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0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25讲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作业】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5讲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选择题 ‎1.(2019·上饶模拟)1953年,陈云在一次重要会议上说道:“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陈云的这一认识(  )‎ A.科学阐释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B.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是“左”倾思想在农业领域的蔓延 D.统筹规划了工业和农业同步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有些同志认为合作社应该在农业工业化之后,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况且就目前情况来看,机械化更需要合作化”可知,陈云的这一认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化三改”提供了政策依据,较为合理地阐述了合作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故A项正确。‎ ‎2.(2018·威海高考模拟,31)下表为1952~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领域的计划目标。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 领域 增长目标 年均增长率 工农业总产值 ‎51.1%‎ ‎8.6%‎ 工业总产值 ‎98.3%‎ ‎14.7%‎ 农业及副业总产值 ‎23.3%‎ ‎4.3%‎ A.国家工业基础薄弱 B.社会主义制度优越 C.出现经济冒进思想 D.忽视农业基础地位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1952~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的目标远远高于农业及副业总产值的增长目标,说明国家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反映了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故A项正确。‎ ‎3.(2018·衡水四月大联考,31)下表是1953年2月国家预算报告表,其中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情况如下:‎ 国民经济建设支出领域 比上一年增长 重工业和机械工业 ‎47.31%‎ 燃料工业 ‎84.56%‎ 地质勘测 ‎611.46%‎ 建筑工程 ‎204.14%‎ 铁路 ‎88.93%‎ 农业 ‎61.44%‎ 林业 ‎128.38%‎ 总支出 ‎68%‎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重工业和机械工业占总支出最少 B.是顺利进行三大改造的经济基础 C.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后果 D.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国民经济建设支出增长表,只能得出重工业和机械工业支出增长情况,故A项错误;依所学,1953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并举,故B项错误;依所学,“一五”期间,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妥善处理好轻、重、农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国家财政支出增长结合时间1953年可知,为“一五”计划的实施提供财政保障,故D项正确。‎ ‎4.(2019·福州模拟)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  )‎ A.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 B.民生商品供应充足 C.苏联等国的大力援助 D.三大改造成就初现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结合所学可知,国家采取统购统销的政策,对物价进行了合理的调整,故A项正确。‎ ‎5.(2018·莆田模拟)1954年,陈云指出:“对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理和控制……要防止产量超过需要……要防止组织起来的工人排挤未组织起来的工人。”这一说法(  )‎ A.针对的是农业集体化中要求过急的倾向 B.表明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目的是使手工业生产更加稳妥有序发展 D.有利于工商业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答案 C 解析 “手工业合作社生产”对象为手工业,故A项错误;“1954年”对手工业的改造正在进行中,故B项错误;题干突出强调的是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进行管理和控制,其目的是为了让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稳定有序,故C项正确;“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发展,要加以管理和控制”不涉及商业及商业发展问题,故D项错误。‎ ‎6.(2018·昆明模拟)中国现代历史上某一时期的主要经济措施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加强农业战线,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大力缩短基本建设战线,精简职工和城市人口;消灭财政赤字,稳定市场。此政策的目的是(  )‎ A.尽快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B.纠正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快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提高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程度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提出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为了解决经济困难,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经济困难是“左”倾错误造成的,故B项正确;材料是要减缓工业发展速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故D项错误。‎ ‎7.(2018·永州模拟)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至此,党中央关于自留地、家庭副业、集市贸易等方面的政策,用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条例(  )‎ A.是对农业合作化成果的彻底否定 B.说明人民公社体制正式废除 C.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D.不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答案 C 解析 农业合作化是1953~1956年,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体制是1983年以后废除,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60年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故C项正确;农业的发展是有利于工业建设的,故D项错误。‎ ‎8.(2018·四川四市模拟)下表为1953~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 实产量 实征 农业税 农业税占 实产量%‎ ‎1953~1957年 ‎8 017.80‎ ‎933.21‎ ‎11.60‎ ‎1958~1962年 ‎6 983.20‎ ‎833.32‎ ‎11.90‎ ‎1963~1965年 ‎5 004.50‎ ‎374.02‎ ‎7.50‎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 A.国民经济比例问题由凸显到缓解 B.工业化建设减轻了农民负担 C.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了农业发展 D.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开始松动 答案 A 解析 据所学可知,工业化建设初期的资金来源于农业,故B项错误;据表格可知完成三大改造后的1958~1965年农业的产量下降,故C项错误;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涉及粮食的消费,材料体现农业的积累而不是消费,故D项错误。‎ ‎9.(2018·济南二模,31)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 A.八字方针的制定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答案 B 解析 面对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实行了八字方针,八字方针的制定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A项错误;包产到户从兴起到批判再到肯定,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故B项正确;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对包产到户否定反映了“左”倾错误的干扰,但这只是材料的部分信息,故D项错误。‎ ‎10.(2018·天一大联考阶段测试六,31)下图为漫画《光有钱买不了东西》,导致漫画所示状况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我国(  )‎ A.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 B.工业经济发展缓慢 C.遭到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答案 A 解析 通过漫画所显示的时间——20世纪60年代,可知当时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生产关系超过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故A项正确。‎ ‎11.(2019·洛阳模拟)据统计,‎ ‎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这种变化反映了我国(  )‎ A.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破坏 B.农村社会变革成效有限 C.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 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减少,是因为“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不断发展,工业比重不断增加,因而体现了现代化建设的成就突出,故C项正确。‎ ‎12.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到秋末,扩大到全省生产队总数的85.4%。这项政策(  )‎ A.试图纠正农村“左”倾错误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提高了人民公社化的水平 答案 A 解析 “1961年3月,安徽省委决定实行‘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田间管理责任制”可知由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家经济困难,为了摆脱困境,国家进行了初步反思,从而在农村进行纠“左”,缩小公有制的规模,故A项正确;农村所有制成分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开始推行的政策,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农村中的纠“左”就是适当缩小公有制的水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为此,中共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的发展战略。——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材料二 1952、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 600‎ ‎13 100‎ ‎98‎ 棉纺物(亿米)‎ ‎38.3‎ ‎50.5‎ ‎32‎ 谷物(万吨)‎ ‎16 092‎ ‎19 505‎ ‎19‎ 材料三 在这岁月更新的时候,回顾过去一年的巨大成就,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越发增强了。……‎ 我们的事业永远是前进的。但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有时会遇到某些曲折,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项伟大的艰巨的新事业。——人民日报社论(1957年元旦)‎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中共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前提。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人民日报社论体现出的心态。结合1956年的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简析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答案 (1)前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完成。‎ 作用: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状况: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农业生产发展滞后。‎ 原因: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新中国建设经验的欠缺。‎ ‎(3)心态:乐观自信。‎ 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中共八大的召开。‎ ‎14.(2019·莱芜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为1950~1980年主要年份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表。‎ 年份 中国总 人口 ‎(万人)‎ 中国城 镇人口 ‎(万人)‎ 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 世界城镇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 ‎1950‎ ‎55 196‎ ‎6 169‎ ‎11.2‎ ‎28.8‎ ‎1960‎ ‎66 207‎ ‎13 073‎ ‎19.7‎ ‎33.9‎ ‎1970‎ ‎82 992‎ ‎14 424‎ ‎17.4‎ ‎37.5‎ ‎1980‎ ‎98 705‎ ‎19 140‎ ‎19.4‎ ‎38.2‎ ‎——改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上表反映了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请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 答案 示例1 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呈增长态势,1960~1970年曾发生逆转。理由:增长的因素:对实现工业化的国策的执行;计划经济的执行;工业化进程加快;“三线”建设的促进。逆转的因素:经济上的“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严重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的调整。‎ 示例2 趋势:1950~1980年世界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理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早已实现工业化;二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普遍开启本国工业化进程;现代化模式多样化;美苏“冷战”下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科技革命的推动;二战后机制化、制度化的国际经济体系的影响;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示例3 趋势:1950~1980年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理由:中国工业化起点低;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口占绝对多数;政府控制严密、计划性强;忽视市场导向作用;受错误的经济政策的影响;政局不稳定;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大陆乡村都市化模式存在缺陷。‎ 解析 本题为开放探究型试题,分析说明应紧扣1950~1980年中国及世界城镇人口比重的变化,围绕一种趋势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