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9.00 KB
  • 2021-08-26 发布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高二历史 ‎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 ‎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一战前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形成重新瓜分世界的局势,其主要原因是(  )‎ A.英德矛盾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 B.世界绝大部分领土已瓜分完毕 C.各国垄断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 D.各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原来的力量对比 答案 D 解析 19世纪下半期,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故选D项。‎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加速大战进程的事件有(  )‎ ‎①美国对德宣战 ②俄国爆发十月革命 ③协约国力量增强,加强对德打击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答案 A 解析 美国参战,带动了一些国家参加对同盟国的作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十月革命后,各交战国的人民革命运动威胁着资产阶级统治,迫切需要结束战争。‎ ‎3.《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该材料反映了德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实力的劣势 B.社会矛盾的尖锐 C.军事生产的膨胀 D.军事战略的失误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德国的崩溃……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可知,德国失败与经济有关,故A正确。‎ ‎4.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  )‎ A.受到经济危机严重冲击 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 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答案 D 解析 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受到苛刻惩罚,对《凡尔赛和约》存在不满情绪,加之法西斯势力煽动,致使民族复仇主义泛滥。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也不满,但并未出现民族复仇主义泛滥的现象。‎ ‎5.观察下图中的漫画,此漫画尖锐地指出:存在于欧洲其他国家中的如桥墩般的五种“力量”——懦弱、背叛、恐慌、腐败、讹诈在战争初期“支撑了”希特勒军事侵略的野心和脚步。希特勒的军事讹诈和进攻第一次没有得逞的是(  )‎ 欧洲桥的架设 A.进攻波兰  B.进攻北欧 C.进军法国  D.不列颠大空战 答案 D 解析 希特勒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没能得逞,这是开战以来其图谋第一次没有得逞。‎ ‎6.在国际公约中明确宣告日本必须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是(  )‎ A.《雅尔塔协定》 B.《德黑兰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答案 C 解析 选项所涉及的四个条约只有《开罗宣言》明确宣告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 ‎7.“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使世界从动荡战争时期转向和平与发展时期……它把和平还给了世界。”上述观点说明(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争的威胁已经消除 B.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世界从此走向安定繁荣 C.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战争的残酷深化了世界的和平意识 答案 D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众多的参战国带来沉重灾难,使人们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为此战后出现要求和平的浪潮。A、B、C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8.战后初期,英国外交大臣贝文曾说:“‎ ‎(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握了大约50%。”美国能够掌握世界财富50%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美国在战胜法西斯势力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B.战争给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C.西欧各国在战争中普遍衰落 D.美国通过战争建立了世界霸权 答案 B 解析 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遭到了沉重打击和严重削弱,唯独美国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战争中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其他为战争服务的经济部门,使其军事和经济力量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9.美国历史学家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始于(  )‎ A.杜鲁门宣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B.美苏两大政治集团全面对抗 C.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答案 A 解析 由“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可以看出另一场战争是冷战,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故A正确;美苏两大政治集团全面对抗的开始是1955年两大军事集团的成立,故B错误;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是在杜鲁门主义提出之后,故C和D错误。‎ ‎10.赫鲁晓夫在其回忆录中称:“美国人用军事基地包围我国,用核武器威胁我们,而现在他们就会知道当敌人的导弹对准你的时候是什么滋味,我们干的也不过是小小地回敬他们一下。”这体现了(  )‎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B.战争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方式 C.美苏间的军备竞赛逐步升级 D.古巴的国家安全受到巨大损害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包围”“核武器威胁”“导弹对准”说明美苏军备竞赛逐步升级,故本题选C。‎ ‎11.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有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答案 D 解析 “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意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故选D。‎ ‎12.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美国对越南的战争最初采用了暗中支持南越的“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没有得到联合国的授权;越南战争也是“冷战”形势的产物,目的是在亚洲建立对中、苏的包围圈。‎ ‎13.1981年10月,率先与以色列和解的埃及总统萨达特被伊斯兰圣战组织枪杀;1995年11月,致力于中东和平的以色列总理拉宾被以色列右翼极端分子暗杀。这主要说明(  )‎ A.中东和平进程破灭 B.中东和平进程艰难曲折 C.阿以矛盾不可调和 D.犹太人抵制和平进程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萨达特和拉宾被极端分子暗杀的事实说明了中东和平进程中阻碍因素较多,仍然存在着根深蒂固的矛盾和复杂的问题,其进程必然艰难曲折。A、C与史实不符;D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14.商朝人祭祖对象广泛,从高祖到先公、先王、先妣,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材料所述现象(  )‎ A.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B.表明宗法制已经形成 C.说明祭祖与专制王权密切 D.反映了社会等级森严 解析:选A。材料“从直系到旁系再到异族功臣,虽然有亲疏之别,祭祀用品也有多寡之分,但他们都受到商朝人的祭祀”说明商朝祭祀对象的广泛性,体现了商朝人的美德,故A项正确。‎ ‎15.(2020·绵阳三模)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代表性青铜祭祀用品,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这反映了当时(  )‎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 B.家畜养殖丰富经济生活 C.礼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 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解析:选C。商周时期我国青铜铸造的技术已相当成熟,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但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可以得出家畜养殖丰富经济生活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据材料“四羊造型寓意善良知礼,外柔内刚”可以得出礼制文化占有重要地位,故C项正确;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符合史实,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16.(2020·潍坊高三期中考试)秦《效律》中规定凡是出现调动或离职的官员,其在任时的钱财物资和账目要进行离任审计,在审计后进行工作交接,实行各负其责的原则。这一做法(  )‎ A.杜绝了国家权力滥用误用 B.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C.有利于监督官员廉洁从政 D.增强了民众监督意识 解析:选C。这一做法可以减少国家权力的滥用误用,但不能杜绝,故A项错误;这种审计的做法是对离任官员经济方面的审查,与行政效率无关,故B项错误;对离任官员进行审计,有利于防止官员在任时贪污腐败,从而监督官员廉洁从政,故C项正确;这种审计是由政府官员进行的,与民众无关,故D项错误。‎ ‎17.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把王国土地户口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为列侯,此后诸侯王的子孙都得以成为列侯。汉武帝的做法(  )‎ A.与刘邦一样扩大了王国势力 B.是“无为而治”的政策实践 C.体现出强化中央政权的理念 D.为中外朝制度奠定思想基础 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推恩令”的内容可知,地方上王国的势力有所下降,这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体现出了强化中央集权的理念,故选C项。‎ ‎18.(2020·漳州三模)贞观年间,唐太宗曾签署一份向未满十八岁强壮男子征兵的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这表明当时(  )‎ A.官僚体制尚可制约皇权 B.三公制度发展到达巅峰 C.门下省掌控最高决策权 D.科举制提升了官员素质 解析:选A。据材料“唐太宗曾签署一份……敕书,但门下省给事中魏征不肯签署,导致该敕书最后作废”可知,门下省对皇权形成制约,故选A项。‎ ‎19.明代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东厂和锦衣卫,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侦查,并有权逮捕、施刑。这反映了明朝(  )‎ A.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B.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C.宦官权力失去控制 D.君主集权得到加强 解析:选D。“明代宦官机构司礼监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东厂和锦衣卫”说明宦官权力源于君主,由此可见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D项。‎ ‎20.明清两朝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作出详细的规定。这直接有利于(  )‎ A.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 D.行政与监察分权制衡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明清两朝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官员行为,提高监察效率,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明清两朝的监察制度,主要针对监察官员,而不是相权,故B项错误;“完善监察体系,有效杜绝腐败”是这一做法的根本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行政与监察的关系,故D项错误。‎ ‎21.雅典召开公民大会时会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对于非常重要的问题,公民大会可能进行两次投票,任何人都可以对他认为不合法的建议提出控诉。这说明雅典民主(  )‎ A.范围狭窄 B.方式落后 C.性质原始 D.形式开放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提前四天公布会议议程”“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控诉”,体现了雅典民主制度中形式开放的一面,故D项正确。‎ ‎22.古罗马法关于所有权是所有人“对物的最完全的支配权”的定义以及关于占有、使用、受益、处分各种权能的理论,直接被归纳到拿破仑法典的第544条中,备受当代各国民法学界的推崇,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这表明(  )‎ A.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 B.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 C.罗马法拥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 D.法律制定具有一定的发展性特征 答案 A 解析 根据“直接被归纳到”“陆续被各国民法所采用”可知罗马法具有适用性被有效继承,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后世所采用,不能说明近现代法律重视维护私有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继承,并不代表罗马法都具有普遍合理性的特质,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罗马法的所有权理论被后世直接采用,没有体现出发展性,故D项错误。‎ ‎23.1640年,在英国的议会选举中,许多反对王党(查理一世及其追随者)的人士当选为议员,王党候选人则纷纷落选。这反映出英国当时(  )‎ A.议员普遍具有反封建决心 B.君主政体走向崩溃的趋势 C.君主专制的统治出现危机 D.议会制君主立宪政体确立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许多反对王党(查理一世及其追随者)的人士当选为议员,王党候选人则纷纷落选”,可知部分议员具有反封建思想,但不具有普遍性,故A项错误;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仍属于君主政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王党候选人则纷纷落选”,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国王专制统治的不满,故C项正确;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故D项错误。‎ ‎24.按照英国《权利法案》的设计:国王是国家元首,拥有行政权;上院代表是大贵族,由国王任命,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下院代表是骑士和市民,由选举产生,握有国王征收新税计划的最终批准权。这表明当时英国(  )‎ A.国王依然掌握实权 B.下院成为权力中心 ‎ C.资产阶级主导政权 D.形成三权分立机制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国王拥有行政权,可以任命上院议员,可以提出征收新税的议案,可见英国国王依然掌握实权,故A项正确;上院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说明下院不是权力中心,故B项错误;上院由贵族组成,且上院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法律,可见此时贵族主导政权,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国王的行政权与议会的立法权,未体现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故D项错误。‎ ‎25.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正式禅位嘉庆,但仍居养心殿掌控朝政;同年9月17日,华盛顿完成了第二届总统任期,发表《致合众国人民》,退出候选总统行列。这两者都(  )‎ A.改变了历史发展进程 B.阻碍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C.体现了本国政体本质 D.推动了本国政体的创新 答案 C 解析 乾隆退位后仍掌控朝政,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而华盛顿担任两届总统后退出候选总统行列,则体现了民主共和的本质,故C项正确。‎ ‎26.(2020·兰州二模)有学者认为:“林则徐在他有机会对抗敌人之前就被撤职一事,导致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反映了(  )‎ A.革职林则徐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B.鸦片战争尚未真正惊醒沉睡中的中国人 C.鸦片战争对中国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D.中国较西方在军事与政治方面优势明显 解析:选B。题干中“许多人认为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桩历史的偶然事件。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表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没有清醒认识到中英的时代差距,国人尚未真正惊醒,故选B项。‎ ‎27.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不敢说已是衰世;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导致这一剧变的重大事件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选C。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使“盛世”转为“救亡”的关键在于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使中国人彻底惊醒,中日甲午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故答案为C。‎ ‎28.1901年,清政府下诏实施新政,慈禧太后在上谕中说:“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指辛丑之变)。”上谕表明清政府(  )‎ A.对积贫积弱局面进行了理性的反思 B.顺应世界近代化潮流主动推进改革 C.推行新政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 D.实行政策调整以平息民主革命浪潮 解析:选C。根据材料和史实不难得知,清王朝的改革是面对空前严重统治危机的无奈和必须之举而非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故A项错误;清王朝的改革属于被动的自救之举而非主动之举,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事且难支持,今又构此奇变”可知,清王朝推行的新政是旨在应对空前的政治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对民主革命浪潮的提及,故D项错误。‎ ‎29.(2020·孝义高三摸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总纲第四条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这一规定反映出(  )‎ A.议会主权至上 B.分权制衡的原则 C.人民主权至上 D.政府权力过于分散 解析:选B。国家的统治权由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共同行使,这本身即是一种分权与制衡,故B项正确。‎ ‎30.从1896年开始,日本在杭州、苏州、汉口、沙市、天津、福州、厦门、重庆等八个城市取得建立专管租界的特权,从而成为在中国拥有租界最多的国家。这主要反映出(  )‎ A.中日《马关条约》的规定得到了落实 B.日本凭借在华特权暂时地独霸中国 C.片面最惠国待遇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 D.群众反帝斗争为日本侵华带来便利 解析:选C。建立租界的特权在《马关条约》之前已存在,日本通过片面最惠国待遇获得此特权,扩大了日本在华特权,故选C项。‎ ‎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31、选举是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任何行政官员都不应根据人民的选举来任命。议会中掌握着多数的政党通常将任命它自己的领袖;各大臣自然均由为首的大臣选任;而为首的大臣本人,尽管实际上由议会指定,但在一个王国政府则应正式地由国王任命。美国宪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摘编自[英]密尔《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摘编自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三 帝国议会选举实行了当时很先进的普遍、直接的男子国会选举权,每个25岁以上的德国男子都拥有选举权,参选率从1871年的51%提高到1921年的84.9%。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社会民主党人就是通过这一合法渠道从帝国政治制度的外围进入内院的。不过国会无权选举帝国总理及其政府,这仍是皇帝的特权。——摘编自武寅等著《西方国家政治制度》‎ 请回答:‎ ‎(1)结合英国责任内阁制,指出材料一中密尔设计的任命行政官员的办法。据材料一,密尔认为美国总统选举有何弊端?(8分)‎ ‎(2)据材料二,为什么说1832年议会改革后“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英国议会改革表现出哪些特点?(7分)‎ ‎(3)据材料三,概括德意志帝国议会选举的进步之处与不足。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西方选举制度的认识。(5分)‎ 答案 ‎ ‎(1)办法:议会多数党领袖任首相;首相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首相由国王任命,对议会负责。‎ 弊端:美国总统选举耗费大量的时间。‎ ‎(2)理由:资产阶级在政治体制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没有获得政治权力。‎ 特点:以和平方式进行;呈现渐进性;广大民众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3)进步:实行普遍与直接的选举;工人阶级获得一定的自由和权利。‎ 不足:帝国总理及其政府由皇帝任命。‎ 认识:选举权是逐步扩大的;资产阶级选举制度存在局限。‎ ‎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秦代中央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古代雅典政权机构简表 机构名称 主要职能 人员构成 产生办法 公民 全体公民 全体公民自觉参加 大会 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集体选举、审查、任免官员 五百人 议事会 常设管理机构,召集公民大会并提出议题;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 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 抽签决定人选 十将军 委员会 执行机构,统率军队,参与政治;首席将军执掌军政大权 每部落一名将军 各部落首先差额选举,公民大会举手表决 民众 法庭 司法、监察机构,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 普通公民 从公民中抽签决定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两种不同政体的认识。(12分)‎ ‎[答案] 材料一反映的是君主专制政体,皇权至上,家天下;材料二反映的是民主政体,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两种政体只是体制不同,没有优劣之分;两种政体都创造了管理国家的政治形式,都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伟大成果;不同政体的产生,是由不同国情决定的;不同政体决定了国家政治发展的不同方向,对人类政治文明影响深远。(12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出兵山东。1917年1月,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时,提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请求,英国复函同意。1919年6月,巴黎和会满足了日本这一要求。——《山东问题的由来及解决》(1914~1922年)‎ 材料二 在1921年11月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为了自身利益不再支持日本。《四国条约》签订后,在美英斡旋下,1922年2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20世纪世界外交资料汇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的由来。‎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日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答案 (1)由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4分)‎ ‎(2)变化:英日关系由同盟到解散。(2分)‎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日本矛盾加剧,反对英日同盟;英日利益冲突促使同盟关系解散。(2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