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50 KB
  • 2021-08-26 发布

福建省长乐市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试卷 命题内容: 世界近代史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 说明:1、本试卷分第I、II 两卷,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2、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表反映了(  ) ‎ 国 别 ‎ 代 表 ‎ 主 张 ‎ 古希腊 ‎ 亚里士多德 ‎ 提出交换正义的概念。交换正义是人们进行交易的行为准则。 ‎ 古罗马 ‎ 盖尤斯 ‎ 把债划分为契约与私权两大类。 ‎ 荷兰 ‎ 格劳秀斯 ‎ 传播了经院学者的契约理论:恪守契约是至上性的原则。 ‎ 英国 ‎ 霍布斯 ‎ 国家起源于契约。 ‎ 德国 ‎ 康德 ‎ 通过国家契约建立欧洲的统一与和平及全世界的统一与和平。 ‎ A.契约精神是古今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B.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 C.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D.契约是关于国家和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 ‎2.16世纪,英格兰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说,“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虽仰墓拉丁语,但更崇拜母语”;同一时期,马丁·路德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欧洲(  )‎ A.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B.民族意识逐步形成C.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D.宗教改革纵深发展 ‎3.15—16世纪,佛罗伦萨常常举办庆典活动,先前囿于个人或小圈子的艺术家,开始常常参与庆典的装饰工作,帮助打扮角色,设计服装,准备化妆品和其他装饰用品。很多教会人士和世俗统治者也乐于赞助他们。这表明文艺复兴(  )A.崇尚人文的社会氛围B.社会等级观念的消失C.公民参政的热情高涨D.艺术家政治地位提高 ‎4.某学者认为:“启蒙运动时期,英国是西欧经济发展最快、社会改革最早的国家。英国的社会改革,不是先有理论,后有革命,而是先有革命后有理论。”该学者旨在说明(  )‎ A.启蒙运动促进英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社会实践与革命理论相辅相成 C.启蒙思想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英国革命丰富和发展了启蒙思想 ‎5.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要求的“平等”往往局限在“市民”范围之内,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把平等明确地扩大到一切人,且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民阶层力量削弱   B.封建专制统治加强C.人文主义不断传播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6.哥伦布航行到古巴附近时,明确向土著居民表示:“远征军司令来此目的乃寻找黄金”,然而在给西班牙国王信中,他又说:“这里的一切都应置于其(基督教)统治之下……因为发扬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关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和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外殖民与传播宗教并行不悖        B.文化侵略的初衷多于经济掠夺 C.宗教改革刺激人们远洋探险            D.工业革命促进开辟海外市场 ‎7. 1856年英国棉纺织业资本家爱德华·斯特拉特被封为贝尔珀男爵,成为“第一个工业贵族”。当时被封为贵族的金融家、大商人不过数人,而且都是贵族的亲戚,一些银行家、工业家在得到爵位前后,总是尽力购置地产,以求名实相符。这表明英国(  )‎ A.贵族的成分发生了异变                    B.工业革命颠覆了传统观念 C.世袭贵族退出政治舞台                    D.工商业资产阶级开始掌权 ‎8. 1802年英国颁布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了学徒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须接受义务教育。影响英国这些立法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B.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C.启蒙运动的人文关怀                        D.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9.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表6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 ‎ 表6 ‎ 人类活动 ‎ 课程 ‎ 直接保全自己 ‎ 生理学、解剖学 ‎ 获取生活必需品,间接保全自己 ‎ 逻辑学、力学、数学、光学 ‎ 抚养子女 ‎ 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 ‎ 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 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 娱乐休闲 ‎ 文学、艺术 ‎ 该课程设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   B.社会分裂对立的现实C.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       D.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 ‎10.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指出:在19世纪20年代有14.5万人离开欧洲,19世纪50年代达到了大约260万人,1900至1910年间移民人数则高达900万;其中1846年到1932年间,超过5000万的欧洲移民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及南非。欧洲对外移民的不断增加(  )A.严重制约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    B.根源于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C.说明世界的经济中心发生了转移    D.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1. 1830—1889年英国主要进口谷物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推断,英国(  ) ‎ ‎1830—1889年英国进口小麦、大麦、燕麦的重量 (千夸特)/年均  ‎ 年份 ‎ 小麦 ‎ 大麦 ‎ 燕麦 ‎ ‎1830—1839 ‎ ‎3743 ‎ ‎659 ‎ ‎1494 ‎ ‎1840—1849 ‎ ‎10667 ‎ ‎2182 ‎ ‎1834 ‎ ‎1850—1859 ‎ ‎19326 ‎ ‎3586 ‎ ‎3523 ‎ ‎1860—1869 ‎ ‎33697 ‎ ‎6894 ‎ ‎6990 ‎ ‎1870—1879 ‎ ‎50406 ‎ ‎11088 ‎ ‎11938 ‎ ‎1880—1889 ‎ ‎70282 ‎ ‎14849 ‎ ‎14162 ‎ A.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入超地位            B.土地贵族的政治地位有所提升 C.政策调整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D.科技进步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 ‎12.亚当斯密认为“最有效率和最富生产性的专业化模式,是个人或国家都集中精力从事相对或比较而言比其他的人或国家效率更高的活动……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当各国集中在其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进行生产和贸易时,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会变得比原先要好。”‎ 材料意在(  )‎ A.倡导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                B.呼吁国际资本的合理流通 C.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走向                D.论证贸易自由化的必要性 ‎13. 19世纪初期的时候,所谓现代世界还只是一个由英国、荷兰、美国等国组成的“窄带”(人口只占人类的2%)然后是在19世纪中叶扩散到欧洲大陆的部分地区,如法国和德国的部分地区。这以后便是东方。现代世界能够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野蛮性                    B.启蒙思想的迅速传播 C.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影响                    D.西方国家的迅速扩张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德国大量人口移民海外的推动因素——劳动力过剩问题,已经演变为劳动力短缺。到一战前,外国劳工已达120万之多,他们遍布德国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部门,德国因此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劳动力输入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德国(  )A.工业化推进的速度较快                    B.海外移民导致劳动力不足 C.战争使得人口大量减少                    D.民主政治有了长足的发展 ‎15. 1937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填塞法院计划”咨文,提出“如果法官在70岁拒绝退休,总统有权再额外任命一位大法官与其共事”。对此,最髙法院大法官休斯反驳指出“增加法官会降低法院效率”。最终参议院以70比20的结果否决了这一方案。这反映出美国(  )‎ A.总统试图扩大行政权力                    B.参议院捍卫司法独立 C.民主程序复杂效率低下                    D.民主政治基石的坚实 ‎16. 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材料表明恩格斯(  )‎ A.强调采取城市斗争的重要性            B.已预感一触即发的斗争形势 C.坚持暴力反抗手段的必要性            D.看到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变化 ‎17.有学者指出,牛顿的成就证明,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综合可以推翻一些宗教观念。启蒙思想家把牛顿学说中的部分思想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作为批判当时社会唯一有效的罗马教的权威,政治上的专制主义。材料旨在说明,牛顿学说(  )‎ A.开始动摇封建神学在欧洲统治地位B.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C.为启蒙运动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方法D.构建了一个科学与民主的崭新时代 ‎18.斯宾塞为思想界所诟病的“把生物进化套用于人类社会”的问题,恰恰是其学说的一大亮点:在对自由竞争、个人权利、有限政府这些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观念进行捍卫时,斯宾塞加入了科学这个重要的基础要素,力图使科学、经济、道德三者共通。材料强调的是(  )‎ A.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来扩大影响B.社会进化论论证了近代工业文明的合理性 C.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D.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具有科学性 ‎19.阿莱霍·卡彭铁尔的长篇小说《消失的足迹》,人们将其比作现代版的《桃花源记》: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与“世”隔绝,模拟远古,物质简仆,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临近的威胁,并在这威胁到来之前彻底消失。下列作品与《消失的足迹》风格相近的是(  )‎ A.《巴黎圣母院》 B.《大卫·科波菲尔》C.《战争与和平》   D.《百年孤独》‎ ‎20. “他们将自己的艺术主张、情感融进自己的作品中,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艺术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诗性的自然’。艺术作品中彰显着激情、梦想、幻境的交织,组成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宏伟画面。”下列作品符合这一风格的是(  ) ‎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19·广东汕头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 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 ‎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及影响。(9分) ‎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6分)‎ ‎22.(2019·山东青岛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 材料 美国作家哈里耶特·比切·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于19世纪50年代。小说中有如下情节:黑人奴隶乔治·哈里斯被主人送到工厂劳动,聪明的乔治发明了一台先进的的机器,受到了工厂主的赞扬和工友们的尊敬。但乔治的主人赛门·莱格利认为乔治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应该受到他人的尊敬和喜爱,把他从工厂中领了回去。工厂主因为失去这样一个出色的工人而倍感惋惜,但受制度与法律的制约,他又无能为力。回到种植园的乔治,遭受了身体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 ‎——摘编自《历史小说,一种重要的历史教学资源》 ‎ 结合世界近代史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D D A A A C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 A D B C B D A 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5分)(1)变化一:运粮方向由自东向西逐渐转变为自南向北。 ‎ 原因:秦汉时政治中心多在西北(长安)且经济重心尚在北方,魏晋以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至元明清时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南北分离。 ‎ 变化二:从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到后来停止海运,只用河运。 ‎ 原因:元代航海技术提高;明朝推行海禁政策,政府疏浚河道提高运力,海运风险较大而河运风险小。 ‎ 变化三:河运从依托自然河道为主,逐渐转变为依托人工运河为主。 ‎ 原因:秦汉运粮方向是自东向西,符合我国自然河流的基本走向;唐以后运粮方向逐渐转变为自南向北,难以利用自然河道,只能开凿运河。 ‎ 变化四:从明清倚重漕运到清末废止漕运。 ‎ 原因:运河淤塞;近代铁路、轮船等新型运输方式的出现。 ‎ ‎(概括“变化”2分,分析“原因”3分,变化和原因要求对应。任意概括2个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共10分) ‎ ‎(2)背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受早期新航路开辟活动的刺激;西班牙、葡萄牙已把控了东西贸易新航线,他国只能向高纬度地区探索;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经济重心转移,大西洋沿岸国家(荷兰、英国、法国等)的航海活动兴起;欧洲殖民扩张运动兴起;(任答3点,前2点各2分,第3点1分) ‎ 影响:推动欧洲逐步建立世界殖民体系。促进了欧洲经济重心的进一步转移(促进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增进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 ‎(3)差异: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固守自然经济的藩篱)西方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西方实行重商主义;中国厉行海禁政策,西方鼓励对外贸易(积极殖民扩张);中国经济总体上是闭关自守的内向型,西方经济总体上是对外扩张的外向型。(任意一个角度进行对比,中国方面3分,西方3分。如果中西方的描述不在同一角度,最多只能给3分。)‎ ‎22.(15分)答案示例: ‎ 故事情节:工厂主(资产阶级)和奴隶主对待奴隶的态度不同。(2分) ‎ 现象:美国独立后关于黑人奴隶制度存废的矛盾。(3分) ‎ 概述评论:美国独立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受到黑人奴隶制度的严重阻碍。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与奴隶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落后因素,建立了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内市场(完成了南北统一),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崛起。(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