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试题(解析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四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1.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 A. 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 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 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 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 ‎【答案】D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盟约对各诸侯的政治约束力不大,故A错误;当时宗法制也逐渐崩溃,故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淡化,故B错误;当时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诸侯不是必须服从天子,故C错误;材料“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反映了天下共主、文化认同的心理,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关键词“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再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分封制、宗法制瓦解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2.从西汉以后,对孔子的思想就不断有新解释出现,其中强调中央至高无上的权威却是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题干反映出 A. 君主专制必须借助儒学 B. 古代统治者注重礼法治国 C. 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 D. 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 ‎【答案】D ‎【解析】‎ 汉代儒学的发展为本题主要考查点。据材料“西汉”“孔子本人未曾提及的”反映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为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奠定儒学统治地位,故D项正确;君主专制也可以运用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礼法治国”思想,故B项错误;孔子原创儒学不合时宜表达错误,仅是不适用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C项错误。‎ ‎3.汉景帝时,景帝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历史学者读到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 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 用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 C. 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 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迅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景帝借赏赐分封为名,实为削弱梁国,使其无实力与中央对抗,B项正确。A项是现象,与题干的实质不符,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边患问题,排除C。题干信息没有涉及开发边疆政策,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 ‎4.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由此可以看出 A. 争尝异味乃国人之普遍心理 B. 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 C. 反映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 D. 不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 ‎【答案】C ‎【解析】‎ 根据“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精神,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说明资本家并不是为获取利润进行欺骗宣传,所以C项正确,BD两项表述错误;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5.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A. 治学方法之争 B. 世界本原之争 C. 理气关系之争 D. 道统思想之争 ‎【答案】A ‎【解析】‎ 由“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结合所学可知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由“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结合所学可知二陆主张发明本心,综合指两派对治学的方法有分歧,故A项正确;世界本源分歧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理气关系之争不符合材料分歧要旨,故C项错误;道统思想不是二者分歧关键,故D项错误。‎ ‎【点睛】“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是关键信息。‎ ‎6.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 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 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 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 君主制度的衰亡 ‎【答案】C ‎【解析】‎ A、B两项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都不正确。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由专制走向民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本国向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7.五四运动领袖之一傅斯年曾指出:“五四运动过后……有觉悟的添了许多,就是那些不会自己觉悟的,也被这几声霹雷吓得清醒。……以后是社会改造运动的时代。我们在这个时候,处这个地方,自然造成一种新生命。”这说明五四运动 A. 揭开了近代社会变革的序幕 B. 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思想觉悟 C. 实现了对社会的深层次改造 D. 推动了中国革命面貌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的影响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和社会经济潮流等许多领域,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材料中的“以后是社会改造运动的时代”表明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革命面貌的变化。故答案为D项。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实现了”说法绝对,排除。‎ ‎8.某校高一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读美国1787年宪法后摘录了部分宪法条文,拟定为接下来的探讨话题。指出他们在摘录过程中与原文(宪法内容)明显不符的是 A. 联邦政府有发行货币等经济大权 B. 地方各州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C. 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D.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根据1787年宪法,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因此C项错误,故选C。ABD项体现的是美国的联邦制的原则,都是正确的。‎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9.西方科学的传入,使“明清之际的知识分子从一种传统封闭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突破陈旧保守的思维模式,为中国的知识和文化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刺激”。材料中的“新刺激”‎ A. 促进实用思潮兴起 B. 宣扬了民主政治 C. 否定了君主体制 D. 批判了孔孟儒学 ‎【答案】A ‎【解析】‎ 明清之际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对于明清之际传统注重考据以及空洞研究是一个巨大刺激,A正确。明清之际思想家并没有提出民主政治思想,B错误。明清之际思想家是批判君主专制,不是否定君主专制,C错误。明清之际儒学是对传统儒学思想批判和继承,D错误。‎ ‎10.表1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52%‎ ‎42%‎ A. 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 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 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中可以直接得出1980-1996年间,世界上不同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均在增长,这直接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所以B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 D两项含义不能由表格数据反映出来;C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该时期区域经济集团化不断加强。‎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1.美国1787年宪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各州对其他州的公共法令、记录和司法诉讼程序应给予完全的信任和尊重。”第二款规定:“每州公民应享受其他各州公民所有之一切特权及豁免权。”这些规定 A. 强化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B. 有利于黑人奴隶的解放 C. 保障了地方各州的权力 D. 有利于美国人口的流动 ‎【答案】D ‎【解析】‎ 材料中仅是提到宪法对于地方各州的规定,没有涉及联邦政府的内容,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与黑人解放相关的内容,故B项错误。地方各州政府的权力是受到宪法保护的,但在题干中只是规定各州的义务,而非强调其权力,故C项错误。宪法规定各州对于其他州和其他州人民权利的尊重,有利于各州之间人口的流动,因为各州达成的这种互相尊重不会对人们的迁徙造成阻碍,有利于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内人口流动市场,故D项正确。‎ ‎12.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美苏等国围绕基金配额、黄金配额减免、银行配额等问题展开博弈。在美国支持下,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苏联同时承认了美国在战后国际金融秩序中的领导地位。这表明 A. 苏联有意加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 B. 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离不开苏联的配合 C. 苏联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 美苏在政治上是对抗关系,经济上是合作关系 ‎【答案】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在美国支持下,苏联正式跻身国际金融体系四强之列。因此苏联在战后涉及经济格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故C选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选项错误,苏联是计划经济国家,并未向改变国家性质,加入市场经济国家行列;B选项错误,苏联与美国争夺全球霸权;D选项错误,美苏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是对抗关系;故选A选项。‎ ‎【点睛】本题结合题干信息,结合美苏争霸相关内容分析选项内容可得出答案。‎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统计,当时国内有绅士百万余人,有能力读此书的也达300多万人,然而很少有人认真地阅读和领会书中的深刻内涵。相反,许多守旧的朝廷官史的骂声扑面而来,更有甚者主张将《海国图志》付之一矩,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籍。《海国图志》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材料二 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在读到《海国图志》“以夷制夷”的主张后,不禁拍案感慨:“呜呼!予与魏,各生异城,不相识姓名……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一何奇也,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在魏源思想的引导下,佐久间象山在思想上实现了从排斥西方到发展与西方关系的重大变化。他主张从全球的形势出发思考日本的方略。《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价钱一路走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周英杰,《<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 材料三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使风行到全国,竟作了中学生的读物了。……在废子、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热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 ‎——摘编自胡适《四十自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国图志》在中国和日本的不同命运,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天演论》风靡中国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思想传播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答案】(1)不同命运:在中国受到排斥,在日本受到追捧。(大意相同即可)‎ 原因:中国:士人追逐功名,轻视科技读物;天朝大国的心态;封建生产方式的制约。‎ 日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改革潮流的推动:民族危机的出现:维新思想家的推动。‎ ‎(2)原因:民族危机的加剧;西方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爱国知识分子的宣传:《天演论》让国人重新认识了世界。‎ 影响:推动了思想启蒙;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3)认识: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助推社会发展;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思潮的传播。(若答其他且言之有理也可的情给分)‎ ‎【解析】‎ ‎(1)不同命运:根据“《海国图志》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海国图志》在日本被大量翻印,一共印刷了15版,价钱一路走高”得出:在中国受到排斥,在日本受到追捧。‎ 原因:根据所学,中国,可从中国士人轻视科技读物、天朝大国的心态、封建生产方式的制约等方面分析回答。日本,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改革潮流的推动、民族危机的出现和维新思想家的推动等角度概括归纳。‎ ‎(2)原因:根据“在庚子辛丑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民族危机的加剧、西方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天演论》让国人重新认识了世界等角度分析总结。‎ 影响:根据“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人的心和血”结合温馨思想传播的影响分析得出:推动了思想启蒙;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3)认识:根据材料二、三得出符合时代潮流的思想助推社会发展;综合三则材料得出社会环境影响社会思潮的传播。‎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纽约只有300多年的历史。1626年,荷兰人以价值约24美元的小物件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曼哈顿岛辟为贸易站,称之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荷战争结束后,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约克公爵占领了这块地方,改称纽约。独立战争期间,纽约是乔治·华盛顿的司令部所在地和他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的地方,也是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1825年,伊利运河建成通航,以后又兴建了铁路,沟通了纽约同中西部的联系。到19世纪中叶,纽约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国际大都会。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全球经济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纽约市成了主导世界的城市,华尔街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 ‎——根据李三虎《纽约与广州:一种城市变迁的历史透视》等整理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纽约的历史变迁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世界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评分标准:①提取的信息和反映的历史现象:提取的信息和历史现象有关联,历史现象属于这一时代;仅有提取的信息或指出历史现象;信息、历史现象与材料无关或错误。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比较完整准确;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缺少,表述不准确。③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评价全面合理;评价比较全面合理;评价不合理。‎ 示例:信息: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 历史现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 概述和评价: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导致供需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发生。这场危机最早发生于美国,迅速波及世界,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激化。为了转嫁危机,德国、日本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英、美等国则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维护了现有的民主制度,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1929年10月24日,组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全球经济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可以提取历史信息: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的股市暴跌。据此反映的历史现象是: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在概述和评价环节,结合所学知识,把握好这场经济危机爆发的背景、表现及其影响,可以得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导致供需矛盾尖锐,经济危机发生。这场危机最早发生于美国,迅速波及世界,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社会矛盾激化。为了转嫁危机,德国、日本等国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对外侵略扩张;英、美等国则通过调整生产关系,维护了现有的民主制度,开辟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15.【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农业绩效方面,从1952年到1978年,农作物的平均增长率是2.5%,谷物(即粮食)的平均增长率是2.4%,而同期中国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大约是2%。按人均粮食占有量计算,1978年与1952年相比只增长了……当时政府得出结论:第一,生产队规模太大导致效率低下;第二,统购价格过低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取消了农贸市场之后,农村恢复到自然经济状态,因为缺乏专业分工,所以效率低下。‎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改革,当时中央讨论城市工业部门效率低的原因时,看到了协调问题、结构失衡和激励机制的问题……工业部门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中存在着很多短缺……长线的东西永远是长线,短线的东西水远是短线……过去资源全部由国家通过计划部门来调配……这样不仅增加了交通运输的费用,而且也导致了低效率……原来的国有企业中,“大锅饭、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激励机制非常不明显,工人工作的积极性普遍很低。‎ ‎——摘编自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答案】(1)农业生产力落后,产量低下;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体制阻碍农业发展;计划经济体制压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管理体制方面,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所有制方面,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方面,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承认物质利益原则。‎ ‎【解析】‎ ‎(1)原因:由材料中的“在农业绩效方面,从1952年到1978年,……按人均粮食占有量计算,1978年与1952年相比只增长了……”可以得出农业生产力落后,产量低下;由“生产队规模太大导致效率低下”、“统购价格过低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可以得出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和生产队体制阻碍农业发展;由“取消了农贸市场之后,农村恢复到自然经济状态,因为缺乏专业分工,所以效率低下”再结合所学1978年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相关史实可知,计划经济体制压制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内容:由材料中的“协调问题、结构失衡和激励机制的问题”可以得出其内容应该涉及到三个方面。由材料中的“过去资源全部由国家通过计划部门来调配……这样不仅增加了交通运输的费用,而且也导致了低效率”再结合所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可知,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从材料中的“工业部门呈现出结构性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经济中存在着很多短缺……长线的东西永远是长线,短线的东西水远是短线”再结合所学城市改革的内容可知在所有制方面,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由“大锅饭、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再结合所学城市改革的内容可知,在分配方面,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承认物质利益原则。‎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事实上,曾推动埃及与以色列签暑戴维营和平协议的美国总统卡特,早在多年前就在《牢墙内的巴勒》一书中明确表达了对巴x冲突悲剧的无奈:“中东地区的仇恨和互不信任根深蒂固,各方自尊心非常强烈,谁也不会贸然提出申请或者做出让步,原因是主动一方最终会被拒绝”今天的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基督徒内流动看的仍是上帝选民之父的血液,为了争夺这位中东尊崇的族长的嫡系地位,各方不惜血溅圣地.迄今牺牲生命不计其敷.地上的血仍向耶和华(即所谓上帝)哀告一一苦苦渴求着和平.”‎ ‎——据刘中民《巴以冲突无法调和的根源在于文明与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一战”结束以来巴以冲突中的大国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对巴以冲突的悲剧予以简要评价。‎ ‎【答案】(1)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在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二战后,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对已以土地不公正的分割:“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了争夺霸权,支持不同利益相关方。‎ ‎(2)评价:巴以冲突的悲剧是因为双方受宗教观影响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特性;双方过于强调自身信仰与价值的绝对性,从而使得他们缺乏多元共存的精神;域外大国的介入将这些文化冲突进一步复杂化。‎ ‎【解析】‎ ‎(1)阐述:根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在该地区采取“分而治之”政策;二战后,美国通过决议对已以土地不公正分割;“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支持不同利益相关方。‎ ‎(2)评价:根据“今天的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基督徒内流动着的仍是上帝选民之父的血液,为了争夺这位中东尊崇的族长的嫡系地位,各方不惜血溅圣地”得出受宗教观影响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特性,双方过于强调自身信仰与价值的绝对性使得他们缺乏多元共存的精神;根据所学,大国的介入将这些文化冲突进一步复杂化。‎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推崇的英雄人物是那些发迹的工业巨头,他们虽然在企业经营上是成功者,但是依富傲贫,蔑视人类精神文化,认为物质财富高于精神财富。于是在当时兴起了新教育运动,批斗的靶子正是僵化专制的传统教育。杜威成为运动中的首领式人物。他针对旧教育,提出了“教育即生长”,“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社会生活的延续,应将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活动、日常生活纳入教育范围,尤其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观。……这些学说一时成为世界各地流行的教育学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帝制,这一重大变局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教育界,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美国的教育理论能使中国富强,美国就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正如1917年南开大学创办者张伯苓赴美国考察教育时所说:“昔日之言教育者,曰日、曰英、曰德,今日之言教育者,曰法、曰美;昔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立宪国民,今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共和国民。此今昔之所以不同。”从此拉开了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序幕。‎ ‎——摘编自熊士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杜威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 时代契机?并概括其哪些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有借鉴价值?‎ ‎【答案】⑴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教育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美国精神文化的衰落,社会矛盾激化。‎ ‎⑵必然性: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旧思想,促进思想解放。‎ 教育思想: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重视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 ‎【解析】‎ ‎(1)关于杜威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推崇的英雄人物是那些发迹的工业巨头,他们虽然在企业经营上是成功者,但是依富傲贫,蔑视人类精神文化,认为物质财富高于精神财富”“于是在当时兴起了新教育运动,批斗的靶子正是僵化专制的传统教育”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传统教育无法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美国精神文化的衰落,社会矛盾激化等方面回答背景即可。‎ ‎(2)关于杜威教育思想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的时代契机,根据材料“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帝制,这一重大变局使人们的观念发生变化。在教育界,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美国的教育理论能使中国富强,美国就是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方面思考作答即可;关于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借鉴价值,根据材料“教育是社会进步及社会改革的基本方法”“教育即生活”等信息可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方面回答;根据材料“应将现代工业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各种职业活动、日常生活纳入教育范围,尤其要重视职业教育的教育观”可从重视职业教育方面回答;根据材料“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与能力的培养”可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