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2.00 KB
  • 2021-08-26 发布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曲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第四次考试 历史 试题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 ‎1.在史学界,关于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其成立于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的学者均有其人,而且每种观点都有比较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托。这应该说明了 A. 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才得成立 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经历了波折 C. 历史研究史料丰富难有统一结论 D. 军机处设置过程具有机密性特点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这几个时间均有严谨的史料作为依托,说明这几个时间分别是军机处发展的重要阶段,故推知军机处发展是一个过程,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只是体现了军机处的发展但是并未体现其中的波折,故B选项错误;C选项表述太过绝对,材料只是出示了一个特殊的事例,并不具备总结性语句的条件,故错误;D选项,材料并未详细描述军机处的特征,故错误。‎ ‎2.洪武十五年十一月,“上……欲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乃以礼部尚书刘仲质为华盖殿大学士,翰林学士宋讷为文渊阁大学士,检讨吴伯宗为武英殿大学士,典籍吴沈为东阁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等为之,辅导太子。”这些大学士的品级很低,秩皆正五品。这种变化最能反映 A. 大学士在朝廷中能发挥的作用有限 B. 皇权强化需要政治制度革新 C. 宰相制度的重要性 D. 明朝时君主专制制度的日渐腐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主旨的是强调明太祖时期增设殿阁大学士机构的变化而非殿阁大学士的职能,且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分解皇帝压力作用明显,故A选项错误;根据题意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之后,政务负担沉重,因此设置内阁分担压力,且阁臣品级不高为此都是服务于皇权加强,故B选项错误;此时宰相制度废除,故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制度革新,而非制度腐败,故D选项错误。‎ ‎3.历史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名士品评之风。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此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 B. 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C. 民间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 D. 士林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 ‎【答案】C ‎【解析】‎ ‎【详解】A表述不准确,虽然士林舆论对于官员选拔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朝廷才是最终的决定机构,故错误;材料中尚未详解九品中正制度,更未提及品评官而是强调士林舆论的影响,故B选项错误;根据士林舆论影响朝廷选官,推断C选项符合题意,故正确;D选项根据材料士林评价最终通过朝廷起到作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 ‎4.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 B. 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 C. 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 D. 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要追溯到汉代的察举制,但其主要是以人的品德和才学为主要的举荐依据,这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 从这个角度讲肯定了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C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所强调的主旨,排除;材料并未提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好坏比较,B项排除;材料同科举制无关,D项排除。故选C。‎ ‎5.吕思勉《中国通史》中写道“隋炀帝本好辞华,所设的进士科,或者不过是后汉灵帝的鸿都门学之类。……这是制度本身的变化,不能执后事以论其初制的。科举所试之物,虽不足取,然其取士之法,则确是进步而可纪念的。”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德主才辅的人才观逐渐形成 B. 科举从学术研究转为选才手段 C. 选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选官考试内容日趋经世致用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科举起初因隋炀帝爱好文辞研究鸿都门学而设,并非作为选才之用,随着后世对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科举成为中央依据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体现公平公正,故B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体现德行对于选才的影响,故排除。C项,科举制度自设立后沿用至明清,选官方式未发生根本性转变,故排除。题干未体现选官考试内容的变化,故排除D项。‎ ‎6.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一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中央集权是指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A体现的是分封制,B体现的是宗法制,都没有强化中央集权;C体现的是强调发挥宰相等大臣参政议政的作用,属于中央官制,也与题意无关;D体现的是元朝行省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7.下表是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官职特别是等级较高官职的人数和比例较大,然而到了南宋时期,宰相祖辈担任官职的人数和比例减少,祖辈无官职记录的人数大大增加,说明越来越多没有政治家庭背景的平民有机会能够在朝中担任宰相一职,社会阶层流动加强,故排除A,选B;材料反映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排除C;材料反映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功能增强,排除D。‎ ‎8.据《明史》记载,明朝十三道监察御史“凡政事得失,军民利病,皆得直言无避。有大政,集阙廷预议焉”。由此可见 A. 监察御史必要时可参议军国大政 B. 明朝的都察院拥有部分司法权力 C. 纠察百官是监察御史的首要职能 D. 监察御史的监督权有较强依附性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朝的都察院。材料表明,但凡国家政事的得与失,军事与民生的利与弊,十三道监察御史都应该直言不应该回避。当国家有重大政事的时候,应该集合到朝廷积极参与讨论,即监察御史可参议军国大政,A项正确。司法权侧重对案件和罪犯的审判,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错误;材料的侧重点不在纠察百官和行使监督权,而是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决策的讨论,C、D两项错误。‎ ‎9.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答案】B ‎【解析】‎ 古代“雀” “爵” 相通,“猴”“侯”同音,“射爵射侯”就是追求封爵、封侯,因此这类画像石刻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官进爵甚至封侯,即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故B项正确;抑制王侯势力是在西汉(推恩令大大削弱了王国势力),东汉时期的王侯势力已经对中央够不成威胁,故A项错误;射雀、射猴和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相违背,故C项错误;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是对画像石的误读,不符合材料关键信息“射爵射侯”的真实含义,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以东汉画像石为切入点,考查考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本题题目新颖,紧跟全国卷的命题思路,是江苏历史卷中的亮点。汉代画像石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曾对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指出“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假如把这些石刻画像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的汉代史”。由此可见汉代画像石对研究汉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10.从战国时代开始,汉字出现了分场合使用的不同书体。一种是祭祀用书体,笔画比较繁琐;另一种是文书行政用的书体,笔画比较简略。据此可知,秦朝所统一的文字是 A. 作为中央集权管理手段的文书行政书体 B. 作为大一统国家象征符号的祭祀用书体 C. 反映皇帝好大喜功而用笔画繁琐的篆书 D. 基于方便推广考虑选择笔画简略的隶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秦统一之后的文字,具体的知识点是文字的演变。根据知识秦统一之后所有的文字是篆书,具体而言是小篆。在战国文字中的篆书有两类,一种是笔画复杂的大篆有着明显的象形文字的特征,另一种是笔画相对简单的小篆,为此我们可以结合材料推断秦朝的时候选用的笔画简单的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而统一文字也是加强统一维护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故先秦主要是中央集权管理文书行政用的故选择A选项;B选项祭祀用书体笔画复杂不符合小篆和大篆相比的特征,故排除;C选项笔画繁琐不符合小篆和大篆相比的特征,故排除;D选项统一之后的官方文字是小篆而非隶书,故排除.‎ ‎【点睛】本题虽然是一道基于文字演变的题,但是也考查了史学素养和史料实证,为此我们应该知道这个题与教材知识的衔接点。这个衔接点就是文字演变的大趋势,是由繁到简的演变,如果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个趋势,本题也就很容易做出来了。‎ ‎11.《史记•屈贾生列传》载:“汉武帝(刘彻谥号武帝: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任郡守。其中贾嘉最为好学,继承了贾谊的家业,曾和我(司马迁:死于公元前90年)有过书信往来。到汉昭帝(谥号,死于公元前74年)时,他担任九卿之职。”由此可以推断 A. 《史记》记载详实史料可信 B. 贾谊家学渊源世代为官 C. 《屈贾列传》存在补写或篡改 D. 谥号是帝王死后的封号 ‎【答案】C ‎【解析】‎ ‎【详解】‎ ‎《屈贾列传》中写贾谊之孙贾嘉“到汉昭帝(谥号,死于公元前74年)时,他担任九卿之职”,司马迁死于公元前90年,根本无法看到贾嘉官至九卿,更不会事先知道昭帝的谥号。可见,在司马迁之后,有人对《屈贾列传》进行了补写或篡改,故C正确,A错误;材料只是说明汉武帝提拔贾谊的两个孙子为官的信息,无法体现世代为官,排除B;根据汉昭帝(谥号,死于公元前74年)可知谥号是帝王死后的封号,而不是根据材料推断得出的,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司马迁:死于公元前90年”“汉昭帝(谥号,死于公元前74年)时,他担任九卿之职”,从时间上看明显前后矛盾,然后得出结论《屈贾列传》存在补写或篡改。‎ ‎12.范文澜《中国通史》载“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坑孟派儒生,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作者认为秦始皇 A. 焚书坑儒只是针对儒家 B. 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 C. 依旧借助儒家治理国家 D. 积极推行法制,依法治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秦始皇焚民间藏书”“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皇宫中却藏有大量图书,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可知,秦始皇并非完全废止儒家思想,只用法家一种思想治国,体现秦始皇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故B正确;根据“只许士人学秦朝的法律制度,以吏为师”可知,焚书坑儒不是只针对儒家,排除A;材料反映秦始皇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统治,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不能体现“朝廷上仍有博士官和儒生(如张苍、叔孙通、伏胜等)或传经或议论政事”,排除。‎ ‎13.某地出土一件重要的文物方升,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铭文,左壁刻:“十八年……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器壁与柄相对一面刻“重泉”二字。底部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从方升所刻铭文中我们能够断定 A. 商鞅是我国古代方升的发明者 B. 秦统一后仍用商鞅规定的度量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 C. 秦始皇对商鞅变法进行了修正 D. 秦始皇完成统一后又在全国颁布了新的度量衡标准 ‎【答案】B ‎【解析】‎ 方升是商鞅任“大良造”时所颁发标准量器。方升底部加刻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证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以商鞅所规定的制度和标准统一全国的度量衡,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14.隋代史官属于皇帝侍臣,通过忠实履行其职权,记录皇帝的“动作法度”,使当代皇帝畏于死后留下臭名而有所顾忌,更使后代皇帝行为举止有所殷鉴,从而实现其存在的政治意义。这表明隋代史官 A.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B. 因侍奉皇帝而影响记载史实的客观性 C. 工作认真负责而成为后世史官典范 D. 因参与政治管理而淡化历史记录职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通过题干中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皇权的作用 ,故A项正确;题干主要述及隋代史官的作用,而没有涉及其记载史实的客观性,故B项错误;题干主要强调隋代史官的作用,没有涉及其“成为后世史官的典范”,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中所述及的隋代史官的作用可知,其参与政治管理并没有淡化其历史记录的职能,故D项错误。‎ ‎【点睛】中国历代均设置专门记录和编撰历史的官职,统称史官。各朝对史官的称谓与分类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类记录类和编纂类两者。史官刚刚出现的时候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很长时间,这两者是不大分别的,后来演化出专门负责记录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馆史官,前者随侍皇帝左右,记录皇帝的言行与政务得失,皇帝不能阅读这些记录内容,后者专门编纂前代王朝的历史。‎ ‎15.贞观年间有个铁的规定:“任何官员向皇帝奏事,必须史官相随在旁,不管发表什么言论都记录在案;如果要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此材料可以表明唐朝 A. 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B. 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 C.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 史官的地位有很大的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官员向皇帝奏事须有史官记录在案,“弹劾某官员,必须对着皇帝的仪仗朗读弹劾内容,并对此负责”,这种规定有利于监督君臣的言行,表明唐朝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故选A项;材料信息反映了对官员奏事、弹劾有了严格的要求,并未体现官员奏事、弹劾的渠道受阻,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了对官员奏事、弹劾有了严格的要求,无法体现君主专制加强,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史官的地位提高,排除D项。‎ ‎16.193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张闻天发表文章,批评毛泽东的策略是“狭隘的经验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宣称根据地的主要危险是“过低估计苏区的力量而过高估计白区的力量”。这反映了当时 A. “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不被中共中央认可 B. 毛泽东过低估计了国民党统治区的力量 C. 敌后抗日根据地对自身力量估计过低 D. 张闻天的判断与当时国共实际情况相符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做题的关键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对于毛泽东的思想进行批判,认为是保守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当时毛泽东正在井冈山践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符合中国实践的正确探索,据此推断党中央犯了左的错误,故选择A。B选项,毛泽东的主张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故错误;C选项此时是国共对峙时期,并非全面抗战时期,表述不准确故错误;D选项,张闻天犯了左倾错误,故排除。‎ ‎【点睛】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共在八七会议之后纠正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开始新的革命尝试但是党内却出现了左的情绪,坚持走苏俄的“中心城市暴动”的路线。此时毛泽东进入井冈山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但是与中共中央格格不入为此一直遭到批判。‎ ‎17.1937年,国民政府中央经济行政机构编制由3684人减至1561人,精简率达58%。原来分属于政府和军队的经济机构,基本上归口在经济部、交通部和财政部之下,最后又受国防最高委员会领导。这一调整旨在 A. 适应全面抗战的需要 B. 优化政府机构的职能 C. 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D. 规范经济管理的模式 ‎【答案】A ‎【解析】‎ ‎【详解】原来分属于政府和军队的经济机构,基本上归口在经济部,交通部和财政部之下, 最后又受国防最高委员会领导,适应了全面抗战的需要,标志着国民政府战时经济领导体制的形成,为战时统制经济的实行提供了制度保证,故A正确;国民党调整中央经济行政机构主要目的是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优化政府机构的职能不是主要目的,排除B;材料表明国民党实行战时统制经济,这一定程度上压制了民族工业,C错误;国民党调整中央经济行政机构主要目的是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规范经济管理的模式”不是主要目的,排除D。‎ ‎18.下表反映了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两大政党的情况。据此推断,两党斗争的焦点应体现在 A. 是否拥护君主专制 B. 是否实行政党政治 C. 是否拥护民主政治 D. 是否拥护袁世凯 ‎【答案】D ‎【解析】‎ ‎【详解】国权党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拥护袁世凯政府,国民党以“民权党”自居,坚决反对总统制,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两党斗争的焦点体现在是否拥护袁世凯,故D正确;中华民国成立已经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两党斗争不存在是否拥护君主专制的问题,排除A;政党政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不符合题意,排除B;国权党和国民党都主张民主政治,两党斗争的焦点是是否拥护袁世凯,是否实行总统制,C错误。‎ ‎19.‎‎1938年12月6日 ‎,日军在《昭和十三年秋季以后对华处理办法》中指出:“以攻占汉口、广东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恢复治安。”并规定:“如无特别大的必要时,不准备扩大占领地区。配置兵力“要限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内,仅起到在政治上和战略上压制国民党军队的作用”。日军的意图在于 A. 将治安作为首要任务 B. 乱国民党军队战略部署 C. 由战略进攻转为防御 D. 把抗日根据地作为主要目标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战术及对国、共两党策略发生变化,由速决战改为长期作战并意图集中兵力进攻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故D项正确。A项,为对题干的直接解读,未深入本质意图,排除。B项,日本此时对国民党进行政治上和战略上压制,未涉及针对作战部署层面,排除。C项,此时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但日本仍对敌后抗日根据地采取清扫政策,未体现战略上的防御,故排除。‎ ‎20.中国红军长征经过云南马龙、宣威地区时,周恩来的警卫员未经允许从老乡家里拿了两碗苞米饭10个鸡蛋,准备给病中的周恩来补充营养。周恩来知道后,立即严肃批评,要求警卫员写检讨,并按价付钱给老乡。由材料推知,长征能够胜利的原因之一可能是 A. 有坚定的执政为民信念 B. 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C. 发挥了从严治党的作用 D. 有严明纪律和乐观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周恩来因警卫员未经老乡允许擅自拿物品,触犯了农民了利益,故对其进行严肃批评,并等价偿还,体现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为长征胜利争取民心,故B项符合题意。A项,此时共产党处于长征时期,尚未上升到执政地位,排除。C项,材料中无法体现警卫员是否是党员身份,因此无法体现从严治党,排除。D项,题干旨在保护农民利益,获得群众支持,批评检讨体现了共产党内治理严明纪律严格,但乐观精神未体现,故排除。‎ ‎21.1894年9月,北洋水师“经远舰”在黄海大战中沉没于辽宁庄河海域。2018年9月,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53毫米格鲁森炮弹、120毫米炮弹引信等,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推测为海战前紧急添置,清廷为战争做了一定准备。这表明 A. 考古发掘的史料最为真实可信 B. 史料的丰富促进史学研究发展 C. 真实的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 D 主观意愿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考古人员在该舰遗址中发现”“均不见于‘经远舰’出厂档案”中可以看出,随着史料的丰富,促进对甲午中日战争的研究,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最为真实可信”;C项说法错误,错在“依赖”;材料强调的是史料的作用,故D项排除。‎ ‎22.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无记名投票选举中,选出政府委员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7人,超过三分之一,共产党人徐特立立即申请退出,另选非党人士白文焕递补。这一做法 A.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D.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抗战时期的根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不是国民革命时期,故A错误;土地革命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错误;抗战时期主要任务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故C错误;根据地政权三三制的原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题干现象所处的时间范围,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1941年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关键信息分析出抗日战争的时期,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3.1923年陈独秀说:“辛亥革命本身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但以革命运动中主要分子而论,却大部分不出于纯粹的资产阶级,而属于世家官宦堕落下来非阶级化之士的社会;这种非阶级化的‘士’之浪漫的革命,不能得资产阶级亲密的同情。”此评论意在强调 A. 争取资产阶级参加革命 B.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C. 资产阶级革命与无产阶级无关 D. 国民党的政治领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根据辛亥革命“这种非阶级化的‘士’之浪漫的革命,不能得资产阶级亲密的同情”,说明陈独秀希望争取资产阶级对革命的支持,争取资产阶级参加革命,故A正确;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CD与材料无关。‎ ‎24.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 引发了军阀割据 B. 强化了中央集权 C. 结束了君主专制 D. 实现了民族独立 ‎【答案】A ‎【解析】‎ ‎【详解】辛亥革命过程中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削弱了中央集权,引发后来的北洋军阀割据纷争。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引发了军阀割据。故答案为A项。材料认为辛亥革命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但材料没有涉及,排除C项;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排除D项。‎ ‎25.历史学家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对某历史事件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祟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这一现象 A. 使鸦片战争失去人民支持 B. 使太平天国运动形势逐渐发生变化 C. 使义和团运动遭到八国联军的镇压 D. 使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分崩离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是一场代表贫民利益的暴力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这次运动是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本题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到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26.‎1919年6月28日中国巴黎和会代表团拒绝参加和会签字仪式,并发表声明:“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中国全权愿竭诚布陈,静待世界公论之裁判。”此事件 A. 揭开了反帝反封爱国斗争的序幕 B. 继承了义和团反帝爱国的传统 C. 抵制了违背公正原则的国际条约 D. 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新方向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中的时间‎1919年6月28日是五四运动后。A项表述适合五四运动,排除。B项与题干中的材料信息无关,排除。中国巴黎和会代表团拒绝签字是抵制违背公正原则的国际条约,维护主权的表现,C项正确。指明中国民主革命新方向是毛泽东在1927年之后,排除。故选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的背景 ‎27.某学者评论义和团运动时写道:“他们站在新旧交替的世纪转折点,对已然逝去的时光作出了深情的回望,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这里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 A. 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 起到了促进历史转折的作用 C. 没有认识到历史发展趋势 D. 本质上依然是一场农民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不愿意也不屑于看一眼面前金发碧眼的西洋”反映了义和团运动对西洋外来事物持排斥态度,盲目地排外体现了他们对近代历史发展趋势的非理性认识,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义和团抗击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排除A 项;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农民运动,并没有起到促进历史转折作用,排除B项。材料不是从义和团运动性质角度阐述,故D项错误。‎ ‎28.1834年,在与英国首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有关往来文书、通商等问题的交涉中,两广总督卢坤得出这样的认识,“该夷船止有两只,所持铜炮之利,可以及远摧坚……且该夷素性凶狡,向来持其船坚炮利,蚕食诸夷,一旦创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势必狡焉思逞”。这表明卢坤 A. 对西方的认识停留在表象层面 B. 已经摆脱天朝上国的陈腐观念 C. 夸大战争威胁为妥协制造借口 D. 认识到中英差距产生防范心理 ‎【答案】D ‎【解析】‎ ‎“所持铜炮之利,可以及远摧坚……且该夷素性凶狡,向来持其船坚炮利,蚕食诸夷,一旦创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势必狡焉思逞”,表明通过与英国的交涉,卢坤已经感受到了英国的强大,感觉到了情形的严重,并注意加强防备,D正确;A不符合材料,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卢坤并非夸大了形势的严重性,材料也无法体现卢坤的妥协性,C错误。‎ ‎【名师点睛】‎ 解题关键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材料大意是:卢坤已经感受到了英国的强大,感觉到了情形的严重,并注意加强防备。‎ ‎29.英国教会在上海创办的印刷厂曾出现“牛拉机器印刷”的怪事。据传教士回忆:“这个前景在国内(指英国)引起极大兴趣,为了满足当时估计的需要,……预订了《圣经》100万册。……几部大机器从英国运往上海,安装后,以牛车为运转工具,立即开始昼夜印刷。”对该史料解读合理的是 A. “这个前景”应该是指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 B. “这个前景”应该是指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 “牛拉机器印刷”反映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竞争的激烈 D. “牛拉机器印刷”反映出英国印刷技术的落后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牛拉机器印刷”的是《圣经》,那么鸦片战争英国的胜利并未在中国出现《圣经》的热销,因为外国在中国传教的自由是《天津条约》后取得的。所以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信奉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思想而成立的宗教,与《圣经》有关,故B项正确;用牛拉可以取代人力,只为提高生产效率,并不能体现竞争激烈,所以C项错误;牛拉机器说明在中国技术的进步,并不能说明英国技术落后。故D项错误。‎ ‎30.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各省宣布独立时,很多省是新军起事,咨议局服从,立宪派主政。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这可以佐证 A.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的结果 B. 新军是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体力量 C. 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 各省独立是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合奏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表明,辛亥革命的成功,既离不开革命派对新军的思想动员作用,也离不开立宪派的社会号召作用,这是二者合力的结果,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立宪派和革命派共同努力,促使辛亥革命成功,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立宪派的目标是实行君主立宪,不是建立共和国,C说法错误,排除;各省独立与革命派和立宪派的联合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故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立宪派首领汤化龙起草通电以咨议局、商会、教育会名义请各地响应”“革命派依赖新军的实力,立宪派凭借社会声望”,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辛亥革命的史实分析解答。‎ 二、主观题 ‎31.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 科举意在“尚贤”,但又竭力维护公平,以应对“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故明清两代科举,严格限定知识范围,而以“四书”为准,否则,科考便须“多买书,多求学,平民寒士的力量多半办不到,那么考试起来一定还是图书满家的贵家子弟占有优势”。但“四书”经义要“讲是非,是非转无标准”,遂以朱熹《集注》为圭臬,“则是者是,非者非,既是人人能讲,则录取标准又难定”,复又严格限定文体,强调答卷的格式化或标准化,即考生作答须用八股文,因其“文字必有一定格律,乃可见技巧,乃可评工拙,乃可有取舍之标准”,且令评卷者难逞一己之私意。此外,殿试、锁院、弥封、誊录、截角等,无不意在维护公平。清代还规定官员子弟参加乡试,须另立“官卷”以区别于“民卷”,并发展了明代南北分卷的做法,通过“分省取中”避免倾轧文风不振之地。同时,明清两代还屡因科场案件而兴大狱,涉事官员动辄杀、遣、革、降。‎ ‎——改编自杨国强《衰世与西法》、钱穆《国史新论》等 材料二 清政府曾以办学堂来填补科举制的教育功能,但科举在“学堂成效未有验”时突然废除,全国教育乃成一锅夹生饭。不论学堂培养出的新学生是否人才,后来“出任时艰”者的确多是这些人。惟他们在“出任时艰”时能否比科举选拔出的士人更能因应中国面临的问题,才是问题的关键。以民国政治的不如人意,问题的答案也许不那么正面肯定。严复就曾批评北洋学堂“弟子无得意者”,“且此不独北洋学堂为然”。至此,读书人“无用”的潜台词呼之欲出,反智倾向或即因此得到某种程度的复兴。而且,蔡元培等多强调读书与做官分开,但若学堂仅为教育机关,而不再是官吏养成之地,则有良好训练的官吏又从何而来?士大夫既不从士来,传统的官吏生成方式即只剩“出将入相”一途。军人在近代中国的兴起,似乎已成必然之势。那时有人谈选女婿的标准,要“三十岁以下,又成名又成业者,且非军人”,报人王新命答说:“在科举已废的今天,三十岁以下能够成名成业的非军人,实不可多得。”此外,传统中国士人多在乡间读书,继而到城市为官,最后多半要还乡。废科举后读书人则基本于城市定居,不再讲求叶落归根,则城乡渐成分离之势,而乡村中读书人比例的降低也意味着道义约束日减,出现“土豪劣绅”的可能性转增。‎ ‎——改编自罗志田《清季社会变迁与民国政治:科举制改革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科举考试维护公平的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措施有何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废科举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1)措施:严格限定考试范围、答案来源和答卷格式;避免财富、权力、地域等差异转化为科举的优势;对科举案件惩以重刑。(如若考生答出“限定‘四书’”等具体内容最多给。)‎ 影响:注重客观标准,利于政权开放,或扩大统治基础;避免阶层固化,促进社会流动;遏制地方意识,巩固中央集权或促进政治统一等。‎ ‎(2)影响:教育水准下降;政治统治低效;知识分子边缘化;传统“四民”结构瓦解;助长反智倾向;推动军阀崛起;拉大城乡分化;加剧乡村失序;知识分子上升渠道阻塞,或转与政府对立等。‎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中明确指出考试范围严格限制在“四书”,答案来源必须以朱熹《集注》为圭臬,答卷格式必须用八股文。以“官卷”区别“民卷”、南北分卷等,均是为了避免财富、权力、地域等差异转化为科举的优势,堵塞贫寒子弟求学上进的通道。履兴科场大案,对科举案件惩以重刑,动辄杀、遣、革、降。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建设、统治思想、阶级社会的角度分析,首先是统一了客观标准,有利于更多的人进入统治阶层,政权开放,扩大统治基础。其次是消除地方对中央政府的威胁,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格局。第三是避免阶层固化,促进社会各阶层的相互流动。‎ ‎(2)由民国政治的不如人意和严复批评北洋学堂可知,废科举后中国的教育水平在下降和政治统治的低效。“读书人‘无用’的潜台词呼之欲出”表明读书人被社会边缘化,传统“四民”结构瓦解,同时反智倾向得以复兴。官吏不能从读书考试而来,就只能从军功而来,因此推动了军阀崛起。新式知识分子读书后定居城市,不愿返乡,导致先进的思想观念无法延伸至乡村,从而拉大了城乡分化,也加剧了乡村社会秩序的混乱,“土豪劣绅”横行乡野;由于读书与做官的分离,知识分子的上升渠道被阻塞,有可能转而与政府对立。‎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 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 材料二 ‎ ‎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做简要评价。‎ ‎【答案】(1)特点: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文武并用,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注重文化感召;形成朝贡体制,确立君臣关系;缺乏正式的外交机构;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 ‎(2)变化:逐步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观念,改变了外交态度;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 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开始接受西方思想观念,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表现之一,是中国的进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材料信息“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信息“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 ‎,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再根据材料信息“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做简要评价。 ‎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