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在君位继承规则方面,商朝时期曾经实行过兄终弟及的方法,但多次出现违规继承现象;西周则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但也有明显缺陷;秦汉以来,在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原则的情况下,选择“贤能”的皇子而非嫡长子继承皇位的现象逐渐增加。上述改变旨在
A. 缓和最高统治集团的矛盾 B. 增强君主治理国家的合法性
C. 保持国家政权的持久稳定 D. 强化继承人勤政爱民的观念
【答案】C
【解析】最高统治者为政的最主要目的是保持自己家族的长久统治,像秦始皇那样,企图传至万世,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仅仅依靠嫡长子,因为嫡长子可能不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C正确;非嫡长子继承制使各位皇子都有机会继承皇位,燃起了各位皇子的希望,导致多个皇子加入了争夺皇位的斗争,矛盾加剧了,排除A;嫡长子是最合法的,非嫡长子的合法性没有嫡长子强,排除B;勤政爱民是维持统治长久的手段,不是目的,D排除。
2.自汉武帝时期开始,研习儒家著作成为新时尚,就连汉昭帝也自称通《孝经》《论语》和《尚书》等典籍。这反映出
A. 社会主流意识开始转型
B. 儒家经典著作得到普及
C. 儒学日益脱离广大民众
D. 儒学政治地位明显巩固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看出儒家著作从汉武帝开始得到发展。儒学地位上升,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特别是连汉昭帝都通儒家典籍,表明儒学政治地位明显巩固,D正确。儒学思想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存在近2000年,没有开始转型,A错误。材料内容不能表示儒家经典著作得到普及,B错误。不能因为皇帝看儒家典籍就说儒学脱离广大民众,C错误。
3.如下图所示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制从九卿到六部的演变情况。这表明
A. 行政权力增强皇族特权削弱 B. 地方权力增强中央权力削弱
C. 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 D. 世卿世禄向科举取士的转变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九卿到六部,可以看出“掌亲属”的“宗正”、“掌宗庙礼仪”的“奉常”等与皇家事务有关职能的官吏在六部中无从体现,因为六部主要负责国家行政事务的具体执行,这反映了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故C选项正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卿侧重于皇帝事务,而六部则上升为分类处理国家政务层面,没有体现行政权力增强皇族特权的削弱,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九卿和六部是中央机构,无法体现地方权力增强中央权力削弱,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科举制和世卿世禄制度内容,故D选项错误。
4.韩国磐先生在研究三省六部制度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吏部演变稳定从未发生变化 B. 户部与兵部的演变过程完全吻合
C. 礼部演变由单一到分散繁杂 D. 隋唐六部制与前朝存在承继关系
【答案】D
【解析】从示意图来看,隋唐六部职能在南北朝的政府机构中就已有雏形,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继承关系,选项D正确;南朝的吏部职能与北齐、隋唐不完全相同,选项A排除;选项B表述内容与示意图不符,排除;吏部演变最终是集中而非分散,排除C。
5.下表为唐代诗歌中有关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可以推知
记述
出处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唐)杜荀鹤《送友游吴越》
“中妇桑村挑叶去,小儿沙市买蓑归。”
(唐)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
“结缆排鱼网,连樯并米船(商船)。”
(唐)杜甫《舟中》
A. 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
B. 民间草市出现了繁荣
C. 农业生产日趋专业化
D. 重农政策得到了落实
【答案】A
【解析】从以上诗句可知农民“种橘”、“莲”、“桑村挑叶去”表明农业生产不再单纯种植粮食作物,开始种植经济作物,种桑养蚕等使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故答案为A。材料内容没有体现草市,B错误。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农业生产专业化,C错误。重农主要是要求种植满足人民温饱的农业作物,与材料不符,D错误。
6.唐宋时期,六部长官无权向皇帝直接奏事和发布皇帝命令,明代六部长官获得了直接上书皇帝并发布皇帝诏令的权力。这一变化表明明代
A. 中枢决策发生异变 B. 君权与相权矛盾不可调和
C. 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D. 六部长官的权力迅速膨胀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废除丞相职位,使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这体现了皇权专制的强化,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中枢决策的变化;B选项错误,明代废除丞相制度最终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这一变化不能体现君权与相权矛盾不可调和;D选项错误,虽然六部的地位和权力有所提高,但并非迅速膨胀。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7.唐代以前,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都是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唐代开始出现了临时雇佣工匠,双方两厢情愿,公平交易。宋代的工匠多系募雇而来,官府按当时的通行标准付给工匠工资。这一变化
A. 动摇了官营作坊垄断地位
B. 利于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 推动了新的生产方式出现
D. 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从唐到宋工匠的征用方式经历了由无偿服役到有偿雇佣,这种转变有利于调动工匠的劳动热情和促进更多人从事手工业生产,便于民间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根据史实可知唐宋时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故C、D项错误。
8.中国古代农书中有关于玉米、甘薯种植方法的记载,强调种植的密度、行距应因时制宜。此记载最早可能出现在
A. 氾胜之的《氾胜之书》 B. 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C. 王祯的《农书》 D.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所提及的“玉米”“甘薯”明朝时才引入中国,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成书于明朝,故选D项;氾胜之的《氾胜之书》是西汉晚期的一部重要农学著作,排除A项;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成书于魏晋,排除B项;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元朝,排除C项。故选D
9.1679年,清政府规定:奉天锦州等处旗下荒地甚多,若民人欲开垦而旗人妄为圈占,从重治罪。这一规定旨在
A. 改变土地所有权制度
B. 维护和推广小农生产
C. 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
D. 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奉天锦州等处旗下荒地甚多,若民人欲开垦而旗人妄为圈占,从重治罪。”可知这一政策的出台可以有助于保证小农生产,巩固小农经济,故B项正确。土地的所有权并没有变更,A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商品经济的发展,C项与题目内容无关,排除。农民社会地位并没有变化,排除D项。
10.下表
外国语学校
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东同文馆(1864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
军事学校
福建船政学堂(1866年)江南水师学堂(1890年)天津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
技术实业学校
天津西医学堂(1888年)上海电报学堂(1866年)山海关铁路学堂(1896年)
上表是清政府所创办的主要新式学堂分类统计表。清政府此举
A. 适应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
B. 违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 使西学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
D. 导致封建统治日益陷入危机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外国语学校”“军事学校”“技术实业学校”及创办的时间集中在“1862—1896年”可以判断出当时清政府注重外语和科技教育、培养军事和实用技术人才,即为洋务运动开展的需要培养人才,答案为A。材料反映了学习西方科技的思想,B错误。得到普遍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C错误。洋务运动是清朝进行的自强,求富运动,排除D。
11.甲午战败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政府中的开明人土,他们开始意识到洋务新政实际是一次“跛足的近代化运动”。基于此他们力图
A. 全面引进西方技术 B.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C. 培养各类新式人才 D. 革新原有政治制度
【答案】D
【解析】甲午战后,资产阶级维新派认识到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不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故D符合题意;洋务派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而甲午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A不符合题意,排除;洋务运动时期兴办近代军事工业,而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破产后,排除B;洋务运动时期发展新式教育,培养各类新式人才,而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破产后,排除C。
12.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
A. 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 B. 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C. 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 D. 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见其“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可见,1902年—1905年的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オ,这说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A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上层的思想文化运动,而不是解放了所有知识分子的思想,B以偏概全;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オ,当时科举制内容是儒家经典选拔人才,与军队近代化无关,C错误;据所学可知,1905年9月才废除科举制,而与材料“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オ之优秀分子”不符,D错误。
13.1922年李大钊加入国民党时,曾向孙中山声明自己不能退出共产党,孙中山明确表示说:“这不要紧你尽管一面作第三国际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这说明孙中山
A. 认可中国共产党是参与世界革命并独立存在的团体
B. 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弱小还不足以影响到其地位
C. 开始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D. 欣赏中国共产党员的个人能力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答案】C
【解析】题干的关键信息是“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结合所学可知,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体现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故C正确;根据“你尽管一面做第三国际的党员,一面加入本党帮助我”可知,孙中山允许共产党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故排除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项中“不考虑其他的因素”表述太绝对,错误,排除。
14.1934年南京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入手,号召国民自强,改造社会,复兴国家。1935年3月以后,新生活运动以实现“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中心,除突出实施国民军训与编组外,还开展诸如开渠筑堤、修桥补路、提倡国贷、戒烟戒赌、民众识字、体育健身等活动。国民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反映了
A. 政府重视引导民众传承历史传统
B. 改良社会风气成为国民共识
C. 传统儒家道德与近代民族主义相结合
D. 西方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主张以中国固有的道德‘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可知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根据材料“衣食住行”可知促进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好转;根据材料“实现‘国民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为中心,突出实施国民军训与编组”可知提高了国民的民族意识和军事素质;根据材料“开展诸如开渠筑堤、修桥补路、提倡国货、戒烟戒赌、民众识字、体育健身等活动”可知支援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故可知国民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反映了传统儒家道德与近代民族主义结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重视引导民众传承历史传统,而是强调国民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反映了传统儒家道德与近代民族主义结合,A项错误。改良社会风气是材料中的部分信息,但没有体现成为国民共识,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西方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而是强调国民政府发起的新生活运动反映了传统儒家道德与近代民族主义结合,D项错误。
15.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印制的宣传画。据此可知国民政府
A. 军事上比较重视防御战略 B. 采取了全面抗战的抗战路线
C. 对抗战胜利前途缺乏信心 D. 采取了适应国情的军事战略
【答案】A
【解析】注意四幅宣传画中的题词,要综合起来分析,四个题词都没有明显进攻的信息,属于防御性策略,A正确;全面抗战路线指广泛动员、武装人民群众,“人人敌忾”没有体现武装人民群众的信息,B排除;“制敌死命”、“坚强壁垒”等体现了抗战的信心,C排除;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步步设防是错误的,会导致处处失败,要进行游击战、运动战、诱敌深入等战略,D排除。
16.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B. 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
C.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D. 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
【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说明由1952年到1955年、1958年河北定县开始出现了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等大型农机具,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由于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由土地私有到土地公有制的变化,因此大型农机具开始出现,C正确;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大型农机具使用的表现,材料强调的是使用的原因,A错误;据所学可知,此时处于一五计划前后,工业化应该是经济建设中心,B错误;据所学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初步奠定了我国工业化的基础,D说法错误。
17.“中国神话说,喷火的龙是全能的猛兽,它始终追逐着一颗火珠子,这象征着追求知识,带好运气。今年是中国的龙年,它给赤色中国领袖带来了好运气。对他们来说,龙已经逮住了火珠子。”这封节选的外电报道的是中国终于
A. 获邀参加日内瓦会议 B. 完成了三大改造
C. 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D.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今年是中国的龙年,它给赤色中国领袖带来了好运气”“龙已经逮住了火珠子”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龙是代表中国,火珠子代表的是原子弹,而“龙已经逮住了火珠子”指的是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于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与材料“龙已经逮住了火珠子”无关,故A选项错误;三大改造于1956年完成,标志着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材料“龙已经逮住了火珠子”无关,故B选项错误;中国于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医学方面获得的成就,与材料“龙已经逮住了火珠子”无关,故D选项错误。
18.下列不同年代新中国建交国家数目统计示意图中,反映20世纪60年代末建交状况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据所学可知,二十世纪60年代末,美国继续敌视中国,中苏关系严重恶化,面对这种状况,毛泽东提出争取两个中间地带“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经济发达国家”,因为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控制,这样中国在五十年代与苏联等东欧国家建交基础上,又同早已建交的瑞士、瑞典、丹麦、芬兰、挪威等国增进了友谊,又同法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意大利和奥地利互派商务代表,故B符合题意;A项中与欧洲国家建交只有四国,与历史上各个时期都不符,A错误;C是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后,与材料不符,C错误;D是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与材料不符,D错误。
19.下表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合理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得到了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
揭开了筹建新中国多党联合执政的序幕
B
1964年1月28日,法国《世界报》刊登了中法两国建交的公报
中国打破了长期的外交僵局
C
1964—1974年十年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
D
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982年的16字方针,健全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故选择D选项;1948年的“五一号召”揭开了筹建新中国的序幕,但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故排除A选项;中美关系正常化打破了中国的外交僵局,故排除B选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文革1966-1976年间遭到破坏,故排除C选项。
20.自贸区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下表是“中国自贸区改革雁行矩阵”图。这反映了
A. 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B. 在全球化下中国特区的建设成就
C. 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经济初步建立
D. 当代中国的开放意识和坚定自信
【答案】D
【解析】由图中的“2013年”“2015年”“2017年”等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自贸区的设立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结果,显示了当代中国的开放意识和坚定自信,故选D。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初步形成,不符合材料的时间设定,排除A;由图中的地名可知,自贸区显然不能与经济特区划上等号,排除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初步建立,不符合材料的时间限制,排除C。
21.20世纪80年代初,四川出现了国有企业“推销员满天飞”的现象,同行业间开始出现了激烈的竞争。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 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
B. 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 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 国家调控政策日益失效
【答案】C
【解析】从题干国有企业“推销员满天飞”说明企业自主权扩大了,可以较大限度生产销售产品,为了扩大效益,自然要出去推销,出现激烈的竞争,故答案为C。计划经济体制完全崩溃过于绝对,也存在贬义,不符合史实,A错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在21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材料不能显现出国家调控政策失效,D错误。
22.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期,“民主”一词在雅典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且同“人民的统治”联系起来。美国学者拉菲尔•雪利认为,“民主”一词是雅典政治的那些批评者所造。批评者所批评的主要是指雅典
A. 没有给予所有雅典人公民权 B. 民主政治被少数利益集团操纵
C. 公民行使民主权力的等级差别 D. 公民的直接民主权力行使过滥
【答案】D
【解析】由于“民主”一词是雅典政治的那些批评者所造,所以带有贬义和讽刺含义,说明雅典的民主有严重缺陷,“统治”指支配别人,人民统治当时指公民支配了全雅典的人,包括公民自己,这实际上就不民主了,民主政治妨碍民主,说明民主行使过滥,D正确;题干没有提供批评者的身份,但从民主一词被广泛应用看,批评者代表了某一阶层或者几个阶层的认识,但肯定不是奴隶,那就不会有哪个阶层主张给奴隶公民权,A排除;被少数利益集团操纵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缺点之一,但依据“人民的统治”可以判断,指的是多数公民的问题,B排除;公民行使民主权力确实存在等级差别,“人民的统治”没有强调等级问题,C排除。
23.最初,罗马大法官审理案件,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仅是机械地按照法律的规定办理。然而随着《布艾体亚法》的颁布,大法官被授予自行决定诉讼程式的权力,大法官就有了指挥诉讼过程的主动权力。从而,使法官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法律创制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公平”、“正义”对法律进行解释、补充和纠正,这一变化体现了
A. 大法官掌握了司法权和立法权 B. 司法审判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C. 司法审判注重保障公民的权利 D. 司法程序中形式主义较严重
【答案】B
【解析】材料表明,以前法官职能按照既定的
程序和规定审理案件,《布艾体亚法》颁布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补充和纠正,由此可以得出司法审判突破了程序束缚,更加灵活务实,故B正确;法官只拥有司法权,没有立法权,故A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平、正义,没有突出保护公民权利问题,故C不正确;《布艾体亚法》颁布后,司法更加注重实用灵活,而不是程序,故D不正确。
24.在英国伟大的科学倡导者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年)的著作中,有许多地方是借用远航探险作比喻。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中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岩(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这说明,哥伦布等航海家对西方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 激发了西方人科学探索的热情
B. 激发了西方人的冒险精神
C. 促进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D. 促进西方人求新知于世界
【答案】A
【解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是西欧各国由于商业贸易上的需求,从而开始寻找前往亚洲的航线,航海家哥伦布客服重重艰难发现了美洲,达伽马到达印度等,这些航海家对西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培根拿来做比喻攻克科学难题,激发了西方人科学探索的热情,答案为A。激发了西方人的冒险精神与材料主旨不符,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文主义思想有关内容,C错误。材料内容是促使人们进行探索新知识,而不是促进西方人求新知于世界,D错误。
25.漫画既是语言的艺术,也是评议的艺术。仔细观察下面漫画信息,它意在说明
A. 邦联制下美国政治窘境 B. 联邦宪法导致弊端丛生
C. 分权制衡影响政府决策 D. 三权分立破坏政治民主
【答案】C
【解析】漫画反映了三权分立影响了政府决策,选项C正确;三权分立体制对应的是联邦制,而非邦联制,排除A;选项B不符合史实,排除;三权分立是维护民主制的手段,选项D排除。
26.1778年,一位84岁老人回到巴黎。美国驻法大使富兰克林带着孙子前往拜访,小孩获得了“上帝,自由,宽容”的六字祝福。同年,老人逝世,不被当局允许在巴黎安葬。13年后其遗骨被迁入先贤祠,棺木上镌刻着“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它拓展了人类精神,并使人类懂得,精神应该是自由的”。这位老人
A. 对理性作了哲学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B. 赞颂原始社会,其思想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 创作《哲学通信》,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反对君权神授,提出分权学说以防范君主专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上帝,自由,宽容”“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它拓展了人类精神……精神应该是自由的”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的棺木上刻着“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等字,并且提出民主、人权、法制等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平等,1733年创造哲学著作《哲学通信》,并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理性作了哲学探讨是康德,而不是伏尔泰,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伏尔泰没有赞颂原始社会,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出分权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孟德斯鸠,不是伏尔泰,故D选项错误。
27.学者认为第一个说金钱是战争之本的人说到了点子上,因为尽管金钱不是唯一的因素,优秀的战士也是绝对必需,然而几个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金钱总是主要的。很多时,黄金比钢铁更有力量。”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
A. 重商主义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里根主义
【答案】A
【解析】由材料“金钱总是主要的,很多时候,金比钢铁更有力量”可知道,这是指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注意金钱的积累,结合所学知识,这是重商主义的具体体现,即鼓励出口和减少进口,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自由贸易、自由交换等思想,故B项排除。凯恩斯主义是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里根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与题无关,排除D。
28. “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上述认识的产生是由于
A.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
B.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
C. 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
D.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答案】D
【解析】据材料“人们由此发现……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故D正确。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不属于万有引力定律,故A排除。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与材料无关,故B排除。普朗克量子力学理论的问世,也不符合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故C排除。
29.下图是1688—1841年英国主要经济部门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情况。图中现象反映了英国
A. 代议制政体得到不断完善
B. 对外侵略扩张活动的加剧
C. 农业产量呈不断下降趋势
D. 工业化引起经济结构变化
【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1688年农林渔业为40%,到1841年变为20%;工矿建筑有1688年的20%到1841年变为35%,商业运输由10%到20%,联系所学为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前后,出现工业革命,机器生产的工业化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故答案为D。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政治内容,A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对外侵略扩张,B错误。农业产量在1831年产量高于1821年,不是不断下降趋势,C错误。
30.1913年,美国汽车产业最大的独占企业之一福特公司原来每生产一辆汽车所需劳动时间为12小时8分钟。当引进T型车装配线后,时间缩短至2小时35分。后来继续扩大T型车装配线后,平均每辆车所需时间降低为一个半小时。这说明
A. 垄断有利于提升产品竞争力
B. 行业垄断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
C. 自由竞争的企业法则遭抛弃
D. 商业垄断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垄断的出现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它提高劳动生产率,导致汽车成本下降,从而价格降低、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涉及“行业垄断”信息,排除;C项,自由竞争的企业法则遭抛弃的说法材料没体现,排除;D项,商业垄断行为破坏了社会公平的说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1.一战后,西方社会进入了一个复杂而艰难的时代,精神生活经历了一场危机突出表现为消极主义,惶惶不安并着迷于各种非理性力量。下列作品能反映这一时代精神的是
A. 《等待戈多》
B. 《悲惨世界》
C. 《西风颂》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经历一战后,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怀疑,充满了幻灭和危机感,促进了欧洲大陆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等待戈多》体现了现代主义影响下“反传统”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悲惨世界》是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C项,《西风颂》是十九世纪英国伟大的抒情诗人雪莱的代表作之一, 与题干不符合,排除;D项,《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63—1869年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排除。
32.阅读下列图文,其应该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A. 英国“光荣革命”
B. 巴黎公社革命
C. 俄国“二月革命”
D. 俄国“十月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无产阶级立刻用武力制服他们,让反动阶级闭嘴”可知,该历史事件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阶级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故D正确;英国“光荣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符合“资产阶级指责我们”,排除AC;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不久就失败了,无产阶级还没有壮大到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不符合“无产阶级立刻用武力制服他们,让反动阶级闭嘴”,排除B。
33.有人断言,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取得了“永久的稳定”。由于此时爵士乐中具有反叛性的咆哮乐风行美国,这些人主张将经济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不断惠及民众的20年代定名为“咆哮的年代”。上述现象
A. 说明美国经济发展与文艺成果融为一体
B. 反映出经济“繁荣”对人们有较大迷惑性
C. 客观地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D. 肯定了胡佛经济政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有人断言,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取得了‘永久的稳定’”以及他们认为20年代是“经济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不断惠及民众的20年代”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20年代美国出现虚假繁荣,当时美国人并没有认识到繁荣背后潜藏着危机,这反映出当时的经济“繁荣”对人们有较大的迷惑性,故选B项;材料中所述现象只是借用文艺风格给20年代定名,但是并没有论及经济发展与文艺成果之间的关系,A选项结论无法得到证明,排除A项;当时美国的繁荣只是虚假繁荣,并未出现黄金时代,因此材料所述现象并没有客观地反映美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提到美国当时的经济现象与胡佛经济政策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
34.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提出了新的四大自由。保留了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又加上了两个新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两大新自由的提出
A. 彰显了政府新的职能
B. 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C 遏止了经济危机蔓延
D. 突出了个人全面发展
【答案】A
【解析】新两大自由中,罗斯福提出应使公民“免于匮乏的自由”是指公民具有摆脱贫困、不受物质匮乏所困扰的自由,这实际上将保障美国国民基本生活的自由即生存权列为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应该承担起保障人民免于贫困的责任,即政府应采取社会救济和保障措施。这些是罗斯福新政中的政府被赋予的新职能,故答案为A。新的两大自由中,共同作用不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故B错误。两大新自由并不少罗斯福新政中遏制经济危机蔓延的措施,遏制经济危机蔓延主要依靠的以工代赈和社会保障等制度,故C选项错误。罗斯福新政中并没有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表述,故D选项错误。
35.1952年,国家组织大批农业劳模赴苏联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参观访问,回国后在媒体上以问答方式介绍访苏见闻,具体问题见下表(摘选)。
1.集体农庄到底什么样?有多大?谁来管?怎么做活?
2.用机器种地到底是怎么个好法?会不会伤庄稼?机器贵不贵?
3.干活都用机器,牲口怎么办?有没有人失业?
4.集体农庄收的东西怎么个分法?一个庄员一年能分到多少东西?
5.庄员病了老了,不能干活怎么办?妇女参加生产,孩子怎么办?
6.农庄里有人不好好劳动怎么办?庄员还有没有私有财产?
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 采用有效策略为合作化做动员
B. 民众对苏联的认识充满幻想
C. 建构意识形态以巩固新生政权
D. 工业化深受苏联经验的影响
【答案】A
【解析】从材料可知1952年派农业劳模到苏联参观,对人们对于苏联农业集体化存在的疑问进行答疑,让人民打消对公有制的疑虑,为农业合作化做动员,故答案为A。材料“集体农庄到底什么样?有多大?谁来管?怎么做活?”显示是对苏联的农业化认识的疑问,而不是幻想,B错误。材料不是从意识形态来给人们答疑,而是从劳动和分配等角度分析,目的不是巩固政权,而是让人们打消疑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工业化方面,D错误。
36.1962年版美军《作战纲要》所定“冷战”的定义和原则是:“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敌对的国家或联盟可以用‘冷战’来进行较量。”由此可知,“冷战”
A. 促使美苏在古巴展开核对峙 B. 排除了任何武装斗争的可能
C. 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程度 D. 应竭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冷战包括除有限战争和全面战争以外的所有行动”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故选D项;材料只是提及冷战的定义和原则,并没有提及冷战的表现及影响,因此由材料无法看出美苏是否在古巴展开核对峙,也无法看出是否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对抗程度,排除A.C项;材料只是提及应避免武装斗争,但是并没有说冷战能够排除任何武装斗争,而且武装斗争也是不可能被排除的,排除B项。故选D
37.1969年7月,尼克松发表讲话:“我企盼这一时刻的到来,那时中国人民和我国人民以及全世界的所有人民可以在一起散步,在一起谈话。”这反映出
A. 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对抗 B. 美国政府放弃了反华意识
C. 尼克松期待即将访问中国 D. 尼克松试图改善中美关系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这一讲话明确地表达了尼克松政府改善中美关系的意愿,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材料时间不符;B
选项错误,美国政府从未放弃反华意识,该表述不符合史实;C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7月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报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8.1971年5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停止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同时还宣布对进口商品征收10%的附加税。这一政策
A. 巩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
B. 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
C. 改变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 增强了各国对美国的依赖性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保持固定的汇率不变。美国禁止外国央行用美元兑换黄金,实际上是美国政府放弃了原有的承诺,说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名存实亡,美国关税增加,这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风险。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这一政策瓦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C选项错误,这一政策并未改变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D选项错误,这一政策削弱了各国对美国的依赖性。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39.从1990—1996年,美国信息业的销售额增长达到8600亿美元。微软、英特尔等已经取代了三大汽车公司当年的地位。1996年,美国出口计算机系统设计、商用软件和程序编制等高科技服务就达48亿美元。据此分析,20世纪90年代美国
A. 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B. 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C. 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
D. 放弃传统经济产业,加大新技术投资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美国信息业的销售额增长达到8600亿美元”“美国出口计算机系统设计、商用软件和程序编制等高科技服务就达48亿美元”来看,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故答案为B项。A项美国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黄金时代”,排除;C项克里顿在80年代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排除;D放弃传统经济产业说法错误,排除。
40.2008年度动画巨制《功夫熊猫》在展现“每个人通过奋斗都能成为英雄”的美国梦理念的同时, 也倡导了“邪不压正”的中国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这—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A. 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优越性 B. 加速了全球文化同质化进程
C. 推动了影视产业商业化运作 D. 促进了世界文化多元发展
【答案】D
【解析】《功夫熊猫》同时体现了中西方价值观,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选项D排除;选项A片面解读材料,排除;电影体现了不同的文化价值,并未出现同质化,排除B;选项C与题无关,排除。
二、非选择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唐王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军、城、镇等皆有使职专领,都有兵力配备,并可随时调派边疆民族军队作为补充。唐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1941年国民党五届八中全会通过了《边疆施政纲要》,提出了边疆治理和边疆开发的方略。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上都不注重族际治理,而是采取区域治理的方式,从而逐步构建起一个区域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架构,取代了长期存在的族际主义取向的边疆治理架构。但是,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建树。
——摘编自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政府边疆治理的不足,并分别说明原因。
材料三 中国边疆治理问题历来是党和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治理边疆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党的十九大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
——摘编自邢广程《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边疆治理的意义。
【答案】(1)特点:设立了相对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羁縻府州制度)和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边疆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和亲、册封)为主;通过开发边疆、促进发展来稳定边疆地区。(只答具体政策酌情扣分)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民族大融合;唐朝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唐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不足一:理论上边疆治理架构不完善。原因:区域治理的方式忽略了我国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特征,很容易引发民族问题,最终不利于边疆的治理。
不足二:实践上没有大的建树。原因:内忧外患;国民党统治时间不长。
(3)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开发和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解析】
(1)特点:从材料一中唐政府“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军镇屯戍制度”;“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结合所学,从制度、措施到管理和开发进行归纳,尽力不照抄原文。原因:以“唐朝推行较为开明的治边政策”,“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等信息,结合隋唐民族发展的史实,从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2)不足:从材料二中“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上都不注重族际治理”;“国民党政府在边疆治理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建树”等信息中找到思路,进行分析。原因:结合时间,找到背景和相关制约因素。
(3)意义:从材料三的信息“为我国新时代背景下的边疆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和新方式,为我国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政治遵循。”结合所学,及近及远,由直接到长远,由边疆到民族和国家等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