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50 KB
  • 2021-08-26 发布

湖北省钢城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中相似的是(  )‎ A.思想一统,法律至上         B.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C.以人为本,关注社会         D.民主权利,源远流长 ‎2. 北宋《孙明复小集》中记载:儒家学者批判汉唐经学时说“汉魏而下,诸儒纷然四出,争为注解,使我六经之旨益乱”。《二程集》认为“汉之经术安出只是以章句训诂为事。”由此可知宋代儒学(  )‎ A.忽视了对先秦儒家经典的传承     B.实现了儒学在危机下的复兴 C.批判汉唐经学并重建人文信仰     D.重视知识系统远离生活实践 ‎3.“盖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上述两种观点反映了(  )‎ A.孟子与墨子的对立         B.老子与韩非子的统一 C.朱熹与陆九渊的对立         D.陆九渊与王阳明的统一 ‎4.王阳明在庐陵担任县令时,属僚抓到一个盗贼。阳明亲自审问,并对盗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这一故事说明了(  )‎ A.人人都有良知,良知是其本心的表现 B.理是万物本源,强调格物致知 C.“致良知”的关键在于“知行合一”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5. 表1 ‎ 记述 ‎ 出处 ‎ 佛教之所以重资生,助王化于治道者也 ‎ 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 ‎ 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 ‎ 唐代慧能《坛经》 ‎ 孝也极焉……以佛广之……孝其至且大也 ‎ 北宋契嵩禅师《孝论》 ‎ 表1是魏晋至唐宋时期有关佛教的论述记载,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佛教(  )‎ A.冲击了儒学地位         B.日趋世俗化 C.受到理学的批判         D.呈现中国化 ‎6. 许纪霖在《儒家孤魂,肉身何在》中指出,“‎ 传统的儒家政治,并非无一可取,在几千年与王权又联合又斗争的历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下列属于“传统的儒家政治”“与王权又联合又斗争”的史实是(  )‎ A.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君权神授”‎ B.朱熹“存天理,灭人欲”与“正君心”‎ C.王守仁“致良知”与“知行合一”‎ D.黄宗羲“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与“公其非是于学校”‎ ‎7. 明末清初,学术界出现一股重证据、讲逻辑的实学思潮。学者阎若璩运用西方推算日食月食的方法,倒推古代日食月食时分,与《古文尚书》中有关文字对照,从而确证此书为后人伪造。由此可知,实学思潮(  )‎ A.注重对经典义理的阐发          B.受西学东渐的影响 C.是经世致用思想的主流          D.推动天文学的发展 ‎8.中国数学家钱宝棕说:“《九章算术》的编纂者认为,所有具体问题得到解答已尽‘算术’的能事,不讨论抽象的数学理论无害为‘算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这一言论表明中国古代数学(  )‎ A.注重实用性  B.涉及领域狭窄 C.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D.服务于农业 ‎9.古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载:“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这种思想在古代社会被广为接受。由此可知,古人认为(  )‎ A.中医理论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人具有超越自然的主体地位 C.要掌握自然规律从而征服自然       D.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10.苏轼曾有这样的感慨:“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日夜诵读,惟恐不及。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可以看出,从“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到“多且易致”的原因是(  )‎ A.造纸术的革新  B.雕版印刷的普及 C.活字印刷的推广  D.科举取士的需要 ‎11.有学者认为,从开元末至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诗歌创作有三个趋势是明显的:一是超脱现实,清高隐逸,这一趋势由张九龄、孟浩然开其端;二是正视现实,抨击黑暗,以王吕龄、李白、杜甫为代表;三是愤世嫉俗,崇儒复古,以萧颖士、元结等为代表。这反映出(  )‎ A.文学创作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B.文学作品有预测战争的功能 C.诗歌是社会进步的真实反映        D.唐朝政治、经济全面走向繁荣 ‎12.内藤湖南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中认为:“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 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 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经济高度发达,审美情趣高雅       B.国家高度统一,民族融合加强 C.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       D.社会道德败坏,文化低级庸俗 ‎13.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  )‎ A.重视法度   B.尚意      C.追求神韵     D.重情 ‎14.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反映了中国戏剧(  )‎ A.时空自由的特点       B.表演受限制于舞台 C.内容丰富文武兼备      D.象征虚拟的表意性 ‎15.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  )‎ A.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           B.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 C.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           D.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 ‎16.文艺复兴时期的洛斯基在《论贪婪》中写道:“我们所有的人都充满着获取利润,获取更多的利润的欲望,如果放弃这个欲望,一切事业都会停止。”这一思想(  )‎ A.与智者学派基本一致           B.不利于人文精神的复苏 C.道出了文艺复兴的实质          D.是个人主义的源头 ‎17.卢梭指出“我们遵守着国家的法律,并用这些准则制约着自己和他人”;康德认为“幸福与道德的区别是道徳存在的基本前提,因为前者是他律的,而后者则要求自律”。上述材料表明两者(  )‎ A.主张用法治手段维护统治        B.认为理性是可以被相互转让的 C.崇尚符合理性的社会生活        D.强调自由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 ‎18.孟德斯鸠不太在意权力是被分成三种、四种还是五种,他更在意的是权力是否守法,是否受限、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孟德斯鸬(  )‎ A.特别反对权力大于法           B.注重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 C.是分权学说的创立者           D.特别关注国家权力分配同题 ‎19.“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它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在社会生产力和基本社会制度两方面都有直接而丰富的成果。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之大的成就。”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经典力学      D.进化论 ‎20.《物种起源》的出版使生物学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马克思主义登上历史舞台一样,使生物学从根本上摆脱了神学和唯心主义的束缚。这说明《物种起源》(  )‎ A.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            B.首先提出生物进化观点 C.彻底颠覆了上帝的宗教地位                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21.长久以来在中国社会形成的“贵华夏”“贱夷狄”的传统思想观念的藩篱开始被冲破,一批先进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世界。这一新的眼光主要“新”在(  )‎ A.知识界出现了“经世致用”的呼声    B.鸦片战争的失败激发了国人的爱国心 C.一些有识之士开启了学习西方的思潮D.“强国御侮”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22.1891年,康有为发表《新学伪经考》。“新学”是指古文经学,康有为认为,今文经是孔子流传下来的真经;古文经本不存在,它是王莽为了篡位而伪造的,湮没了孔子的微言大义,因此要“摧廓伪说”。康有为的观点(  )‎ A.旨在推动学术上的考证辨伪       B.基本上符合儒学发展历程 C.体现学术为政治服务的思想       D.动摇了传统儒学正统地位 ‎23.1902年,梁启超撰写了《古议院考》,提出“《洪范》之卿士,《孟子》之诸大夫,上议院也;《洪范》之庶人,《孟子》之国人,下议院也”,认为上古时期的中国就已经萌生了议院制度的雏形。由此可知,梁启超(  )‎ A.鼓吹西学中源减少变法阻力       B.认为古代政治比西方优越 C.托古改制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D.为立宪运动寻找历史依据 ‎24.1919年,李大钊和胡适进行了问题与主义之争,李大钊认为应该用一个主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胡适主张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这表明(  )‎ A.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        B.新文化运动的失败 C.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D.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 小题,其中第25题2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0分,计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 材料一 孟子曾说“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朱熹认为,就那些对待臣下态度非常恶劣的君主而言,“寇仇之报,不亦宜乎?”但朱熹强调孟子的说法只是一种要求君主礼遇臣下的警示之语,并非表示臣下可以真正对君“不忠”。在君臣之义上,朱熹指出:“父子之仁,君臣之义,莫非天赋之本然,民彝之固有;彼乃独以父子为自然,而谓臣之相属,特出于事势之不得已,夫岂然哉!” ‎ ‎——编自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 ‎ 材料二 在黄宗羲看来,君和臣的目的都是为了万民的忧乐,其关系应是“名异(具体位置不同)而实同(担负共同职责)”的平等关系。父子之间的关系是无法选择的,无父则无子,因此应该孝敬父亲。君和臣之间并没有命定的血缘关系,将两者联结到一起的是他们治理天下的职责,臣下与君主是可以相互选择的,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两者之同的血缘,而是天下万民的公利,臣下与君主在目标一致时才会合作。 ‎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熹与黄宗羲君臣观的异同。(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并分别指出其历史价值。(14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 ‎ ‎——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 ‎ 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并加以说明。(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指出一种特点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 材料一 ‎ 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追求爱情与物质享受是人的天性。彼特拉克呼吁人们要热爱尘世生活,认为人的任务就是要在大地上建立起城市和社会。他在《歌集》中,歌颂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爱情的美好。……达·芬奇、拉斐尔等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现了现世生活的幸福美好。 ‎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 材料二 新文化倡导者不仅再启人的解放运动,而且将之作为民族复兴的首要问题加以讨论,以致个性解放之声一时响彻云霄。李大钊说,只有个性解放,人人“背黑暗而向光明”,才能“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出于这一认识,新派人士对压抑个性的封建文化施以异常猛烈的攻击,陈独秀那尽人皆知的名言,“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最能体现新派人士对个性解放的激烈态度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 ‎——摘编自陈廷湘《新文化运动:中国思想创新的里程碑》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10分)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在思想主张方面的不同点,‎ 并简析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C A D B B A D B A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D D C C B C D C C D D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 小题,其中第25题20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0分,计52分。)‎ ‎25.【答案】(1)相同点:认为君主应该尊重礼遇臣下。(2分)不同点:朱熹认为君臣秩序是天理;(2分)黄宗羲认为君臣关系是平等的,可以相互选择;君臣共治天下。(2分) ‎ ‎(2)社会背景:朱熹:唐末五代十国以来,武将权臣篡位时有发生,威胁君主专制统治,冲击儒家纲常伦理秩序。(4分)黄宗羲: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末清初,社会剧烈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统治危机日益加深;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6分)历史价值:朱熹的君臣观从哲学高度论证君臣秩序的合理性,有利于维护统治,稳定社会秩序;(2分)黄宗羲的君臣观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影响了后世的反专制斗争。(2分)‎ ‎【解析】(1)相同点:据材料一“一种要求君主礼遇臣下的警示之语”、材料二“臣下与君主是可以相互选择的”结合所学可知其相同是君主应尊重礼遇臣下;不同点:据材料一“父子之仁,君臣之义,莫非天赋之本然,民彝之固有”结合所学可知朱熹认为君臣秩序是天理;据材料二“其关系应是‘名异(具体位置不同)而实同(担负共同职责)’的平等关系”、“臣下与君主是可以相互选择的”‎ 结合所学可知黄宗羲认为君臣关系是平等的,可以相互选择;君臣共治天下。 ‎ ‎(2)第一小问社会背景,要分角度,朱熹的从政治、思想两个方面入手,黄宗羲的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入手。第二小问历史价值,朱熹的君臣观侧重于维护统治和社会秩序;黄宗羲的君臣观侧重于冲击专制统治,对后世反专制斗争的影响。‎ ‎26.【答案】特点: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过程;②他们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学习西方的变化伴随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深化。(3分,答出一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 说明:土大夫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深入地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挽救中国危亡的目的,但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9分) ‎ ‎(答案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由材料“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受到西方侵略之后开始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的,而且伴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逐渐深化;再由所学过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相关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像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再到思想学习的过程,这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特点。‎ ‎27.【答案】(1)特点:追求人在现世生活的幸福;肯定人的价值。(4分)原因:教会禁欲主义压抑了人性;资本主义发展突出了人在现世的作用;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6分) ‎ ‎(2)不同点:新文化运动反对的是儒家封建伦理道德,而文艺复兴反对的是教会的禁欲 主义;新文化运动注重人的个体独立性,而文艺复兴则强调人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新文化运动将人的解放与民族复兴相结合,而文艺复兴则将人的解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6分)影响: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格独立和思想的觉醒;有利于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但因主张全盘西化而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延承。(4分)‎ ‎【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人文主义者……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可知追求人在现世生活的幸福;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特点还包括“肯定人的价值”这一点。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 ‎,可知教会的禁欲主义压抑了人的个性;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还包括:资本主义发展突出了人在现世的作用;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 ‎(2)第一小问不同点,根据材料二“新派人士对压抑个性的封建文化施以异常猛烈攻击”与材料一“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可知新文化运动反对的是儒家封建伦理道德,而文艺复兴反对的是教会的禁欲主义;根据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以致个性解放之声一时响彻云霄”与材料一“人文主义者……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可知新文化运动注重人的个体独立性,而文艺复兴则强调人对世俗生活的追求;根据材料二“新文化倡导者不仅再次开启人的解放运动,而且将之作为民族复兴的首要问题加以讨论”与材料一“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追求爱情与物质享受是人的天性”,可知新文化运动将人的解放与民族复兴相结合,而文艺复兴则将人的解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就积极角度而言,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格独立和思想的觉醒;有利于民主革命的深入发展;就其不足之处而言,其影响是因主张全盘西化而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延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