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5.00 KB
  • 2021-08-26 发布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检测:第三单元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建议用时:30 分钟) 一、选择题 1.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 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解析:选 A。从材料可以得出,孝文帝时代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 守法,也就是吏治有所好转,这是整顿吏治的结果,故选 A 项。 2.某位同学在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整理了以下表格。表格内容因果逻辑关系对应准 确的是( ) 改革前的北魏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农民耕种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B 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C 豪强地主隐瞒土地、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 D 民族矛盾激化,威胁北魏统治 发动对南朝的征讨 解析:选 C。由于豪强地主的行为影响地方管理,故孝文帝改革设立三长制,推行均田制, C 项正确。 3.“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是对北魏哪一项改革措施的 评述( ) A.三长制 B.俸禄制 C.均田制 D.租调制 解析:选 C。根据“膏腴之美”“顷亩之分”可判断出应是均田制。 4.北魏实行均田制,其中的“均田”是指( ) A.没收地主多占的土地,平均分给无地农民 B.将国家掌握的土地有限度地授予无地农民 C.将荒地收归国有,招募流民垦种 D.将全国土地按人口进行平均分配 解析:选 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考查均田制的内容。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的 土地国有制度,是将政府掌握的土地授予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以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社会秩 序,增加政府收入。所以答案为 B 项。 5.孝文帝改革措施中,为改革的深入进行提供条件的是( ) A.整顿吏治 B.推行均田制 C.迁都洛阳 D.提倡与汉族通婚 解析:选 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平城守旧势力强大,洛阳是中原政治、经济 中心,迁都洛阳便于深入地学习汉族文化,推行改革。 6.下图描述的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情景,孝文帝排除万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民族融合 B.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C.解决平城经济落后,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 D.巩固统治,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解析:选 D。孝文帝迁都主要是加强统治的需要。A 项是迁都的影响,B、C 两项是迁都 的原因。 7.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拔拔 长孙 丘穆陵 穆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解析:选 A。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中改汉姓的历史作用。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加速鲜 卑族的汉化进程。本题选 A 项。 8.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范阳卢氏家 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解析:选 B。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从根本上说是政治联姻。通过这种政治联姻,鲜卑族 和汉族两族统治阶层的利益和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有利于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9.(2019·安阳周测)(公元 499 年,孝文帝自邺城返回洛阳)又引见王公卿士,责留京之官 曰:“昨望见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卿等何为而违前诏?”这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最 大的障碍是( ) A.人的传统观念 B.北魏中央官员不作为 C.洛阳的地理环境 D.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 解析:选 A。材料信息“妇女之服,仍为夹领小袖”说明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阻碍了 变法的实施,故选 A 项。B、C、D 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 A.采用均田制消除了土地兼并 B.实行俸禄制,杜绝了官吏贪腐之门 C.迁都洛阳,适应了游牧需要 D.易姓改服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融 解析:选 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理解。A 项说法错误,采用均田 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而不能说是消除;B 项说法错误,说法太过绝对;C 项说法 错误,迁都洛阳适应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发展需要。所以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永兴五 年(413 年),“徙二万余家于大宁,计口授田”。 ——据《魏书》卷三和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 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 二十亩……” ——《魏书》卷一百一十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共同之处? (2)材料二中的土地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一直被沿用到唐代中期。除此之外,北魏 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3)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渊源,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解析:(1)二者的相同之处是按人口分配土地。(2)实际上是考查孝文帝改革的内容,要注 意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的内容。(3)考查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原因与影响,回答时一定要注意全面 性。 答案:(1)共同之处:按人口分配土地。 (2)改革措施: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与汉人通婚;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迁都洛阳。 (3)渊源:汉族先进文化;鲜卑民族传统。影响: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其 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认为“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 中原”“迁都嵩极,定鼎河,庶南荡瓯吴,复礼万国”。他还说“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 信为甚难”“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 材料二 孝文帝迁都洛阳不到四十年,北魏灭亡。《魏书》评论:“迁洛之举,群臣不顺, 孝文设术以诈之,示威以胁之。不知厌乎累世安乐之余,经始百年荒榛之地。一事不成,旧 业尽弃,欲以何为?”今有学者也认为,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行的迁都决策破坏 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魏孝文帝迁都以后,父子相继在洛 阳大兴土木,修筑洛阳的民夫“日有万计”,工程的耗费“日损千金”。国力耗费严重,人民 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 ——蒋福亚《魏孝文帝迁都得失》 (1)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一,分析孝文帝拓跋宏执意迁都的原因。 (2)有学者认为迁都与北魏的覆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看法 的认识。 解析:(1)原因可以放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大背景中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孝文帝改革 的背景和目的是适应北魏社会发展的需要,推进封建化进程,摆脱鲜卑族内部保守势力的束 缚;再结合材料一中“只有迁都洛阳,才能‘光宅中原’”“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 因此迁宅中原”的信息可概括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和移风易俗。(2)可以赞同,也可以反 对,注意史论结合即可。如果选择赞同,可依据材料二中“孝文帝不顾国情、族情,独断专 行的迁都决策破坏了鲜卑族原来的利益制衡关系,动摇了北魏的立国根基”“国力耗费严重, 人民负担沉重,贪污腐化加剧”等信息来论证;如果选择反对,可从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统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迁都没有必然联系来说明。 答案:(1)原因:适应北魏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摆脱鲜卑族内部保 守势力的束缚;移风易俗;推进封建化进程。 (2)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 观点一:我认为迁都是造成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 说明:迁都一方面打破了北魏统治集团的利益平衡,立国根基被动摇;另一方面给人民 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严重消耗了国力。 观点二:我认为迁都不是北魏灭亡的主要原因。 说明:迁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魏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但北魏 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统治的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迁都没有必然联系。(此答案为参考 答案,论证充分合理即可)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一、本课测评(教材 P39)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 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提示 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 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本身的内容,然而,人们大多都把 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提示 洛阳是多个汉族封建王朝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 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 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二、学习延伸(教材 P39) 1.探究活动 提示 略。 2.阅读与思考 阅读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北魏孝文帝的评价。 提示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一位杰出的皇帝。他亲政以后,为了巩固北魏政权,实行了许 多重要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为隋唐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