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
3月在线公益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
1.据学者研究,商周公卿与商王、周王同姓或异姓的变化情况(如下表)。这说明
商周公卿与商王、周王同姓或异姓公卿
时代
姓氏可知公卿总数(个)
同姓公卿数(个)
异姓公卿数(个)
同姓公卿所占百分比
异姓公卿所占百分比
商代
19
4
15
21.05
78.95
西周
46
30
16
65.22
34.78
A. 姓氏是族属认同的体现 B. 商周职官有世卿制特色
C. 西周创建家国同构体制 D. 商周任用圣贤之后参政
【答案】C
【解析】从材料可知,商代公卿中,同姓少,异姓多;而西周同姓多,异姓少。这种现象,在政权建构的层面上讲,体现出商代为以商王为首的方国联盟体制,西周则是以周族为核心的家国同构体制,C正确;姓氏是族属认同的体现,商周时期不同姓氏的公卿代表着各自部族的利益参政,但是材料核心逻辑是商周制度比较,A排除;商周时实行贵族政治,其职官具有世卿世禄的特征,但不符合材料逻辑核心,B排除;商周异姓公卿中,都有先代圣贤之后参政,但不符合材料核心逻辑,D排除。故选C。
2.据记载,秦统一后将原六国的许多大工商业者迁徙到边远地区,但这些人凭借其技术、经营手段和财力又很快在当地发展起来。这说明当时
A. 秦朝政府严格限制工商业 B. 抑商政策缺少执行的力度
C. 边远地区商品市场较活跃 D. 私营工商业仍有发展空间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秦统一后工商业一度受到打击,但很快在一些地方又发展起来,说明当时私营工商业仍有发展空间,D正确;材料信息说明秦朝政府远迁原六国工商业具有打击六国旧势力的目的,而不是限制其经营工商业,无法说明严格限制工商业,A排除;尽管秦朝实行抑商政策,但并非不让工商业发展,就是在重税抑商下工商业仍在发展,因而不能说明执行力度不够,B排除;材料说明是被迁人通过努力经营工商业后,当地市场才活跃起来,并非一开始当地市场就活跃,C排除。故选D。
3.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天地阴阳》中认为,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密切关系,天通过谴告,有步骤地管理人类社会。因此“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各当其义,若四时。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恶戾,任德远刑,若阴阳。此之谓能配天”。这说明董仲舒
A. 把人格的天和王道政治相结合
B. 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C. 开始融合道家及阴阳家的学说
D. 把仁义与法制融合用于政治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密切关系,天通过谴告,有步骤地管理人类社会”来看,这讲述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将人类社会和天之间紧密联系起来。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表现的是唯心主义,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
4.秦汉隋唐宋以来,中国政区都以“山川形便”为惯例划分,常以大山、大河作为政区的边界。元朝行省的置划打破了自然地理疆界,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元朝的这一做法
A. 割断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 B. 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分裂的地理基础
C. 意在防范封国的势力壮大 D. 扩大统治区域以便于加强专制皇权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秦汉以来,中国政区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山河作为边界,尽管这样有利于地方的行政管理、赋税征收和经济联系,但是中央政府式微时地方容易割据称雄对抗中央,唐中后期的藩镇割据就是例子。元朝行省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这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分裂的地理基础,B正确;元朝的行省制的建立并没有隔断中国历史的连续性,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元朝的行省制,且元朝并未在地方上实行分封制,排除C;材料中行省制加强的是中央集权并非是加强专制皇权,排除D。故选B。
5.王阳明说:“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如此则人欲日消,天理日明。”据此判断王阳明
A. 认为人性本善 B. 认为“天理”是指人心中的“善念”
C. 主张“知行合一” D. 否定程朱理学之“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等信息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知和行都产生于心,不能分割,即主张“知行合一”,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王阳明对人性的认识,排除A项;材料主要是阐明知和行的关系,而不是“天理”和“善念”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王阳明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看法,排除D项。
6.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位大学士都可签注意见,必须资格最高、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才可。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一一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这反映出明朝
A. 内阁有权自主票拟供皇帝采纳
B. 皇权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C. 内阁是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D. 制度设计与实际执行完全不符
【答案】B
【解析】明朝皇帝设立内阁,无法定权力,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皇权,故内阁的设立使明朝的皇权专制进一步强化,故B项符合题意;“大学士在御前票拟”,而且是根据皇帝旨意,故A项不符合题意;内阁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故C项不符合题意;内阁作为顾问机构无决策权,它的存在既提高了行政效率,又没有违背明朝皇帝设立内阁的初衷,故D项不符合题意。
7.对下表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领域
表述
政治
清政府继续存在了48年,期间一度还出现了“同光中兴”。60年以后,中国又掀起了另外一场革命,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
经济贸易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向长江流域
社会
促使一部分“拥清”力量演化为“反清”力量。
A.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B. 太平天国运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C. 甲午中日战争失利并未中断中国近代化进程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B
【解析】材料所指为太平天国运动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客观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下,迅速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统治结构,尤其是重用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汉族地主,造成政府权力下移,有利于洋务运动发生发展和辛亥革命的爆发;经济方面太平天国偏隅江南,促进了长江流域城市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兴城市上海的兴起。中国的经济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经济贸易中心由珠江流域转向长江流域。社会方面,大批太平军将士及遭到遣散的湘军大多成为“反清”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讲,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化发展探索的一个动因,B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B。
8.梁启超在第一册《时务报》发表文章,开篇写道:“昼夜变而成日,寒暑变而成岁,大地肇起,流质炎炎,热熔冰迁,累变而成地球……故夫变者,古今之公理也。”他这么写的目的是
A. 以公理论证维新变法的正当性
B. 呼吁民众应努力争取自身权利
C. 强调人类必须顺应并尊重自然
D. 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答案】A
【解析】由“梁启超”《时务报》,“昼夜变”,“寒暑变”,“大地肇起”,“变者,古今之公理”结合所学可知他的目的是A项。B、C项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迫切要求救亡图存的主旨不符。D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与题意不符。
9.毛泽东说过: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也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开始只是一民主义,后来有了二民主义,最后他到欧洲去了一次,看见欧洲发生了社会问题,工人要打倒资本家等情形,他又想了一个民生主义,这样才集合成为三民主义的。这说明三民主义理论
A. 具有不完整性 B. 不断发展完善
C. 随意性占主流 D. 具有不成熟性
【答案】B
【解析】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的理想是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他在对西方进行考察后又提出民生主义,这说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完善的,有一个完善过程,B正确;ACD与题意不符,均排除。故选B。
10.在使用传统交通工具的时代,陌生男女共处某一交通工具内的情况是很少见的,近代以来,随着轮船、火车和公共汽车的相继传入,男女同处一个公共空间的情况越来越多,人们从开始的忧虑、防范,逐渐过渡到习以为常。这反映出
A. 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B. 大众交通工具的层次性日益突出
C.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
D. 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已深人人心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的“随着轮船、火车和公共汽车的相继传入,男女同处一个公共空间的情况越来越多,人们从开始的忧虑、防范,逐渐过渡到习以为常”可以看出,随着近代交通工具的使用,人们的出行观念发生变化,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市民对新式交通工具的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大众交通工具的层次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对中国人的影响,排除D项。
1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孔子及其学说并没有完全否定,如陈独秀就表示:“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并认为孔子学说也有优点,不是“一无可取”。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意在
A. 实现救亡与启蒙的结合 B. 为民主共和制度开辟道路
C. 摆脱传统伦理道德约束 D. 借助反对孔教来反对专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倡导者将孔子和孔教区分开来,意在借助反对孔教来反对专制,D正确;AC两项表述材料并未体现,排除;B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D。
12.1937年7月,蒋介石表示,“决心运用全力抗战”“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1938年,毛泽东也说:“我们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但是国内各个党派各个阶级的,而且是国内各个民族的”。这表明当时
A. 中国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已经高度重合
B.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建立
C. 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 国共之间的分歧已经基本消除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国共两党都认可全民族对抗日本,表明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结合,A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B排除;1935年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C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A。
13.1980年10月,表演艺术家赵丹说:“加强或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具体地说,就是党如何坚定不移地贯彻‘双百’方针。”“艺术,是艺术家自己的事,如果党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希望”。据此可知,该艺术家认为“双百”方针
A. 有利于营造自由创造的氛围 B. 意味着党对文艺工作放松了领导
C. 加强了党对文艺的具体管理 D. 坚持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
【答案】A
【解析】材料“管文艺管得太具体,文艺就没希望”反映了对创作自由的呼吁,结合材料中对“双百”方针的提倡可知,“双百”方针有利于提供这种自由,A正确;“双百”方针本身就是国家领导艺术与学术的体现,并未放松,排除B;根据材料可知,“双百”方针不对文艺进行具体管理,排除C;材料无关于目的的信息,排除D。故选A。
14.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开始南行并发表重要讲话,香港《文汇报》报道,“中国改革将起高潮”。西方舆论则认为,中国能公正地评价资本主义,表明中国已懂得真正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义了。这意味着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A. 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B.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
C. 体现了舆论力量具有一定预见性 D. 勾画出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答案】A
【解析】从材料看,香港媒体报道“中国改革将起高潮”,西方舆论“中国已懂得真正认识和利用资本主主义了”,这都从侧面预示着表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将会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故A项正确;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方向是在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故排除B项;舆论对邓小平“南方谈话”反应是在一些新闻媒体报道之后,不能说明民间的预见性,故C项错误;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排除D项。故选A。
15.苏格拉底从欺骗敌人、自己人、亲人是否符合“道德”真理,与人们进行了对话探讨,使人们最终明白,“道德”真理不能用是否“骗人”来说明。由此可知,苏格拉底认为
A. 美德不能等同于真理 B. 人们应该尊崇理性判断
C. 真理的标准相对客观 D. 道德判断具有不可知性
【答案】B
【解析】材料“使人们最终明白,‘道德’真理不能用是否‘骗人’来说明”突出理性对道德的重要性,B选项符合题意;ACD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故答案为B。
16.如图呈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揭开资本原始积累序幕
B. 早期殖民扩张促进被殖民地区发展
C. 工业革命确立了英国对世界的统治
D. 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以来,随着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加之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建立起来,D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而非揭开序幕,排除A;早期殖民扩张使被殖民地区更加贫穷和落后,排除B;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而非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排除C。故选D。
17.马丁路德在《基督徒的自由》里说,基督徒是因信称义,而不是因行为而称义,他认为凭借着“信”就可以得到拯救,他不看重行为,即使一个人一生做尽了世人眼中认为是善的行为,如果他不信神,那么他依然是恶的。他发表这一言论的目的在于
A. 废除所有的宗教仪式
B. 使人们真正信仰上帝存在
C. 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
D. 为资产阶级私有观念辩护
【答案】C
【解析】A选项不符合史实,马丁路德仅仅主张简化宗教仪式而非废除宗教仪式;B选项不符合题意,因为无论是天主教还是新教都始终相信上帝的存在;C选项符合题意,因信称义要求摆脱复杂的宗教仪式,也就是摆脱了天主教会对于人们的束缚,为此正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私有观念”,为此错误。
18.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行政、司法、立法三种机关各司其职,互不越权,而且不得相互兼职,如行政官员、法官不得在国会占有议席,国会议员也不能受任政府的文官职位,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也不能同时担任法官。此规定旨在
A. 挽救垂危的民主共和体制
B. 保证三部门权力的独立性
C. 强化各部门权力的公平性
D. 促进联邦体制的顺利建立
【答案】B
【解析】考查美国的政体。由材料中宪法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美国政府三个不同权力部门间官员的任职不能有交叉,这有利于保证三部门权力的相对独立性,B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通过美国三权的互不越权、互不兼职的方式保证三权的独立性,且民主共和体制没有处于垂危的境地,A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各部门权力的独立性,与强化各部门权力的公平性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体现的是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下官员任职情况,与联邦体制的建立无关,故D项与题意不符。
19.这一理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理论,它颠覆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它既能解释低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也能解释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这一理论
A.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历史进程 B. 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C. 说明了静止的绝对时空观念 D. 揭示了空间和时间本质上的统一性
【答案】D
【解析】材料“这一理论……也能解释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这描述的是相对论,据所学知识可知,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也发展了牛顿力学,D正确;欧洲启蒙运动出现于17、18世纪,核心是理性主义,A排除;开创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是伽利略的成就,排除B;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存在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时间,而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与材料中“能解释在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状态下的物质”不符,C排除。故选D。
20.孟德斯鸠指出:“有人说,我们所看见的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盲目的命运所产生出来的,这是极其荒谬的说法……是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的。法就是这个根本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由此可知,孟德斯鸠
A. 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 B. 强调认知能力的渐进性
C. 忽视对情感领域的认知 D. 强调理性思维的重要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看见的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盲目的命运所产生出来的,这是极其荒谬的说法……是有一个根本理性存在着的。法就是这个根本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可知,孟德斯鸠认为我们所存在的世界,是由理性的法维持的,即一般的法是人类的理性,各国的法是人类理性在各个特殊场合的适用,据此可知,他认为法是理性的体现,A正确;BC与材料无关,排除;虽然孟德斯鸠强调理性,但是材料主旨强调的不仅仅是理性还有法律,排除D。故选A。
21.在《梅杜萨之筏》中,作者通过画作中前倾与后倾的两个三角形、光和影的强烈对照,表达了触目惊心的情景,翻滚的海浪和云雾使画面充满了悲剧性的力量。这反映出浪漫主义美术作品
A. 注重光和影之间的协调 B. 表达了画家的社会理想
C. 重现了雄浑悲壮的场景 D. 注重发挥想象的感染力
【答案】D
【解析】材料“前倾与后倾两个三角形”、“光和影的强烈对照”和“翻滚的海浪和云雾”都属于作者发挥想象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因而可以推知,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注重发挥想象的感染力,D正确;光和影之间强烈的对比不等于光和影之间的协调,排除A;材料强调的并非浪漫主义美术作品所表达的社会理想,排除B;浪漫主义美术作品主张通过想象表达作者的主观感情,而并非重现雄浑悲壮的场景,排除C。故选D。
22.传统观点认为“十月革命是世界历史的产物”。近年来,有学者指出,俄国国内外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因素”。也有学者说,十月革命是俄国各个阶级和阶层的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不断选择,而且是各种选择互相斗争和互相冲突的结果。由这些观点可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 史学界最新成果是最科学的 B. 历史研究要注重全面整体性
C. 研究历史事件起因应侧重内因 D. 新旧观点综合可揭示事件本质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关于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的各观点,有的强调客观因素的重要,也有的强调主观因素的重要,总之,十月革命的发生是主客观因素综合发展的产物,这说明研究历史要坚持全面性、综合性、整体性的原则,B正确;AD两项表述片面,排除;C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故选B。
23.罗斯福在新政中曾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美国文明就像一出现枯枝烂木的树一样。激进派说,把它砍掉;保守派说,不要动它;改革派认为,可以采取折衷的办法,把这棵树修剪下,既保留老树干,又使它长出新枝,重新茁壮成长。”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坚持自由主义的前总统胡佛属于“激进派”
B. “折衷的办法”是指大规模地建设福利国家
C. “老树干”具体是指资本主义固有基本矛盾
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新政中长出的“新枝”
【答案】D
【解析】查罗斯福新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即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因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新政中长出的“新枝”,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坚持自由主义的前总统胡佛属于“保守派”,而不是“激进派”,故排除A项;“折衷的办法”是指国家干预,大规模建设福利国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的措施,排除B项;“老树干”是指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而非固有的基本矛盾,排除C项。
24.下面是刘厚俊教授在其《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一文中出现的漫画,该漫画旨在说明
“搭把手,稳住它”
A. 世界各国助力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
B. 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C.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D. 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经济复苏
【答案】C
【解析】考查经济全球化趋势。要在理解漫画内容的基础上解题。根据“搭把手,稳住它”可知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虽然存在各种阻碍,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没有体现各国助力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并且有些国家是反经济全球化的,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但这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通过漫画主要反映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已经不可阻挡的信息,没有体现贸易保护主义是否有利于经济复苏的问题,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是宗法人伦关系中的义理的人,是内省的、让与的、利他的、与人和谐的普遍义务主体。中国的人文精神虽然说“人是万物之灵”,但却是在身份确定和依附情形下的人。正像有学者所说的:“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不是个体,而是角色,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伦理道德自觉的互动个体的结论,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这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人论。”
——摘编自苏丽娜、陈利音《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兼议中西方法治进程中人文基础的差异》
材料二 欧洲的两次思想运动,无论是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还是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都强调人的理性解放。无论是人们对“神本主义”的拒斥,追求人的解放,还是人们诉诸理性,突出人的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界的征服,都是人类为了实现自身的自由而做出的努力。……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人可以达到一切他想达到的目的。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自由被认定是一种自然权利,是天赋人权。卢梭指出:“人一生下来就有自由的权利,每个人都不例外,这是由人性决定的。”
——摘编自孙兴《论近代西方哲学的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古代中国人文精神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西方人文精神内涵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人文精神与近代西方人文精神的主要不同点,并分析导致此不同的主要原因。
【答案】(1)特点:强调人的自我道德修养;重伦理和宗法关系;注重人在社会中的群体地位;缺少个人权益的考虑。
(2)变化:由追求人自然属性的解放转向追求人的政治权利。
(3)不同点:古代中国人文精神轻视人的个体独立和自由,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注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原因: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深受封建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是基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和传统宗法观念的束缚,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致力于打破封建教会和君主专制的统治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是宗法人伦关系中的义理的人”可归纳出重伦理和宗法关系;根据材料“是内省的、让与的、利他的、与人和谐的普遍义务主体”可归纳出强调人的自我道德修养;根据材料“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不是个体,而是角色,得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可归纳出注重人在社会中的群体地位;根据材料“认为个人都是他所属关系的派生物,他的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可归纳出缺少个人权益的考虑。
(2)变化: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高呼‘个性解放’‘人的自由’,提出人要摆脱“神学”的束缚”“到启蒙运动时期,在理性的指导下,人们更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可归纳出由追求人自然属性的解放转向追求人的政治权利。
(3)不同点: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古代中国人文精神轻视人的个体独立和自由,而近代西方人文精神注重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原因:关于这种不同点的原因可从东西方的政治、经济及思想文化传统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酝酿于19世纪中叶,全面展开于1895年以后。这一时期清朝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封建政治秩序由动摇而崩溃,传统伦理的核心价值开始解体,失去了凝聚人心的力量,逐渐陷于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危机。这个时候,中国社会迫切需要一个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政治认冋、群体归依与社会价值取向的新的凝聚点或新的精神核心,以整合全疆域内各族人民的力量,共同面对危机。可以说,中国近代的社会危机与精神危机成为民族主义应运而生的催化剂……胡适指出:“民族主义最浅的是排外,其次是拥护本国固有的文化,最高又最艰难的是努力建立一个民族的国家。”
——摘编自徐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的伦理嬗变》
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族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示例一论题: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民族危机加深的产物阐述:近代中国由于不断受到列强的侵略,整个国家陷入政治、经济和文化危机之中,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先进人士认识到凝聚国民新的价值观和精神动力有助于挽救民族危机和实现国家独立富强;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激发了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维新派在要求变法图强的同时,提出了“保国、保种、保教”的主张,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闷彷徨中终于认识到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最凶恶的敌人,因而毅然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响亮地喊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国共两党捐弃前嫌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终于将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去,而抗战的胜利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一波又一波的民族危机,正是推动近代中国从分散落后的若干联合体走向独立、统一的现代新民族国家的外在推动力。
示例二论题: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阐述: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维新派在要求变法图强同时,提出了“保国、保种、保教”的主张,反映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新文化运动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文化的转型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解析】
本题的解答首先是根据材料信息确定论题,如根据材料中的“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酝酿于19世纪中叶,全面展开于1895年以后”“这一时期清朝在内忧外患的夹击下,封建政治秩序由动摇而崩溃,传统伦理的核心价值开始解体,失去了凝聚人心的力量,逐渐陷于政治与文化的双重危机”等信息,可以概括得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民族危机加深的产物”的论题;根据材料中的“中国近代的社会危机与精神危机成为民族主义应运而生的催化剂”等信息可以概括得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的论题。然后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论述说明。如确定“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民族危机加深的产物”的论题,可以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的过程、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来回答。本题的解答首先要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过程要做到史实依据。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国际格局呈现出了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态势。这种格局极大地限制了新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余地,实际上预示着新中国将难以在对抗的两大阵营面前选择中立的政策。在这一时期,两大阵营存在的思想与现实支配着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对外政策。真正的中立和不结盟在当时是不可能的。况且,中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具有潜在实力的大国,美苏两国绝不会坐视中国在冷战中采取中立态度或是加入与之相对立的另一阵营,而是极力想将其纳入己方阵营。尽管中共领导人已经在理论上将中国革命运动划归为苏联阵营,但在实际作出对外战略抉择时,主要是受到了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和制约所致,这两方面的压力就是美苏不同的对华态度与政策。
——摘编自邓浩《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与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调整》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采用了宴会外交、民间外交以及援助外交等多种方式。在1971年10月25日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4年,毛泽东主席提出“三个世界”观点,他说:“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政府在“第三世界”国家形象确立过程中,逐渐明晰两个标准:国家实力和反霸。1974年底,毛泽东在与周恩来等人谈到国际形势时,特别提到,“现在可以不提当前世界主要倾向是革命了”,从此,中国的对外政策开始于革命的意识形态渐行渐远了。
——摘编自鲁金安《转型还是调整——试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主要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基本特征,并分析新中国外交确立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特点及影响。
【答案】(1)基本特征:美苏冷战,两大阵营逐步形成。
依据:国家利益(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力量(具有潜在实力的大国)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局势(两极对峙)。
(2)特点: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外交方式灵活多样;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影响:突破了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线的局限,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为中国赢得有利的国际环境;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发展。
【解析】
(1)特征:根据材料“国际格局呈现出了两大阵营尖锐对峙的态势”和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国际格局的特征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逐步形成。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外交确立的依据主要和国家利益、国际格局、国家性质、意识形态及国家力量等有关。
(2)特点:根据材料“中国外交采用了宴会外交、民间外交以及援助外交等多种方式”可归纳出外交方式灵活多样;根据材料“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可归纳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根据材料“现在可以不提当前世界主要倾向是革命了”可归纳出由重意识形态的革命型外交到重国家利益的国家型外交的转变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关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特点及成就的影响可从拓展中国外交空间、赢得有利的国际发展环境、冲击了两极格局和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