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1次月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据此可知分封制
A. 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
B. 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统治
C. 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
D. 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
【答案】B
【解析】
根据“被征服”、“封地土著”、“突破纯粹的血缘”等信息可知,分封制是有着典型的地缘政治的特征,B正确;“典型的血缘政治”与题干“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不符,排除A;西周没有典型的中央集权体制,排除C;仅是“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没有涉及到体制变革的本质,不能说是官僚体制创新,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被征服”、“封地土著”、“突破纯粹的血缘”,联系所学分封制的特点、影响分析解答。
2.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但在汉武帝之后,民间资本大量由工商业向农业转移,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国家垄断经营和实施专卖制度
B. 土地兼并现象的日益加重
C. 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较为落后
D. 私营工商业承担高额赋税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西汉初年,民营工商业经营相对独立……汉武帝之后……以田庄为代表的以农为主、辅以工商的混合型经营模式逐渐壮大”
和所学知识可知,汉初民营工商业受政府约束小;为加强对经济的管控,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推行专卖制度,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迫使商人将部分资本转向农庄,形成混合经营模式,故A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土地兼并现象,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民间资本的经营方式落后,故C错误;材料现象的原因是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导致的,不是高额赋税,故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汉武帝重农抑商政策。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政府对商业的管理变弱,民营工商业发展迅速;为加强对经济的管控,推动农业的发展,汉武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推行国家垄断经营和专卖制度,商人被迫转向农庄与工商业相结合的经营模式。
3.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唐律疏议》中涉及孝的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
A. 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
B. 传统孝道受到重视
C. 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
D. 统治政策开明开放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孝道在唐朝法律中占据重要地位,充分说明政府对传统孝道的重视,选项B正确;四书名称出现于宋代,与材料时间不符,选项A排除;选项C“开始”表述绝对,排除;材料未体现统治政策,选项D排除。
4.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 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B. 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 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D. 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来看,文官防止皇权被外戚所掌控,对皇权非常维护。故答案为D项。A项宋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是集体统治,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官防止外戚干政,不是舆论监督,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分散相权,排除。
5.朱熹在《尧典》注中讨论了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等概念,在《舜典》注中讨论了早期的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朱熹对地质、天文、生物与人类起源、中医、农业等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据此可知
A. 朱熹坚持践行“格物致知”理论
B. 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C. 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D. 理学思想极大地促进古代科技发展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可知朱熹对天文学的岁差、置闰法、浑天说、浑天仪的结构等都有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说明他践行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深刻的探究了万物,得到了其中的“理”,故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儒家思想渊源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科技发展为儒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故C错误;材料是朱熹对古代科技进行研究并提出见解,不是促进科技发展,故D错误。
6.某学者总结了某一时期清政府对不同企业的做法,如下表所示
据此可知,清政府的做法
A. 对近代企业发展具有双重作用 B. 推动了民族企业的持续发展
C. 促使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 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
【答案】A
【解析】
由材料来看,清政府对官办企业的态度是“父爱式庇护”,对官督商办企业的态度是“亲戚式庇护”,对商办企业的态度是“朋友式庇护”,这表明清政府对近代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种“庇护”不利于近代企业经受市场的考验,不利于其提高自身竞争力,故A项正确;选项B中的“持续”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近代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排除C;洋务企业并未完全抵制列强的经济侵略,排除D。
7.1898年6月,清政府宣布“废八股,兴西学”,结果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三个月后清政府恢复八股。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八股取士得以废除。这一变化说明
A. 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
B. 变法图存成为统治阶层共识
C. 西学赢得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
D. 中体西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西方各国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组建了八国联军,战后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此时的中国在不图变革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在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体现的是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A选项符合题意。变法图存的主张仍然受到顽固派的阻碍,B选项排除。广泛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D选项排除。
8.梁启超在1921年出版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时代思潮”这样阐释:“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其时代之要求者也。”由此可知,1921年方兴未艾的时代思潮是
A. 实业救国思潮
B. 民主科学思潮
C. 三民主义思潮
D. 科学社会主义思潮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宣传、探索和追寻,故选择D选项;实业救国思潮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广泛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A选项;民主科学思潮在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中兴起,故排除B选项;三民主义在1905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各阶段的思想主张,需掌握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
9.1937年初,著名军事家蒋百里的军事论著集《国防论》出版,有学者将其对日战略归纳为:中国对日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地实施全面抗战;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时间消耗拖垮日本。据此可知
A. 日本进攻核心区以瓦解中国的战争意志
B. 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更具威胁性
C. 全民族抗战可使日军陷入长期战争泥潭
D. 伟大的军事家可以预见战争结局
【答案】C
【解析】
蒋百里认为中国应该主动实施全面抗战,以空间换时间,通过时间消耗拖垮日本,即发动全民族抗战,可使日军陷入长期战争泥潭。故答案为C项。材料是从中国抗战角度探讨可行的办法,不是为日本出谋划策,排除A项;从材料中的“不惧鲸吞,乃怕蚕食”来看,日本速战速决战略对中国没有威胁性,排除B项;材料没有对蒋百里的这一预见进行评价,排除D项。
10.1945年9月2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将法币与汪伪政权货币的兑换率定为1:200。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回忆说,他从昆明飞上海前领取了薪俸,一下飞机就发现手中的法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2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这说明
A. 沦陷区国民财富迅速缩水
B. 政府抑制全国法币发行
C. 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
D. 官僚资本遭受沉重打击
【答案】A
【解析】
材料提到,日寇投降不久,上海法币(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突然成了硬通货;在重庆只能购买两根油条的法币,到了上海竟可以在上好的酒楼摆上两桌酒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寇投降不久,上海物资奇缺,同时由于道路破坏,法币也奇缺,导致暂时性的通货紧缩。国民党政府大量增加法币以应急,大量的法币充盈市场,物价为之飞速上涨,法币信用自此开始丧失,故A项正确;国民党政府大量发行法币,故B项排除;材料说明上海出现暂时性的通货紧缩,无法体现上海法币大量回流到重庆,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官僚资本,排除D项。
11.1949年12月我国确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1953年9月,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
A. 扫盲教育已经基本完成
B. 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科教兴国”战略出台
D. 教育政策完全效仿苏联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并结合所学,1953年中国开启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国家工业、生产力分布做出了规划,提高人民素质,为工业化发展创造人才条件,故选择B选项;1978年,中国的扫盲教育基本完成,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选项;1995年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故排除C选项;提高公民素质,是政府按照当时中国国情提出的,没有完全效仿苏联,故排除D选项。
【点睛】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对教育发展的政策及为发展工业的一系列措施。
12.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认为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是两个阵营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联合,这一变化表明当时的中国
A. 摆脱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
B. 缓和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C. 试图去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
D. 突破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
【答案】C
【解析】
依据“20世纪 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可以看出当时中国试图扩展对外交流的空间,即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故C正确;20世纪60年代外交仍然存在意识形态的影响,排除A;B项是在20世纪70年代,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外交史实,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0世纪
60年代毛泽东的外交理论淡化了国际矛盾的阶级性质,开始强调国际力量的组合”,联系所学新中国的外交史实分析解答。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构变化
这一变化表明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
D.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完善
【答案】D
【解析】
从材料反映的结构变化来看,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放在国家机构之前,说明宪法更加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是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完善。故答案为D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A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新中国成立时确立,排除B项;1982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
【点睛】前三部宪法都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为第三章放在《国家机构》后面,而1982年宪法则把它改为第二章,紧随《总纲》之后,表明它是《总纲》的延伸,也显示出国家对公民权利认识的深化和对公民权利保障的重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一步完善的表现。
14.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发表了4篇署名是“皇甫平”的文章,文章批评了“一些同志”把市场说成资本主义,提出计划和市场只是利用资源的两种方式,不是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标签。然而,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文章的背后,竟是邓小平。这主要说明了当时
A. 上海成为改革开放的新龙头
B. 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确立
D. 社会主义本质已被充分认识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在1991年3、4月间的文章批评了当时把市场说成资本主义的错误观点,并提出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结合所学可知这4篇文章发表在东欧剧变、国内改革遭遇阻力的关键时刻,文章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和模糊概念,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束缚,实际上表达了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讲话精神,故B项正确。A项,1992年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使得上海成为改革开放的新龙头,故排除。C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故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材料未涉及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且被充分认识的说法无法说明,故排除。
15.实施陶片放逐法时要进行大规模的公民投票,理论上,所有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可参与,在投票过程中,政客所能操纵的主要是自己的支持者,但他们只是投票群体的一小部分,决定投票流放谁的选择主动权主要还在那几千个公民手中。这说明陶片放逐法
A. 设计完善易于操作有实效 B. 体现了法律至上的特点
C. 是维护民主制的有力武器 D. 容易导致权力滥用、误用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选择主动权主要还在那几千个公民手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被政客操纵的公民只占一小部分,且古代雅典公民习惯于充分讨论和比较独立地作出政治判断,这说明陶片放逐法是维护民主制度的有力武器,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陶片放逐法也存在一定弊端,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法律,故B项错误;D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
16.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
A. 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B. 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
C. 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D. 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
【答案】C
【解析】
材料中“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表明文艺复兴影响了建筑师的思想,体现的是世俗化的生活,表明当时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故答案为C项。A项“彻底改变”说法绝对,排除;B项,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并未被弱化,排除; D项,依据材料“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可知,复古风格不再是建筑领域的主流,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17.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扩张的不同之处,如殖民者的扩张手段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段外,还有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方式。这是因为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
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 人民富有反抗精神
C. 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 国家众多面积较大
【答案】A
【解析】
之所以西方殖民者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侵略扩张的手段不一样,主要是由于亚洲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导致的,故A正确;殖民扩张手段与人民的反抗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C、D是次要因素,排除。
18.下表可以反映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
A. 共和主义原则
B. 联邦主义原则
C. 平等主义原则
D. 孤立主义原则
【答案】B
【解析】
根据“国会提出赋予妇女投票权的修正案”“该修正案获得了四分之三以上州的支持,最终得以通过”,说明各州服从联邦国会的联邦主义原则,故B正确;共和强调国家元首不是世袭,而是民主选举的,A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反映赋予妇女投票权的修正案得以通过的过程,无法体现平等主义原则,排除C;孤立主义是一种外交政策,与材料无关,排除D。
19.19世纪70年代末,英国人发明了托马斯一吉尔克里斯特炼钢法,随后在欧洲大陆被广泛采用,然而直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企业家才用它替代了传统的炼钢技术;自动纺织机也是由英国人发明的,但将其第一次投入大规模商业生产的却是美国的德雷珀父子公司。这些现象说明英国
A. 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
B. 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
C. 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
D. 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答案】A
【解析】
英国人的发明经过很长时间才被应用,甚至被外国首先应用,说明英国企业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不注重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故A正确;英国开展了两次工业革命,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对技术发明的态度,无法体现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英国是否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排除D。
20.17世纪,伽利略对地面上物体的运动进行了研究,牛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1905年,爱因斯坦在分析当时有关光速测量方面出现的种种矛盾的基础上,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把物理学扩展到高速运动领域,建立了新的时空观。这表明
A. 物理学为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B. 物理学的发展具有继承性
C. 思想解放推动了物理学的进步 D.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牛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在分析当时有关光速测量方而出现的种种矛盾的基础上,创立了狭义相对论”可知,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具有继承性,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物理学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思想解放与物理学进步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故D项错误。
21.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团体(第一国际)接受了马克思关于无产者为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改革社会而夺取政权纲领。它以自己的宣传工作和参加各种罢工的行动引起了很大注意。但它于1873年分裂,主要是因为其成员除了社会主义者以外,还包括缺乏纪律性、经常不和的浪漫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这反映了
A. 马克思主义是第一国际的灵魂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C. 民主主义发展致第一国际解体
D. 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答案】A
【解析】
材料“第一国际接受了马克思关于无产者为了以社会主义方式改革社会而夺取政权的纲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纲领,说明马克思主义是第一国际的灵魂,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是说明马克思主义与第一国际的关系,故B排除;材料没有反映民主主义导致第一国际解体,故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第一国际是如何产生的,故D排除。
22.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国民收入增加102%,实际只增加了60%;农业产值应增加50%,实际下降了14%.煤炭、钢铁、石油、电力、拖拉机、汽车等领域也没有完成计划。这反映出
A. 农业落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 B. 工业优先战略存在严重弊端
C. 经济计划存在一定冒进倾向 D. 经济发展受到国际环境制约
【答案】C
【解析】
材料说明苏联的经济建设计划目标过高,无法完成,可见经济计划存在一定冒进倾向,故选C项;苏联当时实行农业集体化,这种集体化有助于工业化进程,选项A排除;工业优先战略符合当时苏联的国情,选项B排除;材料未反映出国际环境对苏联经济发展的制约,排除D。
23.美国和英国等国在二战中通过谈判协调,建立国际组织来确定了多方在战后世界金融关系中的地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这样评价:“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超出从中的收益。”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A. 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
B. 是美国单方面强加于世界的
C. 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的产物
D. 实现了美国独霸世界的意图
【答案】A
【解析】
根据“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来看,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可知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同时也说明了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稳定了世界金融,为世界经济发展创造了相对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也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的恢复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A正确。BC不是题干的中心意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说明美国没有实现独霸世界的意图,排除D。
24.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根据冷战结束后对未来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画出下边示意图。据此可知,他意在说明
A.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B. 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
C. 美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D. 世界多极与多文明关系取代两极对抗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干及示意图可知,图中主要反映了冷战结束后,世界由两极变成为多种文明和多种力量的矛盾与冲突,有较轻和较重之分的现实,故选D项。由材料、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世界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从当前来看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多极化只是趋势还没有完全形成,故A、C两项错误;世界始终处于矛盾冲突的动态发展中不符合图片主旨信息,故B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国家稳定、社会清明。
材料一 御史台和谏院是宋代的监察机构,监察制度有了重大发展:制定御史回避宰执法,监察官员“进退从违皆出宰相”转为皇帝选任。御史直接上章皇帝且无需告知长官。提高监察官员品级,期满后,多可升迁为执政。设置尚书都省、都司御史房“弹纠御史察案失职”。
——摘编自贾玉英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材料二 1912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规定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所派参议员组成,有检查临时政府之出纳、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等权……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后设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以立法院为最高立法机关,以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
——摘编自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内和政府内相继建立了有较大权威性的党的纪检机关、人民检察和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长期共存”,共产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
——邵景均《新中国反腐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监察制度的变化。
(3)比较材料三和前两则材料,说明新中国监察制度的变化。
【答案】(1)特点:监察机构自成体系;皇帝垂直管辖;监察机关专门化;监察官地位提高;行政权不得干预监察官选任;弹劾权相对独立;设置机构监督监察官员行为。影响:监察官员行为,维护统治秩序相对稳定;打击贪污,防范政治腐败,缓和阶级矛盾;减少决策失误,维护统治者威严。
(2)变化:临时政府时期,参议院行使监督权力,没有专门监察机构;南京政府时期,监察院负责监察,立法院负责立法等事务。
(3)变化:发扬人民监督;党内和行政内部监督方式并行;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完善法律制度规范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御史台和谏院是宋代的监察机构”可知,古代监察机构自成体系,监察机关专门化;根据材料“监察官员‘进退从违皆出宰相’转为皇帝选任”“ 御史直接上章皇帝且无需告知长官”可知,皇帝垂直管辖;根据材料“提高监察官员品级,期满后,多可升迁为执政”可知,监察官地位提高;根据材料“制定御史回避宰执法”可知,行政权不得干预监察官选任;根据材料“御史直接上章皇帝且无需告知长官”可知,监察官员的弹劾权相对独立;根据材料“设置尚书都省、都司御史房‘弹纠御史察案失职’”可知,设置机构监督监察官员行为。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监察官员行为,维护统治秩序相对稳定;从监察官员的职能来看,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打击贪污,防范政治腐败,缓和阶级矛盾;从决策角度看,监察制度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维护统治者威严。
(2)变化:根据材料“参议院由各省都督府所派参议员组成,有检查临时政府之出纳、提出质问书于国务员等权”可知,临时政府时期,参议院行使监督权力,没有专门监察机构;根据材料“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后设立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院,以立法院为最高立法机关,以监察院为最高监察机关”可知,南京政府时期,监察院负责监察,立法院负责立法等事务。
(3)变化:根据材料“共产党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可知,新中国发扬人民监督;根据材料“党内和政府内相继建立了有较大权威性的党的纪检机关、人民检察和行政监察机关,同时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监督,长期共存’”可知,党内和行政内部监督方式并行,而且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根据材料“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等法律”可知,完善法律制度规范。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30年曼彻斯特到利物浦的铁路投入使用,至1835年,议会批准了54条铁路修筑计划。铁路改变了英国社会,这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输速度上,也不仅体现在把全国交织成一张铁路网,从而把各地区不分远近连成一体上;它还改变了人的思维模式,改变了人对生活的看法。时空变了,过去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以秒来计算;过去一二百英里是遥远的地方,现在近在咫尺。时空缩小了,悠闲时代过去,时间就是金钱,准时准点是新的生活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火车还进一步教会人们遵守纪津,因为铁路本身就体现着强制,纪律是火车运行的基本前提。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个忙碌的世界。
——摘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96年,清朝下旨修建粤汉铁路,到1911年,修了两段不到一百公里。1916年6月,完成广州至韶关段。1918年9月,完成武昌至长沙段。1930年,国民政府利用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开始修筑株洲到韶关段。中国工程师凌鸿勋经过勘探调整方案,在备战抗日背景下,1936年4月,株韶段提前15个月建成,修了40年的粤汉铁路终于全线贯通。从“七七”事变到广州失陷的15个月中,这条铁路共运送部队200余万人、军用物资70余万吨,成为名副其实的抗战大动脉。
铁路
修建时间
武汉至广州最快时间
粤汉铁路
1896一1936年
44小时
粤汉铁路(京广南段)复线
1955一1988年
11小时
武广高速铁路
2005一2009年
3小时多
——摘编自文热心、颜石敦《粤汉铁路贯通记:一颗道钉一滴血》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九世纪英国蒸汽火车铁路发展的背景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粤汉铁路得以建成的历史原因,并简析现代所修两条武汉至广州新铁路差异的原因。
【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发展,市场扩张;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机器时代来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带动铁路建设。
影响:运输量和运输速度大幅提高,开启铁路运输时代;建立发达的铁路网络,大大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改变了人们意识,时空观念浓,纪律性增强;有利于英国商品输出,殖民扩张;进一步告别农耕文明,推动工业文明深入发展。
(2)近代:晚清、北洋、国民政府前赴后继的努力;利用了退还的庚子赔款;中国工程师的勘察与主持;抗战形势的需要。
现代:粤汉复线慢:较长时间受到“左”倾错误干扰;工程技术水平相对有限。武广高速快;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科技新技术引进与运用。
【解析】
(1
)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革命的推动、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机车三个角度进行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这不仅体现在成百倍增加的运输量,数十倍提高的运输速度上,也不仅体现在把全国交织成一张铁路网”得出:运输量和运输速度大幅提高,开启铁路运输时代;根据材料“不仅体现在把全国交织成一张铁路网,从而把各地区不分远近连成一体上”得出:建立发达的铁路网络,大大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根据材料“时空缩小了……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火车还进一步教会人们遵守纪津,因为铁路本身就体现着强制”得出:改变了人们的意识,时空观念浓,纪律性增强;结合所学知识,答出促进英国商品输出和殖民扩张、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即可。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1896年,清朝下旨修建粤汉铁路……1930年,国民政府利用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开始修筑株洲到韶关段”得出原因:晚清、北洋、国民政府前赴后继的努力、利用了退还的庚子赔款;根据材料“中国工程师凌鸿勋经过勘探调整方案……修了40年的粤汉铁路终于全线贯通”得出:中国工程师的勘察与主持、抗战形势的需要。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表格的时间“1955—1988年”“2005—2009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左”倾错误的干扰、粤汉复线慢、工程技术水平、改革开放的推动、高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的角度进行作答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茅盾的小说《春蚕》是一篇反映春蚕丰收成灾的农村主题小说,发表于1932年11月,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六十岁的老通宝年轻时,他家就因为养蚕年年都好而“发”起来,“十年间挣得了二十亩稻田和十多亩桑田,还有三开间两进的一座平屋”。老通宝自从看到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通宝家败下来了,“已经没有自己的田地,反欠出三百多块钱的债”。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答案】示例一情节:老通宝年轻时依靠养蚕发家致富。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19世纪末我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概述和评价: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杋加深,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到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随着民族丝织业的兴起和发展,农民才大规模地养蚕卖茧,成为主要副业和重要经济来源,并使一部分农民稍稍富裕起来。
示例二情节:春蚕丰收,老通宝家却日趋衰落。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商品价格下跌。概述和评价:1929年,爆发了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国际帝国主义为摆脱危机,加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侵略,向国外大肆倾销剩余产品,导致中国丝厂的减产停产。丝厂主和茧商为苟延残喘,拼命压低茧价,以剥削蚕农作为补偿,蚕农陷于破产的境地。这就是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农村的真实。1932年的春蚕丰收成灾有着更深刻的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根源。(“示例”仅作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然后结合中国近代史指出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再次,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由材料信息“六十岁的老通宝年轻时,他家就因为养蚕年年都好而‘发’起来”可以得出“老通宝年轻时依靠养蚕发家致富”;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甲午战争影响下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带来的影响角度回答。由材料信息“老通宝自从看到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可以得出“列强商品输出冲击了中国自然经济”,反映了近代列强商品输出的影响;由材料信息“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老通宝家败下来了”得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等。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
——摘编自林语堂《中国人》
材料二 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对比材料一、二,概括中西方人文主义的相同主张。依据这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人文主义对各自近代社会转型产生的不同影响。
材料三
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
——摘编自关于度《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
(2)依据材料三,简要解释“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的多”的原因。
材料四 可以说,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到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解释。人们一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
——摘编自【美】罗素《中国问题》(1922年正式出版》
(3)材料四的作者对“中西文明”有怎样的见解?
【答案】(1)主张:都关注人及人自身的现实生活。
影响:中国人文主义使人们思想趋向保守,制约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封建宗教压迫),推动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2)原因:神学的束缚易打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
(3)见解:中西文明各有优长,希望实现文明互补与融合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材料“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得出都关注人及人自身的现实生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人文主义使人们思想趋向保守,制约向近代社会转型。西方人文主义解放了人们思想,推动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
(2) 根据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是教会神学,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得出神学的束缚易打破;根据材料三“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是罕见的”得出儒学影响根深蒂固;根据材料三“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管辖世俗界,教权管辖精神界”得出西方君权与教权平列,根据材料三“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圣,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得出中国君神合一,君权强大。
(3)根据材料“我们的文明的显著长处在于科学的方法;中国文明的长处到在于对人生归宿的合理解释。人们一定希望看到两者逐渐结合在一起”可归纳为中西文明各有优长,希望实现文明互补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