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8.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第I卷(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学术盛况。“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频繁的兼并战争 B. 生产力的发展
C. 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 D. 社会大变革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原有的社会政治结构逐渐崩溃,士人阶层频繁流动于各诸侯国之间,为各国变法提供智力支持,这也就有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故选B。ACD均非经济层面的内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背景,解决涉及根本原因或主要原因的问题须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予以解决。
2.中国古代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墨子 C. 老子 D. 董仲舒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老子是道家开创者,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这与材料描述相符,故选C。孔子为儒家开创者,其主要主张仁、礼、德治等学说,与材料无关,排除A;墨子为墨家开创者,其主要主张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等学说,与材料无关,排除B;董仲舒为汉代儒家代表人物,其主要主张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主张,与材料无关,排除D。
3.如图所示《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其“讲学”内容应是
A. 儒家“五经” B. 《道德经》 C. 《四书章句集注》 D. 《墨经》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主张,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设立了太学,学习儒家“五经”,故选A。《道德经》为道家经典著作,不大可能是画像中的讲学内容,排除B;《四书章句集注》为宋代朱熹的著作,西汉时并未出现,故不可能是画像中的讲学内容,排除C;《墨经》为墨家经典著作,与《道德经》一样不大可能是画像中的讲学内容,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汉代儒学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由画像石的标题信息联想所学做出合理的推断。
4.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哲理化的阶段。程颐、程颢是著名的理学大师,下列各项与其主张相符的是
A.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B. 知善知恶便是良知
C. 心即理也,此心此理,不容有二
D.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知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B项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C项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三者都属于陆王心学家的观点。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
5.汉代科技多有创新,如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该发明是
A. 造纸术
B. 灌钢法
C. 棉纺技术
D. 印刷术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示中的流程可以看出反映的是造纸术的制作流程,结合所学可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纸,符合题干图示中的流程,故A项正确;灌钢法是将生铁融入熟铁进行炼钢,不符合题意,排除B;棉纺技术是纺织技术,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雕版印刷的过程,有点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活字印刷的流程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6.下列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黄帝内经》是药物学的奠基之作
②《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
③《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④《本草纲目》是对中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而非药物学,故①错误;《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被医家誉为“万世宝典”,故②③均正确;《本草纲目》为明朝李时珍所著,其对中国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作了系统的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故④正确。综上,故选D。ABC均含有错误选项①,故排除。
7. 从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有
①《清明上河图》 ②程朱理学 ③元曲 ④小说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①《清明上河图》 ③元曲 ④小说都属于市民文学,而 ②程朱理学是官方哲学,与市民文学无关,故C正确。
8.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唐太宗不喜欢“无丈夫之气”的萧子云的书法,而喜欢王羲之的书法。显然,王羲之的书法因为具有“丈夫之气”及其它艺术特色而“尽善尽美”,深得唐太宗及当时人民所喜爱。此一点,正是王羲之书法艺术高超所带来的结果,同时也和唐太宗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的时代特点不无关联。故C项正确;材料中唐太宗并未明确规定整个社会要对王羲之的书法加以认同,故“决定”表述错误。且“皇帝的好恶”对“社会对艺术的评判”只能起浅层次的影响作用;王羲之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地位确立的深层原因应当从王羲之自身书法艺术的高超及历史的选择进行考虑。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较高,但“不可超越”材料并未提供足够信息支撑。故B项错误;材料所问为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只解释了太宗时期唐朝和南朝后期社会对艺术的认可风格不同。D项不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确立的原因,且不具备普遍性。故D项错误。
9.
1843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出版,在国内几无反响,印数不过千册。1851年,该书传人日本后,连印十五版,极为畅销,1859年价格已达首版三倍。该现象说明
A. 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
B. 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
C. 《海国图志》只关注了西方的新技术,中国人对此不感兴趣
D. 《海国图志》要求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日本国内更有市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日本“极为畅销’,并不能说明日本的民族危机比中国更加严重,故A项错误;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由于受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的影响,在国内的影响不大,而在日本却极为畅销,这说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整体上比日本守旧,故B项正确;《海国图志》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等,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故C项错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最早提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的要求,故D项错误。
考点:思想解放潮流•新思想的萌发•魏源的思想
10.“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的最有可能是
A. 林则徐
B. 陈独秀
C. 孙中山
D. 康有为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体现的是维新变法君主立宪的主张,其中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故D项正确。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没有提出君主立宪的主张,排除A。陈独秀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不符合题意,排除B。孙中山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主张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不符合题意,排除C。
11.
《新青年》载文称:“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这是人类功业顶高的一层;这是我们大家都应该做的事。”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A. 倡导民主科学
B. 反对愚昧迷信
C. 希望新青年自主进步
D. 追求新文学平易新鲜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最妙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须使各人自己充分发展”等信息来看,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希望新青年自主努力,实现个人进步。故答案为C项。材料中的观点没有涉及民主科学,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反对愚昧迷信,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新文学,排除D项。
12.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这回战胜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不是那一国的军阀或资本家的政府,是全世界的庶民。……这新纪元的世界改造,就是这样开始。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李大钊演讲的目的是
A. 弘扬民主与科学的精神
B. 推动中国思想界向苏俄学习
C. 颂扬五四运动取得胜利
D. 号召工人罢工响应学生运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题目中的信息“1918年……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失败,劳工主义就是这样战胜”可知这应为使社会主义理论成功变为现实的俄国十月革命。故本题应选B项。A是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指导思想,排除;五四运动还没有爆发,排除C;D材料没有反映,排除。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特点
13.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应是
A.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C. 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答案】A
【解析】
【详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结合起来,同中国的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叫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答案为A;毛泽东思想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BC错误;材料列举的毛泽东思想包含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而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思想中国特色是社会主义理论,不是最佳答案,没有A全面,故D错误。
14.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主要矛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 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 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D. 经济建设;初级阶段;计划经济;科学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片等历史素材,回忆、再现所学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文字及图片信息,本题考查中共相关重要会议。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是良好开端;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被写进党章。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中共党史·相关重要会议·从中共“八大”到中共“十五大”(课标外)
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下列人物中为我国导弹、火箭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之父,为我国导弹、火箭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故选C。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A;邓稼先为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是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B;杨利伟为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其与导弹的发展无关,排除D。
16. 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①是在三大改造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④涌现出《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须根据题干的时间信息:1956年,以及“双百”方针的含义、意义与成果分析。①述说的是背景,说法正确,②述说的“双百”方针的含义,说法正确,③述说的是“双百”方针的意义,说法正确,④应要述说的是成果,但说法错误,因为《定军山》、《渔光曲》是民国期间的艺术成果,故A项正确。
考点:“双百”方针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双百”方针知识点,“双百”方针知识点
1.背景:(1)社会主义制度初步确立,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党中央提出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在学术、文化和艺术问题上动辄打棍子、扣帽子的情况时有发生伤害了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提出: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文学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4.影响:科学技术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5.成就:(1)作品:老舍——话剧《茶馆》;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等等
(2)期刊:1956年至1957年出现的文艺期刊有18种
(3)电影:1959年 35部优秀影片
17.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以来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C. 杂交水稻“南优2号”选育成功
D.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答案】D
【解析】
“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是“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所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20世纪60年代,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杂交水稻“南优2号”选育成功是在20世纪70年代,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8.有学者评价古希腊某哲学家时指出:他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该学者评价的是
A. 普罗泰戈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认为智者的相对主义的感觉论只能助长个人利已主义和享乐主义,是造成社会道德混乱的思想根源;他在古代希腊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可以知道这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强调美德即知识,强调理性,故B项正确;普罗塔戈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排除A;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不符合“首次建立了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排除CD。
19.拉斐尔的圣母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作品都具有反封建的色彩,但这些作品的题材都来自《圣经》,这说明
A. 新兴资产阶级不敢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
B. 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呈现复兴景象
C. 人文主义者不反对神学世界观
D. 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尚未成熟
【答案】D
【解析】
【详解】
宗教题材的作品在文艺复兴中所表达的思想是人文主义,当时的艺术家们采取这种方式说明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尚未成熟,故答案为D项;新兴资产阶级敢于冲破教会的思想束缚,排除A项;文艺复兴不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排除B项;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排除C项。
20. 康德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这句话反映出启蒙运动的核心是( )
A. 蒙昧主义 B. 人文主义
C. 理性主义 D. 个人主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体现了理性主义的精神,A B D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故选C。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起源与发展·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康德的理性主义
21.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家是
A. 哥白尼 B. 伽利略 C. 爱迪生 D. 牛顿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科学”先河,从其开始的实验科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开始,故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B项符合题意。哥白尼的主要贡献为提出日心说,其所运用的方式主要是观察和计算,而非实验,排除A;爱迪生和牛顿均晚于伽利略,不符合“开创”这一设问条件,排除CD。
22.“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从饥饿和死亡里,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一一高等动物…从最简单的无形物体演化出如此美丽和令人惊叹的东西,而且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这才是一种真正伟大的思想观念!”这段话评述的是
A.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理论
B.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 达尔文的进化论
D. 普朗克的量子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由材料“从自然界的战争中……产生了自然界最可赞美的东西一一高等动物……这一演化过程仍在继续”,可知反映了生物进化的观点,故C
符合题意;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理论核心是“因信称义”,认为灵魂得救要靠自己虔诚的信仰,故A不符合题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普朗克属于物理学上的成就,故CD不符合题意。
23.“它打开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观念……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这里的“它”是指( )
A. 经典力学 B. 进化论 C. 量子论 D. 相对论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打开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可以得出这一科学是由于微观世界有关的。A选项是经典的宏观世界,故排除;B选项主要在于生物方面;C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选项;D选项是宏观的物理现象。
点睛:解答本题就是抓住材料中“打开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这句话,通过这句话我们来找寻材料中有关微观的科学研究,由此选出正确选项。
24.科技革命带来了新发明、新创造,丰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职业。下列新职业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空姐----网络管理员
B. 空姐-----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C. 电话接线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D. 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网络管理员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物,故火车司机在选项的四种职业中出现的时间最早;电话与飞机均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但电话出现与应用的时间均要早于飞机出现与应用的时间,故电话接线员排在第二位,空姐排在第三位;网络为第三次信息革命的产物,故网络管理员出现的时间在四种职业中排在最后。综上,故选A。BCD排序均有错误,未按时间先后进行排列,故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学生大致根据工业革命的进程即可用排除法迅速作出判断。
25. “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
A.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 民族主义文学作品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结合所学内容可直接判断艾略特《荒原》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当然也可从材料字里行间中体会出“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语言表述有悖于传统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语言风格,材料中心思想是要表达内心的空虚与无助,这正符合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表达精神危机的特征,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语言风格与上述特征不符合。
考点:19世纪的世界文学艺术·文学的主要成就·现代主义文学
第II卷(非选择题)
26.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打破贵族的垄断,在思想界呈现出“以民本思潮等为代表的私学文化”,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亮点。
——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主张。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2)依据材料二,黄宗羲提出了什么主张?这一主张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材料四 “(一)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3)材料三、四分别反映了孙中山的什么理论成果?材料四与材料三的主张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这种“质地飞跃”是指什么?
材料五 “……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动派的发言权,只让人民有发言权。”
——《毛泽东选集》
(4)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五出自毛泽东的哪篇著作?该著作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材料六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始终如一的施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
(5)综上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与先秦“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的最大不同是什么?
【答案】(1)主张: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
(2)思想: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
时代特征:封建制度的衰落。
(3)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质飞跃”:明确反帝;明确反对封建军阀统治;“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4)著作:《论人民民主专政》。
影响: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5)最大不同: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解析】
【详解】(1)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体现在儒家的思想主张上,如孔子的德治主张、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
(2)思想:由材料中的古今对比可知,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
时代特征:结合所学可从政治层面进行分析。明清时期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衰落。
(3)理论成果:由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可知,材料三讲述的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由材料四种的文献出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质的飞跃”:由材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可知,在新三民主义理论中,孙中山明确提出了反帝的目标;由材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三民主义理论中,孙中山明确了反对封建军阀统治的目标;由材料“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可知,在新三民主义理论中,孙中山在平均地权的基础上,提出了“节制资本”,要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
(4)著作:由材料“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可知,材料五出自于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论人民民主专政》撰写的背景入手分析。《论人民民主专政》是毛泽东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全国性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写的,故文章的发表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5)最大不同:结合所学可从阶级属性的角度入手分析。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它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7.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首先在佛罗伦孕育,这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12-14世纪,佛城(佛罗伦萨)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商业资本很快转化为产业资本。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此萌发起来。佛城的政体独具特色,其政府各组织成员是通过相当复杂的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佛城共和国在教会学校以外,大力推行世俗教育,建立起一整套世俗教育机构,包括文法学校(启蒙小学)各个修道院举办的学习班以及多所大学,佛城的世俗学校从13世纪之后开始兴旺起来。由此可见,佛城市民对新文化的需求并非一时冲动,人们对新文化的追求迫切又持久。
——于忠伟《试论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城孕育》
(1)依据材料一,归纳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此次思想潮流的核心思想。
材料二 德国文艺复兴重点是揭批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的反动和愚昧,一些作品中强烈地反映出反对德国分裂、要求德国统一、摆脱罗马教皇奴役的思想。在法国文艺复兴过程中,政治思想上有反对暴君同拥护君主专制之间不同派别尖锐的斗争以及君主专制主义同地方封建分裂主义之间的复杂的长期斗争。
——刘明翰《欧洲文艺复兴“以人为本”与各国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德意志和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它们呈现出不同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也崇拜古代的经典,崇尚积极入世的生活,抱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信念。但进一步提出创建一个人道、世俗、自由、开明、公民有权进行质询和批评,并且不受政府和教会干涉与威胁的新的世界。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3)依据材料三,启蒙思想家对人的价值认识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有何联系与区别?
(4)上述思想潮流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答案】(1)原因: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政治体制具有民主色彩;世俗教育发达;市民阶层的追求。
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2)特点:德意志重点是反对罗马教廷和德国分裂;法国重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和地方分裂主义。
原因:国情不同。
(3)联系:推崇古代的经典;强调现世的生活;要顺应自然。
区别:启蒙思想家抨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人道、世俗、自由、开明新的世界
(4)影响:冲击了封建神权;传播并发展了人文精神;促进了思想解放。
【解析】
【详解】(1)原因:由材料“佛城(佛罗伦萨)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此萌发起来”可归纳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由材料“其政府各组织成员是通过相当复杂的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可归纳为政治体制具有民主色彩;由材料“佛城共和国在教会学校以外……佛城的世俗学校从13世纪之后开始兴旺起来”可归纳为世俗教育发达;由材料“佛城市民对新文化的需求并非一时冲动,人们对新文化的追求迫切又持久”可归纳为市民阶层的追求。
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特点:由材料“反映出反对德国分裂、要求德国统一、摆脱罗马教皇奴役的思想”可知,德意志重点是反对罗马教廷和德国分裂;由材料“政治思想上有反对暴君……同地方封建分裂主义之间的复杂的长期斗争”可知,法国重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和地方分裂主义。
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特点上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两国的国情不同,德国受罗马教廷的荼毒较为严重。
(3)联系:由材料“也崇拜古代的经典,崇尚积极入世的生活,抱着人与自然和谐的信念”可知,其相似点包括推崇古代的经典、强调现世的生活、要顺应自然等内容。
区别:由材料“进一步提出创建一个人道、世俗、自由、开明、公民有权进行质询和批评,并且不受政府和教会干涉与威胁的新的世界”可知,启蒙思想家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相比,他们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追求人本身的彻底解放,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人道、世俗、自由、开明新的世界。
(4)影响:首先从批判对象上看,它们都抨击宗教神权,故其影响为冲击了封建神权;其次从其传播内容上看,尽管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但它们同属人文精神的范畴,故其影响为传播并发展了人文精神;最后从两者的运动性质看,它们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思想解放运动,故其影响为促进了思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