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七单元检测 (夯实基础)
1、中苏签订的协定中说:“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 1952 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
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
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收。”其主要背景
是(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方针的确立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
2、1950 年初,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
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同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
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这一规定
( )
A.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体现了“弱国无外交”
C.保证了两国关系始终顺利发展
D.使中国不致处于孤立境地
3、周恩来曾说:“我们的方针是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清除一下,否则就会留下它
们活动的余地。” 与此直接相关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1949 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
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这些决策带来的
影响包括( )
①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
②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③奠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④掀起了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建交热潮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到 50 年代中期,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这一变化 ( )
A.说明中苏关系已经恶化
B.为中国争取到更大外交空间
C.意在换取美国对华支持
D.缓和了“冷战”的紧张气氛
6、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消除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超越了国家意识形态的界限
7、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是(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8、“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
A.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殖民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9、1964 年,中国政府和社团同各国政府和社团签订的条约和协定的数量中,同社会主义国家
签订了 71 个,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包括未建交的)签订了 16 个。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国外交重点是社会主义国家
B.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
C.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提升
D.和平已经取代了战争威胁
10、1971 年 11 月,美国《时代》 周刊以“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现出国际社会对
中国的极大关注。与“中国人来了”密切相关的外交大事是(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1、1964 年 11 月周恩来率团赴苏访问期间,苏联政治局常委米高扬直言赫鲁晓夫下台后,
由中央全会选出来的苏共中央主席团对中苏关系问题,即苏联对华政策没有改变,是和赫鲁
晓夫的政策一致的。” 这表明( )
A.中国推行的“一边倒”是错误的
B.苏联坚持对华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C.中国需要调整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D.苏联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并不担心
12、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关于中美关系的演说:“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求某
种办法——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据此判断( )
A.中美已经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两国仍然互相敌视
C.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 D.中美两国成为战略同盟
13、日本前外相大平正芳在东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时曾说:日本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航
空运输协定是国家间的协定,日本与中国台湾之间是地区性的民间航空往来。这说明当时
( )
A.中日恢复了邦交正常化 B.中日关系仅限于民间交流
C.日本变相制造“一中一台” D.中日之间的民间交流开启
14、下面是 1969 年和 1972 年中国外交情况表,其表明中国( )
1969 年 1972 年
接待外国政府代表团的数量 12 48
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数量 1 24
A.重点建立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
B.开始独立自主地步入国际政治舞台
C.切实推进新型区域经济政治合作
D.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格局
15、1969 年 6 月,苏联领导人鼓吹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意图孤立中国。同年 7 月
底 8 月初,尼克松曾多次公开表示,美国不同意苏联关于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
这些史实反映出( )
A.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已开启 B.中美关系面临转折的契机
C.美苏在军事防务中直接对抗 D.中美苏构成了制衡的局面
16、1972 年 2 月,周恩来总理向毛主席汇报:“他高兴地走了。他说他这一周改变了世界。”
毛主席说:“哦?是他改变了世界?哈哈。我看还是世界改变了他。”他们在议论的事情是
( )
A. 基辛格访华 B. 尼克松访华
C.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中美建交
17、冷战期间,中国对外战略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20 世纪 50 年代“一边倒”、60 年代“两
条线”、70 年代“一条线”、80 年代以来“不结盟”。“一条线”主要是指( )
A.与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B.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广泛外交关系
C.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与美日等国家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
18、黎巴嫩维和部队是联合国历史上派出时间最长的一支部队。中国自 2006 年部署驻黎巴
嫩维和部队以来,先后派出 16 批维和官兵,至 2018 年 3 月 6 日已累计打通雷场安全通道 127
条,发现并销毁地雷 1175 枚、未爆物及爆炸物残骸 9 000 余枚,义务救治患者 7 万多人。 这
体现了当前我国外交的新特点是( )
A.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参加联合国框架内的国际活动
C.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 D.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
19、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于 2018 年 6 月 10 日共同会见记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介
绍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和成果:各方同意加强团结协作,深化和平合作、
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秉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
地区安全稳定等。这主要体现了中国( )
A.积极参与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
B.积极推动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
C.积极参与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积极与欧亚国家结成政治联盟
20、2017 年 11 月,以“打造全新动力,开创共享未来”为主题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
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该会议,并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
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题为 《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的主旨演讲。这主要
体现了我国(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已根本改变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全球性的冲突
D.致力于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21、下列是新中国外交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
史实 结论
A “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制定 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缓和了万隆会议与会国的矛盾
C 尼克松总统访华 促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D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有利于维护地区军事安全与促进经济合作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 世纪)50 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在中苏分裂后,它把
自己看作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在尼克松政府作出政策调整后,当美国似乎
虚弱之时,美国与中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 80 年代,中国与美苏保持等距离。随着超级大国
竞争的结束,中国又一次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成为中华文化的倡导者,即
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的核心国家。
材料二 未来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三点值得一提。 第二点与第一点不同但有关联,那
就是中国更愿意与它的邻国——哪怕是它怀有疑虑的邻国保持和平关系。……中国在当前
(和将来)的国际体系中作为真正独立的角色的重要性,由于它在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时所
表现出的“风格”而大大增强了。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的原因。
(2)结合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为赢得更多的国际空间,先后提出了“一边倒”政
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
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
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
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
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
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
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
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
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 4 个“互”字、1 个“共”字,既
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
神。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一边倒”方针提出的“复杂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
践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的指
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
3.据材料三,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制定、调整和发展的基本认识。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由材料时间为“不迟于 1952 年末”,内容涉及中
国的领土主权问题,结合所学可知其背景应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确立了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方针,苏联承认新中国,故选 D 项;A 项开始于 1961 年;B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
项正式提出时间为 1954 年。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新中国刚成立时,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
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对促进中
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故 D 项正确。
1949 年 10 月 2 日苏联就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A 项错误;由“友好合作”“平等、互
利、互相尊重”“不干涉对方内政”等可知,规定并未不尊重中国,B 项错误;20 世纪五十
年代末,中苏关系一度恶化,C 项与史实不符。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 题 考 查 对“ 打 扫 干 净 屋 子 再 请 客 ”方 针 的 理 解 。由“ 先 把 帝 国 主 义 在
我 国 的 残 余 势 力 清 除 一 下 ” 可 知 符 合 “ 打 扫 干 净 屋 子 再 请 客 ” 的 外 交 方 针 ,
故 选 D 项 。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中苏关系恶化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与题干时间不符,A 项错误;为同邻近国家
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的关系,1953 年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减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为中国争取到更大的外交空间,故 B 项正确;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试图打破以美同为首的国家对中国的封锁和孤立,C 项错误;D 项非“这一变化”
的作用。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 题 考 查 对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的 评 价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超 越 了 国 家 意
识 形 态 的 界 限 , 成 为 后 来 国 际 社 会 解 决 国 与 国 之 间 问 题 的 基 本 准 则 , 故 选 D
项 。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改变万隆会议航向”这一信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恩
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万隆会议圆满成功,故 A 项正确。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外交的重点是社会主义国
家,A 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的政
策破产,B 项错误;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 1971 年,C 项不能由材料得出;D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 题 考 查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恢 复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 1953 年 周 恩 来 提
出 和 平 共 处 五 项 原 则 , 与 材 料 时 间 不 符 , 故 排 除 A; 1971 年 10 月 25 日 , 第
26 届 联 合 国 大 会 以 压 倒 多 数 , 通 过 阿 尔 巴 尼 亚 、 阿 尔 及 利 亚 等 23 国 提 案 ,
恢 复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在 联 合 国 的 合 法 席 位 和 一 切 合 法 权 利 ,中 国 重 返 联 合 国 ,
这 与 材 料“ 中 国 人 来 了 ”吻 合 ,故 选 B;C 出 现 在 1979 年 ;D 出 现 在 2001 年 ,
时 间 不 符 , 排 除 。
11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中国推行的“一边倒”是由当时特定国际环境决定的,与中苏关系的恶化没有必然联
系,中苏关系的恶化是苏联坚持对华推行霸权主义政策的结果,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和
平共处是中国长期推行的外交政策,并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排除 C 项。当时
中美关系并未改善,排除 D 项。
12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解读以及对教材中美关系历史事实的掌握情况。材料中强
调“我们能够有分歧而不至于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是希望双方不再敌视,是关系缓和的信
号。因此,C 项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符合题意。A 项本身错误,中美于 1979 年建立外交关
系,而材料中的时间是 1972 年;B 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缓和;D 项不符合题意和史实,
双方没有成为同盟。
13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外相认为“日本与中国台湾之间是地区性的民间技空
往来”,表明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种情况应出现于 1972 年中日
建交以后,故 A 项正确;B 项中“仅限于”表述错误,故排除;C 项与材料意思不符;早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之间的民间交流就已经开始,故 D 项错误。
14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从数据来看,无论是接待外国政府代表团的数量,还是新建立外交的国家数量,都是呈
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说明 70 年代中国外交的突破,故 D 项正确;A 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外
交方针,故排除;B 项是应是始于 50 年代,故排除;C 项应是在 21 世纪初,不符合题意,
故排除。
15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 20 世纪 60 年代末的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的标志是 1972 年美国
总统尼克松访华,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苏联意图建立孤立中国的“亚洲集体安
全体系”,但遭到美国的反对,说明美国在中苏对抗的问题上支持中国,这有利于改善中美
关系,故 B 项正确;苏联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针对的是中国不是美国,故 C 项错误;
在 20 世纪 60 年代,美苏作为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中国不可能与美苏构成制衡的
局面,故 D 项错误。
16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17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历程。由所学可知,A 项为 1955 年万隆会议的内容;
B 项体现了 20 世纪 50 年代的“一边倒”政策;C 项属于新时期的外交;D 项是 20 世纪 70
年代“一条线”方针的体现,故答案选 D 项。
18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査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材料中我国积极派出维和人员,说明我国积极参加
联合国组织的活动,故 B 项正确;我国一直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A 项未体现“新”;
材料是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不是地区性的国际组织,也不是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关系,故 C、D 两项错误。
19 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各成员国共同参与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故 A 项正确;B 项是
亚太经合组织的主要目标,故排除;C 项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重要举措,与题意不符;
“结成政治联盟”的表述与我国的不结盟政策不符,故排除 D 项。
20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我国现在仍然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排除
A 项;材料没有体现“联合国”,排除 B 项;“消除全球性的冲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
除 C 项;亚太经合组织是地区性国际组织,D 项正确。
21 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一边倒”是指中国政府基于国情,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矛盾,A 项错误;缓和万隆会议与会国矛盾的是周恩来提出的“求
同存异”,B 项错误;尼克松访华在 197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在 1971
年,C 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成为解决政治、经济、军事和环境等各种问题的重要组织,故
D 项正确.
22 答案及解析:
答案:(1)改善中国国际地位的需要;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
业的需要;国内建设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2)说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具体表现
为不结盟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如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等.
解析:
23 答案及解析:
答案:1.背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冷战开始。
意义: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
经济建设;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2.目的:消除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
环境。
实践: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3.原因: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体现国际法治精
神。
4.认识:外交政策契合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外交政策宗旨是服务国内建设(外交是为内政服
务的);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
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中“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
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得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和美苏冷战的开始;第二小
问,意义,从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意义和世界意义回答即可。
2.第一小问,目的,根据材料二中“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
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得出为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而提出的;第二小问,实践,结合新
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主要是 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和 1955 年的万隆会议。
3.根据材料三中“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得出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
思想传统,根据材料三中“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
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得出反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根据材料三中“体现了各国权
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得出体现国际法治精神。
4.在回答认识时,要综合上述三个问题涉及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由第一问得出外交政策的
制定受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由第二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目的得出外交政策宗旨
是服务国内建设,根据第三问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特点得出外交政策逐步走向成熟。在回
答此类问题时,要结合材料反映的角度分析,避免盲目空谈。
相关文档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12021-08-266页
- 2019-2020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必修32021-08-265页
- 河北省承德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32021-08-2617页
- 山东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6月份模拟2021-08-268页
- 湖北省部分学校2015届高三一轮复习2021-08-2610页
-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0届高三2月质量2021-08-2612页
-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2021-08-266页
- 2020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跟踪检2021-08-266页
- 北京市中国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2021-08-2614页
-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现代2021-08-26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