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4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易错点 1 对分封制与宗法制理解不到位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宗法制体现了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B.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
C.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最大的特征
D.分封制和宗法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错解】A 或 D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分析表格信息准确把握分封制和宗法制。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能力,考查学生
有效解读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正解】B
【解题思路】从材料中《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反映的“弟及”“子继”、《丧服小记》反映的大宗和小宗
之别、《左传·桓公二年》所反映的等级关系和《春秋左传》反映的嫡长子继承制来看,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
实是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制度规范,故答案为 B 项。材料中只有《丧服小记》涉及大宗小宗之分,排
除 A 项;只有《春秋左传》涉及嫡长子继承制,且不能反映是“最大的特征”,排除 C 项;只有《左传·桓公
二年》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排除 D 项。
易错点击
一、西周的分封制是周天子“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的奴隶社会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是宗
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
1.特点:分封对象的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室,异姓功臣,先代帝王后裔,以同姓子弟为主体;层层
分封,等级森严;土地和人民是分封的主要内容;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影响:要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其积极方面是通过分封制,强化了中央控制地方的能力,加强了周
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消极方面则是,由于诸侯国具有相对独立性,随着一些诸侯国势力
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室衰微,分封制受到破坏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说明了此时的分封制已经不适
应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西周的宗法制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采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
定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1.主要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大宗、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
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由血统关系的亲疏,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宗法等级。
2.特点:第一,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第二,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第三,宗
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这样,通过层层的分封,形成高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宗族等级和
政治等级。
3.对西周的影响:西周王朝实行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了王权,从而把“国”
和“家”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4.对后世的影响:积极作用,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消极影响,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这与现
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即时巩固
春秋初期,许国国君没有按规定向周王室纳贡,郑庄公就会合齐国和鲁国讨伐并攻陷了许国都城。齐国先
后把许国让给鲁国和郑国,鲁隐公和郑庄公都没有占领许国,而是帮助许国国君的弟弟代理国政。这表明
当时
A.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
B.宗法观念仍然相当强大
C.周天子仍具有至高权威
D.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
【解析】材料“鲁隐公和郑庄公都没有占领许国,而是帮助许国国君的弟弟代理国政”反映了鲁国和郑国
仍然维护许国的大宗,体现了当时宗法观念的影响,故 B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诸侯争霸的局面,而是鲁国
和郑国仍然维护许国的国政,故 A 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周天子的权威,而是反映许国的大宗得到他国
的维护,故 C 错误;材料未涉及分封制的等级秩序的问题,故 D 错误。故选 B。……
【答案】B
易错点 2 对封建的概念认识不清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说:“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对这
句话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分封的诸侯大多为同姓子弟
B.诸侯有为天子镇守疆土义务
C.实行宗法制以维护国家统治
D.通过封侯建国抵御异族侵扰
【错解】A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对材料解读不全面。材料不仅体现了分封的主体为同姓子弟,并未还说明
了分封的目的。
【正解】D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通过将宗
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封邦建国,以抵御外族侵扰,巩固王室统治,故 D 项正确。A 项只体现了分封制的内
容,对材料信息解读不全面,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诸侯的义务,也没有涉及宗法制的相关知识,故 B、C
两项错误。
易错点击
通过以上典例,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封建”的含义理解不准确。在中国,“封建”的概念可从以下两个
角度理解:
第一是指西周的分封诸侯国(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
第二是指中国从古代延续到近代的“封建社会”。这一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指的是一种介于奴隶社
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社会形态。
需要注意的是,“封建”的定义存在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封建”就是指类似分封制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将这一概念更加广泛地定义为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制度,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但使得史学家在具体使用时常常混淆,需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演进阶段理论的基本原理,从
中国秦汉至明清的史实分析,中国的封建制社会历史阶段不容否定。
即时巩固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是以上能征下,
下无奸慝。”
《国语·鲁语上》
“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藩篱, 王国维《殷商制度论》
夏殷以来的故国,方之蔑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
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左传高祖本纪》
A.西周姬姓封国承担的贡赋较重
B.分封制促进了东方诸侯国的社会发展
C.周天子权力高度集中局面形成
D.分封制加强了诸侯与周王的隶属关系
【解析】材料“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天子
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都能反映天子和诸侯国国君之间的关系,故选 D;“列尊贡重”
反映不出是否是姬姓诸侯国,故排除 A;三则材料只有第二则与东方诸侯国有关,故排除 B;分封制下,周
天子并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 C 的说法本身就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C。
【答案】D
易错点 3 不能深入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中央政府中的九卿,其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户”“卫尉,掌宫门卫屯
兵”“宗正,掌彔属”“太仆,掌典马”“将作少府,掌治宫室”,而隋唐中央政府吏、户、礼、兵,刑、
工六部分掌官员考核任免,财政、札仅祭祀教育科举等、军政、司法和工程建设。材料表明
A.中国古代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
B.皇权旁落,相权加强
C.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
D.机构精简,职能专一
【错解】B 或 D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解读材料及把握基础知识的能力。B 项错在与所学史实不符,D 项尽管说法正确,但
是和材料信息不符。
【正解】C
【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知,秦朝九卿是中央行政机构,是处理国事家事;隋唐时期六部负责全国政务;
其职务的变化体现皇家事务与国家事务的逐步分离,C 项正确。家国—体政治特色消失的说法错误,排除 A
项。B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机构精简,职能专一,排除 D。
易错点击
1.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
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两者的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
点。君主专制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国家大事由其一人独断。中央集权是指全国的政治、经济和军
事等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受命于中央,地方长官只能在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强调中央对地方
的统治。
2.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加强,相权削弱直至消亡)、中央与
地方的矛盾(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3.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三大趋势
一是不断改革中央行政结构,不断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二是不断改革地方行政结构,加强中央对
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三是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明朝的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就是
典型的表现。
即时巩固
史载: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梁孝王有五个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
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
爵位通通提升为王。对于这段故事,最恰当的解释是
A.皇帝友爱兄弟,也疼爱子侄
B.皇帝用提升梁王子孙爵位的方法来削弱封国势力
C.皇帝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的屏障功能以抵御外患
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境国梁国得到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景帝借赏赐分封为名,实为削弱梁国,使其能力与中央对抗,B 项正确。A 项
是现象,故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边患问题,排除 C。材料中没有涉及开发边疆政策的相关信息,排除 D。
【答案】B
易错点 4 不能准确掌握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近年来,关于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
“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繁,
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错解】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主要是没有理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历程。同学们在闲暇时间的娱乐也可以学
到一定的历史知识,比如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虽然电视剧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但是基本大框架的史实是存
在的,比如电视剧《军师联盟》中就讲述了曹不时期改革选宫制度的事件,推行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
年(220 年)命其制定的制度。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正解】B
【解题思路】按军功授爵始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排除 A;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
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九品中正制是一种按照门第授官的制度,魏曹丕时建立起来,排除 C;科举制是通
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朝时建立,排除 D;由材料可推断,当时的选官制度仍是察举制,故答案为 B。
易错点击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比较
时间 夏朝到春秋 汉朝 魏晋南北朝 隋唐宋元明清
选官制度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选官办法 依靠血缘关系世袭 察举、征召 依据门第等级 依据儒学经义和才识
选官特点 一家一姓中传承,“家
天下”的体现,官员被
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从考察的对象、内容、
方式和程序来看,都
体现了封闭性的特点
由品评官评定人才
优劣,士族世袭政
治特权,民意无从
体现
择优录取,把读书、
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
即时巩固
有学者提出:“西周时期实行世官制,即社会统治阶层由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组成,其中“士”属
于社会的中低阶层,但是西周统治者的尚贤意识和任贤行为为“士”中贤者有才干的人向上流动提供了空
间。他们可以通过他人推荐、学校教育、在射礼中的突出表现、建立军功、自我推荐来实现向上流动。”
对材料观点概括最正确的是
A.世官制是西周唯一的选官制度
B.“尚贤”“任贤”是世官制的重要补充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学校教育是“士”向上流动重要渠道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虽然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度,但是统治者的尚贤意识和任贤行为仍然为中低
阶层里贤者的向上流动提供了空间,B 项正确。A 项说法与材料“他们可以通过他人推荐、学校教育、在射
礼中的突出表现、建立军功、自我推荐来实现向上流动”说法不符,故错误。材料反映了“尚贤”“任贤”
是世官制的重要补充,与宗法制的内涵无关,C 项错误。西周时期的学校教育为贵族服务,且“士”向上流
动重要渠道是西周统治者的尚贤意识和任贤行为,D 项错误。
【答案】B
易错点 5 不能正确理解古代地方管理制度
在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统治的重要命题,秦实行郡县制,东汉实行州郡县制;唐实行道
府(州)县制;宋实行路府(州)县制;元则实行省路府州县制,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这些王朝都对地方实施了绝对控制
B.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
C.各朝地方管理体制因皇帝的好恶而调整
D.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错解】B 或 C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秦、东汉、唐、宋、元的
地方区划的变化。B、C 两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制度在县制的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化,故沿袭变革是历代
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D 项正确。唐朝末年出现藩镇割据,没有体现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控制,A 项错
误。材料没有涉及地方二级、三级管理体制的比较,无法推断出三级管理体制优于两级管理体制,B 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皇帝的因素影响地方管理体制的调整,故 C 项错误。
易错点击
一、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借鉴秦朝灭亡经验,认为郡县制是导致秦朝灭亡的原因,在地方上则实行
“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
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
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涉,也是当时“无
为而治”的表现形式。其时的郡国并行制,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西汉前期诸侯王国侯国的经济发展较快。当时诸侯王国的总面积占西汉全部疆土的大半,侯国亦遍布
各地,因此对整个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汉初分封王国、侯国制度也产生了一
些消极作用,主要是增加了大批食利阶层,而且,汉初封建诸侯,广其疆域,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这无
疑是导致地方分裂的一个因素。
二、元朝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该体制有三个特
点:行省性质具有两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各地,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
而不专。元行省制引起了 13、14 世纪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较大变动,对元代社会和后来的明清、近代影
响至深。
即时巩固
唐代前期,全国划分诸道,并设置黜陟、按察、采访使等官职,代表中央巡察地方考察官吏;玄宗后期,
诸道采访使逐渐介入地方事务处理;安史之乱后与节度使合二而一。这表明唐朝
A.监察职权独立,导致地方割据
B.有效加强了各州与中央的联系
C.监察区逐渐转化为地方行政区
D.专注官吏监督,强化专制皇权
【解析】材料反映唐代前期划分道代表中央巡察地方考察官吏,玄宗后期逐渐介入地方事务处理,增加了
行政职能,说明监察区逐渐转化为地方行政区,故 C 正确;材料主要反映道由最初的监察区逐渐转变为地
方行政区,A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无法体现 B,排除;材料反映道由最初的监察区逐渐转变为地方
行政区,D 不符合材料,排除。
【答案】C
易错点 6 对明朝内阁的职能、地位认识不清
票拟权作为内阁之主要职权成为一项制度从正统年间开始,以后逐渐转移到内阁首辅手中。阁臣中只有首
辅才有票拟权,次辅、群辅只能参论。这说明了
A.内阁拥有仅次君主的权力
B.内阁首辅可以参与国家决策
C.封建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
D.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错解】B
【错因分析】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准确理解内阁。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 B 正确。
【正解】C
【解题思路】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无实权,排除 A;内阁首辅没有法定权力,不可参与决策,排
除 B;明代内阁制的出现是封建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故选 C;内阁之前,丞相制度已经废除了,所以此时
不存在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 D。
易错点击
内阁与六部经常互争雄长,矛盾重重。
历代及明初,六部均隶属于丞相,凡事必须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书省、提高六部品秩后,六部变
成直接对皇帝负责,职权完整,而且在内阁之上。但随着内阁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拟权,内阁比六部更接
近皇帝,部权便在不同时候、不同程度上为内阁所侵。
但是,内阁毕竟不同于中书省。从制度上说,六部不必听命于内阁,而内阁则“凡百政事,非下部必
不可行,不能行”。于是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
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
内阁与六部这种职权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调,大大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在客观上,则有利
于司礼监的擅权乱政。
即时巩固
明代嘉靖年间的内阁首辅严嵩,因“结诸阉人”,方得长期秉政,而万历初期的张居正也需讨好太监冯保,
方能执掌国柄,史称“居正固有才,其所以得委任,专国柄者,由保为之左右也”,这说明明代
A.内阁的权力不断缩小
B.宦官控制了国家的行政权
C.君主权力受到了抑制
D.内阁只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解析】由材料“内阁首辅严嵩,因‘结诸阉人’,方得长期秉政”“张居正也需讨好太监冯保,方能执
掌国柄”可以分析出明朝太监控权力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只有“票拟权”,受到“批红权”的
限制,导致内阁只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故 D 项正确,C 项错误;内阁不是国家行政机构,也不掌握行政权,
只有“票拟权”,故 A、B 错误。
【答案】D
【记忆点一】比较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
项目 分封制 宗法制
不
同
点
含义 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
条件下,将王族、功臣以及古代帝王的
后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
是通过血缘宗族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
统治的一种制度
目的 进行有效的统治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 周王高高在上,诸侯臣属于周王,进而
分封下属,构成等级秩序;周王与诸侯
通过一系列权利义务关系联系在一起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
宗体系,表现为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的结合
作用 加强统治,开发边疆,使国家走向强盛 保证了贵族特权,有利于集团内部稳定
结果 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诸侯争霸局面的
出现而走向瓦解
宗法观念在封建社会传承,成为统治者享受特权
的依据
关系 1.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宗法制是分
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它们体现了
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记忆点二】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比较
1.相同点:都属于统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目的都是巩固统治;结果都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后
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不同点:
(1)时代
分封制产生于奴隶社会,盛行于西周;郡县制与行省制都产生于封建社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社
会,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2)地方与中央的制约关系及其地方权力的大小
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上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
际上是一个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在郡
县制下,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
集中于君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对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
划分,进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残余。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有朝廷任命。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
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作用与影响
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与行省
制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记忆点三】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君主专制的演进
1.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权力而言,地方听命于中央。
(1)汉朝时中央对地方管理加强。汉初采取郡国并行制,后来地方王国势力逐步强大,威胁中央;汉武帝
时期,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作用: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但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
(2)北宋进一步加强。宋朝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教训,从“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三方
面着手,分散地方权力,削弱地方割据的经济基础,加强中央集权。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局
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官僚机构的臃肿和军队的扩充,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3)元朝发展和完善。元朝统治者在地方建立行省,加强对全国的统治。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巩固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是相对于相权而言。
(1)为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亲信,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
权,即内外朝制度。
作用: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作用:使相权一分为三,既相互牵制,又相互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地位。
(3)宋初,设中书门下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后来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权和财权。
作用:相权被分割,皇帝得以大权独揽。
【记忆点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基础、特点、评价及其成熟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1.核心
君主专制独裁,即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
2.基础
经济基础: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个体土地所有制。
思想基础:战国和秦朝采用法家思想,西汉汉武帝开始采用儒家思想。
3.特点
(1)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如:皇帝拥有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国
家大事由其个人独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
(2)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皇位是终身制、世袭制。
(3)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职有明确的分工,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
人手中,最终确保了皇帝的专权和中央的集权。
4.评价
(1)进步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在统一的
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使我国古代
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并保障了古代文明的经久不衰;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
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2)消极影响:封建社会后期消极作用越来越明显,皇权专制极易造成暴政和腐败现象,〖JP+1〗是阻碍
历史发展的因素;在思想上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成熟与发展的基本特征
(1)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与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
察制度的相互结合,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2)封建皇帝以这三种制度的结合,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专制统治的稳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
熟过程,实质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过程。
【记忆点五】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
1.选官制度
2.监察制度
(1)概况
①开始于秦朝:御史大夫监理国家监察事务。
②发展于两汉:汉武帝设刺史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东汉末年刺史
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③完善于北宋:各州设通判,监督知州,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使知州和通判
互相牵制。
④强化于明清: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并在地方设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清代设有监察机构
——都察院。
(2)评价
①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
②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记忆点六】明朝的内阁首辅≠宰相职位
项目 宰相 内阁首辅
权力来源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职责 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 侍从咨询为主,无属官
任免 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
对皇权影响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制约
1.(2018 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
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
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
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天下为公 B.家国一体 C.中央集权 D.官僚政治
3.(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
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4.下表为《史记》中记载的汉武帝时期的部分侍中(皇帝亲信近臣)。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姓名 本官 身份
卫长君 外戚
卫青 建章监、大中大夫、大将军 外戚、功臣
霍去病 骠骑将军 外戚、功臣
霍光 奉都将军、光禄大夫、大将军、大司马 重臣、外戚
金日磾 驸马都尉、车骑将军、光禄大夫 功臣
A.君主专制有所强化
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实现大臣间权力制衡
D.中央集权水平进一步提高
5.(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
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
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6.宋初文书写道:“凡制赦所出,必自宰相。”宋仁宗时期,台谏制度得以重视,台谏官员脱离对宰执的
依附,只需对皇帝一人负责。仁宗朝的宰执因台谏而罢免者达 57 人,欧阳修感叹道:“近年宰相多以过失,
因言者罢去。”这种变化体现出当时
A.北宋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监察体系
B.谏官地位上升保证了政治统治清明
C.官僚政治对皇权的制约作用下降
D.台谏与宰相的斗争削弱了中央集权
7.(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8.宋朝“州”的地方行政长官称“知州”。“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知州名义上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
地方长官,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
B.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
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
D.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
9.万历初,张居正为首辅,人称“张相公”,他认为自己“所理者,皇上之事也,所代者,皇上之言也”,
“居正请广纳阁员,诏即令居正推。居正因推礼部尚书马自强、吏部右侍郎申时行入阁。”由此可以推知
明朝
A.皇权高度集中
B.内阁首辅大权独揽
C.形成君臣共主的理政格局
D.内阁拥有国家政治的决策权
10.明代洪武三十年科举春榜所录 51 人全系南方人,故称南榜,这招致北方落榜举人联名上疏,告主考南
方人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朱元璋怒杀主考官并亲自策问,增录夏榜 61 人,全系北方人,故称北榜。“南
北榜案”本质上反映出
A.明朝南北方区域矛盾突出
B.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北方仍然是经济文化中心
D.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