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西省赣州市宁师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分封制下,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 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
B. 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 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答案】A
【解析】
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有权征收赋税、任命官员、建立军队,故B、C、D三项“合法”,与设问要求“不具有‘合法性’”不符,排除;西周分封制下的天子与诸侯之间存有森严的等级关系,诸侯必须由周天子分封,A项违背了该原则,符合题意,故本题应选A项。
2.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
B. 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
C. 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
D. 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分析可知“领地国家”时期,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领地内拥有统治权,要向国王缴纳赋税。结合国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可以推理出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是先秦时期,其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故答案为B项。A项,大宗、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该项错在“绝对”,排除;C项,当时的土地制度的实质是贵族土地所有制,排除;D项,综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制度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同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
3.汉代的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御史台的主管御史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实行“位卑权重”的原则。这种做法
A. 有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
B. 阻碍了监察职能的发挥
C. 有效杜绝官僚机构的腐败
D. 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中“监察机关人员少而且官阶低”“中丞官阶尚不及九卿”“位卑权重”等信息可得出以监察机关、御史中丞的低官位,但具有重权,利于皇帝对官员的控制,故A项正确;虽然位低,但是权重,不存在阻碍监察职能的发挥,故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腐败”问题进行阐释,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地方势力膨胀的情况进行阐释,故D项排除。
4.唐代之前的谏官隶属于宰相,“以绳纠天子”;北宋的谏官开始纠弹宰相和百官;明洪武十五年裁谏官,“唯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及百官”。这一进程表明
A. 谏官职责趋于明确
B. 宰相权力受到制约
C.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 监察制度走向成熟
【答案】C
【解析】
谏官的职权由唐代之前的“以绳纠天子”到北宋的“开始纠弹宰相和百官”,再到明朝“裁谏官”、“唯设六科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及百官”,这等于说谏官由为宰相服务到为皇帝服务,所以这一进程体现了皇权专制不断加强,故选C;谏官的职责一直很明确,题干提到的是职责的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A;题干中的三个阶段只有两个阶段提到了宰相,故B不能完整反映题意,所以排除B;仅根据谏官职责的变化就得出监察制度走向成熟属于以偏概全,故排除D。
5.“在宋朝,得到选拔的官吏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商品经济的繁荣 B. 变法运动的开展
C. 农民起义的冲击 D. 选官制度的改革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中“有三分之一多来自平民家庭”可得出宋朝的选官范围扩大了,庶族地主也能都大量的进入到仕途当中,其直接原因应该与当时的选官制度—科举制相关,与商品经济的繁荣、变法运动、农民起义无关,宋代的时候实行科举制,扩大了选官的范围,故ABC项排除,D项正确。
6.明初废丞相后,设置了顾问性质的内阁来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同时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严防权臣乱政。但到了明朝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 皇权逐渐衰弱
B. 君主集权加强
C. 内阁完全取代了六部
D. 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B
【解析】
明朝内阁是内侍机构,属于皇帝增设的体制外机构,用以加强皇权,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能够操纵体制内机构,其根本原因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表明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而非取代六部,故C项错误;虽然内阁首辅可以操纵朝政,但其权力源于皇帝,由皇帝授予,故不能理解为首辅权力失控,故D项错误。
7.《读史举要》中说“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工不商,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
B. 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
C. 士的出现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D. 士的形成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他们一部分是从旧贵族下降而来,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靠知识糊口于四方,纷纷要求参加政治活动。此外,还有以当兵为职业的‘武士’,又有所谓‘隐士’和‘任侠’之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士是各阶层的分化集结而派生出的一个知识分子阶层,故B正确。士是分封制下的血缘世袭的统治阶层,不符合“大部分则由庶人上升而成”的题干信息,故A排除。士的出现与经济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故C排除。分封制的崩溃标志着早期血缘政治制度的瓦解,故D排除。
8.周代设有王室和诸侯的贵族学府——痒、序,也设有供大夫以下官员及一般庶民学习的地方学校——乡校。各级学校的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是为“六艺”,任务是“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班固《白虎通》谓,“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据此可知,周代教育
A. 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
B. 旨在培养官府需要的实用人才
C. 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D. 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材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可以得出,周朝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府需要的人才,故B项正确;孔子在春秋晚期创立儒学,故A项错误;C项是汉武帝时期;D项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点睛:材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 “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是解题的关键。
9.下图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某一时期中共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A. 1921年和1922年
B. 1937年和1938年
C. 1927年和1928年
D. 1949年和1950年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材料可以看出,a年下半年较上半年党员数量大幅减少,而在b年6月又得到较大发展,党员成分构成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先以工人占主导发展到以农民占主导。联系各选项,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a年指1927年,b年指1928年,1927年大革命由高潮转向失败,中共党员人数大幅减少,随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和革命队伍的壮大,1928年党员人数又大幅增加,而且农民占多数,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10.九一八事变后,著名爱国人士王造时发表了《救亡两大政策》的小册子,呼吁对外准备殊死战争,与日拼命到底,促成日本革命;对内取消一党专政,集中全国人才,组织国防政府、共同抗日。该呼吁的背景是
A.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 国内国际局势不利于抗战
C. 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御辱
D. 中国共产党开展全面抗战
【答案】B
【解析】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尚未在全国兴起,A错误;九一八事变后,国内国民党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国际上英法操纵的国际联盟纵容日本侵略,国内国际局势不利于抗战,故B正确;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11.1935年10月,蒋介石发表演讲:“今后的外患,一定日益严重……但是我们可以自信: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而且一定可以复兴!”材料表明
A. 政府意图发展西部建立反共战略基地
B. 政府决心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 国家政策重心由“安内”转到“攘外”
D. 蒋介石已经有持久抗战的战略准备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中时间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蒋介石认识到外患会加剧,但“只要四川能够安定,长江果能统一,腹地能够建设起来,国家一定不会灭亡”,可知当时要以四川为根据地,已有持久抗战的准备,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故排除。
12.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使大多数人民均能负担抗日经费。该规定的目的是
A. 贯彻联蒋抗日的方针
B. 减轻广大农民的负担
C. 促进财政收支的平衡
D. 体现社会平等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居民中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均须按照财产等第或多寡实施程度不同的累进税制”来看,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可以保证抗日政府财政收支的平衡,故C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与联蒋抗日无关,排除A项;从材料“除极贫者应予以免除税外”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民的负担没有减轻,排除B项;这一规定与社会平等无关,排除D项。
13.直接导致下表所示人口数量变动的历史事件应是江苏人口数量变动表(部分)
地区
1851年
1865年
苏州府
657.1万
228.9万
江宁府
452.9万
108.7万
镇江府
247.5万
51.9万
A. 太平天国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义和团运动
【答案】A
【解析】表格显示1851-1865年,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间界限,太平天国运动以南京为中心,活动于苏南地区,导致该地区人口的递减,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主要局限于北京地区,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位于黄海和辽东半岛地区,故C项错误;义和团运动主要活动于京津地区,故D项错误。
14.中国近代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在实践中遭到挫折的主要原因是
A. 统治者推行复古主义思想 B. 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C.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
中国近代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两大思潮皆由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领导,其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遭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由于这两股势力的异常强大和民族资本主义本身势力的弱小,民族资产阶级的实践活动总是遭到挫折而失败,答案选C,B项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A 项与此并无直接关系,D项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挫的经济根源。
15.1912年2月,南京临时参议院以17票(全票)通过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也“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 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动荡 B. 改良有利于社会稳定
C. 民主政治到来的必然性 D. 袁世凯上台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辛亥革命之后建立中华民国,使社会逐渐趋向稳定,并没有引起社会动荡,且在材料中无体现,故A项排除;材料中选举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但并不能说明改良有利于社会稳定,故B项排除;袁世凯当选大总统之后,推行的是独裁统治,并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主政治,故C项排除;据题干“1912年2月,南京临时参议院以17票(全票)通过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也“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可得出不仅是参议院的议员,甚至于社会民众也希望有人站出稳定大局,由此奠定了袁世凯上台的社会基础,故D项正确。
16.电影《建军大业》是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后,又一部阵容华丽、气势恢宏的史诗之作。电影以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主线,展现了人民军队伟大的建军篇章。91年前的南昌起义
A. 是中共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开始
B. 成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起点
C. 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D.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答案】B
【解析】
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开始,也是创建军队的开始,故B正确;中共在国民大革命时期已经开始掌握革命力量,A错误;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C错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D错误。
17.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A. 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定
B. 5个民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开始选举人大代表
C. 《共同纲领》为此时中央人民政府的执政方针
D. 它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共同纲领》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9月通过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ABD的说法不符合题目“1953年3月”。
18.1954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今后需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段话的背景是
A. 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B.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 中共八大召开
【答案】C
【解析】
从材料中的“1954年”“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等信息可以看出,由于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能,而是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故答案为C项。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是在194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1978年,中共八大召开是在1956年,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
19.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了中国
A. 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 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
C. 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
D. 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公民、党员、所有人在法律面前的人人平等,这表明了我党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强决心,C项正确;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材料无法表明,A项排除;材料没有以法律作为反腐的工具的相关信息,B项排除;材料强调是所有人,无法表明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0. 日益猖獗的索马里海盗行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目前,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等多国政府都已加入打击海盗犯罪之行列。2008年12月26日,在国内外广泛关注和期待下,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展开护航行动。这一事实表明
①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③中国在行使主权国家的独立权和管辖权
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展开护航行动”,是中国针对索马里海盗问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不涉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立场及行使管辖权的问题,排除②③,故①④正确,D项为正确选项。
21.2014年,当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时,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为遏制疫情扩散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征是
A. 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B. 积极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
C. 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 努力构建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关系
【答案】C
【解析】
A项不是题干的主旨,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新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而不是参加地区性的国际组织活动,故B错误;根据题干“中国向科特迪瓦等疫区周边10个国家及时提供防疫物资援助,同时也向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的表现,故C正确。联合国、世卫组织和非盟等不是睦邻友好的周边国家,故D错误。
2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英发表了《上海公报》.正如尼克松在回国前夕的宴会上所说,他在中国访问七天,是“改变世界的一星期。”这里的“改变世界”是指
A. 建立起中美苏战略关系
B. 中美双方联合抵抗苏联
C. 美国全面转入战略进攻
D. 中美建立大国外交关系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年代以中苏关系和美苏关系同时紧张和对立,中美接近为基础的中美苏大三角战略格局至今发生了很大变化,故A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访华标志中美关系开走向正常化,但并未涉及中美联合对抗苏联,故排除B;20世纪70年代,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被动状态,C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排除;中美建交在1979年,故排除D。
23.1949年6月,毛泽东说,如果任何外国政府同蒋介石脱离关系并停止对他的援助,新的共产党政权便准备同它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
A. 逐步打破美国孤立和封锁
B.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对西方国家仍持开放态度
D. 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如果任何外国政府同蒋介石脱离关系并停止对他的援助,新的共产党政权便准备同它建立外交关系”的意思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外交领域“另起炉灶”,对西方国家态度仍是开放性的,C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4.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外交上对美国、苏联的盟国和与其接近的国家,或定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帮凶”,或视作“修正主义的伙伴”、“赫鲁晓夫的走狗”,推行四面出击,打倒一切的外交路线。有学者称之为“黑屋外交”。在当时,这种外交政策的推行
A. 加剧了冷战的紧张程度
B. 恶化了自身的处境和形象
C. 有助于计划经济的实施
D. 否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B
【解析】
中国外交政策的“打倒一片”,并不能直接加剧冷战的紧张程度,美苏双方才是决定冷战程度与进程的决定因素,故A项错误;中国这种“黑屋外交”使得自身孤立于两大阵营乃至近乎整个世界之外,必然极大的恶化自身的处境和形象,故B项正确;这种游离于国际社会之外的外交政策,使得新中国得不到任何外来援助而只能自己关起门来搞建设,必然不利于计划经济的实施,故C项错误;“黑屋外交”并不等于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否定,故D项错误。
25.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中内容反映了
阶段
时间
人数
第一阶段
1950~1953年
1708名
第二阶段
1954~1956年
5853名
第三阶段
1957~1958年
1654名
第四阶段
1959~1965年
很少
A. 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
B. 教育受制于两极格局
C. 苏联支持新中国经济建设
D. 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答案】A
【解析】
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的情况表看出,1954—1956年是5853名,此时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中苏关系友好,1959—1965年中苏关系恶化,新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很少,说明文化交流受国家关系影响,A正确;1950--1965年间都是两极格局,B不能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变化的情况,B错误;19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援助中国的专家,C错误;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这是新中国建立到19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人数多的原因,但是不能说明1959—1965年向苏联派遣留学生人数很少的情况,D错误。
二、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宋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宰相赵普回答:“此非他故,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制,凡有重大军中,则谴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诏。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詹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叙述,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某一大型工程,试简要说明这一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2) 材料二中赵普认为唐末以来,“帝王易姓,战争不息”的原因是什么?根据赵普的对策,你能概括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吗?
(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有何不同。
(4) 根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答案】(1)程序:中书省草拟皇帝关于兴建此项工程的报告,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将审议通过的兴建计划提交工部,由工部具体实施。
(2)主要原因:节镇太重,君弱臣强。措施:军事上:杯酒释兵权,抽调地方精壮充实禁军;行政上:派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控制地方财政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3)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
(4)说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解析】(1)程序:兴建大型工程属于工部职责,根据“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结合所学三省职责的顺序进行说明。
(2)主要原因:根据“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概括得出。措施:根据“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分别从军事、行政、财政方面分析解答。
(3)不同:根据“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得出: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领导六部,行使宰相职权。根据所学可知,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握决策权,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4)说明:根据“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表明军机处完全是皇帝的御用机构,表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27.一百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10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不少市民闻讯而来,或围观或加入。各地学生也都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行动,各地商、工各界多有参加声援者。这表明,从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中,产生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使他们为了共同的行动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摘编自汪朝光著《中国近代通史·民国的初建》
材料二 1924—1927年国共合作实际上是以“国民革命”为号召的民族革命,北伐战争即为这场革命最具体的实现手段。北伐战争这一军事统一过程,从一个侧面清楚地反映出,中国社会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多数社会大众对国家统一运动明显抱以期待和欢迎的态度。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材料三 1937年7月开始的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在历次帝国主义侵华过程中时间最长,但中国人民没有被打趴下,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民族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争取得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海鹏《走向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一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时代背景,分析五四运动多有“声援者”表现出的显著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革命”的政治基础,并概括其主要意义。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方面说明抗日战争胜利是“共同奋斗”取得的。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近代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特点: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2)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主要意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党的影响;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
(3)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主要因素: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解析】(1)背景:根据“巴黎和会决议的祸害”得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特点:根据“北京大学等10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得出青年学生揭开运动序幕;根据“各地学生也都纷纷响应北京学生的行动,各地商、工各界多有参加声援者”得出运动范围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参与的社会阶层迅速扩大。
(2)政治基础:根据所学可知,国共合作开展的“民族革命”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主要意义:结合所学国民大革命的意义分析回答,可从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同时也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等角度总结回答。
(3)结合所学可知,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主要因素:根据“民族主义观念广泛发酵”“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了”得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民族凝聚力增强。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竞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
(2)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3)据材料三分析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1)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答孤立、封锁中国等亦可给分)。中国采取了“一边倒”的方针(答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可给分)。
(2)变化: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
原因: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美国霸权地位严重衰落,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3)原因:应对苏联的威胁,谋求中国的发展。
影响:有利于改善中国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打破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
【解析】(1)结合材料“更激烈地敌视北京……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等语句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是对立的,采取敌对态度,意图封锁中国。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为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在外交上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即实行“一边倒”方针。
(2)由材料一、二中“艾森豪威尔政府……更激烈地敌视北京”,“尼克松……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等语句可得出,美国对华政策由敌对封锁逐渐转变为意图接近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主观原因在于:“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即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并不能处于有利地位;客观原因在于,这一时期世界逐渐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中国逐渐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等等。
(3)根据“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所学,中国改善与美国关系是为了应对苏联的威胁,谋求中国的发展。结合所学,中美关系改善打破了美国孤立中国政策,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结合《联合公报》内容,还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国际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后来提出对外开放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