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3.50 KB
  • 2021-08-26 发布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 一、单选题 ‎1.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因此,分封制下的诸候,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 B. 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 C. 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 D. 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分封制分封了不同的人群,新的封国与原居民糅合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并且发展了这种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材料主要强调了受封国的独立性,所以分封制的实行使封国形成为地方政权,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强化旧有的宗族因素,而是强调分封制的实施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A项错误。分封制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政治管理,国家政治管理也由松散趋向严密,B项错误。材料提到“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所以宗族界限并没有彻底打破,C项错误。‎ ‎2.“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A.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 B.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 C.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 D.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 ‎【答案】B ‎【解析】‎ ‎【详解】“有子继位”为王的商王“最受后世的尊敬”,表明商朝晚期注重王位在“父子间传承”,是宗法世系观念加强的表现,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嫡长子”继承制的稳定,A项错误;王位世袭制在商朝衰落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后世尊敬成功传位儿子的商王,不能认定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D项不符合题意。‎ ‎3.春秋时代,社会群体可分为公子、卿大夫、士三层;到战国时期,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种变化说明 A. 等级制度逐渐消失 B.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C. 儒学思想产生影响 D. 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答案】B ‎【解析】‎ 战国时期等级制度仍然存在,并未逐渐消失,故A错误;战国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发生巨变,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含义发生变化,故B正确;“大夫或士大夫”称谓变化与儒学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官僚政治已经确立,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和社会变革的重大影响,再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大夫或士大夫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4.据《春秋》记载,从公元前722年到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达33次,而朝周王者仅3次。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 礼乐制度的破坏 B. 井田制度的瓦解 C. 分封制度的崩溃 D. 诸侯势力的崛起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而材料中没涉及与此相关的内容,故可排除A;井田制度的瓦解和分封制度的崩溃应是这一现象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可排除BC;到了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势力的崛起,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所以出现了材料中的这一现象,故选D。‎ ‎5.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这本质上说明 A. 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 B. 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 C. 各国想藉此继承周王权威 D.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 ‎【答案】D ‎【解析】‎ 战国时期,诸侯国模仿周天子时期的封王,显然是对于天子礼乐制度不予遵守,体现出分封制维系的宗法制的崩溃,故D项正确;材料不是体现出对于先王的尊崇,故A错误;B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的意图;C中各国说法绝对,材料是模仿周天子制度。‎ ‎6.《左传·桓公二年》记载,“晋昭侯封桓叔(昭候之叔)于曲沃。师服预言:“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今晋,甸侯也,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师服意在 A. 离间宗亲关系 B. 维系统治秩序 C. 取消分封制度 D. 建立中央集权 ‎【答案】B ‎【解析】‎ 材料中的“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夫有贰宗”体现出分封制的等级关系;材料中的“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说明该制度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即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关系在当时有利于维系统治秩序。故答案为B项。A项与材料中宗法关系的作用不符合,排除;此时实行的是分封制度,排除C项;前秦时期没有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排除D项。‎ ‎7.钱穆先生认为:“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据此,下列“现实”与“制度变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西周灭亡——秦朝郡县制 B. 秦朝灭亡——汉初郡国并行制 C. 藩镇割据——唐朝三省六部制 D. 丞相擅权——明朝内阁制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存在,故A项错误;汉高祖刘邦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了郡国并行制,故B项正确;唐朝三省六部制是为加强专制主义的,而藩镇割据是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故C项错误;为了加强皇权,才废除丞相,实行内阁制,故D项错误。‎ ‎8.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始皇”为“制六合”而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B. 设三公九卿加强皇权 C. 颁布细密严苛的法律 D.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答案】A ‎【解析】‎ ‎【详解】郡县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故A项正确;BCD三项虽也有利于维护统治和国家的统一,但相比较而言,郡县制更为直接有效,排除。‎ ‎9.请根据下列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B. 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 C. 反映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D. 反映了秦朝、唐朝、明朝、清朝四朝的情况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从三公到三省六部,再到内阁、军机处,这反映了君主专制逐渐加强,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了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故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三公属于秦朝、三省六部属于唐朝、内阁属于明朝、军机处属于清朝,故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0.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吕不韦徒蜀自杀;汉武帝执政53年,先后更换12位丞相,丞相任职的平均时间为4年,被杀的概率约三分之二。这表明( )‎ A. 秦汉丞相位高权重 B. 秦汉相权无足轻重 C. 相权不能制约皇权 D.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秦汉时期,丞相统领百官,相权极重,能够与皇帝的君权相争,因此相权与君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一对重要的矛盾,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D正确;材料表明丞相大多不能善终,说明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并非丞相位高权重,排除A;秦和西汉前期,丞相统领百官,位高权重,B错误;相权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C错误。‎ ‎11.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位高官应是 A. 太尉 B. 廷尉 C. 丞相 D. 御史大夫 ‎【答案】D ‎【解析】‎ ‎【详解】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D项正确;太尉负责军事,故A项错误;廷尉负责司法,故B项错误;丞相负责处理全国政事,故C项错误。‎ ‎12.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履至尊而制六合”,这一时期中国历史变化是 A. 从天下公到天下为家 B. 从封邦建国到郡国并存 C.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D. 从诸侯争霸到中央集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说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局面,“履至尊而制六合”说的是秦朝的统一,确立皇帝制度,建立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A项,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度,是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标志,排除;B项,郡国并存是汉初的政治特点,排除;C项,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是耕作方式,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 ‎13.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A.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国”与“家”同治 C.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 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干中九卿的职责分工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时皇帝的“家”事与国家的“政”事不分,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强调九卿职责分工明确,但不能体现彼此牵制,排除;C项,垂直管理是郡县制的特点,排除;D项,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是郡县制,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4.《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秦始皇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 建立保密制度 B. 震慑谋反之徒 C. 维护皇帝权威 D. 削弱丞相权力 ‎【答案】C ‎【解析】‎ 这段材料的大意是秦始皇在梁山宫时看到丞相有大量车骑随行,对此表现出不满,后有人将此事告知丞相,丞相随即减少了车骑数量,秦始皇认为随行人员中有人泄露他所说的话,但没人承认,因此将当时所有在场的人全部杀掉。这表明当时皇权具有专断性和残暴性。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告密,但不是建立保密制度。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谋反,只是涉及告密。故错误。D项错误,秦朝时虽设立丞相,但国家军政大权均掌握在皇帝手中,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由其任免,相权并未威胁到皇权,没有必要去削弱。故D项错误。‎ ‎15.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这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 A.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B. “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 C. 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 D.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字统一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根据题干中隶书容易书写、辨认的特点可以判断,隶书可以使下层人逐渐地书写和掌握。秦始皇采用隶书,有利于中 央政令的贯彻,由此可知“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故选B。A、C、D 选项没有准确反映本题的立意,故排除。‎ ‎16.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 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题干“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知,在行省制下,地方有政治、军事、经济等权力,对比宋朝而言,地方的权力相当大。故答案为B项。A项,题干没有提及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排除;C项,题干没有提到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排除;D项,行省隶属于中书省,是元朝地方行政机构,中书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排除。‎ ‎17.汉武帝时“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大臣们的奏疏不能直接进呈皇帝,要送尚书署,后来尚书台就成了皇帝的机要秘书处。汉武帝还任用一些上书言事的贤良、文学,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这一做法的作用是 A. 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 C. 重用儒家学者,提高儒学地位 D. 任用外戚权臣,削弱丞相权力 ‎【答案】B ‎【解析】‎ 材料涉及的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故A错误;依据材料“汉武帝时‘尚书’ 一职日益重要”、“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等结合所学可知,目的在于制衡丞相势力,强化君主专制,B正确;C、D材料均不能体现,故排除。‎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西汉加强君主专制措施。关键信息是:让他们出入宫廷,与尚书共议国事。‎ ‎1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唐朝的三省六部的运转方式: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再具体事务交由六部执行。故材料中运作程序是: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并交由工部开展执行,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 ‎19. 唐代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A. 文官任知州 B. 设三司使 C. 设枢密院 D. 施行将兵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扭转这一局面”即是指加强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即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削弱地方自主性。设三司使、设枢密院是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和军权,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但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BC;施行将兵法是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之一,将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以提高军队素质,排除D;宋初派文官任知州,以防止武将在地方专权、割据称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因此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20.唐太宗时期编撰的《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定为第三等。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 B. 中央集权加强 C. 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 D. 宗法制得到完善 ‎【答案】A ‎【解析】‎ 由《氏族志》到《姓氏录》的转变,可以看出新兴庶族的力量在不断地壮大,新兴氏族依靠科举制度,才可以入仕做官,故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央集权加强的有关信息,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女性地位的提高信息,故排除C;宗法制度指的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调整、维系政治等级、维护国家统治的制度,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故排除D。 ‎ ‎21.秦汉三公九卿、隋唐三省六部、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这一理念是 A. 不断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B. 完善中央集权是政治改革的基本诉求 C. 严格限制地方政府自主性 D.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答案】D ‎【解析】‎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属于专制主义的内容,这一过程体现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的不断强化君主集权、削弱相权的理念,故D项正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不是中央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君主专制不是中央集权,故BC项错误。‎ ‎22.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A. 转运使 B. 兵部员外郎 C. 枢密副使 D. 知府 ‎【答案】C ‎【解析】‎ ‎【详解】宋朝为了分割相权,设中书门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因此“位同宰相”的是枢密副使,C正确。转运使属于地方的管理财政的官员,与设问不符,排除A;兵部员外郎是六部中的官员,与设问不符,排除B;知府是地方的行政官员,与设问不符,排除D。‎ ‎23.下图为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变化图,较为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其基本矛盾之一,总体上,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故符合地方权力整体上不断削弱的图为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24.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A.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 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 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 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明朝的内阁距皇帝寝宫有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皇帝寝宫只有50米”信息可知,这说明军机处受到皇帝的控制更强,从而在本质上反映了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因此D选项正确。A、B选项是表面上的理解,不是本质;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专制皇权的强化,并非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5.若秦始皇、唐太宗、明太祖、雍正帝穿越到2014年畅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我的独尊地位。”明太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君主专制顶峰的梦想。”你认为他们的言论与史实相符的有几位 A. 1位 B. 2位 C. 3位 D. 4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内阁是明成祖时期设立的,故明太祖的话与史实不符;秦始皇开创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古代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秦始皇的话符合史实;隋唐时期中央实现三省六部制,故唐太宗的话符合史实;清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故雍正的话符合史实。故符合史实的有3位,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6.明朝嘉靖万历时,内阁权压六卿……对于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内阁无疑是操有宰相之权。可见,当时的内阁 A. 已成法定机构 B. 开始统领六部 C. 握有军政大权 D. 严重威胁皇权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内阁权压六卿……对军国大事无所不掌,刑名钱谷无所不问”来看,当时的内阁握有军政大权,故答案为C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排除A项;“内阁权压六卿”只能说明内阁权力较大,不能说明开始统领六部,排除B项;内阁不能制约皇权,更不可能威胁皇权,排除D项。‎ 点睛: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起到制约皇权的作用。‎ ‎27. 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 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 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 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 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内阁属于皇帝的私人秘书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奏章,根本不能独立处理政务,唐代宰相是在皇帝的领导之下有一定的处理政务之权力,所以A是错误的;内阁不是政府的正式机构,所以也没有任免官吏的权力,故C错误;内阁不属于正式国家政权机构,协助皇帝处理章奏,只有六部才可以直接管理地方政务,故D错误;B表述符合事实,比较准确。‎ 考点:中国古代史·隋唐·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史·明清·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内阁)‎ ‎28. 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根据材料叙述可知,雅典民主已经成为一种强制的行为,公民必须要去参加大会,否则会受到处罚。这就说明在雅典,参政是公民的一种义务了,因此选择C选项。A选项说法错误,公民大会是雅典决策的主要途径;B选项说法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有些公民不积极参政议政,并不能反映出所有的公民的态度;D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分析出来。‎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特点 ‎【名师点睛】雅典民主政治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注重的就是雅典民主的实质与弊端,看到材料写到雅典民主政治存在问题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它的弊端。但是雅典民主其实也有很多进步性的,本题中介绍的一种强制性的参政议政并不是反映雅典民主的弊端,而是更加直接体现出这种民主制度的“先进性”。‎ ‎29.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A. 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 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 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 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信息“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可知,公民操纵的公民大会决定着雅典城邦重大的决策,故B正确;“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说明希腊小城邦是由政治自主权的,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希腊的统一诉求,故C错误;雅典公民大会是公民直接参政的场所,代表的是民意,故D项本身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公民大会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其权力通过公民直接参与和管理城邦事务的方式来实现。公民参政的最高民主机构是公民大会。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平等享有立法权、选举权、监督权。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最后采取投票或举手的方式,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但是雅典的直接民主具有明显的弊端,本题就是体现出雅典直接民主下决策的随意性。‎ ‎30.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这是因为 A. 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 B. 下层平民获得部分政治权力 C.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 D. 因债务沦为奴隶人重获自由 ‎【答案】C ‎【解析】‎ 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从而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故选C;第四等级公民政治上无权,排除AB;D出自废除债务奴隶制,排除D。‎ ‎31.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因为①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②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③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由此判断②③与题意无关。‎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有整体史观。该题通过“小国寡民”这一切入点考察中西方的古代文明。‎ ‎32. 据记载,在古代雅典法庭上被告往往携带家眷,上演一场场哭戏,声泪俱下,试图激起法官的侧隐之心。申诉之后,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人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材料说明雅典 A. 法官审案时具有很强的主观意志 B. 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和检察机关 C. 被告的正式答辩注重策略和技巧 D. 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被告情感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试图激起法官的侧隐之心”“陪审法官经常未经正式答辩,便将圆盘投人标明为“有罪”或“无罪”的瓮中直接表决”可以看出法官审理案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符合题意的是A项,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D项中的“仅凭”表述错误,排除。所以答案选A。‎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陪审法庭 ‎【名师点睛】司法审判制度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能体现古希腊法律至上的特性,但它与罗马法有重大区别,因为罗马法目的是如何化解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罗马法以维护私有财产为核心。‎ ‎【详解】‎ 请在此输入详解!‎ ‎33.‎ ‎ “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 A. 罗马人完全依靠法律征服了世界 B. 罗马法最终带来了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 C. 完善的法律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基础 D. 罗马法对后世各国法律制定都产生深远影响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说明法制建设对于罗马帝国的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4. 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 A. 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 B. 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 C. 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 D. 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与古罗马不符,A项错误;对后世民主政治影响较大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D项错在“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影响 ‎35.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 A.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B.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说明对于外邦人也承认罗马公民权,显然这一举措有利于扩大罗马统治基础,A正确;依据材料罗马后期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有利于扩大罗马的统治基础,增强凝聚力,B错误;材料中没有比较希腊与罗马公民权更加广泛的信息,排除C;依据所学知识,D项中所述实现了罗马疆域内的公民平等,显然不符合事实,故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36.材料题丞相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影响重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始置丞相……自秦帝国建立之初至汉武帝,丞相行事的标准:“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董是非”。‎ ‎——龚延明《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 材料二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康有为《拟免跪拜诏》‎ 材料三艺祖(宋太祖)继位之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曰:“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 ‎——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材料四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左丞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丞相制度始于哪一时期?并概括秦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演变历程反映的本质问题。‎ ‎(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答案】(1)时期:战国时期。职权:参议政事(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百官。‎ ‎(2)演变历程:汉代,君为臣起立(相迎);晋至唐,君臣皆坐;宋,君坐臣立;元明清,大臣须跪见皇帝。本质问题:皇权独尊,专制主义政治逐渐走向极端。‎ ‎(3)变化: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皇帝政务繁杂。‎ ‎【解析】‎ ‎【详解】(1)本题根据材料一“入则参对而议政事,出则监察而量是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丞相制度始于战国时期。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参议政事、监察百官等方面概括奏朝丞相的主要职权。‎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和“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归纳汉代到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第二小问,汉代至明清君臣相见礼节的演变历程,本质反映了皇权扩大,相权削弱。‎ ‎(3)本题根据材料二“"明太祖……罢中书省,废丞相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明朝初年的丞相制度被罢除,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皇权高度集中、皇帝政务繁杂等方面简述这一变化的直接影响。‎ ‎37.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 ‎ 材料二 任何背景的才德之士都可通过考试出任官职;当然,富裕家庭和权势人物的子弟更有时间接受教育。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升迁比例,对任何近代前或甚至很多近代社会来讲,都是惊人的。‎ ‎ ——罗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政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 ‎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图一所示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图二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朝代开创的?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来看,图一到图二的演变呈现什么趋势?‎ ‎(2)材料二中“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的现象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这一制度的实施对宋朝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何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据材料简要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1)郡县制。元朝。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加强。‎ ‎(2)科举制。控制官吏任免权,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3)从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或由适用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帝国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对外扩张,疆域扩展;民族矛盾和经济矛盾增多。‎ ‎【解析】‎ ‎【详解】(1)图上反映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有郡和县,可以推断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是郡县制。图2地方有行中书省,宣慰司和中书省直辖地,可以推断出是元朝的行省制。根据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地方和中央的演变趋势可以得知: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加强。‎ ‎(2)根据材料二“在宋朝,得到选拔的成功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结合所学知识,宋选官制度是科举制,通过科举制,中央将官员任免权控制在自己手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 ‎(3)根据材料“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以及课本提到罗马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中,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可以回答第三问。‎ ‎【点睛】1、公民法:①时间:从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509年)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 ‎②含义: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③适用范围(对象):罗马共和国范围内的罗马公民。(包括《十二铜表法》等)‎ ‎2、万民法:①背景:从共和国到帝国的扩张过程,罗马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不断显现。②适用范围:罗马帝国境内所有自由民(罗马帝国境内的“国际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