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佳一中高三学年第五次调研考试试卷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答案】D ‎【解析】‎ 由“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可以得出,西周建立之后,其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功臣和宗室贵戚统领,故选D;当时是贵族政治体制,故A不符合史实;题干说到的诸侯国不是以素养作为依据的,而且也不是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故排除B;分封制不是构建的国家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C也不符合史实。‎ 点睛: 概念学习和理解是历史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有些题目就是在偷换概念,考生如果不是很熟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很难做对,在考题选项设计中的偷换概念中导致理解失误而丢分。还有的题涉及的是几个概念的区分和准确理解,只有把握每个概念的具体含义才可以,这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深入理解才能做对。这一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概念理解及其阶段特征。‎ ‎2.在东汉各种碑刻中,以墓碑为大宗,为墓主立碑颂德是当时丧葬活动的重要内容。自曹操禁立私碑起,曹魏、西晋均严格执行,碑刻数量锐减,立于墓前的墓碑为埋入墓穴的“墓志”所替代。这反映了魏晋时期 A. 社会动荡冲击了人们的道德信仰 B. 当政者打击世族以稳固统治的目的 C.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显著加强 D. 统治者积聚财力以完成统一的夙愿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自曹操禁立私碑起,曹魏、西晋均严格执行,碑刻数量锐减,立于墓前的墓碑为埋入墓穴的‘墓志’所替代”可知,立碑是当时社会中世家大族常常用来对自己进行歌功颂德的方式,统治阶层为了稳固统治,减少世家大族对地方的影响力,对于立私碑的做法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故选B。墓碑与道德信仰无关,排除A;魏晋时期战乱较多,社会动荡不安,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禁止立碑不是积聚财力的表现,排除D。‎ ‎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 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 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 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 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D ‎【解析】‎ 由材料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说明尚书省在中央与地方行政运行中处于中枢位置,故D项正确;唐朝三省各有其职责,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材料反映的是尚书省在履行自身的职责,故A项错误;拥有起草诏令制敕权力的是中书省,故B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点睛;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是通过新材料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常规思路,这就启示我们一定不要忽视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复习。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4.押租制是明清时期地主防止佃农欠租的一种制度。佃农交纳押租以后,一般照交正租,如果欠租,地主就在押金中扣除,地主不退押金;押租租佃关系尚未期,地主不能随意换佃。在有些地区,交纳押租的佃农还可以将佃种的土地转佃他人。押租制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 地主与佃农的矛盾尖锐 B. 封建剥削方式的没落 C. 货币地租取代实物地租 D. 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答案】D ‎【解析】‎ 押租制的出现虽然与农民抗租斗争有关,但这只是材料反映的一个方面,押租不仅对佃农具有约束力,对地主同样具有约束力。押租制起因于农民欠租,但它的实施又超出了这个问题本身,实际上押金可理解为定金,佃农交了押金就等于拿到了土地经营权,地主也不能反悔,尤其是佃农还可以转佃,这等于将土地经营权当成了商品,所以,D项正确, 排除 A 项。B、C两项就押租制本身来说,没有体现出来,排除。‎ ‎5.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是孔子的重要主张。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主张均反映出 A.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B. 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结合 C.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 D. 儒家实现了信仰和社会规范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的亲亲,父子君臣,孝悌忠信等等,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家把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结合在一起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看出对人欲的控制,A不正确;儒家强调等级,并不是掩盖等级秩序,C不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儒家要统一信仰,D不正确。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以及内容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孔子孟子儒家思想的内容特征,其次要联系到材料中儒家思想与宗法关系的联系。‎ ‎6.下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法律条文,这反映了中国古代 法律条文 出处 子告父母,:告威公(公婆),奴婢告主”则“勿听而弃告者市”‎ 汉《仁年律令告律》‎ 告祖父母、父母者,绞 ‎《唐律疏议斗论律》‎ 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大明律》‎ 亲属相为容隐 ‎《大清律例刑律诉讼》‎ A. 血缘关系不断强化 B. 宗法制度逐步淡化 C. 等级秩序日益固化 D. 法律的儒学色彩加强 ‎【答案】D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对血缘孝亲关系的维护,说明儒家伦理的法律化,故D正确;血缘关系逐渐强化,没有体现法律的作用,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对血缘孝亲关系的维护,这正是宗法制的反映,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等级秩序日益固化,故C错误。‎ ‎7.受宋代理学影响,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男尊女卑”观念被不断强化。然而,与这一社会背景迥异的是,明代社会士人层面却出现一股“尊女”的思想清流。这反映了 A. 思想解放促进了妇女解放运动 B. 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C. 借时代语境重构性别秩序的努力 D. 专制的强化遏制了新思潮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材料强调了在“明代官方意识形态中‘男尊女卑’观念被不断强化”而与此同时的“社会士人层面却出现一股‘尊女’的思想清流”,“尊女”观实际上依托封建社会语境抨击传统的“男尊女卑”现象,揭露其局限性和反动本质,意在为重构性别秩序而努力。故答案为C项。A项,根据所学可知,明代思想主要以理学、心学为代表,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而不是解放,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动摇儒学正统地位的是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明代的‘尊女’观是指士人中掀起尊重和赞誉女性的思潮,发展到晚明,这股“尊女”思潮又被李贽“男女平等”说和士人“女胜于男”说进一步推动,并走向巅峰,从而在中国古代社会性别思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遏制了新思潮的发展的表述错误,排除。‎ ‎8.下图是南宋杭州灵隐寺的一幅漫画,描绘了济公头戴破帽、手持破扇、脚穿破鞋,不受戒律拘束,貌似疯癫的形象。这反映了当时 济公像 A. 儒家正统观念被画家抛弃 B. 心学重建了儒家精神信仰 C. 市民阶层率性直爽的心态 D. 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 ‎【答案】C ‎【解析】‎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存在的反映,“南宋杭州灵隐寺的一幅漫画”“不受戒律拘束,貌似疯癫的形象”反映了南宋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故C正确;结合所学,宋朝时,儒学发展到理学,儒家思想仍然是正统思想,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心学”,排除B;济公是南宋佛教高僧,故D错误。‎ ‎9.黄宗羲认为:“凡章奏进呈……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这一思想 A. 主张恢复隋唐三省六部制 B. 认为君主制度阻碍国家发展 C. 意在限制君权的过度膨胀 D. 主张宰相与君主应地位平等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凡章奏进呈……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等信息可知,黄宗羲主张君臣共治,制约君权,C正确;据材料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A错误;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的弊端,B错误;材料内容是主张君臣共治,没有涉及地位平等问题,D错误。‎ ‎10.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A. 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B. 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C. 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 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可知,嘉庆、道光皇帝都认为小说影响了民风,导致社会上违法乱纪现象增多,说明小说在社会影响力增加,故B正确;理学一直是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故A错误;材料只体现小说影响民风,并未体现社会混乱,故C错误;材料表达的是清代查禁小说的原因是影响民风,未体现文化专制阻碍小说发展,故D错误。‎ ‎11.中国传统观念“重理义、轻艺事”,读书人从来不以技艺为正业,但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天津电报学堂(1879)天津水师学堂(1880)天津武备学堂(1886)天津军工学堂(1893)等一批专攻军事和工艺的专门学堂。这种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 A. “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被国人所抛弃 B. 在西方器物的刺激下,艺事渐为人重 C. 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思想观念进步 D. 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由此起步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中国传统观念‘重理义、轻艺事’”到“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培养一批专攻军事和工艺的专门学堂”可知,这是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洋务派而采取的自救措施,这反映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C正确;据材料“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可知,洋务运动时期的指导思想就是“中体西用”,因此“中体西用”的思想观念没有被抛弃,故A错误;据所学可知,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是民族危机加深,为挽救民族危机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学习西方科技,而不完全是在“在西方器物的刺激下”兴起的,B表述片面;据材料“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出现了天津电报学堂(1879)……等一批专攻军事和工艺的专门学堂”可知,新式学堂的出现,培养了大批的军事、科技、翻译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进步,冲击了封建科举制,但不能说明近代教育由此起步,D错误。‎ ‎12.阅读下图,该图是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对1893—1928年间这一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各国经济实力决定其在华的商行数 B. 资本输出是此时期列强侵略的重要方式 C.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 D. 该时期德国完全放弃在华侵略利益 ‎【答案】B ‎【解析】‎ 在华设立商户是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表现。从示意图中可知,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增加较快,说明外国对华资本输出数量增加较快,故选B;日本和俄国在华设立商行较多,但经济实力并非最强,排除A;我国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的春天是在一战期间,时间不符,排除C;德国在华设立了商行,总体趋势是增加,排除D。‎ ‎13.《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刊行后,不仅招致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反对,维新人士黄遵宪、严复等也曾通过不同方式表示过他们的反对意见,帝师翁同龢在读过《孔子改制考》后,向光绪皇帝说康有为“居心叵测”,表示已不与康往来了。这表明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A. 成为维新派的思想共识 B. 动摇了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C. 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 干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维新人士黄遵宪、严复等也曾通过不同方式表示过他们的反对意见”,帝师翁同稣也表示不与康往来,说明康有为的理论不被当时包括维新派在内的一些人士接受。康有为用“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变法思想干扰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遭到反对,故D项正确;材料表明维新人士反对康有为的理论,因此并没有形成共识,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康有为思想遭到反对,故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点睛】本题考查康有为的思想主张。思考问题时要注意,康有为的“托古改制”只代表他个人思想的特点,而不是整个维新派。正因如此,他的思想才会遭到一些维新人士的反对。所以往往在判断时,要根据材料的意思去考虑问题,因此读懂材料,抓取材料关键信息非常重要。‎ ‎14.新文化运动期间,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并公开声明:“像钱先生这种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本志同人多半是不大赞成的。”这反映出当时陈独秀 A. 继续维护儒家学说统治地位 B. 理性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C.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社会 D. 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文明 ‎【答案】B ‎【解析】‎ 据材料针对钱玄同提出了“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等过激主张,陈独秀对此虽表理解但并不予支持,这表明陈独秀肯定钱玄同反封建的热情,但认为“废孔学、废汉文、灭道教”的主张过激,因此可以判断,陈独秀对传统文化理性批判,B正确;据所学可知,在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宣传民主、科学,提倡新道德,这与当时儒家学说是不一致的,A错误;据材料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学说,C错误;材料说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没有涉及对西方文明的态度,D错误。‎ ‎15.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中央委员会也缺乏知识,这是罢工失败的原因……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陈独秀意在强调 A. 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B. 领导工人运动 C. 对国民党进行妥协 D. 国共合作的必要性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但是究竟应当怎样为中国革命运动工作的问题上,我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有的还反对加入国民党……”可知,大家的分歧是进行国民革命的形式,在陈独秀看来国共合作非常重要。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中的“大家确信中国有实行国民革命运动的必要”可知,进行国民革命是全体共识,不需要强调,排除A项;材料中陈独秀强调的是对国民革命的认识,不是对工人运动的认识,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 ‎16.1938年2月至4月,为驱逐晋西北地区的中国军队,日军26师团、109师团展开大规模围攻。八路军第120师主动迎敌,经过两个月的游击战歼灭日军1500余人,缴获步机枪200余支、汽车14辆等大批装备,收复了7座县城和大片国土。这表明当时 A. 抗日战争的主要方式是游击战 B.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 C. 八路军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力 D. 游击战有利于敌后战场的开辟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经过两个月的游击战”,“收复了7座县城和大片国土”,可知游击战推动了敌后战场的开辟,故选D。材料的时间是“1938年2月至4月”,根据所学知识,1938年10月武汉会战之前属于抗战初期,以正面会战为主要方式,故A表述错误,排除A。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的标志是淞沪会战,故B与材料无关,排除B。八路军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力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与材料时间不吻合,故排除C。‎ ‎17.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双减双交”(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耕者有其田”的几次变化。这反映了 A. 生产关系调整以民主革命任务为导向 B. 政治局面动荡影响经济政策制定 C. 中共土地公有制的确立过程曲折艰难 D. 中共始终以废除封建剥削为目标 ‎【答案】A ‎【解析】‎ ‎“双减双交”是抗战时期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的条件下,为完成反帝任务实行的土地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和“耕者有其田”均是为完成反封建的任务,而采取的措施。因此这一变化过程反映出随着不同时期需要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而进行生产关系的调整。‎ 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前土地政策的变化,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 ‎18.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国方面要求:尼克松可以坐自己的专机到中国,但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经协商后,最后达成协议:总统专机先飞到上海,上海飞往北京时,不必转乘中国专机,但是中方要派先遣小组带领一名领航员登机。这说明此时中国外交 A. 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B. 意在表明中国的主导地位 C. 表现出了强烈的主权意识 D. 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倾向 ‎【答案】C ‎【解析】‎ 根据“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可知,中国旨在维护领空权,表现出了强烈的主权意识,故C正确;由材料“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可知中国摒弃意识形态的对抗,中美关系逐步走向缓和,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中国维护主权意识而非发挥中国的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反对霸权主义,故D项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我国新中国外交的史实分析解答。‎ ‎19.“在统筹兼顾的方针下,逐步地消灭经济中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该措施 A. 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 B. 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性质 C. 调动了全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 D. 建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体制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合理地调整现有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国民经济的措施。这些措施有利于国家财政经济状况逐渐好转,故答案为A项。改变了资本主义工商业性质的是三大改造,‎ 排除B项;这些措施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积极性,排除C项;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收官僚资本,将其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排除D项。‎ ‎20.“一五”计划规定,五年中的国家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55.8%,各部门所占比例按计划规定(如下表所示)。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行业 工业 农林水利 邮电运输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事业 贸易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2%‎ ‎7.2%‎ ‎3.7%‎ ‎3.1%‎ ‎1.0%‎ 备注 工业投资的88.8%用于重工业建设 A. 充分利用了旧中国原有工业基础 B. 注重经济有计划、按比例统筹发展 C. 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D. 着力改变原有工业布局的不平衡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各行业投资的比例,体现不出旧中国原有工业的特征,A错误;从材料各部门所占比例按计划规定可以看出,国家投资的计划性较强,B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一五计划的成果,无法得出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C;材料看不出原有工业布局的特点,无法得出“着力改变原有工业布局的不平衡”,排除D。‎ ‎21.1956年9月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这表明当时中国 A. 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 B. 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 C. 摆脱了苏联模式影响 D. 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 ‎【答案】D ‎【解析】‎ 据材料陈云在中共八大报告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可以看到,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但是对苏联经济模式在进行有益探索,因此D符合题意;据材料1956年9月可知,此时社会主义改造尚未完成,A错误;据材料中共八大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并没有纠正党内左倾错误,B错误;据上分析可知仍然坚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因此C错误。‎ ‎22.1964—1978年,国家在川贵、云、陕、甘、宁、青等中西部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新建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沿海一些工业企业也搬迁到西部和西北地区,这就是“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旨在 A. 改变旧有工业布局 B. 加快发展内地经济 C. 备战应对国际局势 D. 创新科技调整经济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中苏关系。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致使中国外部安全环境恶化,中国为应对这一国际局势,加强了内地的国防军事等发展。故答案为C项。AB项,改变旧有工业布局、发展内地经济并非主观目的,而是客观结果,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已经完成,而且这次调整主要是调节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比例,与材料中“中西部地区”“三线建设”无关,排除。‎ ‎23.下图描述了1952~201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人数的演变路径。据图示“①、②、③”三处非农就业人数大跳跃可以推知 A. 计划体制一直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B. 非农就业大跳跃是政策调整的结果 C. 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D. 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 ‎【答案】B ‎【解析】‎ 分析材料中图片信息可知,图中A、B、C三处的非农就业大跳跃大致是在1958年、1978年和1992年。根据所学可知,1958年,“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量农业劳动力被大炼钢铁和工业虚假膨胀性生产所占用,非农就业人数出现非正常性大量增长;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效显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出现显著增长;1992年,随着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转移,非农就业人数出现明显增长。故答案为B项,A项排除。C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遭遇重大挫折,排除;D项,从图片内容中得不出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快,排除。‎ ‎【点睛】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4.毛泽东在1948年9月政治局会议上作结论时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之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外部就是同帝国主义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提出 A. 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 B. 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的方针 C. 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 D. 在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退出历史舞台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两对矛盾的提出及认识是建立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完成以后,那时的社会性质应为新民主主义,而非双半社会,故A项错误;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方针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故B项错误;基于对这对矛盾的认识才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及农业、手工业,故C项正确;文革时期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被当作主要矛盾对待,故D项错误。‎ ‎25.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与中央同志谈话说,“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他同时还指出,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邓小平的看法旨在 A. 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 B. 推动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C. 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D. 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答案】B ‎【解析】‎ 初步建立起国民教育体系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故排除A项;根据“1977年5月24日”、“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邓小平的看法是对文革期间教育乱象的拨乱反正,故选B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是在20世纪50年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D项。‎ ‎26.1984年,陈生从北京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公务员,1990年,他选择辞职经商经过多年打拼,创立“壹号土猪”品牌并成功上市,成为著名的“猪肉大王”。陈生的人生转型表明 A. 非公有制经济开始合法化 B. 社会择业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C. 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确立 D. 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生能辞职从商,得益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可以得出陈生的人生转型与中国的发展改革密切相关,故D正确;A“开始”的说法不正确,排除;其职业的转变根本上还是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不是其观念转变决定的,故B不正确;1992年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不正确。‎ ‎27.1990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香港基本法.《基本法》共160条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体现,其原则精神是:主权原则;“一国两制”: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保持香港稳定。这说明 A. 香港《基本法》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实际应用 B. 香港《基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香港可依法保持和发展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 D. 香港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本质上的一致性 ‎【答案】A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针对香港问题,为促进祖国的统一,提出了灵活务实的政策,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为香港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制度保障,故A正确;中国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故B不正确;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不能与某个国家发展政治联系,故C不正确;香港为题是西方侵略造成的,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二者本质上是不同的,故D不正确。‎ ‎28.“那些希望改变世界的举动,常常从改写历史入手,从而使人们能够重新想想未来。不管你是希望工人发动全体罢工、女性掌控自主权,还是受压迫的少数民族站起来要求政治权利,第一步都是重述他们的历史。”下列有关历史学的言论中,与上述主张最为相似的是 A. 故事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已经不可知了,可知的是现在的状况 B. 宁可疑古,不可信古,正史都是帝王家书,官书皆为胜者呐喊 C. 重述历史的目的不在历史本身,而是在于这段历史的现代意义 D. 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的精选集,对此做挑选记录的是历史学家 ‎【答案】C ‎【解析】‎ 历史对于现实的重要意义是可以为现实提供借鉴。因此重述历史的目的不在历史本身,而是在于这段历史的现代意义。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不符,B项说法绝对,D项没有考虑现实因素的影响,均排除。‎ ‎29.伯里克利时期,自然科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太阳是一团炽热的物质”等观点被以“不敬神”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哲学家普罗塔戈拉也因其言论被控“不敬神灵”其著作《论神》被焚,本人被驱逐出雅典。”这些事例说明当时的雅典 A. 公民普遍没有言论自由 B. 个人自由须服从城邦意志 C. 城邦无法接纳进步思想 D. 人文精神已成为主流思潮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中信息可以得出,二者被驱逐均因为其不敬雅典神,由此可以得出,当时的雅典个人自由还是受限制的,必须服从城邦的意志,故B正确;A与史实不符,排除;二者被驱逐是因为其言论体现了对雅典所敬奉的神的不敬,不是城邦不能接受进步思想,故C不正确;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30.提米斯托克利战功卓著,亦是民主制最激进的支持者,却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放逐。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在雅典因为宗教、道德和政治的理由经常使用。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这反映了 A. 雅典公民很容易被政客煽动 B. 直接民主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C. 陶片放逐制有利于防止专制 D. 民主制比专制更加具有优越性 ‎【答案】B ‎【解析】‎ 根据“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可知,雅典的直接民主容易被一些政客利用,“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说明陶片放逐制通过多数人的民主压制少数人,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直接民主的弊端,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陶片放逐制的弊端是容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C是陶片放逐制的积极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说明民主制和专制都存在弊端,因此无法比较哪个更优越,排除D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被政客煽动起来的雅典公民”“陶片放逐制无疑是民主选择和惩罚领导人的重要方式”,联系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分析解答。‎ ‎31.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材料中的“最大缺点”‎ A. 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全面繁荣 B. 客观评价了雅典的民主政体 C. 调动了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 D. 为后世民主集中制提供借鉴 ‎【答案】D ‎【解析】‎ 雅典直接民主形式容易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存在许多弊端,因此需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来解决这一弊端,故D项正确;柏拉图否定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不是它的优点,排除A项;柏拉图的评价忽视了雅典民主政治对城邦的贡献,不够客观和公正,排除B项;不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最大缺点”调动了雅典公民参政积极性,排除C项。‎ ‎32.英国史学家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说“罗马平民曾一度一致坚持要求公布十二铜表法时,这表明他们对没有知识和选举权并不能使人真正获得自由的思想已有了朦胧的认识;但是他们从没有想到需要在人民大众中普及知识,这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识。”这表明 A. 罗马共和国缺乏必要的政治教育 B. 罗马法的产生与知识教育没有关系 C. 罗马法是普及知识教育的结果 D. 罗马法产生超越了那个时代的认识 ‎【答案】A ‎【解析】‎ 材料“但是他们从没有想到需要在人民大众中普及知识”说明罗马平民并未清晰认识到教育会使人获得知识和选举权,才能使人真正获得自由思想,也就是说罗马缺乏必要的政治教育,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罗马法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故BC错误;罗马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符合时代的需要,故D错误。‎ ‎33.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客籍法》、《惩治叛乱法》等四项法令,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胁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美国国会此举旨在 A. 扩大联邦政府的行政权 B. 改变权力制衡的机制 C. 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 D. 限制外来移民的迁入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授权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威胁或反对联邦政府的外侨和美国公民。”可以得出,所述法令的颁布旨在打击威胁和反对联邦政府的人,由此可知其旨在维护联邦制,维护联邦的统一和稳定,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联邦政府权力大小的信息,故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权分立的信息,故B不正确;材料所述法令不只针对移民,故D不正确。‎ ‎34.“民主制天然有压制少数的倾向,专制则天然有压制多数的可能。适当的法律和由法律治国比依赖专制者的智慧或公众分裂日飘忽不定的意愿都更公正、更稳定。多数人的意志并不必然有益于多数人,而且操纵多数人的意志比操纵少数人的意志还容易。”符合上述材料观点的说法是 A. 凌驾于法治之上的民主非最佳选择 B. 直接民主不能有效地保障公民的利益 C. 民主政体虽有缺陷但远胜专制政体 D. 只有民主没有法律不符合民众心理 ‎【答案】A ‎【解析】‎ 材料中叙述了民主和专制都有一定的弊端,并不是民主制就代表正确,它也需要一定的限制和制约,这一约束的内容和方式就是法律,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直接民主的内容;C选项错误,这是对材料的曲解,材料强调如何避免这种现象,而不是论述制度的优劣性;D选项说不符合材料的描述,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观点。‎ ‎35.17世纪初的西班牙劣币狂行,一夜之间黄金白银都不知流到哪里去了,市场上充斥着劣质的铜币,用这些铜币去抢购粮食,会累坏体质虚弱的无产者,因为一口袋粮食恐怕需要一口袋铜币。不无夸张的是买一支蜡烛要付出二倍的铜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罗马天主教会的盘剥 B. 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C.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 D. 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 ‎【答案】C ‎【解析】‎ 材料反映的劣币狂行良币消失的现象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造成不同货币之间价值比率的扭曲。故答案为A项。由于金银价值上升才导致流失,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36.19世纪70年代末,英国人发明了托马斯一吉尔克里斯特炼钢法,随后在欧洲大陆被广泛采用,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企业家才用它替代了传统的炼钢技术;自动纺织机也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但将其第一次投入大规模商业生产的却是美国的德雷珀父子公司。这些现象说明英国 A. 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 B. 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 C. 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D. 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答案】A ‎【解析】‎ 英国人的发明经过很长时间才被应用,甚至被外国首先应用,说明英国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不注重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故A正确;英国开展了两次工业革命,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对技术发明的态度,无法体现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英国是否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排除D。‎ ‎37.1929—1932年美国约发生2700次罢工,喊出“必须夺取政权,建立工农共和国”口号,甚至发生武装反抗斗争。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这说明 A. 美因在美苏争霸中遭挫折 B. 苏联社会主义优越性受到正视 C. 资本主义生命力日益枯竭 D. 仅工人和知识分子遭危机之害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许多著名知识分子公开拥护共产主义,主张学习俄国”可知,经济危机引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否定,而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则受到正视,故选B项。美苏争霸是在二战结束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20世纪的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阶段,C项中“枯竭”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其他阶层的状况,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 ‎38.1955年起,(苏联)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1958年6月,政府还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这些举措 A. 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做法 B. 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 C. 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 D. 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答案】C ‎【解析】‎ 据材料“政府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以及由“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为农产品采购制,并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采购价格”等信息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C正确;恢复了国家资本主义做法的是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与材料不符,A错误;为实现国家工业化积累资金的是1927年的联共布十五大确立的农业集体化政策,与材料不符,B错误;据材料时间1955年、1958年可知此时是赫鲁晓夫对农业进行改革时期,只是在农业领域试图冲破斯大林模式,不是整个经济领域,D错误。‎ ‎39.1919年,在禁酒运动的影响下,美国通过了宪法修正案,禁止酒类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但在1933年12月废除了此前的修正案,授予各州管理酒类的优先权,实质上取消了禁酒。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B. 刺激生产和消费 C. 回归自由放任政策 D. 强化各州自主权 ‎【答案】B ‎【解析】‎ ‎1933年在经济大危机背景下美国取消了禁酒,目的是刺激生产和消费,缓解经济危机,故B符合题意;取消禁酒与刺激生产和消费关系不大,排除A;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并非回归自由放任政策,C排除;D不是在经济大危机下美国取消禁酒的主要目的,排除。‎ ‎40.下表是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签订的部分协定公约。这反映出 ‎1945年12月 ‎1947年10月 ‎1949年8月 ‎1950年11月 ‎1951年7月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 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 保护人权与基本自由公约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 A. 国际社会的法制化 B. 发达国家主导着国际事务 C. 国际社会保护弱者 D. 经济是国际交往主要内容 ‎【答案】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社会签订的协定公约具有法律效力,材料中社会各领域的公约协定的出现,反映出当时国际社会法制化的发展趋势,故选A项。材料中不仅建立了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体系,同时还制定了保护平民和难民权益的国际公约,而这些并不能体现出发达国家对国际事务的主导,排除B项;C项与B项同理,所述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不是最佳答案,排除;材料所述并不仅仅只是经济层面的内容,且材料并未就几项不同内容之间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孰轻孰重的结论,排除D。‎ ‎41.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 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 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 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 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欧元不仅仅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而且更是欧盟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A选项正确。BD中“消除了巩固了”的用语过于绝对化,C说法过于片面,所以BCD均排除掉。‎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走向联合的欧洲 ‎4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 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B.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 C.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 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 ‎【答案】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主张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弘扬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宗教改革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两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运动,反映了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正确;材料未体现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排除A;材料表明的是两个运动的进步性,不是局限,C错误;D项是材料现象,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 ‎43.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他倡导的改革运动得到农民、手工工匠、下层僧侣的支持,推动了宗教民族主义的发展。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也纷纷建立其辖区官方教会。这主要说明宗教改革 A. 使社会各阶层有了共同目标 B. 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 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 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D ‎【解析】‎ 题干说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主张得到了农民、手工业者和下层僧侣的支持,王公贵族也用实际行动在支持其主张,所以说明宗教改革的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故选D。‎ ‎44.勒费弗尔说,“传统主义者把法国革命和理性主义等同起来”,甚至“人们一般把法因革命理解为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产物"。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理性主义加速了革命到来 B. 启蒙运动主要是政治运动 C. 启蒙思想家提倡革命手段 D. 理性的价值在于引发革命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传统主义者把法国革命和理性主义等同起来”“把法因革命理解为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产物”可知,理性主义加速了革命的到来,故选A项。启蒙运动首先并且主要是思想解放运动,B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信息表明启蒙思想家的具体主张,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提倡理性主义的启蒙运动使人获得了彻底的解放,引发革命只是这场影响的一种影响,D项所述将理性价值完全归结于革命,有失偏颇,排除。‎ ‎45.法国著名艺术大师雷诺阿:“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光。只重艺术的形式,忽视乃至否定艺术的内容。”上述描述是 A. 古典主义绘画 B. 浪漫主义绘画 C. 现实主义绘画 D. 印象主义绘画 ‎【答案】D ‎【解析】‎ 根据“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光”判断是印象主义画派,印象主义绘画注重光和色的瞬间变化,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46.美国现代作家海明威以《老人与海》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独特的文学创作手法被称为“冰山原则”,即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在水面上。“冰山原则”这种手法 A. 寓含着作者对社会与人生的看法 B. 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强烈批判 C. 体现了文学作品的简约与自然 D. 彰显了美国社会独有的文学特色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冰山原则指的是人的语言对于人的思想的表达就好像冰山一样,只有八分之一在水上面,有八分之七在水下;意思是说人的语言是不足以表达思想的,对于作者而言,也没有必要写得太过于直露,因为读者是能读懂的,故A正确;B项材料不是表现批判精神,而是创作原则,故B错误;C项材料不是体现作品的简约而是不直露,故C错误;D项彰显的不是美国而是海明威个人的风格,故D错误。‎ ‎47.明确逻辑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成立的是 史实 结论 A 司汤达的《红与黑》猛烈抨击了法国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贪婪与卑劣,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法国社会的真实状况。‎ ‎《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B 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物体在发射辐射和吸收辐射时,以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进行能量交换”。‎ 普朗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C ‎“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的音乐风靡全球 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旋律、节奏带具有民族特点。‎ D 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使全人类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 网络的这一功能被称为“人工智能”‎ ‎【答案】A ‎【解析】‎ ‎1830年,法国作家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问世,小说中的“黑”代表法国封建贵族复辟势力及教会组织,而“红”则代表了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时代。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也使司汤达成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A正确;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但成功解释光电效应的是爱因斯坦,B错误;“猫王”和“披头士乐队”的音乐属于摇滚乐,体现了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旋律、节奏带具有民族特点是民族乐派的特点,C错误;四通八达的计算机网络使全人类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是互联网的功能,而不是人工智能,D错误。‎ ‎48.1835年,达尔文在看到了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动植物之后,发现它们和美洲大陆上十分接近。但岛上的环境和大陆差异是很大的。按照创世论的看法,造物主应该把各个物种放在它最为适合的环境中才对。达尔文在日记中写道:这里肯定工作着两种不同的创造者。上述材料表明达尔文 A. 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 B. 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C. 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 D. 开创科学实证的先河 ‎【答案】C ‎【解析】‎ 根据“这里肯定工作着两种不同的创造者”可知,达尔文认为上帝不是世界的造物主,按照创世论的看法,造物主应该把各个物种放在它最为适合的环境中才对,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故C正确,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达尔文挑战封建神学创世说,无法体现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排除B;D不是达尔文的科学成就,排除。‎ 二、非选择题 ‎4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于1799年提出,目的是为了缓解拿破仑战争中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由于利益集团的反对,于1803年废除。1842年,面对贫困问题急剧发展、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政治动荡不安、财政预算赤字不断增加的局面,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的议案,得到人民的认可,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国定化的税收。1880年,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傍,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这是走向现代税收制度的第一步,为20世纪英国走向福利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摘编自郭家宏、王广坤《论19世纪下半期英国的财税政策》‎ 材料二:1936年7月,国民政府颁布了近代中国第一部所得税法——《所得税暂行条例》。所得税最初为战时税,以补充战时财政之不足。在抗战期间和胜利后,国民政府对所得税曾进行三次重大修订和税负调整,三次修订和调整都是为了应付通货膨胀和财政赤字,以扩大征税范围和提高税收负担为中心。由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低,进税率级距差距小,最高税率订得较低,失去了调节收入、平衡负担的初衷。抗战结束后,个人所得税的继续开征,加大了工薪阶层对国民政府的离心力,再加上所得税制度本身的缺陷,最终无疾而终。‎ ‎——摘编自何家伟《南京国民政府个人所得税制度略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英两国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共同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两国个人所得税制不同命运的原因。‎ ‎【答案】(1)特点:建立时间早;适时调整;由临时税变为固定税;起征点和税率不断提高;中下层负担不断减轻;由以解决财政问题为主到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共同目的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解决战争需要。‎ ‎(2)原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英国已过渡到工业社会,经济较为发达;中国以农为本,经济较为落后。人民收入水平不同:英国人收入较高;中国人收入较低。社会环境不同:英国相对稳定,中国政局动荡。税制本身不同:英国税制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中国税制弊端明显。人民认可度不同:英国注意增加人民福利,减轻人民负担,得到人民的认同;国民政府税收用于内战,加重人民负担。‎ ‎【解析】‎ ‎(1)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可以得出,建立时间早;依据材料“英国再次提出开征个人所得税的议案,得到人民的认可,所得税由临时性税收转变成为固定化的税收”可以得出,由临时税变为固定税;依据材料“免税的起征点由150英镑提高到160英傍,所得税税率由原先的2.9%提高到3.3%。19世纪英国征收所得税,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可以得出,起征点和税率不断提高;中下层负担不断减轻;依据材料“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国家,于1799年提出,目的是为了缓解拿破仑战争中日益增长的财政开支”“扩大了低收入者减免的范围,中下层居民的负担进一步减轻”可以得出,由以解决财政问题为主到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综合材料一可以得出适时调整。第二小问“共同目的”,依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共同目的是调节个人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解决战争需要。‎ ‎(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从中国和英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收入水平、社会环境、税制本身以及人民认可度的不同分析即可。‎ ‎5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蒋廷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就成了这个阶段的主题。他提出回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懇途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第人领子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化方案,以义和团逝动或日辱逝动为第三个近代化方蒙。这些方案最后都失敗了。于是他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教育、经济,而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细是不中用的。换句语说,我国到了近代要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摘编自蒋廷《中国近代史》‎ 国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闸述。(要求:明确写出论恩,解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论题:学习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论述: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纷纷尝试进行中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的指导思想,到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再到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至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希望全盘西化的方式实现中国的近代化,但仍然没有成功。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最终建立了新中国,成功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 综上所述,中国的近代化之路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必须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取得成功。‎ 示例二:论题:中国的近代化是全面学习西方的过程论述:1840年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和阶层纷纷尝试进行中国的近代化。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技,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开展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度,开展辛亥革命,两场运动共同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促进思想上深入的反封建。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结合中国具体国情,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最终建立了新中国,成功实现了中国的近代化。‎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化历程是全面和逐步深入学习的过程。‎ ‎【解析】‎ 根据材料“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第二个近代化方案…第三个近代化方案…这些方案最后都失败了…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外交、教育、经济,而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以“学习西方的现代化道路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立论,结合所学从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救国方案、中国共产党的救国道路的历程及评价进行阐述即可;亦可以“中国的近代化是全面学习西方的过程”结合所学从学习西方器物、制度、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阐述认证。‎ ‎5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均占粮仅为210公斤,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996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人均380公斤左右;人均肉类产量41公斤、水产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果35公斤、蔬菜198公斤,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据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粮食问题》(1996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后粮食生产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后粮食生产发展的意义。‎ ‎【答案】(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政局日趋稳定;国家政策的推动,如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等;农业技术的提高,如农业机被化、杂交水稻技术等;人民的辛勤劳动。‎ ‎(2)意义:消除饥饿,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丰富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政局的稳定、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人民的辛勤劳动等方面加以回答,即可得出:新中国成立后,政局日趋稳定;国家政策的推动,如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等;农业技术的提高,如农业机被化、杂交水稻技术等;人民的辛勤劳动。‎ ‎(2)依据材料“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可以得出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依据材料“人均肉类产量41公斤、水产品21公斤、禽蛋14公斤、水果35公斤、蔬菜198公斤”可以得出丰富了民众的生活;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和世界意义等方面加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