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5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中部2019-2020学年 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母弟”在先秦文献中一般指的是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母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之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 体现礼乐教化 B. 强化宗法观念 C. 维护母系权威 D. 突出分封差别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周朝时期,只有诸侯的“母弟”才称弟,异母弟则称“公子”来看,这是周朝为了强化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观念。B正确;礼乐制度主要是体现等级差异,A排除;母系权威在先秦时期已经消失,C排除;分封制主要是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D排除。故选B。‎ ‎2.“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诸侯国大多是站在政治道德角度予以攻击。这种变化表明 A. 华夏与蛮夷之间文化冲突消失 B. 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正式形成 C. 礼乐制度下的尊卑秩序已崩溃 D. 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 ‎【答案】D ‎【解析】题干体现“夷夏之辨”由利器逐渐被遗弃,表明不同民族间的界限越来越小,趋向统一的民族心理初步具备。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3.有学者指出,历史早期的政治体制依然已包含着某些因素,得以在战国时代孕育出变法运动,并在秦朝取得了最大成功,为延续两千年统一帝国的大厦,奠定了基石和骨架。材料中的“最大成功”是 A. 废除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 B.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变革王位继承和选官制度 D. 确立了君权神授和等级秩序 ‎【答案】B ‎【解析】秦朝最大的成功是在政治体制方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正确;血缘宗亲和贵族政治在春秋战国的转型过程中就已经破坏 ‎,并不是秦朝废除,排除A;秦朝的选官制度是对战国选官制度的继承,排除C;等级秩序不是秦朝确立的,排除D。‎ ‎4.下表为西汉初年至东汉时期封国基本情况。由此可知,汉朝的封国 时间 基本情况 西汉初期 诸吕乱政,刘姓诸王全部参加铲除吕党 汉景帝时期 七国之乱时同姓诸侯国二十二个,十五个支援中央平乱 东汉时期 顺帝永和六年,”诏贷王、侯国租一岁”‎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结束了外戚干政的局面 C. 往重推护中央的权威 D. 起到了稳固政权的作用 ‎【答案】D ‎【解析】西汉封国协助中央政府平叛,东汉政府向封国借贷的情况,这些都起到了稳固政权的作用。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只有西汉初涉及外戚干政问题,排除;C项封国也会出现问题如七国之乱影响中央集权,排除。‎ ‎5.史载,唐太宗时期给一些资历较浅的官员加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也给一些资格较老的功臣加以“平章事”的名号,使其继续参与宰相事务。此举旨在 A. 弥补政务多、宰相才干差的缺陷 B. 防范宰相擅权,加强君主集权 C. 配合科举制度选贤用人的需要 D. 建立较严密完整的官僚机构 ‎【答案】B ‎【解析】太宗的做法增加了宰相数量,削弱了相权,意在加强皇权,B正确;原来承担宰相事务的功臣继续参与宰相事务,说明这一举措不是弥补宰相才干差的弊端,而且太宗时期能相居多,排除A;这一举措与科举制选拔人才无关,排除C;太宗的举措只是针对中枢机构,说明其目的不是建立完整的官僚机构,排除D。‎ ‎6.汉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汉代曾颁布“左官律”,规定在诸侯国任官的为“左官”,且不得进入中央任职。这一做法 A. 限制了诸侯国扩张势力 B. 废除了察举制度 C. 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D. 推行了郡县制度 ‎【答案】A ‎【解析】诸侯国任官地位较低,且不能进入中央任职,从而减少了诸侯国笼络高级人才的资本,从而限制了诸侯国扩张势力,故选A;诸侯国任官地位较低并不能代表废除察举制度,排除B;题意和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无关,排除C;郡县制的推行是在秦代,且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D。故选A。‎ ‎7.唐玄宗时期,命翰林学士参预政务,掌禁内诰命,备天子咨询,帮助皇帝对制敕进行起草,并且以此成了内相。这说明 A. 君权和相权关系有所调整 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 中书省职能基本已被废除 D. 政府选官入仕的途径扩大 ‎【答案】A ‎【解析】选择翰林学士参预政务成为内相,实际上是削弱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皇权,说明君权和相权关系有所调整,故A项正确;材料与行政效率无关,排除B项;此时中书省仍然行使职能,没有被废除,排除C项;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排除D项。‎ ‎8.有学者研究指出,李白未曾参加科举,但他早就声名远扬,因而由玉真公主推荐,应诏入京,供奉翰林。学者意在强调 A. 选官制度还没有基本定型 B. 皇室干预朝廷人事任免权 C. 科举不是选官的唯一途径 D. 寒门子弟入仕的机会渺茫 ‎【答案】C ‎【解析】根据“李白未曾参加科举”,却“应诏入京,供奉翰林”可知,皇帝的直接征召也是一种选拔官员的一种途径。C正确;科举制在隋朝创立,到唐朝已经基本定型,A排除;玉真公主只是推荐而已,最终的采纳与否还是由皇帝决定,B排除;科举制是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它的实行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为寒门子弟入仕提供了众多机会,D排除。故选C。‎ ‎9.明太祖针对中外奏章太多,批阅不可能都很细致的情况,谕给事中说:“朕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苟政事有失宜,将为天下之害。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自无不当。”由此可见明初 A. 统治者重视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B. 给事中有权审核纠正政令过失 C. 给事中有权决定国家大政方针 D. 中央监察系统渐趋于细密完善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给事中有权审核纠正政令过失。故答案为B项。A项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决定说法错误,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10.雍正时期的朝廷规定,军机大臣昼夜轮替值班,随时以供召对,军机章京必须每日凌晨五点当值,确保当日谕旨当日发出。这反映出军机处 A. 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促进了清朝统治吏治清明 C. 提高了中枢机关行政效率 D. 强化了皇帝对官员的控制 ‎【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的时候军机处下的办事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主要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C正确;A选项属于军机处的影响,不符材料信息,排除;B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11.法国历史学家布岁代尔评价明朝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时说:“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他的理由可能是 A. 迁都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B. 迁都不利于经济重心南移 C. 迁都不利于中国参与海洋开发 D. 迁都后明朝长期处于北方边患威胁下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是指未能赶上大航海时代的浪潮。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南方,迁都后朝廷无法积极参与海洋开发,故C符合题意;材料认为迁都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早在南宋,我国已经实现经济重心南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强调迁都导致都城直面北方边患,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这一生产模式 A. 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 B.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C. 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 D. 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体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合理利用,A选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属于材料中的表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资源的有效利用,C选项排除;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是在南宋,D选项排除。‎ ‎13.杜甫在田园诗《春水》中写道:“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己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该诗反映当时 A. 农业耕作工具改进 B. 水排用于农田灌溉 C. 出现提水机具筒车 D. 高转筒车普遍使用 ‎【答案】C ‎【解析】根据“连筒灌小园”可得出是筒车工具,C正确;材料涉及的是灌溉工具,排除A项;水排是冶铁的装置,排除B项;普遍使用无法从材料中的信息得出,排除D项。‎ ‎14.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但农作物产量倍增,工商业盛况空前,市民阶层壮大。这说明 A. 土地兼并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B. 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C. 不抑兼并政策导致了贫富分化严重 D. 放任土地兼并会导致政府税源锐减 ‎【答案】B ‎【解析】宋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等政策推动了农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说明租佃经营方式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B项正确;“不抑兼并”等政策能够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不能说明地主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A项错误;贫富分化严重和政府税源锐减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D两项错误。‎ ‎15.北宋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河南、河北、江西造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都相当大。明州、泉州、广州造船业居世界首位。这些现象表明宋代 A. 产业的区域分工较鲜明 B. 手工业产品主要用于出口 C. 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 D. 对外贸易成为经济的支柱 ‎【答案】A ‎【解析】据材料“北宋丝织业逐渐形成江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明州、泉州、广州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可知,宋代地域具有产业特色。A正确;‘瓷器大量运销国外’不等于产品主要用于出口,B排除;朝贡贸易不追求商业利润,材料反映的不属于朝贡贸易,C排除;材料主要强调宋朝手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的区域分工,不是对外贸易的地位,D排除。故选A。‎ ‎16.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商民们竞相开设商铺,各种“违章建筑”层出不穷,面对城市秩序混乱,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竖立“表木”;徽宗时正式征收“侵街房廊钱”。这说明宋朝 A. 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 B. 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C. 为增加收入巧立名目收取杂税 D. 商业发展不再受重农抑商政策限制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宋代时‘坊市制’已经瓦解……宋朝政府专门设立‘街道司’”“为适应蓬勃发展起来的街市,宋政府还在街道两旁测量距离”等信息可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变化,故选A;材料并未体现市在时间上的突破,排除B;材料中政府的做法是必要的城市管理措施,而不是巧立名目收取杂税,排除C;宋代依然固守重衣抑商政策,商业的发展依然受到封建政府的限制,排除D。‎ ‎17.明清《江宁府志》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 明清工商皆本思想受到压制 B.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C. 为限制西方殖民而闭关锁国 D. 资本主义萌芽侵蚀传统经济 ‎【答案】D ‎【解析】题干反映了封建政府限制工商业发展,维护自然经济基础的抑商传统,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威胁传统小农经济的稳定,故D项正确;题干未涉及对工商皆本思想的压制,排除A项;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并非宏观指导经济发展,排除B项;题干信息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C项。故选D。‎ ‎18.乾隆年间,广东佛山“炒铁之炉数十,铸铁之炉百余,昼夜烹炼,火光烛天”“四方商贾萃于斯,四方之贫民亦萃于斯。挟资以贾者什一,徒手而求食者则什九也”。材料表明佛山 A. 成为全国冶铁中心 B. 已经出现劳动力市场 C. 冶铁行业分工较细 D. 工场手工业较为发达 ‎【答案】B ‎【解析】据“挟资以贾者什一,徒手而求食者则什九也”可知当时佛山出现了雇佣关系,即出现了劳动力市场,故选B;据题意可知,当时佛山的冶铁业发展繁盛,但并不能据此说明佛山成为全国冶铁中心和工场手工业发达,排除AD;分工较细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故选B。‎ ‎19.628年,唐代政府各地设置义仓,规定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白此以后,州、县普遍设置义仓,专用于备荒,不许杂用。这表明当时 A. 用立法手段救助弱势群体 B. 重农恤民思想得到实践 C. 关注民生的力度大大增强 D. 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专用于备荒”可知,唐代重农恤民思想得到实践,故选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行政手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纵向对比,体现不出关注民生力度增强的问题,故C项错误;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而制定的社会保险,救助、补贴等一系列制度的总称,材料体现的是社会保障的一个方面,但不能体现是完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故D项错误。故选B。‎ ‎20.1567年,福建巡抚奏请明穆宗开放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得到批准,史称“隆庆开关”。不久开放福建月港,设督饷馆,对外贸易的商船均须在此办理手续、装货出港、入港验货。隆庆开关 A. 彻底废止了海禁政策 B. 推动了民间海外贸易发展 C. 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 D. 为欧洲殖民渗透提供条件 ‎【答案】B ‎【解析】“隆庆开关”开放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贩运东西二洋,有利于推动民间海外贸易发展,故选B;“彻底废止”的说法有误,排除A;中国没有发展起来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的说法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不符,排除C;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21.孔子认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国天下”,维持了秩序和周天子的尊严。孟子认为管仲不行仁政,最终未能统一天下,荀子更为直接地指出“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为天子大夫”。这反映了 A. 儒家道义观的发展 B. 百家思想趋向融合 C. 新的社会秩序已建立 D. 华夏一体观念的形成 ‎【答案】A ‎【解析】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去认识历史,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先秦儒家对管仲态度转变的背后是道义观的变化。故答案为A项。B项孔子、孟子、荀子对管仲态度是不同的,排除;C、D两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22.儒家认为:“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 物而为一也。”在国与国以及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追求天 下为公的大同境界。这反映了儒学 A. 崇尚神秘主义人生观 B. 主张和谐的世界观 C. 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情怀 D. 注重伦理道德教育 ‎【答案】B ‎【解析】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这反映出儒家通过和谐方式处理国与国以及民族与民族关系的主张,即主张和谐的世界观,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神秘主义人生观,故A错误;材料主旨未强调人文主义情怀和伦理道德教育,故CD错误。‎ ‎23. “天下”一词在中国古典文献中出现较早,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过关于“天下”的主张。其中《韩非子》中就有“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等。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 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B. 法家思想吸收了百家之长 C.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思想基础 D.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出现了天下统一的趋势,正式基于这种社会现实,思想家们才会以整个“天下”作为思考的对象,提出“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主张,故选D。并非所有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如墨家就主张“非攻”,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统一天下并非只是法家的主张,材料只是以法家作为例子进行举证,其主旨不在于强调法家思想,排除B;众多思想家服务于各个诸侯国,并非都是为秦国服务,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 ‎24.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董仲舒提出“罢础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第二年,武帝接受丞相田纷的奏请罢酷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只剩下“五经博士”。这表明当时 A. 皇帝好恶决定儒学的兴亡 B. 儒学主流地位的强化 C. 董仲舒儒学成就不可超越 D. 儒学受到高度的重视 ‎【答案】D ‎【解析】通过材料董仲舒的主张和汉武帝的主要措施可以看出,儒学在此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选D。儒学的兴亡主要受政治生活的影响,皇帝的好恶只是表面因素,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排除A;汉武帝时期儒学主流地位刚刚确立,强化之说无从谈起,排除B;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25.学者指出,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儒孝伦理在汉译佛经中被提升到相当突出的地位,如梵文佛经《六方礼经》在汉译过程中增加了子女事亲尽孝的义务规范。据此可知 A. 佛教逐渐儒家化发展 B. 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 C. 中外之间的交流频繁 D. 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增强 ‎【答案】A ‎【解析】佛教经典中出现了儒家思想,而且地位比较突出,表明佛教思想融入儒学的趋势加强。A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儒家思想对佛教思想的融合,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佛教吸收儒家思想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故选A。‎ ‎26.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A. 推动儒学体系发生根本变化 B. 否定传统权威,倡导个性自由 C. 得到了普通民众的广泛支持 D. 追求民主自由,冲击伦理纲常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王阳明的心学反对传统理学的教条束缚,注重人的主观力量,通过倡导人皆可为圣人的的“成圣”论以推动理学信仰的世俗化进程,彰显人的自我意识,故B项符合题意;心学是对理学的继承发展,儒家体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排除A项;题干不能反映心学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排除C项;心学的最终目的是将伦理纲常深植于人们心中,排除D项。故选B。‎ ‎27.朱熹向宋孝宗进谏说:“今日之急务,为陛下言之:大本者,陛下之心”,并提出“人主”纯胸中之“天理”,灭胸中之“人欲”。这表明他主张 A. 极力限制君主权力 B. 宣扬天理以遏制臣民的欲求 C. 践行正君心的理论 D. 重建维护君主专制的道德观 ‎【答案】C ‎【解析】根据“大本者,陛下之心” “‘人主’纯胸中之‘天理’,灭胸中之‘人欲’”可知,材料体现了朱熹正君心的思想,故选C;A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正君心的思想,与遏制臣民的欲求无关,排除B。‎ ‎28.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了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阳明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这反映了 A. 阳明心学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B. 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 C. 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 D. 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 ‎【答案】D ‎【解析】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部分儒生抨击传统儒学的弊端,是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即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故D选项正确;农民起义导致明朝灭亡,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未体现理学内部的分歧,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思想,故C选项错误。‎ ‎29.黄宗羲对儒学品格作了重新赋予,认为“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要由豪杰之士来承担,呼吁豪杰之士树立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这种主张 A. 利于切实推动社会发展 B. 冲破了先秦儒学的束缚 C. 强调满足个人名利之心 D. 强调提高君主服务能力 ‎【答案】A ‎【解析】材料中黄宗羲鼓励豪杰之士为国家民族建功立业,这有利于社会发展,故选A项。先秦儒学同样强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故有孔子和孟子的周游列国,黄宗羲的这种思想同先秦儒学并无冲突,故B项冲破一说无从谈起,排除;黄宗羲强调的是志向是为国家与民族建功立业,而不是对个人名利的追求,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这种远大志向是服务于公天下,而非君主的私天下,故提高君主服务能力之说无从谈起,排除D项。‎ ‎30.中医学历史上有过三次意义重大的发展高潮,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中问世的《内经》、《伤寒杂病论》,到唐宋年间文化言论自由时写就的《千金方》等针对性极强的医学经典,再到明清时期程朱理学盛极一时的《本草纲目》等医书的诞生。这说明 A. 中医药学发展服务于农耕经济 B. 政治局势影响中医学的发展 C. 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D. 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医学传播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医药学的发展和思想文化繁荣是同步的,由此可见中医药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选项C正确;材料未反映出农耕经济发展情况,选项A排除;战国时期动乱、唐宋明清政局稳定,中医药学在这两个时期都得到了发展,因此无法得出政局影响中医学发展的结论,选项B排除;材料主旨并不是医学的传播而是中医药学的发展,选项D偷换概念,排除。‎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 ‎ 天花是在全球流行了3000多年的传染病,大约于1世纪中期传入中国。至迟在16世纪中期,中国人发明了用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这一发明本质是令接种者感染一次轻微天花而获得免疫,体现了“不治已病治未病”“以毒攻毒”的中医理念。明清时期已经有几十种痘科专书,还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清朝还设立种痘局,并有专职官员管理出痘人的隔离情况。人痘术尽管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发明,流传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伏尔泰认为这是“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 人痘术18世纪初传到英国时,一开始遭到了比较大的责难和反对,被认为是逆上帝的天恩行事。整个18世纪欧洲因天花导致的死亡非常多。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经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从牛痘脓包中取得痘浆接种到人身上,发明了简便安全的牛痘接种术。1805年,牛痘接种术由菲律宾传至澳门,很快遍布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科学家齐长庆在实验室制成此后为中国人长期使用的牛痘苗“天坛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大力推广全民种痘,并不断提高痘苗质量,最终在20世纪60年代末彻底消灭天花。从全球范围看,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消灭天花运动,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天花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 ‎——摘编自孟庆云《从即毒消灾到种痘免疫》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痘接种术发明与推广的特点及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牛痘接种术发明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天花灭绝对人类抗击瘟疫的启示。‎ ‎【答案】(1)特点:中国发明;当时世界领先技术;体现中医理念;进行了总结;专业化程度高;政府推广;存在一定的风险。作用: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健康;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背景:中国人痘术传到欧洲;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天花在欧洲肆虐。‎ ‎(3)注重科学研究;加强各国技术交流;依靠政府的力量;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等。‎ ‎【解析】‎ ‎(1)特点:根据“‘不治已病治未病’‘以毒攻毒’的中医理念”、“明清时期已经有几十种痘科专书,还有以种痘为业的专职痘医。清朝还设立种痘局”、“英国医生詹纳经过不断的观察和实验”、“制成此后为中国人长期使用的牛痘苗”等信息总结概括。‎ 作用:根据“1967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消灭天花运动,1980 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天花完全消灭。天花病毒在自然界已不存在”可知积极作用在于消灭了天花病毒,保护了中国人民的健康;推动预防医学的发展;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根据“18‎ ‎ 世纪末”可从国人痘术传到欧洲;欧洲启蒙思想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天花在欧洲肆虐等方面分析牛痘接种术发明的背景。‎ ‎(3)通过天花灭绝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人类在抗击瘟疫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科学,采取科学的方法,依靠政府的力量;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最终一定能够战胜瘟疫。言之有理即可。‎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马克思主义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矛盾的不同性质,把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广义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转变,这是一种质的变化;狭义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社会生活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发生了较大甚至较为剧烈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涉及社会形态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 ‎——摘编自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 从中国古代史的三个时期(春秋战国、唐宋、明清)中任选一个时期,对材料中有关“社会转型”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论题: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社会转型,是一种质变论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崩溃和封建社会逐步形成的时期,经历着划时代的社会转型。‎ 首先,经济方面,经济变革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井田制逐渐走向瓦解,私田增多;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春秋时期出现个体小农经济。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由此建立。经济政策方面,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推行。‎ 第二,政治方面,政治制度上周王室日益衰微,分封制宗法制渐趋崩溃,形成了诸侯争霸兼并的局面。战国时,各诸侯国积极开展变法运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军功制取代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世袭制,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渐趋建立起来,国家格局走向统一。民族关系上,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为后来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第三,思想文化方面,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上的大解放。旧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对人的重视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人讲学开始,个人著书立说成为风气。适应各种政治派别的需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或者答:军事方面,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促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各民族频繁迁徙和交往,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种质变 示例二论题:唐宋时期存在社会转型,一种量变。‎ 论述:唐宋时期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但依然是封建社会形态,其社会转型表现为量变。‎ 首先,在政治领域,选官制度上科举制取代了过去的九品中正制,这发展了文官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唐代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刻影响;宋代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和制钱谷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 其次,在经济领域,农业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有了变化,唐代出现了曲辕犁、筒车,宋代租佃制逐渐普及,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唐宋时期私营手工业发展,官营手工业由征役制转为雇募制;经济重心南移加速并完成;对外贸易的日益兴盛;城市布局逐渐突破了市坊制;金融领域出现了纸币等,但是小农经济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只是辅助和补充。‎ 第三,在思想文化领域,伴随着三教合一,理学兴起,文学艺术领域伴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世俗化、平民化和大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但是儒家思想始终是主流,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没有根本变化。‎ 总之,唐末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发展与繁盛时期,尽管较以往有了新的发展,但依然是一种量变 示例三论题:明清时期存在社会转型,是一种量变论述: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出现不少的革新和发展,但并未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首先,政治方面,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民族关系上,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其次,经济方面,商品经济活跃,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出现了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外贸方面,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但重农抑商、海禁政策使中国失去利用贸易优势,刺激资本扩张,促成工业革命的契机。‎ 第三,思想文化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但并未成为主流;“西学东渐”,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但影响有限。小说兴起,市民文化进一步繁荣,使文学更加大众化,深入社会的每个阶层,但并未形成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潮流。‎ 总之,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走向衰落,出现了走向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并未过渡成功,是转型中的量变 ‎【解析】首先通读材料可知,材料提出了两种社会转型的观点,即广义的社会转型和狭义的社会转型,并对其进行了阐述,题干给出三个限定时期要求从中任选一个来论述材料中的观点;然后立论,选择题干中的任一时期,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判断其属于广义还是狭义的社会转型,确定自己的论题;接着论证,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进行论证,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反面展开,注意史论结合;最后结论,即总结得出所定论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