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2 MB
  • 2021-08-26 发布

2020届二轮通史版第2部分专项2诠释两大高考题型,领悟高考规范答题学案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常见题型 题型特点 解题策略 材料主旨型选择题 以文字材料、文献、图片、数据统计表为载体围绕某一“主旨”而设计出来的选择题 认真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概念结论型选择题 从对概念的阐释或对结论认识的切入,常以“表明”“旨在”“正确”“不正确”等设问形式,多角度考查历史概念或结论的理解 把握概念或结论内涵外延:可用直选法、排除法、比较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甄别,要明确历史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历史概念的异同点 归纳比较型选择题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共同之处”“不同之处”“最主要的区别”等 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明确比较项,归纳“相同点”或“不同点”,判断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史料情境型选择题 依托教材主干知识选取一段名人对历史现象的论述,或历史观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表述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选项为史实则要求与题干材料情境相对应;选项为结论则要求符合题干材料情境;选项为历史事件则要求佐证题干材料情境,应根据题干情境进行分析判断 ‎(1)时间排除法:这是排除法中最常用的方法,即题目有明确时间或隐含时间信息的,首先确定此时间是否对解题有帮助,如果有,则考虑利用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备选项所述内容是否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 ‎(2)绝对词语排除法:即备 选项中有过于绝对的说法(如全部、都、完全、彻底和均等字眼)一般是错误的,但我们也要注意并不是所有含有“彻底”这样字眼的选项都是错误的,而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后再决定是否排除。‎ ‎(3)说法错误排除法:即备选项本身的表述有明显错误,与史实或历史基本常识不符合或不完全相符的(做否定型选择题除外),这些备选项也可以排除。‎ ‎(4)无关选项排除法:此类题目,需要排除的选项是指与题干意思不符合的选项,但选项本身表达的观点没有错误,而是指在题干设定的情境下不符合题干意思。‎ ‎(2019·全国卷Ⅰ)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技巧运用] ‎ ——正确选项 由材料“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源自劳动实践。‎ ——无关选项排除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因此B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故排除。‎ ——绝对词语排除法 在瓦特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的过程中工厂主的资助起到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因此C项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 ——说法错误排除法 D项错在“各阶层广泛参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大多来自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人和技师,故排除。‎ 答案:A ‎1.(2019·黄山高三八校联考)中国古代男子休妻有“七出”之说,同时又有“三不去”对男子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这一规定(  )‎ A.切实保护了妻子利益 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 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 D.赋予了女子主动权 B [从题干内容可知,“三不去”是以家庭伦理为核心,注重维护宗法伦理秩序,故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片面,故排除;C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故排除;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 ‎2.钱乘旦教授在《不平衡的发展:二十世纪的历史与现代化》中说:“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符合“修正民族国家”的是(  )‎ A.冷战导致苏联解体 B.欧共体的成立与扩大 C.欧美建立福利制度 D.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根据材料“不是消灭民族国家”“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苏联解体不符合“不是消灭民族国家”,故排除A项;C项指的是“修补资本主义”,故排除;D项既不是修补资本主义,也不是修正民族国家,故排除。]‎ 新课程下的高考,多数考题设置了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诸多的有效信息中,“题眼”是最为关键的。所谓的“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关键的部分,比如说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一句话。‎ 第一步,审题干,抓准“题眼”。首先应弄清题干的主旨,明确关键语句,再分析这个关键语句的特殊性,界定解答方向。‎ 第二步,根据题干中的“题眼”,分析选项,判断每一个备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眼”要求,是否与“题眼”有必然的联系。‎ 第三步,验证结论。根据“题眼”与正确选项相互印证,再结合试题和所学知识验证答案。‎ ‎(2019·全国卷Ⅲ)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技巧运用] ‎ ——抓准题眼 题眼:中国人租借外国人名字。‎ 在近代中国,外国列强享有一定特权,而清政府对国人及企业实行高压政策,因此一些中国人及企业常常使用外国人名字以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分析选项 A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尚未出现发展的高潮,故排除A项。‎ C项:中国人创办近代新式企业对于外国资本来说有一定的抵制作用,另外,外国资本大量输入是在甲午战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 D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企业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不能完全扭转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故排除。‎ ——验证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封建势力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企业,有利于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新生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故选B项。‎ 答案:B ‎3.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  )‎ A.理学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 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 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 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 A [根据材料可知,朱熹的思想被统治者高度重视,并成为官方哲学而流传不衰,这说明当时理学已经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故A项正确。]‎ ‎4.1971年,柯西金在苏共二十四大上指出:“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所特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来取代国家集中计划领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据此可知苏联(  )‎ A.严格执行斯大林模式 B.扩大了企业生产管理的自主权 C.鼓励发展私有制经济 D.加强了国家对企业的干预力度 B [根据材料可知,政府一方面重视“商品货币关系”,一方面又强调不能用“市场调节”取代“国家集中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政府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由材料此时政府重视“商品货币关系”可知,这与斯大林模式排斥市场机制不符,故排除A项。]‎ 第一步 定时空、明关键 ‎1.定时空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的,解答选择题只要锁定时空就可以缩小知识范围,准确排除与该时空无关的选项。所以做选择题时首先要定位好时空,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得分几率。‎ ‎2.明关键 新课标下的高考,多数考查运用了新材料,设置了新情境,在诸多信息中,明确抓住关键信息,试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第二步 题干选项对照 ‎1.题干材料参照法 以题干材料传递的信息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如果题干材料信息包含时间、地点、性质、含义等,要以此作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2.选项参照法 选项参照法就是利用某一选项提供的信息,对其他选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一种解题方法。具体选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因果、包含、交叉、矛盾、重复等。‎ ‎(2019·全国卷Ⅱ)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技巧运用] ‎ ——定时空、明关键 定时空:战国后期 明关键: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材料源于教材,巧妙地将“农业是立国之本,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长效热点融入试题中。‎ ——题干选项对照选 A项: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渐发展起来,而不是公田制度完善,表述不准确,故排除。‎ B项: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普及”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C项:秦朝建立后,在全国修建驰道等,战国时期秦国并未实现交通运输网络的通畅,与题干和史实不符,故排除。‎ D项:战国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国力增强,并且在地方实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因此材料中秦国能够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主要是因为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5.下面为晚清至民国时期某地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  )‎ 时期 迁出 迁至他乡种田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 出国从事工商业 ‎1850—1879年 ‎72‎ ‎15‎ ‎49‎ ‎8‎ ‎1880—1909年 ‎156‎ ‎0‎ ‎118‎ ‎38‎ ‎1910—1939年 ‎473‎ ‎0‎ ‎77‎ ‎396‎ A.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B.农业经济遭到破坏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民族工业起步较早 C [从表格可以看出,从该地迁出去的人口大多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且出国从事工商业的人越来越多,这会导致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减少,这反映了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动,故C项符合题意。]‎ ‎6.(2019·蚌埠一模)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美国联邦当局与州当局间的权力划分——州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常规,而联邦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例外。这表明(  )‎ A.州政府享有的权力十分有限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联邦制是民主共和制的基础 D.联邦政府成为国家权力核心 B [根据材料“美国联邦当局与州当局间的权力划分——州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常规,而联邦政府以制定普通法为例外”‎ 可知,联邦政府的立法权凌驾于地方政府之上,很明显具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特点,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制之下的美国,州政府具有相当大的地方管理自主权,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共和制的基础是三权分立制而非联邦制,故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并没有涉及国家权力核心的问题,故排除D项。]‎ 第一步 审标点——快分层 有的选择题题干文字量较大,让不少学生望而生畏,其实文字越多意味着透漏的信息就越多,需要考生定下神来,耐着性子阅读分析材料。这类材料往往使用分号作为段落分层的标志,学生可以根据分号和句号快速提炼分层信息。‎ ‎[例] (2019·全国卷Ⅱ)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技巧运用] 题干材料通过句号将材料分为两层信息,第一层反映了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第二层反映了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大量增加,表明明清商业的发展。‎ ‎[思路点拨] 根据材料可知,清代中期的商人资本规模动辄百万两甚至千万两,这主要和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商业规模扩大有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社会商人地位一直很低,故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并没有明显松弛的现象,故排除B项;明中叶后,白银开始在流通中占主导地位,但是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商业规模的扩大,故排除D项。‎ 答案:C 第二步 审转折——知重点 有时候,题干中往往会出现“但是”“但”“然而”“而”等转折性的词语,虽然有的时候是要强调转折词之前的内容,但更多时候是强调转折词后面的情况。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要根据这些转折词准确判断材料所要强调的内容,以便于抓住材料的重点进行分析。‎ ‎[例] (2019·全国卷Ⅰ)‎ 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技巧运用] 题干材料明确指出“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字反映了拉美国家并没有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字又一转折,反映了拉美国家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要求分析殖民者在拉丁美洲的“难辞其咎”。‎ ‎[思路点拨]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项;A、C两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故排除;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原因所在,故排除B项。‎ 答案:D 第三步 审出处——明主题 阅读材料时,除了注意材料正文外,也要特别留意材料的出处。材料的出处一般都反映着材料的主题和中心思想,注意出处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材料的中心含义。特别是材料出处如果放在材料前面,就须更加留心细读,它对解题有着很大的作用。‎ ‎[例] (2019·全国卷Ⅲ)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技巧运用] 本题材料出处是《青年杂志》,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指出“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表明了陈独秀反对中国的封建道德。‎ ‎[思路点拨] 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材料批判的是儒家伦理道德,因此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国家至上的说法,故排除A项;陈独秀肯定西方的民主、科学,故排除C项;材料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无关,故排除D项。‎ 答案:B ‎7.(2019·湖北调研)据《雅典政制》记载,从雅典王政时期以来,修宪共变更了11次。在宪法变更过程中,人民大众的权力一直在增长,到了第11次修宪后,“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这表明了当时的雅典(  )‎ A.民主政治出现了多数人专制 B.贵族和平民的纷争持续不断 C.直接民主造成城邦动荡不定 D.公民形成了牢固的法治观念 D [根据材料“修宪共变更了11次。在宪法变更过程中,人民大众的权力一直在增长”可知人民用修宪的方式实现民主,体现了公民的法治观念,故选D项;由材料“人民使自己成为一切的主人”可知是人民主权不是专制,故排除A项;由材料“在宪法变更过程中,人民大众的权力一直在增长”可知是民主和专制不是贵族和平民,故排除B项;材料主要反映民主状况没有涉及城邦,故排除C项。]‎ ‎8.(2019·沧州高三联考)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抑商政策的松动 B.生产方式的革新 C.田庄经济的兴起 D.社会经济的转型 A [根据材料“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唐以来,抑商政策有所松动,从而导致阶级的流动性增强,故选A项;明中叶以后生产方式有所改变,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与材料表述时间不相符,故排除B项;东汉时期田庄经济兴起,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故排除C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商品经济发展,与材料表述时间不相符,故排除D项。]‎ 一、高考25分材料问答题解读 题型 题型特点 解题策略 围绕“主题”主线贯通 围绕“主题”主线贯通——纵向概括说明:试题命制往往选定“主题”,按主题选取不同时期的史料,纵向概括说明论证问题。如2019年全国卷Ⅱ第41题从清代到新中国的关税制度改革;2018年全国卷Ⅰ第41题以基层社会治理为主题,古今主线贯通,考查古今乡约治理及村民自治的意义;2017年全国卷Ⅱ第41题围绕中国矿业政策这一主题选取材料,中国古代、近代、现代主线贯通,考查不同时期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 ‎(1)规范解答“高考第41题”‎ 读——阅读材料是正确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前提。一般对材料可以采取读两遍的办法。第一遍,通读材料,粗知要略;第二遍,细读材料,把握主题。‎ 找——根据问题最大限度地寻找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这是解答材料解析题的关键。‎ 联——根据题目要求,联系所学知识,注意深刻领会题目的立意。‎ 答——组织答案是回答问题的核心环节。回答时要注意答案组织的规范性。‎ 查——认真检查,检查观点是否正确、论点与材料是否一致、论据是否充分、要点是否齐全等。‎ ‎(2)规范解答警惕五大误区 ‎①急于求成:对题目未做仔细分析,盲目作答。‎ ‎②照本宣科:对材料未能获取有效信息,缺乏概括总结。‎ ‎③贪多求稳:对问题解答语言繁琐,但抓不住要点。‎ ‎④表达不准确:对问题理解不清,表述杂乱。‎ ‎⑤卷面不整洁:书写潦草,字迹不清晰。‎ 围绕“主题”中外关联 围绕“主题”中外关联——横向归纳比较:试题命制往往围绕“主题”选取中外关联的材料,横向归纳比较论证问题。如2019年全国卷Ⅰ第41题世界钢产量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钢铁业的发展中外关联,2019年全国卷Ⅲ第40题中外关联比较罗马帝国和汉朝国家治理;2018年全国卷Ⅱ第41题围绕大豆栽培这一主题,选取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美国广泛种植,中外关联考查中外种植大豆的特点及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2018年全国卷Ⅲ第41题以近代城市发展为主题,考查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原因及现代城市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高考评阅非选择题是网上阅卷。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1.“一个前提”‎ ‎(1)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 ‎(2)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到要点。‎ ‎2.“两个原则”‎ ‎(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 ‎(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做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2018·全国卷Ⅰ)(25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为了保证高考阅卷的公平公正,各阅卷点除有标准答案外,阅卷细则即“补充说明”,详细说明阅卷的采分点,下面是2018年全国卷Ⅰ第41题的评分细则:‎ 第(1)问:变化 标准答案: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3分);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3分)。‎ 补充说明:‎ 如果学生答出“乡约组织从个别地方扩展到全国”“由一些地方到广泛建立”,体现出范围的扩大,也可以给3分。即:答出任意两点,都可以得6分。‎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2分);有利于发展生产(2分);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2分)。‎ 补充说明:‎ 第一点答出维护封建统治、巩固政权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二点答出有利于经济发展、农业发展等意思即可得2分;,第三点答出促进儒家文化或传统道德传播等意思即可得2分。‎ 第(2)问:历史背景 标准答案:内忧外患(3分);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 补充说明:‎ 第一点答出社会矛盾激化、统治危机、农民起义不断等内忧的意思,或者民族危机严重、列强入侵等外患严重的意思,或者内忧外患的一些具体表现(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等),即可得3分。,第二点答出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西方民主制度之一,即可得3分。,第三点答出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政治改革之一,即可得3分。‎ 第(3)问:意义 标准答案: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2分);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分);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2分)。‎ 补充说明:‎ 注意:本问总分共4分,第一点和第三点同为“治理”问题,答出任意一点给2分,不重复赋分,第二点的关键在“基层民主”。如果能够从乡村治理和基层民主建设两个层面答题,表述准确,即可得4分。‎ ‎1.高考阅卷老师寄语每位考生 ‎(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 ‎(2)强化对主干知识与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 ‎(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 ‎2.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 ‎(1)卷面整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书写工整,字迹清晰。‎ ‎(3)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 ‎(4)表述是要根据分值思考要点,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 ‎(5)语言要简洁,切中要害。‎ ‎(6)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 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 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 ‎1.(2019·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1950‎ ‎61‎ ‎8 785‎ ‎2 733‎ ‎484‎ ‎1955‎ ‎285‎ ‎10 617‎ ‎4 527‎ ‎941‎ ‎1965‎ ‎1 223‎ ‎11 926‎ ‎9 102‎ ‎4 116‎ ‎1975‎ ‎2 390‎ ‎10 582‎ ‎14 134‎ ‎10 231‎ ‎1980‎ ‎3 712‎ ‎10 080‎ ‎14 800‎ ‎11 141‎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 002万吨,1986年达到5 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 224.89万吨,钢产量已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四个国家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10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四个国家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钢产量快速增长,其原因结合50年代中国工业建设及一五计划的影响回答;美国也在增长,主要是受到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但是要考虑到70年代因滞胀所带来的下降;苏联数据也在增长,到70年代放缓,原因主要在于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改革仍然以重工业为主,实现了稳步增长,到70年代受整体经济颓势影响而放缓;日本主要是因为战后在经济的恢复过程中利用美国的扶植,引进技术而快速增长,但由于70年代受到美国滞胀的影响而放缓。第(2)问根据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来”‎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引进外资等角度概括;同时根据材料二“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等信息也可概括出相关的答案。‎ 答案:(1)趋势:美国:产量长期稳步增长,到70年代中后期出现下降现象。‎ 日本: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产量增长迅猛,70年代放缓。‎ 苏联:稳步增长,70年代中后期放缓。‎ 中国:快速增长。‎ 原因:美国:国家采取大力干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发展,受滞胀影响。‎ 日本:采取引进技术等方式促进经济高速发展,70年代在经济滞胀冲击下,经济发展减速。‎ 苏联: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后经济发展逐渐停滞。‎ 中国:重视发展重工业。‎ ‎(2)主要原因: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现代化建设加快,需求增大;科技水平提高;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投资大幅增加。‎ ‎2.(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 ‎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 ‎——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 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逐条分析材料可知,从时间看,种植大豆历史悠久;从区域看,经历了由北方向南方的推广过程;从大豆的价值看,既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又有改善土壤等作用,价值广泛;从推广者来说,有民间,又有政府参与,各方合力。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等信息概括。第(2)问,从材料时间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推动物种交流;从大豆本身的价值看,它被美国人接受并认同;从美国的自然环境看,有适宜大豆推广的区域;从大豆与工业化的关系看,工业化推动了大豆种植,大豆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第(3)问,从推动世界文明进步、有利于世界文明交流等角度作答。‎ 答案:(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 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 ‎(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 ‎(3)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第一步 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读材料是解答非选择题的重要环节,应注意围绕设问细读材料,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读材料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先读材料正文,后读或不读出处与材料题目。科学做法应该是:‎ 首先:文字材料先读材料出处,图片、图表、表格材料先读题目 这些信息简明扼要,往往给出了材料的主题、时间、作者、史书文献、背景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至关重要。‎ 其次:通过“二读三找法”审读材料正文 读懂材料信息,也就是读懂由材料直接反映出来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或经过分析可以提炼出来的信息。‎ ‎(1)“二读”材料 第一遍“速读”,带着问题了解材料和题干大意,明确主题。‎ 第二遍“精读”,联系设问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提取与设问有关的信息,并在相关文字下作标注,以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建立材料与所学知识的联系,分清材料中的史实和论点。‎ ‎(2)“三找”要点 ‎“一找”材料的中心论点。材料的中心论点一般来说在“两头”,要么是材料第一句,要么是材料最后一句。‎ ‎“二找”材料的层次和要点关键词(时间、空间、限定词、主题字眼等)。材料分层一般以句号、分号或省略号为界限,读完后要分层归纳材料要点,联教材,列提纲,材料涉及要点一个也不要丢。‎ ‎“三找”关联点,即寻找材料与设问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及材料与教材之间的关联点。‎ 第二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审清答题语、答题提示语、时空限定语、答题限定语。‎ ‎“答题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答题提示语”是指应怎样回答,“时空限定语”是指要回答问题的时间、地域范围,“答题限定语”是指要回答的问题应是什么样的。将这四项审清了,答题的要素就一清二楚了。很多学生都是由于限定词或答题语等一时没审清而白白丢分,因此审设问时,一定要将这几项答题要素用笔标注一下,以便引起注意并加深理解,切不可马马虎虎,更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步 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非选择题的开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 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这里有三种情况:‎ ‎(1)如果是“教材型”‎ 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如果该设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作大概了解。‎ ‎(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实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答。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案。‎ ‎(3)对于“结合型”的设问,答案的要点应是材料信息与教材知识的“并集”,即材料中体现的要点+教材中的要点=完整的答案。而有的考生在答题时之所以漏掉一些要点,是因为这些要点不是显性信息,而是隐性信息。而该信息一般依据材料很少能解读出来,所以要联系教材并列出知识提纲才能保证不漏要点。‎ 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1)组答案要注意紧扣设问,简明扼要,规范作答。‎ ‎(2)答案来源于教材:设问一般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解答时一般依据教材中的知识和观点。‎ ‎(3)答案来源于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解答时要从材料中归纳,提取有效信息。‎ ‎(4)答案来源于教材和材料:设问一般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时既要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又要迁移教材中的知识。‎ ‎(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第一步 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第二步 审设问——明确答题方向 第三步 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第(1)问“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近代上海工商业发展,曼彻斯特是近代英国重要工业城市,工商业发达,工业革命推动曼彻斯特成为近代大城市,再寻找两者的相同因素。第(2)问“20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放的上海获得了特殊机遇,浦东的开发开放更使上海获得了有利的发展条件。第(3)问“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曼彻斯特是英国传统工业城市,面临环境污染,老龄化、产业转型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 答案:(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 ‎(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 ‎(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2019·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材料二“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 得出从不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由材料二“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得出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第二小问,由材料一“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材料二“1843年”得出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由材料二“《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并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得出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由材料二“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第(2)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三“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 ,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并结合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得出完全自主;由材料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得出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第二小问,由材料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等角度概括。‎ 答案:(1)变化:从不区分进口税率与出口税率,到区分进口税率和出口税率,并且出口税率高于进口税率;晚清海关税率较鸦片战争前降低。原因:清代中前期限制中外贸易,鸦片战争后国门被打开;协定关税,海关主权丧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2)特征:完全自主;税率灵活,根据国家需要调整。‎ 意义: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有利于结束外贸入超的局面;保护了本国民族经济,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4.(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戴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雍正时期……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清政府……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分析回答即可。第二小问,雍正年间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并结合当时的经济政策分析即可;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实行的原因结合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及煤铁的重要性分析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矿产资源的勘探……是……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特别缺乏的资源……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从对矿业发展、“一五”计划及国家工业体系建立等的影响分析回答即可。‎ 答案:(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到国防、民生,需求很大。‎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命题形式:一般是2个材料、2个设问,每问分值在10分以上,一般每问包含两小问。‎ ‎2.考查知识:以纵向或者横向命题为主,以当前社会热点及学术热点等切入,考查学生纵向综合及横向对比的能力。‎ ‎3.考查能力:以概括、比较等设问方式呈现,考查学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和归纳信息、对比分析的能力。‎ ‎1.整体分析:要逐段逐句逐层概括。依据材料长文分段;短文分句;分号并列;省略号两头不可省等进行概括,同类要概括,进行逐层概括,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的要根据对应知识进行概括。同时概括时要注意从现象到本质;从个体到整体;由此及彼。‎ ‎2.归纳比较:首先明确比较对象,要依据材料和问题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事物或者比较哪些历史人物。其次明确比较方向,要确定需要比较的是二者的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既比较相同点又比较不同点。最后找准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事物(历史事件)类的比较可以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积极作用、历史局限性、影响等方面考虑,人物类的比较可以从其历史活动的目的、内容、影响等角度去考虑。‎ ‎3.学科术语:答案用语要求使用学科语言,尽量使用所学知识,尤其要注意教材中结论性语言,不能表述过于口头化也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4.看分值答题: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答案,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也有3分一个要点的。‎ ‎(2019·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 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 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1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9分)‎ ‎[命题立意] 本题以国家治理问题切入,考查汉朝和罗马国家治理的异同以及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体现了“中外关联”的命题原则。通过对汉朝和罗马帝国国家治理方式的比较,强调汉朝在确立中国基本疆域、强化民族认同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体现了历史试题的人文性和现实性,是对新修订课程标准中家国情怀这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直接呼应。‎ ‎[通法悟道] 解答本题要注意整体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比较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并注意使用学科术语,看分值答题。‎ ‎[解题思路] 第(1)问属于比较异同类设问。“同”根据材料“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 等可知都是疆域辽阔的大帝国;由罗马实行行省制度,汉朝实行郡县制可知都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从治国方面看,罗马强调法律,汉朝是礼法并用;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看,汉朝实行中央集权,罗马地方有一定自主权;从内部联系看,汉朝有统一的文字,罗马没有统一的文字;汉朝同等对待各地民众,罗马区别对待境内各民族等。第(2)问,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要以治理为中心进行发散性思维,从对国家统一、民族认同、思想统一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分析其对后世,也就是对国家治理模式的影响。‎ 答案:(1)同:建立了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异:汉朝郡县严格执行统一的制度法令,罗马帝国行省权力较大;汉朝实现了文字统一,罗马帝国未能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汉朝强调教育、教化和伦理规范的作用,罗马帝国重视法律的作用;汉朝制度上对各地区民众同等对待,罗马帝国境内民族区别对待较明显。‎ ‎(2)意义:确立了中国的基本疆域;强化了民族认同;形成了追求统一的价值观;创立了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 ‎5.(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 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得出民族主义的内涵是反对君主专制、构建民族国家,并结合所学法国大革命的史实,挖掘法国大革命对于反对封建专制、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作用,从思想、政治角度回答出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人们认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及材料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概括回答;第二小问“不同”根据二者反对的对象概括,“原因”要结合中法两国各自的社会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分析。‎ 答案:(1)促进作用: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君主专制被推翻;等级制度被废除;《人权宣言》宣布了天赋人权和公民平等。‎ ‎(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6.(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遭到明朝官民的坚决抵抗而失败。1608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发出指示:“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并于1624年侵占台湾南部。1642年,其势力扩张到台湾北部。‎ ‎1661年,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岛屿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荷兰人试图以赔款的方式换取郑成功退兵,被拒绝。‎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大量移民涌入,台湾的人口迅速增加。‎ ‎——摘编自陈孔立主编《台湾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侵占中国台湾与澎湖的历史背景和目的。(1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台湾的收复在哪些方面促进了国家的统一。(10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时间“1602年”“1608年”“1621年”分析可知,当时中国正处于明末,社会动乱,明政府为应付复杂的社会矛盾,无暇他顾;同时结合此时国际背景进行分析,这一时期处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根据材料“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知背景之一是荷兰海外贸易的发展,以及与东方贸易可以获取优厚的利润。第二小问,材料“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以后,荷兰人曾先后进攻澳门、台湾”可以概括为建立 殖民据点;材料“我们必须用一切可能来增进对华贸易,首要目的是取得生丝,因为生丝利润优厚”可以概括为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由材料“1621年,荷兰人得知西班牙人也计划占领台湾,遂于次年再次侵占澎湖”可以概括为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第(2)问,根据材料“郑成功进军台湾,并正告荷兰驻军,台湾和澎湖列岛应由中国政府管辖”可以得出维护国家领土完整;根据材料“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许多文人学士随之入台,写下了台湾第一批文学作品”等可以分析得出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并且进一步证明收复台湾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根据材料“大量移民涌入”分析得出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 答案:(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兰海外贸易快速发展;与东方的贸易利润巨大;明末战乱之际,中央政府无暇他顾。‎ 目的:建立殖民据点;扩大对中国的殖民贸易,攫取高额利润;与西班牙进行殖民贸易竞争。‎ ‎(2)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实行祖国大陆政治、文化制度;接受移民,进一步密切了两岸的往来和联系;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 二、高考12分开放探究题解读 试题特色 应试策略 ‎(1)从命题立意上看 全国卷“开放性探究题”在设问中通常有“说明”“评述”“评析”“探讨”等关键词,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观点、规律的认知、分析和论证能力。‎ 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考生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开放性探究题”中的表现特别明显: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2)从考查内容上看 近几年高考文综“开放性探究题”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 ‎(3)从开放角度上看 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 ‎(1)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在当前中国教育大环境下,教科书依然是学生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挖掘好这一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把历史课本当作读本”。‎ ‎(2)注重历史学科的史证思维 ‎“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特有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作为高中学生研究能力的体现。‎ ‎(3)熟练掌握答题技巧方法 考生熟悉答题格式,才会保证答题的完整性。在回答观点、论证问题时,首先需要提出观点,或选择观点,或判断观点;其次是利用史实加以论证,论证时要注重史论结合和语言连贯,形成连贯性思维;同时在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多个史实来进行论证;最后要上升到理论或史观的高度。‎ 模板一 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 ‎——观点、论证、论从史出 ‎(1)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常常从新闻时事、社会生活、历史图片等方面入手,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要求以宏观和开放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公正、客观地分析每一个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2)提供观点型开放试题往往提供观点,要求论证,必须论从史出。试题渗透开放探究理念,鼓励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归纳、论证历史问题。‎ ‎(1)直接提供观点,要求运用史实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 ‎(2)就材料中提供的观点,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或另有观点,请做出判断并加以论证。‎ ‎(3)就材料中的观点,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或两种),并简要说明理由。‎ 表述成文时要紧紧抓住以下三要素:‎ ‎(1)揭示真相。某一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真相是什么?用事实说话,最有说服力。‎ ‎(2)精选史实。因为这是“评论”,不是叙述,所以论证不一定要全面,但语言绝对要精练。‎ ‎(3)认识升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主观认识?上升到理论层次。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评价,它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认识。历史观点是人们主观思维活动的产物,必然会受到阶级、时代、环境和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与客观事实有所偏差。‎ ‎(2019·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命题立意] 本题是评论性的开放性试题。材料包括多种观点,如“任何一国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等。可任选一种观点进行分析,但不得重复材料观点,也可综合材料信息提炼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论证。‎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主要是要读懂材料中的观点。根据材料“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可以得出钱穆的主要观点是:我们对待历史,不能从现有的社会环境及观念去评判过去,而应该从当时把当时的时代背景考虑进去,进而去辩证地看待过往的历史。具体的史实论证可以结合比如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等史实。既要看到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以及中国古代文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也要看到封建专制给当时人们带去的压迫,以及对封建社会晚期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评析: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异常艰难的时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面对日军的凶残屠杀和侵略,一些知识分子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散布历史虚无主义、亡国论和外来文化至上思想,否定中华传统文化,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钱穆先生以一个爱国学者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编写了《国史大纲》,呼吁知识分子理性看待历史、尊重国史、担当起继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任,树立起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有力地抨击了各种错误思潮,对于增强史学界、知识界的民族自豪感和抗战必胜的信心,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总之,不论是在战时,还是和平时期,我们都应尊重国史,爱我中华。‎ ‎1.(2018·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 解析:本题提供观点“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 ‎,根据材料中张之洞筹建汉阳铁厂历经曲折,之后汉阳铁厂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等信息,可得出筹办钢铁企业要先解决技术和资源问题、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国近代化充满艰难曲折、新中国对民族工业的改造等启示,然后根据所提取的启示,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说明。‎ 答案:示例:从张之洞经营汉阳铁厂初期遇到的问题和挫折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经济决策要遵循客观规律。‎ 论证举例1:张之洞开始创办汉阳铁厂时忽视了先要确定煤铁的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的一般规律,先购置机炉,结果却因没有合适的煤或者煤矿生产的煤与机炉不适用而导致了生产的延误和损失。‎ 论证举例2:近现代中国政府在领导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等原因,忽视或违背了经济规律,给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反之则往往能促进经济建设的良性甚至加速发展,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例如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期,全民大炼钢铁,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片面追求钢产量比去年翻一倍的高指标,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浪费大量自然和社会资源等严重后果。后来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合理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遵循客观规律,“先抓吃穿用,实现农轻重”,从1962年起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论证举例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总结以往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强调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2.(2017·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解析:本题选取古代到21世纪初钟表的演变,涉及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生活史的内容,主要考查人类科技进步与钟表演变的关系。试题给出的观点是“钟表的演变”,要求从“钟表的演变”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进行简要阐述。如“科技发展与钟表的演变”“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与钟表的演变”等,然后结合所学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阐述时,注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分析全面。‎ 开放探究型试题最大的特点在于答案具有多样性,应注意围绕“钟表的演变”审题、论题、阐述。‎ 第一,审题: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第二,论题:通过时空演变,定位科技演变,把握钟表的演变。论题为“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演变”。‎ 第三,阐述: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 答案:示例一 ‎(1)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 ‎(2)阐述 ‎①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 ‎②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③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断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示例二 ‎(1)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演变和普及。‎ ‎(2)阐述 ‎①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但不精确。近代科技的产生,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但当时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钟表还不能普及使用。‎ ‎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钟表得到了普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飞速进步,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随时都可佩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③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演变和普及,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模板二 提炼观点型开放试题 ‎——立论、评论、史论结合 提炼观点型开放试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要求考生提炼观点或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并论证自己所选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阅读材料,你侧重于哪一观点,试结合相关史实扼要论述。‎ ‎(2)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证。‎ ‎(3)“评析或论证材料中的某种观点”等,即先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再进行论证。‎ 解答提炼观点型试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观点明确。提炼观点也好,选择观点也好,判断观点也好,评价观点也好,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论证对象,也就是说观点一定要明确。‎ 第二,多角度逻辑论证。可以按先对内后对外、先主要后次要、先材料后教材等顺序进行,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层次进行,也可以从事物本身的背景、内容、过程、影响等方面进行,还可以从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但无论如何都应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体现出思维的过程。‎ 第三,史论结合。应最大限度地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即体现“历史”性,不管论据还是观点都应与“历史”有关,都应有具体的事件、人物或历史现象,抛开材料与具体知识而乱发挥是不可取的。‎ 第四,语言通顺准确、抓住关键,高度概括、层次分明并与主题一致。‎ ‎(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供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 ‎[命题立意]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首先要提取材料中所提供的一个情节,然后指出其反映的历史现象(注意时间限制是近代早期),最后对该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答题时要注意联系世界近代史的知识进行回答,要求对历史现象的概括要从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描述,史实正确,言之有理。‎ ‎[高考阅卷评分细则]‎ 本题答案分为提取情节并对应历史现象、概述、评价三个部分,每个部分按三个层次赋分。‎ 第一部分:从材料中提取出一个情节并指出其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4分)。要求:所提取的情节与历史现象对应正确,得4分;只提取情节或只答出历史现象,正确者得2分;没有提取情节,历史现象也总结错误,得 0分。‎ 第二部分:概述该历史现象(4分)。要求:历史现象概述完整准确,包括历史现象的基本要素如历史时段、历史空间、历史活动主体、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发展趋势,得4分;历史现象概述基本准确完整,得2分;历史现象概述错误,得0分。‎ 第三部分:评价该历史现象(4分)。要求:评价客观全面,能从正反两方面评价历史现象,得4分;评价不够准确客观,仅从一个方面进行评价,得2分;不能进行正确评价,得0分。‎ ‎[答案示例]‎ 情节与对应的历史现象:鲁滨逊渴望航海冒险,在航海途中漂流到荒岛上,反映了近代早期欧洲人进行大航海的历史。(4分)‎ 概述:1500年前后,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葡萄牙、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开始了海外探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等人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此后,英国、荷兰等国也纷纷加入了海外探险的行列;世界迎来了大航海时代。(4分)‎ 评价:大航海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2分);同时大航海也带来了残酷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亚非拉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2分)‎ ‎3.(2019·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主人公黑奴汤姆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逆来顺受,受尽折磨而死。该书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并被多次搬上话剧舞台。‎ ‎《汤姆叔叔的小屋》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 ‎《黑奴吁天录》(1901年译)‎ 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删除了原著中部分宗教思想较浓的内容,增加反映孔孟思想的内容。‎ 话剧《黑奴吁天录》(中国留日学生改编,1907年)‎ 黑人奴隶奋起反抗奴隶主的残暴统治,为了独立和自由,手持长枪与奴隶主殊死搏斗,最后胜利出逃。‎ 话剧《黑奴恨》(1961年上演)‎ 突出汤姆的阶级觉悟,最后一幕安排他因反抗而遭受火刑,临死前发表痛斥殖民者罪行和鼓舞被压迫者抛弃幻想、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演说。‎ ‎——据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等 从材料中提出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及相关内容的描述可提炼出论点是时代背景对文学的影响,阐释需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加深、反抗清政府的革命斗争及20世纪60年代的阶级斗争思想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根据材料中《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基本内容以及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可从美国南北战争入手,也可从三个年份《汤姆叔叔的小屋》在中国翻译与改动的部分情况入手,提取一个论题,如:从美国角度,可从人权、种族问题提取论题;从中国角度,可从维护主权独立、爱国主义、民族解放运动等方面提取论题。然后围绕论题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论述要有史实依据,逻辑严谨。‎ ‎4.(2018·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 上上 ‎(圣人)‎ 上中 ‎(仁人)‎ 上下 ‎(智人)‎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 ‎(愚人)‎ 尧、舜周文王孔子 孟子 屈原 荀子 子贡 范蠡 廉颇 老子 商鞅 韩非 齐桓公吕不韦荆轲 秦始皇李斯 陈胜 宋襄公 夏桀 商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对表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围绕材料主旨——东汉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拟订论题,可以从东汉史学受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或东汉史学所反映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等角度拟订论题;说明要围绕论题,以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为依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示例 看法:东汉史学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说明:史学家把历史人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维护等级秩序;等级划分的依据体现了儒家“仁”、仁政的思想;尧、舜、周文王等都是被儒家称颂的统治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等级最高;而秦始皇、夏桀、商纣王等是人们眼中的暴君,等级都排在后面。西汉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其影响深入社会各个方面,材料中的现象正是对此的反映。‎ 第一步:定论点——精析材料,发现问题,寻找合适的论证角度 发现问题是开启创新之门的一把钥匙,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他的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的发现,就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发现问题是突破开放性试题的前提。‎ ‎1.读懂、读透材料,明白问题主旨是发现问题的前提 无论题目是文字材料,或是图片材料,或是表格材料,或是历史地图,或是文字、图表等混合材料,都要一字不漏地读完,包括材料的出处、时间、注释,做到基本理解。根据材料出处、作者、关键字词等确定题目涉及问题的时间、空间、范围。概括材料内容,区分材料中客观事实与主观见解,明白问题主旨,审出材料的核心内容或问题主旨,指出其立场和时代的局限性及某些偏见,为下一步做好铺垫。‎ ‎2.获取有效信息是发现问题的关键 ‎(1)有效信息及“有效”的体现 所谓“有效信息”,是指蕴含在材料中的、对设问具有针对性、对解答问题具有实用性的信息。“有效”体现在对回答具体问题、联系所学基础知识、准确理解、把握问题主旨以及说明、论证上有效。‎ ‎(2)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从所提供的文字、图表等材料中获取。‎ 第二步:选论据——回归教材,联系所学,依据观点选取所需论据 知识是基础,知识具有永恒的“生命力”,尤其是历史学科,任何知识和结论的得出都是建立在坚实的史实基础之上的,从历史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社会和人生,若没有历史知识作为思考的原料和进行比对的参考,则不可能真实、准确和有效。‎ 新课改以来,历史开放型试题由传统的“紧扣教材”转变为“若即若离”,即仅以教材为依托。《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历史试题的命制不拘泥于教材,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因此在答题时必须准确调动、合理利用所学知识,将题目的情境信息(发现的问题)嵌入到所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中,并与教材内容相对照、反思、调试,进而根据需要选择出合适的内容去解决具体问题。‎ 第三步:规范答——亮明观点,组织论据,采用“三段式”作答 审清题目时间、空间、角度等限定,针对不同的方法提示语,采用三段式规范进行论证。论证,就是用一个或一些已知为真的判断确定另一个判断的真实性的思维过程。任何一个论证都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即三段式论证。‎ 第一段 提出正确、鲜明的观点或论点 第二段 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用简要、通顺的文字从多角度进行层次分明、逻辑严谨的论证,尽量用学科术语回答 第三段 进行小结,升华认知 ‎[例] (2019·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 ‎-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技巧运用] ‎ 第一步:定论点 材料反映了美国一学者对19-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知,该学者分别从“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两个不同角度,对世界历史作出了自己的解释。要求考生提出对该学者认识的见解并说明自己的理由(即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注意题目要求“见解明确”,也就是提出明确的观点,赞成或反对或修正。阐述理由时,考生要注意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第二步:选论据 从材料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主要是从人与自然,文明与文明碰撞接触这两个方向去认识的。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一个比较容易的观点进行解读。比如19世纪40—60年代鸦片战争这个点,可以赞同这一观点。鸦片战争是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一次交锋,最终以中国的战败告终。这是人类不同文明的接触与碰撞之一。论述时可结合所学从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等方面去理解中英之间的文明碰撞。‎ 第三步:规范答 第一段 明确题目中“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的含义 第二段 结合题目要求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从两者中选取一个或者两者兼顾,进行论述。在论述时要结合材料提供的重要史实,说明自然进程中科技发展带来的影响,注意要全面;如果叙述人文进程,可结合材料提供的重大史实,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第三段 归纳总结,升华认知:说明人类社会在两个进程发展中不断进步。‎ 答案:本题解题要领:先表态,得态度明确分;释论点,得提取论点分;找史实,得史实分;巧论证,得规范逻辑分;作结论,得整体印象分;精语言,得学科用语分。‎ ‎5.(2017·全国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材料主要围绕西方国家的侵略和中国的应对这一论题阐述。分析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从列强的侵略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这个角度回答。‎ 第一,审题:围绕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第二,论题:根据材料,抓住西方侵略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提炼中心主题。‎ 第三,阐述:论题、阐述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必须结合中国近代史实。‎ ‎(1)近代列强的侵华具有双重影响。‎ ‎(2)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中国近代社会转型。‎ 答案:示例 论题:西方文明的冲击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阐述:①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灾难,但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也给中国带来近代化的机遇。‎ ‎②经济上,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政治上,封建君主专制动摇,维新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制;文化上,封建思想受到冲击,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潮、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生活习俗上,近代中国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发生变化,出现简约文明婚姻等。中国近代化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 ‎③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加速了中国由农耕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6.(2017·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探究和论证的能力。试题通过表格形式列出了14—17世纪中西方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的对比蕴含着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题目要求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可以提炼多种信息,如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西社会制度发展趋向等,只要言之有理,体现出“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即可,阐述时注意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论题:新航路开辟给明代的影响。‎ 阐述: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②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一条鞭法改革,推行货币地租,征收统一的银两;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客观上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带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③欧洲殖民者的东来,占据澳门、台湾,威胁着封建统治,损害了国家主权。‎ ‎④新航路开辟既给中国带来了积极影响,又给中国带来殖民侵略的威胁。‎ 示例二 论题: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阐述:①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②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殖。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③新航路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