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7.5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等六校 ‎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的中国将对图腾的崇拜转化为对祖先的崇拜,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而后又发展为对祖宗的崇拜。该变化有利于 A. 弱化神权的影响 B. 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C. 宗族观念的强化 D. 土地私有制的建立 ‎【答案】C ‎【解析】从图腾崇拜到祖先崇拜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材料“将英雄与祖先重合,将祖先英雄化和神化”说明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秦朝时期建立中央集权制,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祖宗的崇拜”可知有利于强化宗族观念,故C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的建立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商鞅变法,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2.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科举制度始终发挥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沟通社会与国家。……它们(社会与国家)一直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治理的连续系统。”这是因为这两项制度 A. 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 B. 催生了官僚政治体制 C. 强化了政府执政能力 D. 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的选官制度,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可知,“沟通社会与国家”是指察举制和科举制将社会上的人才吸纳到国家政权中,成为社会平民阶层与国家统治阶层间联系的桥梁,因而材料主要肯定了这两项制度对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D项正确;虽然这两项制度在政治上打破了宗法血缘政治,但不能说打破了宗法血缘关系,因为社会上的宗法血缘关系仍然存在,而且一直存在,A项错误;官僚政治体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这两项制度还没有产生,B项错误;政府执政能力的高低与察举制是否实行无必然联系,C项错误。‎ ‎3.“明朝自成祖以后,历代皇帝嗣位,多由皇太后主持其事,但继位的皇帝出自阁臣的提名,则是前所未有的。”上述材料表明明代内阁 A. 阁臣的权力曾一度极度扩大 B. 阁臣逐渐演变为实职的丞相 C. 逐渐取代皇帝成为实权人物 D. 曾一度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继位的皇帝出自阁臣的提名,则是前此所未有”说明明代内阁的权力一度扩大,故A项正确;明朝内阁大臣始终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并未演变为宰相,故B项错误;内阁并未掌握实权,故C项错误;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故D项错误。‎ ‎4.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一现象是雅典 A. 政治体制的产物 B. 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 频繁改革的结果 D. 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 ‎【答案】A ‎【解析】希腊的民主是城邦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及其外邦人没有公民权,因而城邦为男人服务,这是雅典政治体制的产物,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和社会矛盾是否缓和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和频繁改革也无关,因为是政治体制的产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公民是自由的而不受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5.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政治与法律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能力。从材料“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使贵族做出让步,故B项正确;A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由贵族主导制定的,并且这部法律也主要维护贵族利益的,所以排除A项。C项错误,材料内容表明法律制定的关键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所以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 ‎6.富兰克林在制宪会议上说:“手艺人制作木头桌子的时候,如果木料的边缘厚薄不一,不合格,他们就两边各削去一些,让各方严缝,桌子就稳定了。”这体现了 A. 公平原则 B. 妥协原则 C. 自由原则 D. 民主原则 ‎【答案】B ‎【解析】据材料“他们就两边各削去一些,让各方严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美国制宪会议的各方妥协的精神,故B正确;“两边各削去一些”并不是公平原则,故A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自由原则,故C排除;民主原则表现为人民主权,材料未涉及,故D排除。‎ ‎7.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 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B. 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 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D. 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在经济方面崛起,但政治方面滞后,政治上保留封建残余,专制色彩浓厚,C项正确。1871年宪法中的选举权已经实行,A项错误。1871年宪法赋予了议会立法权,B项错误。德国在政体上属于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君主专制,D项错误。‎ ‎8.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此语意在说明鸦片战争 A. 暴露君主专制统治弊端 B. 改变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C. 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 D. 客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说到了鸦片战争的积极作用,就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因此它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史进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与材料无关;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C选项不是最主要的含义。‎ ‎9.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承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高级中学拟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下列“图说”中正确的是 A.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1853年,《天朝田亩制度》首次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 D. 1949年,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北洋军阀政府覆灭 ‎【答案】C ‎【解析】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对外来侵略的首次完全胜利,C符合题意;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项不符合题意;太平天国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B项不符合题意;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覆灭,D项不符合题意。‎ ‎10.1851年,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统兵作战的将领为王;占领南京后,设侯爵和王侯将相,建立各种官阶制度,这说明太平天国 A. 已经建立起新型的职官秩序 B. 完成了建立近代农村秩序的任务 C. 没有提出再建工商社会秩序的方案 D. 失败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答案】D ‎【解析】“1851年,洪秀全称天王;太平军攻占永安后,分封统兵作战的将领为王;占领南京后,设侯爵和王侯将相,建立各种官阶制度”说明太平天国没有脱离封建王朝的范畴,这预示着太平天国运动必然失败,故D项正确,A项错误;太平天国没有建立近代农村秩序,农村秩序仍然是封建性质的,故B项错误;《资政新篇》提出了建立工商社会秩序的方案,故C项错误。‎ ‎11.马勇在《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中写道:“从孙中山到袁世凯,是民国初年的一个美丽传说。这个传说为中国人赢得了无数赞美和荣光。”下列史实中,不能证明材料观点的是 A.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B. 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化解南北对峙 C. 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 D. 袁世凯力图恢复秩序,废除共和,重建帝制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从孙中山到袁世凯……赢得了无数的赞美和荣光”可知是指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袁世凯尊孔复古,废除共和,梦想恢复帝制,这是辛亥革命后消极的方面,符合题意,答案为D;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劝退清帝,赞成共和,化解南北对峙”,“孙中山信守承诺,辞职下野,让位于袁世凯”,这些都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2.经过长征之后,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蒋介石集团的地缘矛盾明显缓解,在中日民族矛盾日渐加剧的情况下,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所以说当时国内政治格局和国共政策的所有变化都与长征带来的地缘变化有关。这说明长征 A. 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和矛盾 B. 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 C. 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主力 D. 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实现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出现了国共两党和平共处乃至联合抗战的可能性”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征消除了国共两党在中国南方的地缘矛盾(两党势力范围冲突),有利于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D项正确。 A项说法夸大了长征的作用且国共两党分歧和矛盾不可能完全消除,排除。长征是促使国共走向合作的重要因素,不是是国共走向合作的根本保障,与民族危机加深有关,排除B。C项是长征的意义,但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 ‎13.“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关于这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领导阶级相同 B. 革命任务相同 C. 指导思想相同 D. 革命对象相同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国民革命是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的,解放战争是共产党领导的,A错误;领导阶级不同,指导思想也不相同,C错误;辛亥革命的革命对象主要是清王朝,国民革命的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解放战争主要是反对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D错误。‎ ‎14.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下列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将革命进行到底”。它们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工农武装割据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抗击外来侵略 D. 推翻国民政府 ‎【答案】B ‎【解析】由“打倒列强,除军阀”到“将革命进行到底”,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列举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斗争,其主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B项正确;而工农武装割据只包括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A项错误;抗击外来侵略只符合“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一个口号,C项错误;推翻国民政府只能解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斗争目标,D项错误。‎ ‎15.1933年,中央苏区多次召开经济建设大会,各个根据地先后出现公营商店、公卖处、消费合作社等商业组织。同时,中央又设专门外贸机构组织农产品出口和工业品进口。这些举措首要目的是 A. 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B. 恢复和发展工农业 C. 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 D. 废除封建经济基础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进行军事围剿、经济封锁,根据地设立商业组织、专门外贸机构组织等,是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缓解苏区的经济困难,A项正确;B项恢复和发展工农业与1933年中央苏区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符,排除;材料无法体现中央苏区要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排除C;土地革命废除封建经济基础,排除D。所以选A ‎16.《共产党宜言》中提到:“他们(工人)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愈来愈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马克思旨在 ‎ A. 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B. 工业革命暴露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C. 工业革命使殖民者和殖民地的矛盾加剧 D. 工业革命必然导致社会离心离德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发展,“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说明工业革命暴露出了社会严重贫富分化,故B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生产力水平提高,A错误;材料也没有说明工业革命对于殖民者和殖民地的矛盾加剧,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工业革命对于社会道德影响,D错误。‎ ‎17.国民大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共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仆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共的这一指示 A. 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策略 B. 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 C. 使中共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处于对国民党的从属地位 D. 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由“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可以看出苏联的这一指示影响到了中共对领导权的放奔,使中共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处于对国民党的从属地位,C项符合材料主旨,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农民革命的意义,排除B;D项与题干主旨信息无关,排除。‎ ‎18.在俄国历史上因一次革命造成政府同反对派的非对抗性模式,两个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俄罗斯帝国的传统观念:让人民讲话,让沙皇让权。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它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 C. 此次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D. 体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这一历史潮流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推翻沙皇封建专制统治,这次革命指的是二月革命,在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成功完成了俄国社会的转型属于十月革命,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此次革命不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因为是暴力革命,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体现了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是十月革命,而本题考查的是二月革命,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19.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 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 B. 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 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 D.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答案】C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革的历史教训的理解。文化大革命期间,“个人崇拜”非常严重,大量的冤假错案足以证明国家的法律已经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国家的各项民主制度遭到破坏,所以文革的教训主要是健全和完善民主法制建设,故C项说法正确;文革期间没有涉及调整生产关系问题,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文革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便不存在是否遵循经济规律的问题,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发展经济的手段和方式,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20.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中苏建交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C ‎【解析】根据“君子和而不同”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应该是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故选C项,排除ABD项。‎ ‎21.“过去有一段时间,针对美国威胁,我们和苏联结盟。后来针对苏联威胁,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在“一条线”战略时期,中国 A. 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 B. 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 改善了与西方国家间的关系 D. 形成了“求同存异”的新思维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搞了‘一条线’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可知是70年代与日本、欧洲、美国等西方国家改善关系,故答案为C;20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A错误;80年代以后实行了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B;D是指1955年万隆会议,不符合题意,排除。‎ ‎22.随着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日本逐步将过去的“对美一边倒”的“被动外交”转变为追求国家战略目标的“自主外交”。这实质上反映了 A. 两极格局已开始逐步瓦解 B. 美国资本主义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C. 美日同盟关系的日益松动 D. 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和日本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属于资本主义阵营,所以材料没有涉及两极格局,故可排除A;依据材料意思可知,日本放弃了“对美一边倒”的政策,而追求国家战略目标的“自主外交”,说明了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摆脱美国对日本的束缚,这就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故选B;美日同盟关系主要体现在军事上,所以C项说法是错误的,故可排除;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是20世纪80年代,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可排除D。‎ ‎23.与杜鲁门主义相比,马歇尔计划“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强调“计划”的目标是“战胜饥饿、贫困和混乱”。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 与杜鲁门主义手段相同 B. 是更隐蔽的杜鲁门主义 C. 彻底颠覆了杜鲁门主义 D. 与杜鲁门主义的目的不一致 ‎【答案】B ‎【解析】杜鲁门主义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 想,马歇尔计划是经济手段,故 A 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运用,实质 都是:遏制苏联,稳定资本主义秩序,确立美国的霸主地位,根据材料中“马歇尔计划 ‘删掉’了“关于共产主义的明确提法”,由此而言马歇尔计划具有更为隐蔽的特点,故 B 项 正确;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实质相同,故 C 项错误;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目 的相同,都是为了实现美国的称霸,故 D 项错误。‎ ‎24.苏联解体后,东欧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这些状况 A. 源于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B. 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C. 反映出“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失衡 D. 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苏联解体,冷战格局瓦解,国际力量失衡,导致这些状况出现,所以答案选C选项。A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政治制度的变化不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B选项说法错误,社会动荡不会导致多极化的发展;D选项错误,东欧的危机不会促使西欧国家的繁荣。‎ ‎25. 约瑟夫·奈教授2002年指出,当今国际力量的分布有如一盘三维空间的国际象棋: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底部包括众多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恐怖分子、黑客等),力量非常分散。下列表述同奈教授的看法一致的是 A. 同苏联时期相比,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下降,军事实力并未削弱 B. 冷战结束后,美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都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 C. 国际力量分布十分复杂,可以说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 D. 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 ‎【答案】D ‎【解析】A项,该项认为俄罗斯军事实力未削弱,即在军事上美国并非一家独大,与教授“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看法不一致。故A项错误。B项,该项认为美国经济实力也保持着“异常明显”的优势,即认为在经济领域也是单极化的,与教授认为的经济力量多极化不一致。故B项错误。C项,该项认为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接近形成只看到多极化的一面,没有看到单极化的一面。故C项错误。D项,奈教授认为“顶部的军事力量大致是单极的,中部的经济力量是多极的”,即从军事方面来看是“单极世界”,从经济方面来看是“多极世界”。所以,从某些维度看,“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都是比较准确的说法。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 伯利克里讲道:“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摘编自《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 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猛烈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中动摇。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国经过艰苦的斗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俞可平2009年《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确立代议制民主的历史条件。‎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资产阶级代议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和改革开放后30年实现的“民主增量”的主要表现。‎ ‎【答案】(1)人民主权;任人唯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3)通过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防止专制独裁,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4)基本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 民主增量: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健全法制,逐渐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动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解析】(1)根据材料“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知体现人民主权;根据材料“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有的真正才能”可知任人唯贤;根据材料“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可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 ‎(2)根据材料“17—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结合所学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制度,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3)根据所学可知尽管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即:资产阶级通过议会的设置,把国家的立法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以此限制和制约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同时也都通过立法保证资产阶级的利益。‎ ‎(4)根据所学可知改革开放前30年搭建的“基本的制度框架”:是指新中国建立之初,实行了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即实行的三大基本的政治制度。改革开放后表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一步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从进一步完善三大政治制度;健全法制,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动农村民主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根据列宁的观点,社会主义革命不仅能够在具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然后再影响其他国家,最终在全世界得以传播。 ——(美)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三 ‎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马克思和列宁两人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与俄国革命道路各有什么特点?分析造成两国革命道路之“异”的不同国情。‎ ‎(3)谈谈你对中俄两国选择不同革命道路的认识。‎ ‎【答案】(1)不同: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列宁主张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异:俄国走的是城市暴动的道路;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不同国情: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强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反动统治力量在农村较为薄弱。‎ ‎(3)认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解析】(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可以得出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只能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根据材料二“它也可以在一个不很发达国家(俄国)开始”得出列宁主张落后国家也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2)特点:依据材料三可知,反映的是中共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结合所学可知,俄国革命以城市为中心;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中国秋收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城市的保守派资产阶级势力强大,其对农村地区控制较弱,城市道路不适合中国;当时俄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3)根据三则材料可以看出不同的国家的革命道路并不相同,即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不同的革命道路,只有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即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 1919年以来,中国外交呈现出10年一小变、30年一大变化的周期性变化。每隔30年左右为一个大周期,迄今已经历了三个周期,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在每个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都会出现战略性调整。中国外交的这种周期性变化是中国与国际上其他力量实力对比的变化以及国内形势与国际局势联动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周期与外交转型》‎ 材料三 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沃尔特·拉弗贝《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加深、完全形成的过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第二、三周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并从国内形势和国际局势两个角度分别说明这两个周期进行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美国的“威力”受到了哪些国际力量的限制?‎ ‎【答案】(1)过程: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外交政策:第二周期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浄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第三周期开展多边外交,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说明:第二周期: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面临保卫独立和发展经济的重任;美苏冷战、两大对峙阵营逐渐形成,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与军事包围。‎ 第三周期: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形势变化,综合国力日益壮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论断。‎ ‎(3)欧共体、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 ‎【解析】(1)根据所学内容通过对近代历史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可知: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政策:根据材料“这三个周期的起点分别为1919年、1949年和1979年。”确定的第二周期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当时方针政策:确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第三周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外交成就,主要表现为:开展多边外交,与世界各国进行广泛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背景:根据所学分析出第二第三阶段的国内国际背景即可。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保卫政权和发展经济的重任;国际上是出现了美苏冷战、两大对峙阵营逐渐形成,中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孤立与军事包围。第三周期是要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形势变化,综合国力日益壮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论断等方面分析其背景。‎ ‎(3)根据材料“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世界已经出现多极化趋势,即表现为欧共体、日本、中国、不结盟运动,限制美国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