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3 MB
  • 2021-08-26 发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14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祖国统一与外交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 14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祖国统一与外交 考向预测 本专题考试大纲: 1.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3)“文化大革命”; (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新中国三大政治制度与西方民主制度的比较、依法治国方略、祖国统一、中美日大国关 系是本专题考查的重点。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同时也有可能出现材料题,考生在复习 时应注意本专题的各个知识点的侧重点的把握,深入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新时代关于 制度建设、法制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关系等方面的论断。 知识与技巧的梳理 本专题分为三条主线: 主线一 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石,开辟了与西方不同的民主政治 模式: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抗西方议会制度,以人民民主专政对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对抗西方的多党制,以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 抗西方的民族自决原则。 主线二 中国现代政治建设也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国家统一模式,即“一国两制”。 主线三 新中国外交经历了革命外交、战争外交、和平建设外交三个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的外交,确立了中国的基本外交政策,一方面与苏联等国结盟获得外交依靠,一方面不 断打开局面;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上升、中苏关系恶化和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 守势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外交实现突破局面;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以更加独立自信 的姿态活跃于世界外交舞台,呈现出全面性局面。 考点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祖国统一 一、新中国的成立——前提条件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二、三大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基确立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根 本大法的形成正式确立;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6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 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 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三、“文化大革命”的冲击 1.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造成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四、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 1.成就: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恢复和完善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建立健全以宪法为核心的 法律制度,提出依法治国方略。 2.意义:维护了国家安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提高了公 民的民主法律意识。 五、“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 1.理论 (1)提出: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全面阐述了这一构想。 (2)含义:“一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 港、台湾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实践 (1)香港、澳门回归:首先实践了“一国两制”理论,洗刷了民族百年国耻,祖国统一大 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两岸关系的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打破两岸隔绝状态;1992 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 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 性突破;2008 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两岸关系有了重大发展。 【例题】(2015·安徽高考)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 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 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信息及准确推理的能力,题干中“凝结了毛 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是解题的关键,突出了社 会各阶层,且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由此分析备选项可以得出应该是《共 同纲领》,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共同纲领》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制定的历史 文献,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这一次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双重性质,既行使人民代 表大会职能,又具有统一战线性质,体现了代表的广泛性,能够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 拥护,C 符合题意;《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就抗战胜利后国家走向的谈判结果,与民主党 派和无党派人士无关,排除 A;《论联合政府》是抗战即将胜利时,中共关于政权建设的单 方设想,既不能说凝结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心血,也不能说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 致拥护,排除 B;《论十大关系》主要是在中共内部总结建国以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经 验的基础上由毛泽东结合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概括出来的,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 士关系并不密切,另外《论十大关系》涉及的利益关系在当时并不是没有矛盾,不能说“得 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排除 D。故选 C。 【答案】C 【解题技巧】考题备选项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排查,说法过于绝对,说法明显 有违史实,备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史料没有逻辑关系,均可排除,再结合史料主旨,会很 容易确定答案。 考点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1.时代背景 (1)国内: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 (2)国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 2.外交方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的外交政策。 3.外交成就 (1)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 中国的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3)1954 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4)1955 年,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20 世纪 70 年代外交的重大突破 1.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尼克松访华;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 常化;1979 年正式建交。 3.中日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1972 年中日邦交实现了 正常化。 三、新时期的外交 1.政策:奉行不结盟、对外开放政策。 2.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3.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发挥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 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例题】(2016·新课标全国乙卷,31)1965 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 额中所占的比重,由 1957 年的 17.9%上升到 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解析】新中国 1972 年之后才实现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不符合时间限制,故 A 项错误;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增加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缓和与西方国家的 关系,来对抗来自苏联的威胁,故 B 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政策出现在改革开放之后,不符合 时间限制,故 C 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中国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增加,并不能说明中国打破 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故 D 项错误。 【答案】B 【解题技巧】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排除与题干时间、地点没有必然逻辑关系的选项,即 可快速确定答案。例如本题中,A、C、D 三项可排除。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 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选 B。 (45 分钟)限时训练 经典常规题 1.(2015 年上海卷,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 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上海公报》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 1949 年的《共同纲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发 表于 1912 年,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不符,故 A 项错误;《论 联合政府》发表于 1945 年,提出建立包括中共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符,故 B 项错误;《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上海公报》推动中美 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材料中国体的规定无关,故 D 项错误。所以本题选 C 项。 【答案】C 2.(2015 年北京卷,19)以下是四幅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宣传画。该画中主题体现的时间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豪情满怀迎跃进 女民兵与样板戏 第一部宪法颁布 欢庆香港回归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尤其是时间观念。①是大跃进时期,发生在 1958 年;②发生在文革期间,即 1966-1976 年;③第一部宪法颁布是在 1954 年;④香港回 归是在 1997 年,故选 C。ABD 均有不符合时间顺序的错误选项,故排除。 【答案】C 3.(2017·江苏单科,12)20 世纪 50 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 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 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 A.参加万隆会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20 世纪 50 年代”“两国总理承认……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 治制度……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原则”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项为正确选项;万隆会议由亚非国家参与,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 经济等问题,与材料不符,A 项可排除;日内瓦会议由中、苏、美、英、法等国外长参加, 主要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与材料不符,C 项可排除;《中苏友 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之前,D 项可排除。 【答案】B 4.(2016 年江苏单科卷历史 12)对于即将参加的某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定下的外交基调 是:争取越南南北以北纬 16 度线为界实现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这次国际 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一届不结盟政府首脑会议 D.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解题思路】由题目中的信息“争取越南......停战”“促使法军撤出”“反对美国干涉” 可知该国际会议参与国有中国、法国和美国,且与和平解决越南问题有关。这应该是为了和 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 年,中、美、英、法、苏及有关国家,在日内瓦举行的 会议。故 A 项的表述正确。B 项的参与国为亚非国家,故排除;中国并未参加第一届不结盟 政府首脑会议,故排除 C 项;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于 1971 年,晚于法国殖民者撤出越南 的时间“1956 年”,故排除 D 项。 【答案】A 5.(2015 年山东卷文综 22)1950 年 1 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 年 6 月,中英互派代 办;1972 年 3 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是 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 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 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 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中英关系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至 1972 年,中 美处于严重对抗阶段,故与英国从承认到建交这一特点不符,所以 A 排除;这一时期的欧洲 基本上是追随美国孤立中国,故 C 错误;中英关系从开始承认新中国到互派代办再到建立外 交关系,都是从两国的利益和现实需要出发所做出的调整,意识形态的区别与对抗依然存在, 故 D 错误,B 符合题意。 【答案】B 高频易错题 6.(2017·太原高三模拟)“在目前的形势下,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加 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并拟定民主政府的施政纲领,业已成为必要,时机 亦已成熟,……但欲实现这一步骤,必须先邀集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代表开一个会 议。”这次会议 A.探讨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 B.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指的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该会议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筹备工作,选项 B 是符合 题意的,正确;选项 A 属于重庆谈判,不符合题意,排除;这次会议不涉及三大改造,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项 D 不 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 【答案】B 7.(2017·广西高三 5 月考前模拟适应性联合考试)1953 年《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 表的选举,按照选举权计算,即 8 个农民等于 1 个工人。1982 年后,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 为可以小于 4:1,直至 1:1。这种变化反映出 A.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 B.改革开放解放了国人思想 C.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D.工农政治联盟逐渐巩固 【解题思路】据材料“工农人大代表比例改为可以小于 4:1,直至 1:1”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这一比例变化说明农民人大代表的人数增加,体现了农民的政治意识在增强,故 A 选项正确;改革开放解放国人思想主要在经济方面,故 B 选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基层民主制 度不断完善的问题,故 C 选项错误;工农人大代表比例变化与工农政治联盟巩固之间没有直 接联系,故 D 选项错误。故选 A。 【答案】A 8.(2017·甘肃兰州高三模拟)英国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但它只同意新中国建交 原则的一半,在美国的压力下一直就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投弃权票。为了实现中英关 系的发展,周恩来同意与英国互换代办,1954 年双方建立“半外交关系”。这种“半外交 关系”在当时有助于 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B.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C.防范来自苏联的威胁 D.实施一边倒的政策 【解题思路】建国之初,中国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封锁,中国在外交上 的一系列创举意在打破这种外交孤立,实现同西方国家的逐步建交,故答案选 A。新中国的 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B;当时中国采取一边倒政策,中苏关系友好,排除 C、D。 【答案】A 9.(2017·洛阳高三模拟)20 世纪 50~60 年代,中日民间外交取得丰硕成果,在经贸上达 成了许多重要的贸易协定和渔业协定,在文化交流上两国文艺界人士和团体互访频繁。这种 现象说明 A.中日两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B.中国放弃了“一边倒”外交方针 C.日本放弃敌视孤立中国的政策 D.中日有改善政治关系的民众基础 【解题思路】从材料来看,中日的民间交往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十分频繁,这对以后的中 日邦交正常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本题选择 D 选项。A 选项错误,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 1972 年;B 选项错误,当时的中国依旧实行的是“一边倒”的政策;C 选项错误,这只是民间层 面的来往,并不能得出政府的态度。 【答案】D 10.(2017·安徽省淮北市高三模拟)下列日程是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 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时间(7 月 17 日) 外交活动 上午 10 点 会见柬埔寨王国外交大臣狄普芳 中午 11 点 40 分 访晤英国外交大臣艾登 下午 1 点起 与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越南代外长范文同会谈 下午 4 点 50 分 访晤法国总理兼外长弗朗斯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解题思路】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在 1955 年在印尼举行的万隆会议上,A 与题意不符。 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 1961 年 9 月,其成员国均为 不结盟国家,故 B 项错误。1971 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 与题意所述时间不符。由 材料可知,周恩来在一天内分别会见了柬埔寨外交大臣、英国外交大臣、苏联外长、越南外 长、法国总理等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会议应为日内瓦会议,这次会议讨论印度支那 和平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推动会议达成《关于恢 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故 D 项正确。 【答案】D 精准预测题 11.(2018 届百校联盟高三 11 月联考)1953 年 4 月 3 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调查登 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 601938035 人。这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 B.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C.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 D.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 【解题思路】联系所学可知,1953 年的人口普查,是为 1954 年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准 备条件,A 项正确;B 项不是政治目的,排除;材料反映了全国人口普查,并非只是针对少 数民族聚居地区,C 项错误;人口普查有加强户口管理之心,无扩大税源之意,D 项错误。 故答案为 A 项。 【答案】A 12.(江西省百所名校 2018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在纪念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60 周年 学术讨论会暨孙中山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上,邓颖超说:“学习孙中山先生的伟大榜样,在认 清历史的必然趋势以后,拿出足够的决心和勇气来,排除一切干扰,当机立断,做出正确的 抉择。”其谈话意在说明 A.重温国共合作具有现实意义 B.国共合作加快了中国革命的进程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港澳成功回归有助于解决台湾问题 【解题思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出台,这一思想实现了国共第一 次合作,材料中内涵说明对于此次合作意义的赞赏,是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借鉴意义,故A项 正确;材料不是说明国民革命的意义,故 B 错误;C 是 1992 年“九二共识”;港澳成功回 归是 1999 年,材料是 1984 年,故 D 错误。 【答案】A 13.(2018 届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1991 年 2 月,台湾“国家统一委 员会”通过了“国统纲领”,设计两岸统一的进程为:“近程——交流互惠阶段,中程—— 互信合作阶段,远程——协商统一阶段。”这说明当时 A.“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B.“九二共识”得到认同 C.台湾当局认同“一个中国” D.台独势力主导台湾政局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的是香港、澳门的回归,并未在台 湾问题上实现,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九二共识”达成是在 1992 年的“汪辜会谈”, 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台湾‘国家统一委员会’通过了‘国统纲 领’,规定两岸统一的进程”得出台湾当局认同“一个中国”,故 C 项正确;台独势力不赞 同“一个中国”,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14.(2018 届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11 月)联考)图 1 是一幅名为《毕竟,我们有许多共同 之处》的漫画,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最有可能是 A.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急欲改善中美关系 B.1972 年,日本受中美关系改善的刺激,积极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C.20 世纪 80 年代,苏联为缓和美苏争霸中的不利境地,希望改善中苏关系 D.1950 年,新中国为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而与苏联结盟 【解题思路】北极熊代表的是苏联,熊猫代表的是中国,“我们有许多共同之处”意在强调 苏联希望改善中苏关系,即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漫画反映的是改善中苏关系而非中美 关系,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漫画不涉及中日邦交问题,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漫 画不涉及中苏结盟问题,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 【答案】C 15.(2018 届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一次联考)1963 年,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战 略,其中一个是亚、非、拉,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指欧洲、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和日本。 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用意,是要团结和利用更多可以争取的力量。材料观点提出 的背景是 A.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恶化 B.日本、西欧具有可以抗衡美国的实力 C.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美苏“冷战”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解题思路】从“毛泽东提出‘两个中间地带’的用意,是要团结和利用更多可以争取的力 量”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毛泽东想动用各方力量来维持稳定,结合所学知识,1963 年中苏关 系破裂,这成为一切事情的根源,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B 选项错误,这一时期日本和西欧 刚刚复兴;C 选项错误,中日关系正常化发生在 1972 年;D 选项不是主要问题。 【答案】A 16.(2018 届湖北省咸宁市高三 11 月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联对中国局势的发展也非常谨慎。似乎是为了避免给人以莫斯科与中国共产党人 共谋的形象,苏联继续把国民党人作为中国政府对待,当国民党人被逐出南京后,苏联大使 与他们一道去广东。……和杜鲁门或艾德礼一样,他不愿意把冷战扩大到中国。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50 年代苏联给中国贷款的统计(部分)单位:亿(旧卢布) 材料三 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从“互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 1996 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 年,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将两国永做好邻居、好伙伴、好朋友的意愿和决心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摘编自《国际条约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华态度谨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华援助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俄关系发展的特点。 【解题思路】(1)原因: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结合所学可知,这 个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在解放战争时期苏联的态度是非常谨慎的,结合所学 这一时期的国际局势可知原因之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制约;同时战后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 需要也是其原因。由材料一中的“不愿意把冷战扩大到中国”可知避免冷战的扩大。 (2)影响: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根据材料二中的苏联对华援助 金额及其使用的情况,可以看出对于贷款的使用主要用于军事,据此结合所学可知,这些援 助有利于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和政治封锁;有利于新中国国防建设和抗 美援朝。 (3)特点: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材料三当中的中俄关系从“互 视为友好国家”发展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 1996 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可以 得出渐进性、长期性的特点,由中俄两国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可以得出有法律 保障等;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双方的合作以经济为主;80 年代开始双方不结盟。 【答案】(1)原因:雅尔塔体系的制约;避免冷战的扩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 (2)影响:有助于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和政治封锁;有利于新中国国防 建设和抗美援朝。 (3)特点:不结盟;以经济为主;渐进性;长期性;法律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