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7.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淇滨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二历史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出生于安徽蒙城庄子,“尝为蒙紫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A. 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 崇尚自然,清静无为
C. 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D. 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无为”的思想,故选B。A项是儒家的思想,C项是法家的思想,D项是墨家的思想,均排除。
2. 《史记》中记载,战国时期申子“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而归本于黄老”。这说明
A. 不同学派间互相融汇吸收
B. 道、法两家主张一致
C. 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
D. 思想领域实现大一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黄老”“刑名”可知分别是道家与法家的思想内容,两者在申子、韩非身上的体现说明不同学说之间的结合,故A项正确;道家与法家思想不可能一致,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道家和法家学说最为流行,故C项排除;春秋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没有出现思想大一统,故D项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道家、法家思想
【名师点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在这以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土地全归周王室所有,这时出现了土地私有。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原来的周天子统一号令天下,但这时原来受周天子所封的诸侯现在成了许多各自为政的国家,互相兼并、争霸,大国凭借实力争得盟主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国内部也出现兼并、夺权的现象。
文化上,经济政治的变动造成文化下移。学校原来设在官府,文献典籍和学习工具也为官府所垄断,这就是所谓的“学在官府”。春秋战国以后,随着王室衰微,政局变化,官学败坏,原来掌管文化的官员许多都流散到民间。其中,一些人开始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出现了私学。由于私学的兴起,文化下移,逐渐形成了“士”阶层,并开始成为社会上一支重要的力量。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建议兴太学,正式弟子五十名,又增设无定额的旁听生,由郡国选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均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按等第任用。这表明当时
A. 儒家思想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B. 官员选拔标准更侧重考试成绩
C. 学校教育与用人选官相结合
D. 打破了贵族子弟世代为官的局面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的是太学专门招收一些德才兼备的学生,加以培养之后通过考试的办法按考试的成绩授予官职,说明当时汉代把太学的教育和用人相结合,所以选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教育·太学
4.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A. 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 佛教和儒家思想皆正统思想
C. 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 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柳宗元认为佛教的思想常常与《易》、《论语》的思想相契合,乐于奉佛,精神上则可以自由无束,佛教与孔子学说的宗旨并不是互相矛盾的,这反映唐朝时佛教逐渐与儒家思想融合,故D项正确。A项错误,儒家思想仍是占政治统治地位的思想;佛教没有成为正统思想,B项错误;C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
【名师点睛】宋代儒学新发展的表现:
(1)首先是儒学进一步思辨化。宋明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例如“太极”、“天理”、“心”等,从而使传统儒学的道德信条式的语录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其次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特别强调义理,其实就是强调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哲学层面上的各种各样的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修齐而治平的功能论,都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
(3)再次是更多地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5. 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贝壳,认为“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体现了
A. 三纲五常 B. 格物致知
C. 发明本心 D. 经世致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朱熹是理学家,看到山中的贝壳,就想到“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这是在探求贝壳的理,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格物致知
6.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A. 主张改造理学
B. 重书本轻实践
C. 强调学术创新
D. 注重道统权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和“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可见,都是强调圣人之道的重要性,都注重道统权威,故选D。材料中没有涉及改造理学的信息,故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重书本轻实践”的信息,故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 “注重道统权威”,没有涉及“学术创新”,故排除C。
7.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两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 “理”与“气”的地位
B. 是否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
C. 唯物与唯心
D. 是否能辩证地看问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朱熹认为,“气”只是构成宇宙的材料,是第二性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的观点的本质区别是唯物与唯心的区别,王夫之思想属于唯物主义,朱熹思想属于唯心主义,故C正确。“理”与“气”的地位,本质上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问题,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故B排除。材料也未涉及辩证地看问题,故D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王夫之思想
8.顾炎武指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这一观点主要反映了
A. 儒学“天下为公”的正统思想
B. 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
C. 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D. 君主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顾炎武对传统儒学持批判继承的态度,故不选A项。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以来,儒学一直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不选C项。D项的表述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史实不符,不选D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故题目中的信息“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合天下之私以成天下之公,此所以为王政也”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下新兴市民阶层对私有制的肯定和君主专制的批判。本题应选B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
9.顾炎武认为“理学之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据此可知他主张
A. 知行合一
B. 经世致用
C. 回归孔孟
D. 民贵君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即今人不去学先贤的语录,而去学注释它们的后儒,是舍本逐末,可知顾炎武强调儒学的根本——孔孟之道,批判宋明理学舍本逐末,故C选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主张,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故A选项错误;经世致用是指主张所研究的学问要有实际作用,材料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儒学的根本即孔孟之道,批判宋明理学舍本逐末,没有体现民贵君轻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
10.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以说明
A. 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 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 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 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答案】B
【解析】
宋代才出现突火枪,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唐末已经出现“发机飞火”,反映了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故B项正确;材料与地理大发现和欧洲无关,故C、D项错误。故选B。
11.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李约瑟强调的是:
A. 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B. 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
C. 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 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即意味着中国保持了其特有的文化和科学格调;故选B。依据“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可以得出A、D两项说法与材料观点不符;C项与材料内容无关。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科技的特点·中西科技文化的交流
12. 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 为统治者“润色鸿业”
C. 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 为阅读者“铺陈气势”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汉赋是西汉时期文学作品特点,气势恢宏,符合西汉大一统辉煌气势,为统治阶级造声势,故A、B和D均反映汉赋特点,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把治国思想从西汉初的“黄老无为”(道家)改为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故C项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成就•汉赋。
13.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 “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孙悟空是反封建的典型人物,紧箍咒象征着封建礼教,由“自由自在、打个粉碎”分析可知,反映明代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A项正确。B项是程朱理学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C、D项是近代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故应排除。
14.有学者在其论文中整理素材(部分)如下表,其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徽、汉调
京之皮黄(京剧)
发音
两派唱白纯用方言乡语
平仄阴阳、尖团清浊分别甚清,颇有昆曲家法
唱腔
汉调净角用窄音假嗓
皮黄净角用阔口堂音,系本诸昆腔
行为
京剧,举止、气象雍容大雅,较诸徽、汉两派,判若天渊
A. 昆曲与徽汉两调之差异
B. 京剧起源,昆曲贡献更大
C. 徽、汉两调各有其特点
D. 京剧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戏曲。根据表格内容可知是体现了徽、汉调与京剧的比较,不是昆曲与徽汉调的差异,更不是徽、汉两调的比较,故排除A、C项;京剧是我国古代多种剧种融合的产物,而不是民族文化交融的产物,故排除D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京剧在发音和唱腔方面,主要借鉴采用了昆曲的特点,所以昆曲对京剧的贡献更大,故选B。
15.“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 )
A. 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 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 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 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舞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汉字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B符合题干图片信息。汉字演变总趋势应是由繁到简,排除A; C说法绝对,排除;D是文人画的特点,排除。
16.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又陷入到万籁俱寂中,二十年里,只有少数先觉者开始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要研究先觉者对外面世界了解的状况,应借鉴的直接资料是
A. 《海国图志》 B. 《变法通议》 C. 《中外纪闻》 D. 《庶民的胜利》
【答案】A
【解析】
由所给材料可以看出这部著作要成书于鸦片战争后20年,魏源的《海国图志》即成书于鸦片战争后的19世纪40年代,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故A项正确;《变法通议》是19世纪末梁启超宣传变法思想的重要著作,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外纪闻》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创立的强学会的机关刊物,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庶民的胜利》是1918年陈独秀发表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演说,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
抓住关键信息“鸦片战争后”“二十年里”,判断出借鉴的直接资料是1862年以前,然后判断选项资料出现的时间即可。
17.“洋务派采取的变革举措,比起严守‘夏夷之防’、叫嚣‘师事洋人,可耻孰甚’的顽固派来,无疑是一种觉醒和进步。”这表明,洋务派采取的“变革举措”
A. 挽救了江河日下的清朝封建统治
B. 奉行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理念
C.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D.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答案】C
【解析】
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排除A;洋务运动奉行的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理念,排除B;由材料“洋务派采取的变革举措……无疑是一种觉醒和进步”,结合所学,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故选C;洋务运动失败后,民族资本主义才初步发展,故排除D。
18.康有为在《保国会土讲演词》中指出:西方“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与儒家经义相合,铒以致强大;而清朝的经济、教育及政治制度不符儒家经义,导致其弱。康有为作出上述论述的主要目的是
A. 传播西学
B. 变革现实
C. 维护儒学
D. 对抗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中康有为之所以认为西方的强大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其目的在于利用、改造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实现社会改革,即“托古改制”,故B正确;康有为认为西方国家的强大是“与儒家经义相合,铒以致强大”,中国的落后是因为“清朝的经济、教育及政治制度不符儒家经义”,说明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优于西方文化,并非主张传播西学,A错误;根据“重学校,讲保民、养民、教民之道,设议院”,可知西方强盛的重要保障是建立君主立宪制,传播儒学不是康有为的主要目的,排除C;材料中康有为利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来实现维新变法,无法体现“对抗革命”,D错误。
19.1918年5月,《新青年》用白话文出版。《每周评论》《湘江评论》《新潮》《觉悟》等数百种刊物也采用了白话文。上述现象
A. 表明了近代刊物的成熟
B. 反映了民众素质的提高
C. 瓦解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D. 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白话文的使用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学革命的组成部分,推动了文学革命的开展,故D正确;采用何种文字不能反映刊物的成熟与否,A错误;不能从刊物使用何种文字来判断民众的素质,B错误;使用白话文是语言文字使用的一次变革,对封建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不一定能瓦解封建思想,C错误。
20.新文化运动是基历次改革与革命运动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人们从热衷于直接的政治革命转而从民族文化的反省和重建上下工夫。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新文化运动
A. 受到了革命运动的冲击
B. 放弃了政治变革的要求
C. 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D. 重视思想文化观念革新
【答案】D
【解析】
“从热衷于直接的政治革命转而从民族文化的反省和重建上下工夫”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重点在于思想文化观念革新,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新文化运动受到了革命运动的冲击,故A错误;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故不能说它放弃了政治变革的要求,故B错误;新文化运动否定传统文化,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故C错误。故选D。
21.据统计,1899—1918年,中国国内出现了多篇《共产党宣言》的译文,译者主要采用片译、段译和摘译等方式进行翻译;翻译的内容也被夹杂在社会进化论、改良主义、三民主义等社会思潮中传播。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 文学革命方兴未艾
B. 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C. 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兴起
D. 国人尚未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899-1919年间中国思想界没有单独、完整的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说明当时国人还没有对马克思主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文学革命始于1917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与当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情况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当时马克思主义并未引起社会重视,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宣传,不能说明当时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C选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2.1923年1月,孙中山在上海与苏联特使越飞会晤,双方商讨了国民党改组、革命军建立以及共产国际援助中国革命等问题,并联名发表了《孙越宣言》。这一宣言
A. 成为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B. 表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
C. 是孙中山对中国革命走向的全新判断
D. 是苏联实行民族扩张主义的具体表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孙越宣言》发表,标志着苏联与孙中山及国民党结成联盟,促成了国民党改造及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开展,将中国革命推向新的阶段,故C项符合题意。A项,国民党与共产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新三民主义,排除。B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出现在五四运动后,排除。D项,《孙越宣言》旨在推动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援助,并未体现民族扩张主义,故排除。
23.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近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为此,他提出
A. 民主主义
B. 民族主义
C. 民权主义
D. 民生主义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然而欧美其民实困,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可知,孙中山认为欧美社会矛盾严重,因此要改善民生,缓和矛盾,故而实行民生主义,D项正确。“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革命,实现民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不符题意,A项错误。民族主义指推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不符题意,B项错误。民权主义指的是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不符题意,C项错误。
24.习近平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下列各项中孙中山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体现出继承关系的是
①“民族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民权主义”——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③“节制资本”——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耕者有其田”——解放区土地改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各民族一律平等;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于国情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愿望,与设问相符,①正确。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是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新中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民主国家,故②错误。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是指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防止私人资本主义操纵国计民生;而新中国实施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与设问相符,③正确。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是指在土地私有制度下﹐使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满足了人民获得土地的愿望,与设问相符,④正确。综上所述,排除ABC,所以选D。
25.《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了一系列经典著作从来没有讲过,但却符合马列主义原理原则的观点、概念、论断。下列各项可以说明的是
A. “工武装装割据”思想
B. 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C. 中国革命两步走思想
D. 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思想,故C正确;“工武装装割据”思想提出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提出于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提出于新中国成立后,A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新民主主义论》”,联系所学《新民主主义论》发表的时间和时代背景分析解答。
26.“它是毛泽东在苏联经济弊端并没有完全暴露的情况下,开始认识苏联建设上的一些根本问题并结合我们的建设实践,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的杰作材料评价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开始认识苏联建设上的一些根本问题并结合我们的建设实践,
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的杰作”可知,中共开始破除苏联迷信,进行社会主义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开端,故C项正确。《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明确了革命的任务和性质,分析了各阶级、阶层对革命的态度,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战略和策略,较系统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对推动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A。《论人民民主专政》论述了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与题意不符,排除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分析了各种类型的人民内部矛盾,系统地论述了正确处理各种矛盾的方针政策,与题意不符,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需要掌握《论十大关系》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开始认识苏联建设上的一些根本问题并结合我们的建设实践,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思路的杰作”的分析理解,结合选项著作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27.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积极组织开展反腐败斗争,厉行廉洁政治,同时善待犯错误的同志,不提倡“一棒打死”。这表明在党建问题上,毛泽东主张
A. 严肃党的作风
B. 严格党员要求
C. 坚持严宽相济
D. 严明党的纪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毛泽东积极组织开展反腐败斗争,厉行廉洁政治,同时善待犯错误的同志,不提倡‘一棒打死’”可以看出党建问题上,毛泽东主张坚持严宽相济,答案为C。ABD都是强调严肃对待,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28.海外有媒体曾这样形容邓小平——他是“中国的梦想家”、为中国人实现自己的梦想开拓了一片新天地。该媒体称赞的是,邓小平
A. 带领中国走进改革开放新时代
B. 打开了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
C. 为中国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D. 提出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构想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最大的历史功绩既是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使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A符合题意;B说法不正确;C是毛泽东的功绩;D不是其主要贡献。
29.在国外学术视野中,邓小平南方谈话不仅是邓小平革命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个已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生了重大影响的重要事件。南方谈话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 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B. 消除了国内改革的分歧
C. 促进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D. 巩固了市场经济的成果
【答案】A
【解析】
邓小平南方谈话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指引了中国前进的方向,故A正确;邓小平南方谈话有利于消除国内改革的思想分歧,但这不是其最主要作用,故B排除;南方谈话不仅仅限于对外开放方面,故C错误;当时中国尚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D错误。故选A。
30.在崭新的21世纪,党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表现在
A.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问世
C.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D. 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变化的新形势,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项正确。A
项错在“重新确立”,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就是实事求是的体现,排除。C项错在“国家学说”,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是丰富和发展党的建设内容,排除。中共十四大已经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体论为目标,同样鼓吹“明天理去人欲。”然而,朱子与王阳明的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程朱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但是,“理”哲学更多地突出了超感性现实的先验规范,而没有给人以应有的地位。对于它来说,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而“心”哲学则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朱熹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
【答案】(1)观点:“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影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理学建立的思想人格的理论与观念,对于中华民族注重气节、注重道德、注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相同:都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都主张维护封建伦理制度。
不同: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感受是万物的本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理学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学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解析】
【详解】(1)观点:根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理在天地之先出现,而且天地万物都是因理而生,因此“理”是万物的本源,“理”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本体存在;根据材料“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可知,人世间的伦理纲常是“理”的具体化。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理学对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人格、气节、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角度进行解答。
(2)相同:根据所学可知,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属于唯心主义,而心学“是一种高扬‘心’亦即人的主体性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因此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从两者的目的来看,都主张维护封建伦理制度。
不同:根据材料程朱理学“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和人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即,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而心学强调人的主体感受是万物的本源,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根据材料可知,程朱理学中的人“不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主体”,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心学“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32.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走向深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戊戌新党之思想为反对民族,轻视民权之思想。……彼等思想中之“开明专制”不啻欲为异族君主立万世之基业。故戊戌维新较同治维新(洋务运动)进步者,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其仍蹈同治维新之故辙者,则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 夫西洋之民主主义乃以人民为主体,林肯所谓“由民而非为民”者是也。所谓民视民听、民贵君轻,所谓民为邦本,皆以君主之社稷——即君主祖遗之家产——为本位。此等仁民爱民为民之民本主义……皆自根本上取消国民之人格,而与以人民为主体,由民主义之民主政治,绝非一物。
——陈独秀《在质问<东方杂志>记者》(1919年2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维新的进步主张。材料一认为戊戌思想存在局限,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孙中山是如何从理论上解决这些局限的?
(2)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对“民主”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看法在当时出现的思想因素。
【答案】(1)进步主张:学习西方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度。(4分)
阐述: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6分)
(2)看法:西方以人民为主体民主是真正的民主;传统民本主义以维护君主统治为本位。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由材料信息“在觉悟徒恃西技不足以图强,而提出借鉴西教,易法更制之主张”可知,戊戌变法的进步之处在于认识到了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无法解决问题,从而转向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作者又认为维新派“迷信清廷之足与有为,欲籍保皇以救国”,从而重蹈了洋务派失败的覆辙。孙中山破除了对清政府的迷信与希望,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陈独秀认为西方的民主才是国家主权掌握在人民手中,以人民为主体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表面上看是以民为本,但实际上还是希望通过重视民本来巩固统治,是为了维护封建君主专制,所以陈独秀才会认为西方由人民掌握主权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
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维新变法思想;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主权
【详解】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这就决定了义利观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比如,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它更多地强调精神,以便于战胜在物质上强于我们的敌人;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等等。
——郑永扣《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义利观理论形态的历史演进》
材料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根据材料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义利观的差异,结合时代背景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答案】(一)差异:毛泽东:强调义高于利,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邓小平: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同时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反对见利忘义。
(二)原因:毛泽东的义利观形成于民族危机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是首要任务;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建设、强国富民是国家中心工作。
【解析】
【详解】(一)差异:毛泽东:根据“在国家或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上,它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或集体的利益”得出强调义高于利,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邓小平:根据“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得出更多地强调个人利益,同时要兼顾国家、集体利益;根据“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得出反对见利忘义。
(二)原因:根据材料“毛泽东义利观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以便于在国破家亡中救亡图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的义利观形成于民族危机严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是首要任务;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的义利观形成于改革开放时期,强调经济建设、强国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