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0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第十一中学2019年高一年级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尊祖敬宗是宗法制的重要内容,其对今天的影响表现在
A. 规范宗教仪式
B. 传承中华传统
C. 禁锢人们思想
D. 阻碍社会进步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与所学知识联系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宗法制的影响。根据所学学知识,尊祖敬宗就意味着对传统的继承,所以传承中华传统是宗法制的重要影响。所以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影响
2.歌曲《我的中国心》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充分说明,维系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主要是
A. 宗教信仰
B. 财产制度
C. 血缘关系
D. 政治态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可知,血缘关系成为维系我国广大海外华人对祖国深厚感情的纽带。而宗教信仰、财产制度和政治态度则与材料信息的要求不相符。故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详解】
3.有学者指出,秦朝虽短命而亡,但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记。“深刻而持久的印记”主要指的是( )
A. 消灭六国 B.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 创立皇帝制度 D. 推行郡县制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历代王朝所继承,故B项正确;A项,消灭六国只是统一国家,但整个封建社会并不是持久统一,排除;皇帝制度及郡县制度都包含在中央集权制度内,且被后世所沿用,故排除CD两项。
4.《国史100讲》中说:“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丞相与守掌民事,太尉与尉掌军事,而御史与监,则纠察此治民治军之官者也,”这主要说明秦朝
A. 开创了行之有效的官吏选拔制度
B. 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
C. 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
D. 出现内外朝相互制约的政治体制
【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得知,秦朝地方郡守、郡尉、郡监御史隶属于中央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从而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C项正确;由材料“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得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行政体制,不是官吏选拔制度;故A项错误;消除地方分裂割据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D项是西汉时期中枢机构变化。
点睛:1.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
2.秦始皇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相互配合,彼此牵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
3.秦朝通过郡县制,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4.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5.中国封建社会中“学而优则仕”蔚然成风,政府官员必须是饱读诗书经典的文化人,因而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和阶层。这种变化缘于
A. 王位世袭制的形成
B. 实行察举制度
C. 九品中正制的出现
D. 科举制度兴起
【答案】D
【解析】
科举制通过考试,以才学为标准选拔人才,将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导致材料中的现象出现。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BC项。
6.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参与机务。从中可以看出
A. 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B. 明太祖和康熙帝面临统治危机
C. 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 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太祖废除丞相后,为加强皇权,设置殿阁大学士;而康熙帝设置南书房主要是为了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强化皇权。因此选D。A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和题意无关,排除;C和题意无关,排除。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7.梭伦通过改革,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其中,成为雅典最高权力机关的是
A. 公民陪审法庭
B. 公民大会
C. 四百人议事会
D. 执政官
【答案】B
【解析】
梭伦改革时期,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ACD项。
8.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再次抽签。这体现出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特点是
A. 人民主权
B. 轮番而治
C. 法律至上
D. 民主监督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表明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为了保证公平、公正,采取抽签的方式,不能体现人民主权,故A项错误。抽签选举的方式体现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轮流坐庄也就是轮番而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法律至上,故C项错误。民主监督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9.北宋初年,宋太祖“命诸州县各选所部兵士,才力武艺殊绝者送都下,补禁军之阙(缺),其老弱者始留州。”这一措施旨在
A. 分割兵权
B. 强干弱枝
C. 减少“冗兵”
D. 以文制武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将地方军队中的优秀士兵选调到中央,充当中央禁军,正是强干弱枝的措施,故选B;材料并无分散兵权的信息,排除A
;材料现象会造成冗兵,选项C排除;材料中并未提及文官与武官的关系,排除D。
10.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管理这广袤的疆土,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知,元朝疆域非常辽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为了巩固统一,实行行省制,故D正确;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春秋战国时崩溃,不符合题意,排除A;郡县制在秦始皇时推行全国,不符合元朝,排除B;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实行的,不符合元朝,排除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为管理这广裹的疆土,元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联系所学元朝推行的行省制分析解答。
11.西方古典作品《阿题卡之夜》中审判官如果接受金钱贿赂就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规定应处以死刑。由此可以判断出,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 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分保护平民权益
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十二铜表法》中关于禁止金钱贿赂审判官的规定有利于限制贵族凭借经济优势扰乱司法秩序,故D项符合题意;A项,《十二铜表法》是奴隶主专制的工具,排除;B项,《十二铜表法》旨在限制贵族曲解法律,目的在于保护贵族利益,排除;C项,题干未体现私有财产保护的相关规定,排除。
12.近年来,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学者张传玺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若以此为论文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论点是
A. 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总趋势
B. 中国长期停滞于封建社会的重要政治原因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明朝设立内阁是封建主义君主专制的产物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材料中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等词语凸显了作者对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优点的重视和关注;而ABD三项则是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缺点来说的。所以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
13.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 “光荣革命”的胜利
B. 进行议会改革
C.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 《权利法案》的颁布
【答案】D
【解析】
【详解】光荣革命是1688年英国发生的不流血的政变,没有对英王的权力产生直接的制约作用,故A错误。英国的议会改革发生在18世纪及之后,17世纪末英国没有进行议会改革,故B错误。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在18世纪才形成,故C错误。1689年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了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使英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故D正确。
14.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既是对前朝制度的否定,也受到了前朝制度的影响,这些制度是 ( )
①郡县制 ②王位世袭制 ③分封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皇帝制度以皇权至上、皇帝独尊和皇位世袭为特征,是对王位世袭制的继承,故②项正确,D项符合题意;郡县制与皇帝制度均为秦朝建立后的制度,分封制为地方行政制度,与皇帝制度无关,故①③错误,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5.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度的缺陷是
A. 直接民主
B. 范围狭小
C. 权力滥用
D. 程序繁琐
【答案】C
【解析】
【分析】
材料信息是: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是把国家交给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体现了对直接民主的评价,也就是对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的评价,这种民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误用,故C正确;该材料评价的是直接民主的弊端而不是雅典民主的性质,因此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民主范围和民主程序问题,因此B和D错误。
【详解】
16.《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二条:如果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与(受害人)和解者,则他本人亦应遭受同样伤害。上述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 具有折中主义的倾向 B. 维护了贵族的一些特权
C. 体现平民的利益诉求 D. 掺杂着原始的古老习俗
【答案】D
【解析】
“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又未与(受害人)和解者,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的伤害”体现了同态复仇的特点,这说明《十二铜表法》掺杂了原始落后古老习俗,故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17.公元309年,埃及商人卢克与罗马公民亚历山大发生了纠纷,两个人都决定上诉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
A. 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
C. 公民法
D. 万民法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来看,此时万民法已经形成,对于“埃及商人卢克与罗马公民亚历山大”之间的纠纷,可以依据万民法进行裁决。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从时间上可以排除。
点睛:罗马帝国建立后,疆域辽阔,其统治下的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适用范围的扩大,如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赋予公民权,特别是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来解决公民法存在的缺陷。从3世纪开始,帝国内部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原先适用于不同法律主体的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也失去实际意义。罗马法适用于帝国统治下的一切自由民,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18.某西方学者这样评论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这里的“理性”是指罗马法
A. 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B. 彻底摒弃了以前的习俗
C. 竭力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D. 构建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是随着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法典进行不断地编撰、充实,因此材料中的理性指的是罗马法能适应新的要求而不断发展,故A正确;罗马法是由习惯法演变来的,并未彻底摒弃以前的习俗,故B错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是罗马法的局限性,不是“理性”的体现,故C错误;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与材料中的“理性”无关,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材料中“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指罗马法是随着罗马统治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法典进行不断地编撰、充实,以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
19.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这表明当时英国
A. 国王行政权力丧失
B. 民主范围不断扩大
C. 内阁成为权力重心
D. 议会主权地位强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议会对国王权力进行制约,说明当时议会主权地位强化,选项D正确;国王可以签订条约,说明当时国王有行政权,选项A排除;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内阁,排除C。
20.1875年的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用普选方式选出,总统掌握行政大权,经众议院同意,总统有权任命内阁”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当时的法国
A. 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 实行民主共和制
C. 奉行分权制衡原则
D. 议会掌握立法权
【答案】A
【解析】
【详解】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内阁由总统提名组成,内阁和总统都要对议会负责,A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总统掌握行政大权”,宪法规定议会行使立法权,总统和内阁行使行政权,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BC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21.秦始皇曾采用战国时期阴阳家的终始五德说。该学说认为,各个相袭的朝代以土、木、金、火、水等五德的顺序进行统治,周而复始。秦得水德,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这实际上反映出,秦代采用终始五德说旨在
A. 辩护政治法统
B. 宣扬以德治国
C. 推动经济交流
D. 加强民族融合
【答案】A
【解析】
材料反映了秦朝使用五德的顺序来进行统治,这象征着王朝的传承有着合法性,故本题选A选项。B选项错误,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C选项和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可以直接排除。
22.1701年英国制定《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史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一规定
A. 表明王位世袭制已废除
B. 反映国王行政权得到扩大
C. 反映了议会至上原则
D. 说明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史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说明君主权力由议会制定的法律赋予,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是议会至上原则的体现。故答案为C项。王位世袭制没有废除,排除A项;材料只规定王权由法律赋予,没有涉及行政权的变化,排除B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23.“英国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当年英国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该项改革
A. 使民主主体扩大至普通公民
B. 使行政权逐步转移至内阁手中
C. 使英国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
D. 彻底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工业资产阶级和农村中的富裕农民得到选举权,选民人数大大增加”,说明该项改革使英国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故答案为C项。从“大约有16%的成年男子得到选举权”来看,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行政权的转移,排除B项;D项“彻底打破”说法绝对,排除。
2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用意是
A. 防止法官滥用权力
B. 建立三权分立体制
C. 避免行政干预司法权
D. 限制总统行政权力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美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终身任职,是为了保障美国司法不受行政的干预,真正实现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故答案为C项。AB两项材料均无法直接体现,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均排除。
25.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
A. 建立民主共和制
B. 加强中央权力
C. 实行两党制
D. 君主立宪制
【答案】B
【解析】
华盛顿所说的“强制力量的干预”是指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故答案为B项。美国独立后已经建立起民主共和制,排除A项;实行两党制与“强制力量”无关,排除C项;华盛顿不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3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叔振鐸,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邱為宋景公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摘編自(宋)鄭樵《通志略》
材料二 氏室屬下的庶民也許就是氏室的宗族,否則也是集族而居的。氏室上面的一層是國君和同姓卿大夫構成的大家族 ,理上的一層是周王和同姓諸侯構成的大家族。其天子和異性諸侯間,或異姓諸侯彼此間,剛多半有姻戚關係。這整個封建帝國的組織大體上是以家族為經,家族為緯扔。
——摘編自張蔭麟《中國史綱》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种制度?它有什么积极作用?
(2)概括材料二中封建帝国形式的基本特点和等级关系?说明其得以建立的制度
【答案】(1)制度:分封制
积极作用:①.分封制有利于稳定稳定当时的统治秩序,②.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2)特点: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构建帝国组织。
等级关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制度基础:分封制,宗法制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一“武王克商,封之於陶邱..”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二问结合所学从稳定统治秩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进行回答。
(2)特点根据材料二“氏室上面的一層是國君和同姓卿大夫構成的大家族…多半有姻戚關係…以家族為經,家族為緯扔”从血缘关系与政治权力分配的联系进行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等级关系为: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所建立的制度为互为表里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的作用不仅仅是让人们知道以前的人,以前的事情,还可以通过对历史的分析,让人类避免更多愚蠢的行为、愚蠢的想法。人类学家提出了“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其基本观点是: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适应能力对个人和民族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答案】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一:观点明确: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是推动世界的变革与进步;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思想僵化是阻碍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包袱。
评分二:不能概括出观点;或只就一方面提出观点。
评分三:没有观点,或者理解错误
史实论证组织
评分一:能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整的论证观点。
西方因为交流学习而进步:指南针的传入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印刷术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儒学对启蒙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火药、科举制为资产阶级政治变革和现代问滚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
中国因封闭自大而阻滞: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重要集权制度的发展形成超稳定的政治结构;自然经济的高度发展形成超稳定的经济结构;儒家思想的不断地发展,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抑制了人们的思想和创新。
评分二:叙述论证不完成或漏要点,只罗列事实没有论证的、上述两个方面缺一得分减半。
评分三:没有史实论证,只有部分史实罗列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方近代社会转型,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本题主要是以人类学家的法则“受到阻滞的领先法则”为出发点研究社会的转型。学生首先理解“受到阻滞的领先地位的法则”的含义,然后结合确定论题,引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相关史实予以证明,如以清代中国的衰落为论题,引用清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政策等方面分析清代在转变时期没能及时革新,导致了中国的衰落。还有以英国的崛起为论题,引用英国崛起相关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分析说明英国在转变时期及时革新,适应变化,突飞猛进,确立了自己的强国地位。注意:无论确立哪个主题,都要求史论结合,史料使用典型准确,并且要可能要多角度论述,条理清楚。
28.填写下列表格。
一.完成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名额分配原则
产生来源
任期
众议员
①
人民选举产生
③
参议员
每州两名
②
六年
二.下面是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应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项目
法国
德国
国家元首
总统
①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②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任期制
③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答案】一. ①.按州人口比例
②.州议会选选举
③.两年
二.①.皇帝
②.选举
③.综身制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总统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终身任职,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建、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