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12月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商代出土的甲骨文无疑已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字之一。它的美术性格也带有诗意,使书写者和观察者同一的运用某种想象力。因而上海人的沪语发音软如法语,广东人的粤语发音硬如德语,也能使同一文字互相会意。这表明,此种书写的方式
A. 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团结 B. 促进了官方文字的统一
C. 得益于青铜技术的进步 D. 符合了士的阶层的审美
【答案】A
【解析】根据“上海人的沪语发音软如法语,广东人的粤语发音硬如德语,也能使同一文字互相会意”可知,材料认为上海和广东虽然语音有所差别,但使用同一文字可以互相会意,这种书写的方式促成中国人文化上的团结,故A正确;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与青铜技术的进步无关,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同一文字的意义,并非强调士的阶层的审美,排除D。
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 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
B. 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
C. 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
D. 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
【答案】B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社会大变革的局面,学术下移,“士”阶层崛起,他们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儒家尊礼,倡导恢复礼乐秩序;法家推崇中央集权,倡导变法,强调法治;道家从“道”这一本源出发,强调无为而治,否定礼(“非礼”),认为“礼”是社会动荡的根源。这些争论反映出当时百家争鸣的局面,但其本质还是传统社会秩序渐趋崩溃在思想领域的反映,B项符合题意,故选B;A、C、D三项是表面现象,并非本质内涵,排除。
3.下表为儒法两大传统吏治观,据此可知
儒家吏治观
法家吏治观
贤者居位:德治
强者为王:刑治
从道不从君
君主至上
“出于公心”的荐贤制
形式主义的考试制
“内举不避亲”
厉行回避制
主信忠臣
以私制私,设事防事
A. 两者奉行相近似的选官标准
B. 儒家吏治于维护民权
C. 两者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D. 法家吏治优于儒家吏治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儒家与法基于对人性(善与恶)的认识不同,从而吏治观的内容不同,但根本目的都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儒家主张“出于公心”的举荐制,“内举不避亲”。法家主张形式主义的考试制,厉行回避制。两者奉行不同的选官标准;B选项错误,儒家吏治的根本目的也是维护君主专制;D选项错误,两者没有优劣之分。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4.汉武帝派董仲舒弟子吕步舒办理淮南狱案,吕步舒根据《春秋》断狱,无须奏请朝廷。“既还奏事,上皆是之。”这表明
A. 儒学统治地位已确立 B. 汉代政治深受儒学影响
C. 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 D. 儒家伦理成为日常规范
【答案】B
【解析】从材料看,吕步舒的行为是以儒家经义断案决狱的表现,故B项正确。A项虽符合汉代的史实,但与题意不符;C、D两项材料体现不出。
5.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
A. 强调天人合一 B. 倡导大一统观
C. 劝君主行仁政 D. 宣扬君权神授
【答案】B
【解析】“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体现了统一思想,其原因主要是汉代儒学成为官方正统学说,并且蕴含大一统思想,故选B项;天人合一、劝君主行仁政和宣扬君权神授明显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ACD项。
6.魏晋时期,为摆脱宫斗残酷、朝廷更迭频繁造成的政局动荡,许多士人寄情山水、祟尚自然,以追求个性的真实与自由,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这即是后世所说的“魏晋风度”。下列能体现“魏晋风度”的作品是
A. 展子虔《游春图》
B. 王冕《墨梅图》
C. 顾恺之《洛神斌图》
D. 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答案】C
【解析】“魏晋风度”体现的是追求个性和精神的自由,能够体现这种风度的应该是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故选C项;展子虔、王冕和吴道子都是魏晋之后的画家,他们的作品并非追求崇尚自然和摆脱环境对精神的羁绊,与题意不符,排除ABD项。
7.唐代李白的诗显示出超凡的创造力、博大雄伟的气魄,代表着自由与解放。唐太宗对南朝书法的风气表示不满,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由此可见
A. 时代变迁影响艺术评判尺度 B. 唐代诗歌书法艺术成就突显
C. 性格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认知 D. 艺术风格是社会时代的产物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因此其作品有“超凡的创造力、博大雄伟的气魄,代表着自由与解放”,而南朝属于割据政权,因此“无丈夫之气”,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可见艺术风格是社会时代的产物,选项D正确;李白和唐太宗评价的标准是一致的,材料未体现出评价标准的变化,排除A;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选项C表述错误,性格不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认知,排除。
8.宋代一些史家批评传统的重事轻义的史学风气,倡导作史“但欲通知古今之变,又以观其所处义理之得失耳。”这种观点
A. 受到理学发展的影响 B. 有利于确立儒学正统地位
C. 开启通史编撰的潮流 D. 继承了儒家重义轻利思想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中“批评重事轻义的史学传统”和“观其所处义理之得失”可知,宋代的史学观念强调义理,“以史明理”,把史学作为求理的手段,这是受到宋代理学发展的影响,故A项正确;儒学正统地位在西汉已确立,故B项排除;中国古代通史编撰潮流并非宋代开启,故C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儒家义利观,故D项排除。
9.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表明陆九渊
A. 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 赞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
C. 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 否定传统儒学的权威地位
【答案】A
【解析】根据“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可知,陆九渊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反对拘泥于古人经书,故A正确;陆九渊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反对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B错误;陆九渊主张自身的修习与领悟,并非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排除C;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仍然属于传统儒家思想,D错误。
10.《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是关汉卿的名剧,剧中风尘女子赵盼儿被塑造成一个英雄形象,这在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里是十分少见的。关汉卿对赵盼儿的文学塑造
A. 折射出其对当时理学说教的不满与抗争
B. 表明当时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C. 体现了知识分子对君主专制体制的批判
D. 反映出商品经济对文学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理学依然占统治地位,受理性“三纲五常”的影响,妇女社会地位低下,而关汉卿把风尘女子赵盼儿塑造成英雄形象,说明他对理学说教的不满与抗争,故选A项;在材料中的“在元代之前的文学作品里是十分少见的”可知,理学思想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也表明当时妇女社会地位低下,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君主专制体制的批判,故C项错误;材料现象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
11.明朝中后期,很多商贾明确提出,因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在他们看来,所谓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这反映出当时
A. 儒家文化的功利化倾向
B. 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C. 知识分子人生理想变化
D.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答案】A
【解析】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一种诠释,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说明儒家文化追求名利的功利化倾向,故A正确;明朝儒学仍然处于正统地位,B错误;C材料信息不能得出,排除;材料不能看出重农抑商政策是否松动,排除D。
12.明代某思想家指出:“身也者,天下万物之本”,认为“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提出“尊身”、“爱身如宝”等主张,这一主张
A. 有利于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B. 开启了古代人文精神先河
C. 彻底批判了理学纲常思想 D. 导致了“个人主义”泛滥
【答案】A
【解析】“尊身”、“爱身如宝”体现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这一主张有利于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故A正确;古希腊开启了古代人文精神先河,排除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尊身”、“爱身如宝”体系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不能反映“个人主义”泛滥,排除D。
13.顾炎武认为,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行代耕之义,因此,君与臣“一也”。他还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取“无事之食”。由此可知,顾炎武
A. 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 B. 论述了君主统治的必要性
C. 强调实行“众治”的优点 D. 分析了当朝政局动荡的内因
【答案】A
【解析】根据“君与臣都是为民而立,他们取得俸禄都是因为有管理之责”“反对君主有‘绝世之贵’”可知,顾炎武认为君主和官员都是服务于人民的,反对“君贵民轻”,用民本思想批评君主专制,故A正确;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与“众治”无关,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政局动荡的内因”,排除D。
14.徐光启在数学方面的最大贡献,是与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年)合译《几何原本》,将高度公理化的几何学以一种全新的演绎思维方法第一次介绍给中国知识界。这一做法
A. 开创了学习西方理论科学的先例 B. 显示了中国科技出现崭新的气象
C. 忽视了传教士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D. 反映了对西方数学成就盲目崇拜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几何原本》引入西方逻辑认证的思维方法,对中国科技思想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A项,题干不能反映《几何原本》开创西方理论科学的先例,排除;C项,题干并未强调西方的文化入侵,排除;D项,题干强调《几何原本》带来新的思维方法,并非盲目崇拜,排除。
15.从唐代到清代,中国生产的用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这表明
A. 造纸术推动了文化的繁荣 B. 造纸的原料来源丰富
C. 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展 D. 书写材料出现了革命
【答案】C
【解析】材料中中国生产的用纸品种繁多,这表明了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故选C项。A、B两项由材料不能得出;单从材料得不出书写材料革命的结论,故D项错误。
16.鸦片战争后,日本著名学者盐谷世弘曾大为感叹:“呜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之用,而反被琛于他国,吾不独为默深(魏源字)悲焉,而并为清主悲之!”。这反映当时
A. 华夷思想被学习西方思想所取代
B. 洋务派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
C. 传统观念阻碍正确看待外来事物
D. 国人对外部世界感到惊慌和恐惧
【答案】C
【解析】材料“呼!忠智之士,忧国著书,不为其君之用,而反被琛于他国”体现的是清政府对魏源的《海国图志》并不重视,强调的是传统观念阻碍正确看待外来事物,C选项符合题意;华夷思想被学习西方思想所取代的说法在晚清时期是不符合史实的,当时仍然存在着天朝上国观念,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B选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日本学者对清政府不重视外来学习的批判,国人对外部世界感到惊慌和恐惧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
17.有学者指出:“(向西方学习)就经济方面而言之,咸同两朝,偏重在求强;光宣两朝,偏重在致富。”材料中的转变
A. 表明洋务运动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B. 体现出清政府根据时代变化适时变革
C. 说明民族危机促进了晚清经济思想近代化的转向
D. 体现了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到制度的历程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咸同两朝,偏重在求强”指的是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材料“光宣两朝,偏重在致富”则是指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面对甲午战后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大规模地向西方学习真理,在经济领域,他们希望解除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全面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实现国家的富强,故选C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方面,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方面,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8.据1868年《中美续增条约》规定:每年清政府可选派30名幼童赴美留学。但国人听说西方野蛮人会把留学幼童剥皮,再把狗皮贴到他们身上,当怪物展览赚钱。结果,仅有30个名额的首批留学任务竟然没有完成。这反映了
A.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B. 美国改变了对华侵略立场
C. 清政府比较注重人才培养 D. 洋务运动失败具有必然性
【答案】A
【解析】国人对于美国对待留学幼童的谣言充分说明当时国人思想落后,反映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选项A正确;选项B不符合近代美国对华政策,排除;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洋务运动失败的必然性是因为其意在维护专制统治,材料与此无关,排除D。
19.梁启超说:“(西方)继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中国)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梁启超意在
A. 呼吁国民学习西方人文主义 B. 否定明清远洋开拓的滞后性
C. 反思中西方易位的社会原因 D. 肯定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成就
【答案】C
【解析】梁启超将中西方伟大航海家进行对比,认为西方有后继者,而中国没有,意在反思中西方易位的社会原因,选项C正确;材料与人文主义无关,排除A;梁启超将中西航海家及其后续发展情况对比,意在反思中西方社会差异,而非批评明清的远洋开拓,排除B;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
20.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材料表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
A. 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
B. 凸显以国家主义为中心
C. 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D. 是西方国家侵略所致
【答案】B
【解析】材料指出君权尊民权衰是中国贫弱的根源,“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说明兴民权的目的是使中国富强,所以应选B;A项是西方思想启蒙追求的目标,材料中也没有体现;C、D项是中国思想启蒙的原因,不是材料本身反映的内容,排除。
21.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A. 提升了向西方学习的水平
B. 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
C. 扩大了民主与科学的影响
D. 促使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答案】B
【解析】五四运动把反帝和救国结合起来,并且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故B正确;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思想,五四运动后传播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学习西方思想,无法体现提升了向西方学习的水平,排除A;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而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排除C;甲午战后民众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22.20世纪20年代时,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梁漱溟也宣称应该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发展本身的长处。二梁都督促国人:“到东方去!”材料反映了二梁“到东方去”的认识是基于
A. 新文化运动启蒙 B. 一战的理性反思
C. 马克思主义传播 D. 西学东渐的深入
【答案】B
【解析】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梁漱溟主张国人发展本身的长处,结合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的弊病,使二梁重新认识中西文明,故B正确;新文化运动宣传西方的思想文化,二梁主张理性对待中西文化,故A错误;材料信息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无关,排除C;根据“到东方去!”可知,二梁主张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D错误。
23.李大钊将十月革命理解为“庶民的胜利”,并呼呼中国的青年“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李大钊意在说明
A. 中国革命需要民众的支持
B. 农业落后急需青年去发展
C. 应该效仿苏俄的革命道路
D. 青年代表中国革命的未来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庶民的胜利”“ 应该到农村去,拿出当年俄罗斯青年在俄罗斯农村宣传运动的精神,来做些开发农村的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大钊意在倡导中国青年深入农村,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唤醒民众觉悟,让民众参与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中。故本题答案选A项。BD项不符合本题主旨,排除;中国效仿苏俄革命道路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排除C项。
24.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说:“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现之,又不能使之谜去……试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膛乎后也。”孙中山基于这一认识提出了
A. 民族主义 B. 民权主义 C. 民生主义 D. 民主主义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孙中山认为欧美等国家只是解决了政治革命,但未解决社会革命,故中国要既要解决政治革命问题,更要解决社会革命问题,由此孙中山提出了民生主义,C项符合题意。民族主义属于民族革命,排除A项;民权主义属于政治革命,排除B项;民主主义不是孙中山的思想成果,排除D项。
25.1923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在上海收到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指出国民党过去在反封建斗争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必要性。由此可推知
A. 国共合作中出现右倾现象 B. 党中央迷信盲从共产国际
C. 建立新三民主义的必要性 D. 批评了三大政策的方向性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23年12
月”“指出国民党过去在反封建斗争中存在的问题,说明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必要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发生在国共两党正式合作之前,并且指出国民党在反封建斗争中应该依靠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并在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把旧三民主义解释为新三民主义,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在反封建斗争中依靠工人和人民群众是正确的路线,而不是右倾现象,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国民党在反封建斗争中应该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和提出新三民主义的必要性,没有体现当时党中央迷信盲从共产国际的现象,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大政策是指“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三大政策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
26.1930年,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1938年,他又指出:没有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当前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这些论述体现了毛泽东
A. 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忧虑 B. 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C.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 D. 主张调查中国的国情
【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毛泽东强调“调查”,提出“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说明他主张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而不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故选B项。A、D两项对材料理解错误;C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
27.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回答外国记者关于“自由民主的中国”问题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这一解说
A. 结束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B.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
C. 表明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 D. 加速了抗战的胜利进程
【答案】C
【解析】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时的言论表达了其促进民主,和平建国的思想,要实践中国革命的阶段目标,故C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的相关内容,A错误;中共七大的召开标志着毛泽东思想成熟,B错误;1945年8月15日,日本已经宣布投降,D错误。
28.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工人代表在谈及当时扫盲教育的意义时感慨:人家讲政策、讨论生产技术,自己在一旁根本抽不上嘴,这让我觉得很惭愧。材料主要说明当时的扫盲教育
A. 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意识
B. 有利于政治建设的开展
C. 顺应了工农群众的诉求
D. 表达了经济建设的需求
【答案】C
【解析】材料站在普通工农群众对提升自身生产技能等文化需求的视角说明了扫盲教育的积极意义,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在说职工的责任意识,故A项错误;扫盲教育有利于政治建设的开展,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表达的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故D项错误。
29.1957年,苏联同意全面援助中国的原子弹研制。但据老同志回忆,苏联部分专家在关键材料的生产技术方面心细如发,不但对于邓稼先等中国专家的问题历来沉默是金,而且每当有甲种分离膜脱落,一定要用磁铁一点点将周边地面扫一遍,保证全部回收。这从侧面反映出
A. 中苏关系改善推动合作 B. “一五”计划为核弹研制奠定技术基础
C. 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D. 苏联专家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相当强
【答案】C
【解析】材料“不但对于邓稼先等中国专家的问题历来沉默是金,而且每当有甲种分离膜脱落,一定要用磁铁一点点将周边地面扫一遍,保证全部回收”体现的是苏联专家对核心技术的保护,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性,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中苏关系改善推动合作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错误,排除;材料未涉及一五计划为核弹研究奠定物质基础,B选项错误,排除;D选项属于表象,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排除。
30.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上变化主要源于( )
A. 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 B. 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C. 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 D. 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发展是硬道理”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变化说明中共对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是不断发展完善的,B项正确。材料中主要谈及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没有涉及国际形势变化的信息,排除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一直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没有改变,排除C。“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根源,排除D。
31.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时说:“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此,毛泽东主要强调
A. 要坚持独立自主的经济建设模式
B. 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
C.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坚持借鉴与创新结合的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认为照搬苏联模式是必要的,但同时存在弊端,这说明他主张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是完全的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故B项错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改革开放之后实行,故C项错误。
32.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A. 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C. 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D. 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答案】D
【解析】从“1979年11月26日”可知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召开,AB项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再从“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可知AB项不符合题意;C项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邓小平提出的应该是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的主张,D项符合题意。
二、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在孔子“宽猛相济”和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大德小刑”,德主刑辅。不准民间私自授律学和私家收徒讲授法律,禁止百姓抄写或刻印法典。因此,民间法律教育是一片空白,百姓不知法律条文,更谈不上知法用法。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北魏律规定,祖父母或父母年迈,家中又无成年子孙或期亲近属进行赡养,该罪犯可以依法暂时不执行所判徒、流、死刑,责成其回家尽孝,待为老人养老送终后,再执行原来的刑法。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等
材料二 美国的法律教化重视学校教育,采取情境模拟、案例教学、社区参与等方法,注重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同时将法律教化与公共文化设施相融合,许多城市能看到宪法广场、宪法公园、警察博物馆、犯罪博物馆等专题法律教化设施。民众随时可以接触和感受法治,将法律与个人的自由、权利紧密结合,增强法律在公众心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摘编自范沁芳《美国法律教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法律意识,并说明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和美国在法律与教化方面的不同之处,并简析法律与教化的借鉴意义。
【答案】(1)法律意识:①“隆礼重法”“德主刑辅”(或“大德小刑”);②政府垄断法律教育(或禁止民间私自授法传法),法律教育淡薄;③法律与儒学、儒家伦理相结合(或法律意识受儒家思想影响)(或以礼入法)。
原因:①先秦儒学的影响(或受荀子思想影响);②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③儒家知识分子主动参与法律解释;④统治者对法律的控制(维护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
(2)不同点:①古代中国注重以儒学为核心的教化;美国重视法律教育。②古代中国限制百姓学法;美国重视法律的宣传与教育。③古代中国注重以政府的权威自上而下保障法律的实施;美国注重采取多种形式,自下而上培养公民法律的意识。
借鉴意义:①重视法律可以增强法律在公众心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②注重法律本身的普及,有利于培养公民意识和自由平等观念;③重视教化,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④法律和教化两套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体系应相互配合。
【解析】
(1)法律意识:由材料“董仲舒在孔子‘宽猛相济’和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大德小刑’,德主刑辅”可知,法律意识为“隆礼重法”“德主刑辅”;由材料“不准民间私自授律学和私家收徒讲授法律……
百姓不知法律条文,更谈不上知法用法”可知,政府垄断法律教育,社会法律教育淡薄;由材料“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待为老人养老送终后,再执行原来的刑法”可知,法律与儒学、儒家伦理相结合。
原因:由材料“董仲舒在孔子‘宽猛相济’和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大德小刑’,德主刑辅”可知,汉代之后的法律意识是受到了先秦儒学的影响;由材料“不准民间私自授律学和私家收徒讲授法律。因此,民间法律教育是一片空白”可知,统治者对法律的控制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由材料“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可知,汉代之后的法律意识的形成还离不开儒家知识分子主动参与;结合所学,儒学对法律的影响力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使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2)不同点: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 “美国的法律教化重视学校教育”的信息可知,古代中国注重以儒学为核心的教化,而美国则重视法律教育;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注重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的信息可知,古代中国限制百姓学法,而美国则重视法律的宣传与教育;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同时将法律教化与公共文化设施相融合……增强法律在公众心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知,古代中国注重以政府的权威自上而下保障法律的实施,而美国则注重采取多种形式,自下而上培养公民法律的意识。
借鉴意义:这一问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可从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矛盾的缓和、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法律意识的增强等角度展开。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启蒙是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是在民族存亡的压力下有识之士为国家寻找出路而选择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启蒙与救亡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启蒙知识分子在启蒙者和救赎者的双重角色中,所追求的现代理念和现代制度,以及现代文明,最终在‘救人’与‘救国’的双重诉求中走向‘国’”这是中国近代启蒙和现代化的独特之处。救亡的目的性导致启蒙思想没有成为启蒙者的政治信念,没有内化为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理论精神,而是使之服从于救国的政治情怀,把它用作达到外在治国平天下政治目标的工具。
——摘编自杨全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演进的逻辑与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提出自己对中国近代启蒙思想的看法,并予以简要说明,(要求:明确写出自己的看法,并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答案】示例:中国近代启蒙与救亡图存互为表里
阐述:英国于1840
年侵略中国,爆发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社会;19世纪50年代,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背景下,地主阶级掀起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但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19世纪末,爆发日本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救亡图存掀起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维新变法,推动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启蒙的作用;20世纪初,随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更加加深,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逐渐掀起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运动,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总之,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救亡图存运动起到了启蒙作用,中国近代启蒙与救亡图存互为表里。(示例仅作为参考)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拟定具体的论题,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材料内容主要阐述了中国近代启蒙的特点,中国近代启蒙与救亡图存运动相辅相成、互为表里,中国近代启蒙更多的是跟随救亡图存运动而产生。答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中国近代启蒙与救亡图存互为表里的角度、也可以选择中国近代启蒙的特点和评价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建军初期,南昌起义部队实行了政治指导员制度。政治指导员的任务是负责军中的党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协助指挥官完成战斗、给养、管理、训育等各项任务,一切工作以争取军事胜利为主要目标,其在军中的地位低于同级指挥官。1927年9月,毛泽东对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进行了“三湾改编”,正式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中央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改为政治委员制度,1929年12月,《古田会议决议》肯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1930年10月,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唯一领导”。
——摘编自王建强《红军由党代表制度到政治委员制度的变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
【答案】(1)特点:重视制度建设;强化党的领导;采用苏联经验;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2)原因: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人民军队最初构成人员复杂,思想紊乱,组织涣散;革命斗争的需要;受苏联影响。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解析】
第(1)小问,材料“井冈山会师后,党代表制度在全军推行”可得知重视制度建设;“党代表在军中的地位与同级指挥官相等,并有代表党监督指挥官的权力”“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可得出强化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可得出采用苏联经验;“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突出强调‘红军中只允许党在政治上之唯一领导’”等信息可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等角度分析回答。
第(2)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时期正值国民革命失败之际,因此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人民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因是吸取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南昌起义后人民军队建立,人民军队建立之初构成人员复杂,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为了克服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加强对人民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共中央多次指示红军仿效苏联,废除党代表制度”可知当时受苏联影响等角度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