 确保政权稳固 D. 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皇权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可知,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散皇权,故D选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了“共天下”,而不是取代皇权政治,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对皇权具有一定威胁,而不是对皇权政治的有益补充,故B选项错误;东晋门阀士族势力强大,独立性强,不利于维护政权的稳定,故C选项错误。‎ ‎21.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 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B. 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 C. 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 D. 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材料中的“土德”“万物之元”等都是明显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表现,故A正确;BC项是孝文帝改姓氏的作用之一,不是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故BC错误;改姓氏并未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故D错误。‎ ‎22.下表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 人物 贡献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据此可知,科举制 A. 解决了考试弊端 B. 扩大了统治基础 C. 实现了公平公正 D. 促进了诗歌繁荣 ‎【答案】B ‎【解析】科举制的弊端在隋唐时期没有解除,排除A;材料是对科举制不停的进行规范,科举制不断完善有利于扩大了统治基础,故选B; 科举制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排除C;材料的主旨不是突出科举制促进了诗歌繁荣,排除D。‎ ‎23.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 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 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 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 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答案】D ‎【解析】根据“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可知交通建设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稳定,故选D项;题干内容无法说明当时中国的人工运河修建技术是否领先世界,故排除A项;京杭大运河加强了南北沟通,但没有体现水路交通是否成为主要交通形式,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内容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排除C项。‎ ‎24.唐代前期,各地负责监察的刺史其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地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地方官制的失当削弱了中央集权 D.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尚书省是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体现,监察各地的刺史与尚书省联系;节度使制度是唐中后期藩镇割据的体现。题干中代表中央政府权力的尚书省的职能已经逐渐被地方藩镇节度使所取代,这反映出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唐王朝的中央集权,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刺史由唐前期对尚书省(中央)负责到唐中后期对节度使(地方)负责,未提及皇权强化与尚书省地位的关系,故A选项错误;材料中刺史的变化体现出唐朝中后期节度使(地方)实力的增强,并未体现刺史权力的增强,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唐朝中后期中央缺乏对地方的管控,故D选项错误。‎ ‎25.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 A. 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 B. 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 C. 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 D. 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 ‎【答案】B ‎【解析】“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说明对外管理贸易机构增多,体现出对外政治、经济联系加强,B正确;贸易税收难以看出是主导,A错误;文化影响力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唐朝时期属于开放大国心态,D错误。‎ ‎26.据《南齐书》记载:在凭“世资”取官的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凭借家世获得官位,甚至成为公卿一类的高官。这说明九品中正制 A. 平民没有上升的空间,缺乏入仕途径 B. 为平民入仕开辟了一条便捷途径 C. 为新生政权选拔了大批优秀人才 D. 使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以门第出身为选拔标准,平民百姓不得参与,形成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故A项正确;B项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不以才能为选拔依据,故不能选拔大批优胜人才,排除;D项,九品中正制下形成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局面,对皇权形成一定威胁,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 ‎27.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后来唐朝进一步改革并明确了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为中央行政核心,尚书省尚书不能参加决策会议,被排除出决策系统。这一变化有助于 A. 扩大尚书省的行政权 B. 削弱三省权限 C. 决策的科学化和专业化 D. 有效加强相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改变三省中尚书省的职责的意义。据材料中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可知,行政权出现转移,而非扩大,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中书、门下二省为决策机构”尚书省“被排除出决策系统”可知,只有尚书省权限受到削弱,故B项错误;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决策权和行政权的分割,无法起到加强相权的作用,故D项错误。‎ ‎28.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A. 甲骨文 B. 造纸术 C. 圆周率 D. 印刷术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并为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提供了物质条件。故答案为B项。A项甲骨文是一种文体,不能提供物质条件,排除;C项圆周率与题无关,排除;D项印刷术最早出现于唐朝,时间不符,排除。‎ ‎29.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蕴含着撼人心魄的超越时代的“悲壮之美”;唐代壁画则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这种变化说明 A. 艺术创作风格不同 B. 北魏时期社会状况 C. 艺术与现实的关系 D. 唐朝国家统一强大 ‎【答案】C ‎【解析】北魏时代社会动荡不安,所以在敦煌艺术中,北魏时代的壁画充分反映了“流血”、“杀戒”等内容;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国家统一,唐统治者实行开放的经济文化政策,所以唐代壁画规模宏大、色彩绚丽、气魄雄浑。因此材料中的变化体现了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 ‎30.如果想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作物和果树栽培方法,最好查阅 A. 《九章算术》 B. 《尚书》 C. 《水经注》 D. 《齐民要术》‎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故答案为D项。A项《九章算术》总结了我国汉朝之前的数学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水经注》是我国的地理著作,不符合题意,排除。‎ ‎31.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 ‎①庸 ②调 ③徭役 ④两税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古代赋税制度主要以人丁为主,包括地租、兵役、徭役等,还包括以户为单位征收的调,如布帛等,这些都具有加强人身依附关系的作用。唐太宗时实行以庸(纳绢)代役,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按土地财产征税,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驰。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32.《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上、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 A. 具有重诗的社会风 B. 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 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 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答案】A ‎【解析】联系所学可知,唐朝时期诗歌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材料“《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说明唐朝时期出现了重诗的社会风气,故A项正确;BC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排除D。‎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切入,结合唐诗进行思考。‎ ‎33.日本学者认为,与依靠强权将诸民族夷为平地的“罗马和平”不同,唐王朝在处理诸民族关系上则较为灵活、开放和包容,而且还承认他们的“自立”。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A. “天可汗”的由来 B. 羁縻府州的施行 C. 均田制度的推广 D. 遣唐使船的往来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唐王朝在处理诸民族关系上则较为灵活、开放和包容……承认他们的‘自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实行羁縻府州,这与内地一般府州不同,中央政府并不对其实行直接的统治,而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故答案为B项。A项受唐代羁縻政策影响,北方各族纷纷入朝,尊唐太宗为“天可汗”,排除;C项材料所述与土地制度无关,排除;D项材料强调的是唐代的少数民族政策,而不是对外政策,排除。‎ ‎34.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一大转变是改变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而“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转变发生在 A. 西周时期 B. 北魏时期 C. 唐朝初期 D.唐朝中期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是唐代两税法的特征,所以这一转变应该是发生在唐朝中期,故选D项;ABC项时期两税法尚未实行,与题意不符,排除。‎ ‎35.唐代僧一行预言过两次日食(发生于公元724、725年),当其没有被观察到时,他不是去检查修正所依据的大衍历,而是去颂扬唐玄宗的德行感动了上天。这一故事说明 A. 伦理中心主义影响了科学家判断 B. 佛教思想在唐代占据着主导地位 C. 天文观测技术落后导致迷信泛滥 D. 君主专制阻碍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唐代僧一行的所作所为来看,中国古代皇权社会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判断往往受到世俗社会的影响,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材料没有突出佛家的重要作用;C选项没有明白材料的真实含义;D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3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 A. 诸葛亮 B. 贾思勰 C. 祖冲之 D. 郦道元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位第七位,他的研究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的时间。故答案为C项。A项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其贡献与圆周率无关,排除;B项贾思勰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郦道元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不符合题意,排除。‎ ‎37.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最有可能临摹了 A.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C. 刘子翚的《昭君出塞图》‎ D. 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画卷的原作是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故答案为A项。B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记录了北宋时期汴京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刘子翚是宋代理学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利玛窦生活于明朝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 ‎38.“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段话反映了 A. 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 B. 郡国并行威胁中央集权 C. 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 D. 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旨在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信息“方镇相望于内地”可知,其反映的是唐代的藩镇割据;据“往往自择将吏,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可知,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集权,故D正确。宗法血缘关系得到强化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错误;郡国并行出现在西汉时期,故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藩镇割据使中央集权遭到削弱,而非君主专制制度遭到破坏,故C错误。‎ 二、非选择题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分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加之汉代通经致仕政策的刺激,于是“专事经学,其风甚笃”。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当时流传这样的话:“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据孔毅《汉晋之际儒学信仰的危机与演化》‎ 材料二 东汉后期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经过玄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洗礼,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思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 ‎——据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晋之际儒学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并简析玄学兴起的意义。‎ ‎【答案】(1)表现:受统治集团尊崇,成为国家正统思想;是知识阶层的安身立命之道;被普通民众认同,民间影响日益扩大。‎ ‎(2)原因:儒学的繁琐化、神秘化、封闭化,导致自身活力丧失和影响力下降;社会动荡侵蚀了儒学信仰的政治、物质基础;佛、道思想对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6分)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人的抽象思辨能力,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交流;解放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儒学的复兴(新儒学的产生)。‎ ‎【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等信息,可从受统治集团尊崇,成为国家正统思想;是知识阶层的安身产命之道;被普通民众认同等方面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即可。‎ ‎(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等信息可从儒学自身活力丧失和影响力下降、社会动荡、佛道思想传播等方面分析原因即可。第二小问,关于玄学兴起的意义,根据材料“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恩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可从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交流)、解放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儒学的复兴等方面思考作答。‎ ‎4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的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成立了一个松散的合作联盟,旨在孤立和削弱匈奴势力。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丝绸之路是汉朝探索出来的,让中国融入世界,并渐而有发言权和影响力的一条大国之道。 ‎ ‎ ——穆涛《汉代的政治丰碑和国家隐痛》 ‎ 材料二 唐朝丝绸之路畅通,“伊吾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的局面形成后,丝绸大量输往许多国家,外来物品也纷纷涌入。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秦汉以来,唐马最盛”,“绢马贸易”满足了西域各国渴望得到的丝绸,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成为中西交通的重要工具。外来物品如金银带把杯、彩釉玻璃等器皿传入中原,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最终使唐代手工业品的制作风格发生了改变。 ‎ 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西域音乐、舞蹈、绘画,给传统文化注入清新的气息,以外来乐舞为参照,中国古代“功成作乐”的礼仪制度进行了更新改造。敦煌壁画描绘出只交纳商税、不承担政府义务、定居唐朝境内创业的外国商旅,莫高窟珍藏的大量佛门经文,以及融合西方艺术创造出崭新东方美的造像,将人类共同的美、共同的人性经过潜移默化的整合后以艺术形式再现出来。在不同文明的碰撞过程中,唐朝文化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和发展,并汇集为开创新时代的动力,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 ‎ ‎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卷3》‎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 ‎(2)根据材料二,分别从地域、内容、对象三方面指出唐丝绸之路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发展的影响。 ‎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丝绸之路绵延不衰的原因。‎ ‎【答案】(1)特点:由汉武帝和张骞等推动形成;从军事路、外交路延展为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互利互惠;持续时间长,是长达千年的中西交通要道。 ‎ ‎ (2)变化:①从地域(范围)上看,唐朝丝路覆盖了西亚、南亚乃至非洲东海岸。②从内容上看,唐代从商业贸易扩展到文化、民俗、政治、军事、手工业工艺等领域。③从对象上看,唐朝扩大到南亚、西亚等国。影响:①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壮大了唐军实力;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③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④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⑤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3)原因: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②国家重视发展对外(丝路)贸易;③古代中华文明的先进性与开放包容特性对周边国家地区具有较大的吸引力;④中外商人对丝路贸易的推动;⑤海陆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解析】“一带一路”是高考的热门话题,也是高考潜在的考查知识点。本题以中外交流为切入点,引入古代丝绸之路、启蒙运动、全球化、改革开放等知识点,引导考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心国家大事。‎ ‎(1)据材料“丝绸之路最初是军事路、外交路,汉武帝派使臣联合西域……成立了……合作联盟……之后是民生路、商业路、世贸路,再之后发展成了当时世界上最繁忙的物流大通道”“物质交流的同时,中国文化、印度的佛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文化也相互间交集共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范围、时间、交流渠道等方面概括 ‎(2)根据材料“伊吾之右,波斯以东”和“丝绸是唐朝赋税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外交的主要礼物”“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工艺技术的模仿和审美情趣的启示”分别从丝绸之路的地域、内容分析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第二小问的答案,根据“唐初赠帛与彩缎予突厥,稳定边疆形势”得出稳定了唐朝西北边疆形势;根据“西域骏马也极大地改善了唐朝的军队装备”得出壮大了唐军实力;根据“激发了唐朝工匠的仿制兴趣和创新热情”得出推动了唐朝手工业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根据“商贸活动带来了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得出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融合;根据“最终形成了以唐为核心向四周辐射的文化圈”得出引领了周边国家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3)对于汉唐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联系所学汉唐时期的社会状况来分析,一般来说从政治、政策、开明程度、经济水平与商人的贡献展开叙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