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营口市二高中 2019-2020 学年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 共 24 题 48 分)
1.《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
南宋《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
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材料本质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季节性强 B.中国古代农业是精耕细作农业
C.中国农业重视“因时制宜” D.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2.汉代实行编户齐民(平民)制度,户籍标明姓名、年龄、籍贯、爵级、肤色、身高、家
口、财产等项目其中入户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民。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抑制土地兼并 B.保证政府税收 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加农民负担
3.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曾在西安、三原、凤翔设蚕管、织局,招南方机匠为师。又教
民种桑,桑叶、茧丝,官家都许收买,使民节节得利,可以踊跃从事。这表明
A.清政府仍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C.清朝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D.陕西巡抚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4.南宋年间鄂州的草市,“沿江数万家,窿肆甚盛,列肆如栉”。……“虽钱塘、建康不能
过”“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材料表明宋代草市
A.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 B.已发展为繁华集市 C.打破了坊市制度的限制 D.已超过
许多大城市
5.下面是部分朝代南方与北方人口对比表(约)
南方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7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南北经济呈现出均衡发展的态势
B.政策导向是人口变化的重要原因
C.政治中心的南移推动了人口占比的根本变化
D.人口比例变化体现了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趋势
6.潮州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嘉靖朝海禁最紧,时潮州进士登科也很出色。……海禁宽
松,靠海生存的人民生计解决,社会矛盾较为和缓,故万历朝潮州之进士登科……为潮州整
个明代最差一朝。万历后期重申海禁,故崇祯朝潮州进士登科好转。”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海禁政策客观上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B.沿海民众及士绅热衷于通过科举实现价值
C.海禁政策的松紧影响了明朝科举取士的人数
D.海禁政策影响沿海民众的经济生活和价值取向
7.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宋朝初年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
政策,到了宋真宗时期便出现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这说明宋朝的
土地政策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
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力役化 D.导致了社会矛盾急剧恶化
8.明清时期江南形成了四大专业产品产区:运河沿线粮区,沿袭传统不变;濒江沿海棉区,
盛产原料棉花或成品纱布;太湖周边桑区,主产蚕桑丝绸;苏南浙西山区则业是竹木茶纸产
区。明清江南经济格局形成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的影响 B.农业商品化趋势逐渐加强
C.商品流通格局的重大变化 D.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发展
9.从 1559 年到 1620 年,英国占有超过 40 座庄园的土地显贵由原来的 39 个锐减至 19 个。
17 世纪初,大约 2/3 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入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材料中这种变
化出现的原因是
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出现不足 B.土地显贵追求享受购买奢侈品
C.新兴资产阶级已代替土地贵族 D.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10.“17 世纪的新兴势力——尼德兰、瑞典、英国、法国都在北部。一些成长神速的城市
也一样——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相比之下,地中海显得停滞不前。……16 和 17 世纪
在欧洲北部做生意比在欧洲南部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这里的“优势”主要是指
A.工业资本取代商业资本 B.欧洲新贸易中心的形成
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垄断性贸易公司的建立
11.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纷纷走上海外殖民扩张之路,世界贸易也日益发展。下列是
西欧国家船只抵达亚洲的数量统计表(1500~1700 年)表中②代表的国家是
年份
国家
1500~1599 年 1600~1700 年
① 705 371
② 65 1770
③ — 811
A.葡萄牙 B.荷兰 C.英国 D.西班牙
12.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
发展就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据此可知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B.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C.欧洲移民为美洲带来充足劳动力 D.英国工业革命推动早期殖民扩张
13.下表为 1874—1900 年英、美、法、德工业年平均増长率(%)统计表。由此可以推知,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74-1890 年 1.7 5.2 2.1 3.5
1891-1900 年 1.6 3.5 2.6 4.8
A.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增速开始放缓 B.资本主义世界多中心格局已形成
C.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地位急剧变化 D.英法两国的国际影响力渐趋下降
14.马克思指出,“自 18 世纪最后三十多年以来,就开始了一个像雪崩一样猛烈的突破一
切界限的冲击”,“旧法规中按农民的习惯规定的关于昼夜的简单概念,也变得如此模糊不
清”。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手工工场改变了人们的作息时间 B.工厂制度的实行突破了自然限制
C.行业组织的发展规范了社会生活 D.圈地运动冲击了农民的生活习惯
15.英国的《谷物法》规定,只有在本国粮价达到或超出每夸特(重最单位)80 先令时,
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而事实上,当时英国多年来粮价从来没有到过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
的水平。该法案 1815 年出台,1846 年被废除。下列关于《谷物法》说法正确的是
A.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 B.其出台反映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C.其废除反映自由贸易的要求 D.主要体现对农民阶级利益的保护
16.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在英国,德国,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出现
新一轮技术革新热潮,促成产业结构的新变化和生产力的大发展.“产业站构”的变化是指
A.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B.棉纺织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垄断组织的出现
17.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1651 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 英国主张推行自由主义政策
B
1801—1844 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 7.3
万增加到 20 万
19 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
C 1860 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 61.4%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在
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D
1910 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
量占全国总产量的 98%
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的
大企业组织
18.“只要将手指在开关上一按,魔术倾斜而下。宫殿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光与生命”,
该报章赞许的世界博览会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50 年的伦敦 B.1900 年的巴黎 C.1935 年的布鲁塞尔 D.1970 年的大阪
19.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经济、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
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A.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经济外资企业 B.外资企业洋务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C.自然经济外资企业洋务经济民族企业 D.民族企业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20.19 世纪 70 年代后,江苏通州、海门一代洋纱洋布销售日广,本纺土布去路滞减。乡人
购用洋纱,参织大小布匹绒带,类似这样的现象在晚清苏北农村地区相对普遍。这主要表明
A.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B.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手工织布业获得新发展 D.民族纺织工业日益萎缩
21.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的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时期 迁出 他乡种田 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80—1911 年 156 0 118 38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D.经济结构逐渐变动
22.铁匠方举赞、孙英德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专为美国商人经营的船坞加工、打制船
坞零件,后来转化为近代企业。对上述史实的分析,正确的是
A.发昌机器厂设厂之初的性质仍属于传统手工业
B.美国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为加工业提供了可能
C.集中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实业救国思潮
D.发昌机器厂的创办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
23.下表为 1895—1911 年间,江苏开办的 140 余家民族工矿企业信息表,这表明
创办者身份 企业数量 资本额占比
官僚、士绅 47 家 67%
买办 7 家 7.2%
其他(包括地主、商人、
手工工场主等)
89 家 20%
A.民族企业投资主体多元 B.甲午战争后民族企业幵始出现
C.买办创办的企业规模最大 D.官僚资本阻碍了民族工业发展
24.下表反映了著名学者昊虞 1918 年在成都和 1923 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此表可以证明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成都的城市化水平比北京低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C.吴虞在两地的消费结构差异较大 D.当时北京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较多
二、材料分析题 (25 题 24 分 26 题 16 分 27 题 12 分 共 52 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它毕竟主要是在小农分散经营的条
件下形成的……由于传统农具在明清后没有继续得到改进,且人口增加,劳动效率低下,这
极大地限制了其他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出现了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思想……但在封建制度和分散经营条件下,
不可能更大规模合理利用经济资源协调发展。
——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
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
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
方的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
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 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
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到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
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依据和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 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18 世纪末,输入荷兰,英
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两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
茶叶市场。……1760~1833 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 80 多万两增至 560 多万两
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 80%以上。18 世亿后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
英茶叶贸易,从 1815 年起,公司每年在茶叶贸易中的获利都在 100 万英镑以上,占其商业
总利润的 90%。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材料二 19 世纪 40 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 年,英国人罗伯特·福
瑞首沈将中国茶盗取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72 年,杰克逊制成第一
台揉茶机;1877 年,维尔·大卫发明了墙炒机;19 世纪来,印度实现制茶各个环节的机械
化。……另外,美国规定进口印度茶是零关税,而进口中国茶需缴纳 35%的关税。1889 年。
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摘编自周重林、太俊林《茶叶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茶叶在 18 世纪世界贸易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 世纪英国茶叶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上表反映了晚清时期报刊主要内容的变化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
原因.
参考答案
1.B 2.B 3.B 4.B 5.D 6.D 7.B 8.D 9.D 10.B
11.C 12.B 13.C 14.B 15.C 16.A 17.D 18.B 19.C 20.C
21.D 22.A 23.A 24.A
25.(24 分)(1)特点:分散经营;劳动效率低下;经济资源协调能力不高。(6 分)
(2)新变化: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纺织业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4 分答出 2 点即可得
分)
(3)依据: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
占主导地位。(6 分)
原因: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商品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
活力;“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以极端封闭落后的面貌进入近代世界;封建专制
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8 分)
26.(16 分)(1)作用: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
资本积累。(4 分)
(2)变化:由中国茶叶独占世界市场到输入英国的印度茶超过中国茶。(4 分)
原因:19 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19 世纪
英国制茶业中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享受关税优惠;工业革命使交通
通讯工具发生巨大变化,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联系。(8 分)
27.(12 分)示例:(注:“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趋势一:由主要介绍西方先进科技到大力宣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原因:随着民族危机的加
深,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学技术也要学制度为先进
中国人所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传入,影响先进中国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趋势二:由宣传维新(改良)思想到宣传革命思想。原因:维新变法失败,改良救国的希望
破灭;清政府逐渐成为列强侵华工具,舆论倾向支持革命;先进人士认识到救国必须反帝和
反封建相结合;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提供经济和阶级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