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50 K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山西省晋中市和诚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3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古代中国的小农家庭中,“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几乎所有家庭成 员都会以人尽其力各尽其能的方式参加家庭财富和福利的创造。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 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B. 耕织结合的经营方式
C. 生活成本的居高不下 D.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小农家庭中所有成员,都要参与家庭财富创造,这说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和分配单位,故答案为D项;材料无法体现精耕细作,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家庭经营方式,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提供对比数据,无法看出生活成本高低状况,排除C项。
2.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
A. 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 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
C. 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 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建立,因此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
3.“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材料意在强调宋代
A. 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
B. 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改变
C. 完成了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革
D. 封建性租佃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农民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使地租剥削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地租合理有利于农业经济的继续发展,这体现了当时封建性租佃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故D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政府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经济政策,故A错误;材料也无法说明传统经济结构开始发生重大改变,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农村土地关系的根本变革,故C错误。故选D。
4.北宋仁宗时,有人指出:“朝廷以朔方为根本之地,御备戎虏,取材用以馈军师者,惟(河北)沧(州)(山东)棣(州)(山东)滨(州)(山东)齐(州)最厚。”如滨州仅马家庄镇,每年商税额即达5186贯,年商品交易额达25万贯。这反映出
A. 少数民族袭扰冲击了北方经济
B. 商税严苛影响了北方经济发展
C. 全国经济重心尚未向南方转移
D. 北方经济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
【答案】D
【解析】“朝廷以朔方为根本之地,御备戎度,取材用以馈军师者,性(河北)沧(州)(山东)(州)(山东)該(州)(山东)齐(州)最厚。"表明北宋时期国家的军事费用、财政主要来源于北方,说明北方经济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故D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少数民族袭扰”“商税严苛”,排除AB;唐朝安史之乱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项“尚未向南方转移”表述错误,排除C。
5.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
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D. 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答案】C
【解析】从“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到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说明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中“开始”表述错误,排除;材料只是反映南方喝茶的习俗在北方产生重大影响,无法体现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排除B项;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6.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 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 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 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 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答案】C
【解析】材料“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表明当时宋朝地方官员比较重视耕织,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茶利垄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农副产品和货币的使用情况,故B项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对农民不种粮食的呵斥,没有体现出商人地位的变化,也没有与以往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
7.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答案】A
【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D项错误。
8.“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B. 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 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 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A
【解析】唐代的镇“只掌防戍守御”,主要是军事功能,而宋代的镇位于“火烟繁盛”之处,“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这说明经济职能增强,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正确;坊市制度指的是城市布局,材料没有体现出坊市制度被打破,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城镇职能的变化,体现不出地方行政机构的权力大小变化,故C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终宋一代,边患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故D错误。
9.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 奴役掠夺土著居民
B. 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 进行了大量的移民
D. 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答案】D
【解析】西班牙和葡萄牙虽然引领开辟新航路,但当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其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到拉丁美洲,成了拉丁美洲发展滞后的历史包袱,而北美地区被英国殖民统治,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到这一地区,推动了北美的快速发展,因此出现这种差别主要是因为拉美移植了宗主国旧的生产方式,故选D;A、C项是拉美和美国的共性,排除; 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并不是主要原因所在,B项排除。
10.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是指
A.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 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C. 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 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答案】B
【解析】“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指的是工业文明,“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指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的扩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工业文明的扩张性,并非强调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排除A;材料信息说明工业文明的扩张性,与资产阶级革命无关,排除C;根据“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帝国主义国家殖民体系崩溃,故D错误。
11.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年—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 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B. 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 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D. 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答案】A
【解析】到17世纪末,运往欧洲的棉布直线上升,“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说明棉布的市场需求带动了工业革命的开展,即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商品流动,不是资本流动,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殖民掠夺,故C项错误;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也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项错误。
12.马克垚的《世界文明史》认为,“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五分钟”,英国是最先发生这“5分钟”事件的地方,工业革命可能是最初的关键几秒钟。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这表明
A. 欧洲以工业文明改变世界
B. 工业革命仅仅发生在英国
C. 欧洲的思想文化相对落后
D. 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很短
【答案】A
【解析】正是这个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说明欧洲以工业文明改变世界,故A正确。工业革命的时间是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时间并不短,故D错误。工业革命不仅仅发生在英国,还发生在欧洲其他国家,故B错误。当时的欧洲思想文化方面进行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人们的思想得到很大的解放,故C错误
13.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传统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C. 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 D.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改变
【答案】A
【解析】根据“鸦片战争后”松江府大量种植棉花导致粮食短缺,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此时大量种植的棉花主要以出口为主,说明中国原有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A项;材料没有反应当时中国传统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内容,排除B项;当时自然经济是逐渐瓦解,其统治地位尚未丧失,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
14.19世纪末上海、汉口等地开始出现一些小规模的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进入二十世纪后,因政治原因如“二十一条”“九一八事变”等引发了多起由学生带头倡导的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 工商学界联合斗争局面形成
B. 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
C. 民族复兴思潮得到迅速发展
D. 经济斗争成为外交的主要内容
【答案】C
【解析】从题干“由同乡或行会组织的抵制洋货运动”到“遍及全国的抵制日货运动“可知,工商业者和学生都属于普通社会阶层,大多卷入到抵抗洋货运动,成为民众表达爱国热情的重要形式,体现出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与发展,正确选项为C;材料并未表现出工商学界联合斗争局面的形成,排除A;材料中的斗争主体既有学生,也有本国工商业者,没有信息说明民族资本家利用民众热情牟利,排除B;普通民众的抵制洋货运动并非政府的外交行为,排除D。
15.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 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 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 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四乡八镇销场远”可知当时宁波脚带销售良好,由此证明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故选C项;“无人问津”的说法明显与“四乡八镇销场远”的材料内容相悖,故排除A项;《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排除B项;“成为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故排除D项。
16.辛亥革命后,由知识分子和商业贤达掌控下的中国报刊大量介绍各国变政史、革命史以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影响社会。实现近代知识分子“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抱负。这说明当时的报刊
A. 体现出经世致用思想
B. 以宣传革命思想和共和理念为宗旨
C. 致力于宣传资产阶级文化
D. 把批评和监督政府作为职贵所在
【答案】A
【解析】根据“启发民智,呼吁改革;用英雄人物事迹鼓舞民众,以报刊策动舆论。影响社会”可知此时的报刊关注时事,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故选A项;此时是辛亥革命以后,宣传革命思想为宗旨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当时的报刊大量介绍各国变政史和革命史,而不是致力于宣扬资产阶级文化,更不是在批评和监督政府,故排除CD项。
17.据档案记载,1925年,苏联农民心中始终存在一种困惑。“如果一个农民成功地改善了自己的经营,那他就会从贫农队伍中除名,在他头上贴上富农的标签,把他看作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粮食税挫伤了农民积极性
B. 农民对集体农庄心有余悸
C. 新经济政策缺乏制度保障
D. 工业化政策引发农民不满
【答案】C
【解析】新经济政策实行过程中,农民既渴望致富又担心成为革命的对象,C项正确。“粮食税”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A项违背史实。苏联的工业化和集体化分别是在1926年,1929年开始的,B、D两项不是1925年农民的反应。故C项正确。
18.在苏俄(联)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后苏俄(联)党的领导核心以至普通党员中有许多人认为退却的目的已经达到,要求转入进攻。在这种强烈要求下,列宁宣布停止退却,转入进攻。在此后的年代里,要求进攻的呼声不但没有消停,反而越来越强烈。这反映出
A. 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B.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难
C. 列宁的经济思想未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D. 新经济政策不符合苏俄(联的国情)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政权,促进经济发展,但根据材料可知,领导核心逐渐将新经济政策边缘化,进行“超工业化”建设,表明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艰难,故选择B选项;材料中布尔什维克党想要停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没有重视人民利益,故排除A选项;根据材料“许多人认为退却的目的已经达到”可知之前列宁的经济思想得到了广泛认可,故排除C选项;新经济政策促进苏俄社会发展,稳定社会秩序,故排除D选项。
19.1932年,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这些现象反映了
A. 该时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B. 西方经济危机局面得到缓解
C. 经济全球化得以加速发展
D. 经济建设突破意识形态阻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此时是西方经济危机时期,而此时苏联经济迅速发展并取得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势,因此出现了“全世界机器出口的1/2销往苏联,在苏工作的外国专家近2000人;1933年,苏联向西方国家贷款总额高达14亿卢布;1935年,出现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高潮”的局面,D正确;据材料可知,此时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国际局势日趋紧张,A错误;据材料可知,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各国经济都受到巨大打击,B错误;经济全球化得以发展是二战后,C错误。
20.1933年,在联共(布)十七大报告中,斯大林说,“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占首要地位”,“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已经消灭,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在是我国工业中唯一的垄断的体系”。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 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B. 斯大林模式已经得以确立
C. 延续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 D. 加速推动农业集体化道路
【答案】A
【解析】材料“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占首要地位”强调的是苏联工业化成就突出,主要和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关,A选项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的确立是在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之后,B选项排除。1928年苏联新经济政策被农业集体化运动取代,C选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工业化建设,与农业集体化运动无关,D选项排除。
21.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界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
A. 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
B. 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
C. 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 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当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时,苏联却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结构调整,一味的发展石油出口,结果因油价下跌损失惨重,表明一国经济结构应合理,不能过度依赖于能源出口。A项正确。B、C项夸大了石油的作用;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所以答案选A。
2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A
【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国家经济,所以A项正确。
23.罗斯福在1932年的一次竞选演讲中指出,六百家大企业现在掌握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工业,千万家小企业才占有了其余的三分之一…大企业家大金融家的私人权利已经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他们的经济专制束缚了人民的自由。这表明罗斯福
A. 反对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B. 对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
C. 代表了美国普通民众的利益
D. 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答案】B
【解析】“六百家大企业现在掌握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工业,一千万家小企业才占有了其余的三分之一……大企业家大金融家的私人权利已经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他们的经济专制束缚了人民的自由”,这说明罗斯福认为大资本家的垄断是经济危机的原因,这是对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的反思,故B项正确;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罗斯福不反对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故A项错误;罗斯福代表的是资本家的利益,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得不出美国民主制度已经名存实亡,故D项错误。
24.截止1953年11月,占全国农户总数的43%已加入农业生产互助组,农业社由两年前的300多个发展为1.4万多个,增加46倍。但在一些地方却出现农民大批宰杀牲畜包括耕畜的现象。据此可知,当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A. 背离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B. 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C. 提高了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
D. 存在着一些急躁冒进倾向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一些农民则将大批牲畜宰杀,此现象的出现说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农民以此消极抵抗,D符合题意;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农业发展,是与人民的利益相符合的,只是工作中存在一些急躁冒进的思想损害了农民利益,A不正确;B说法与史实不符,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不正确;C不能反映材料主旨。
25.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时说:“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此,毛泽东主要强调
A. 要坚持独立自主的经济建设模式 B. 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
C.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 坚持借鉴与创新结合的发展模式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毛泽东认为照搬苏联模式是必要的,但同时存在弊端,这说明他主张借鉴与创新相结合,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并不是完全的独立自主发展经济,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故B项错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改革开放之后实行,故C项错误。
二、材料题
26.农耕时代的中国小农和工商业者的命运,与封建王朝的政策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
——(宋)陈亮《四弊》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反映的主要经济观点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作者提出此观点的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答案】(1)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
(2)观点:农商并重,相辅相成。
原因: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农商并重,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商并重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
(3)因素:社会主流体制制约;商人社会地位有限;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
【解析】(1)“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一信息“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得出: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得出: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得出: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得出: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
(2)“经济观点”,依据材料二信息“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得出:农商并重,相辅相成。“原因”结合材料二信息“官民农商,各安其所而乐其生,夫是以为至治之极”得出;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以达到国家治理的最好状态;结合所学知识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传统经济观念受到一定的冲击的角度补充;
(3)“因素”,依据材料三信息“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得出:社会主流体制制约;由“商人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得出:商人社会地位有限;由“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得出:官办商业强大;由“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得出: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科学技术正像希腊神话里的具有前后两个面孔的门神雅努斯,开启光明,也带来黑暗。一百多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也一直有这样的两种认识。
第一种是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韦伯曾借用席勒的名句“为世界解除魔咒”来描绘西方社会理性化进程。如果以科技为带动此进程走向普遍化的最重要动力,那么,“解除魔咒”之功应当归之于现代科技。……
第二种是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批判者认为:科学技术进步乃至整个现代工业文明导致一种以科技为主导的“科技理性”。标准化、工具化、普遍主义和技术进步观念等等垄断了社会生活,造成冷冰冰的技术统治。人类的创造反过来控制了人类。
——董正华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
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答案】观点一:赞同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福祉这一肯定的、乐观的观点。
论证: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科技进步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科技进步的传播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加速其现代化进程,从而为整个人类社会的现代化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观点二:赞同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灾难的这一否定的,悲观的观点。
论证:科技进步拉开了人与环境的距离,认为可以凭借科学和技术的力量认识、控制、改造整个世界。对能源的浪费性使用,对环境的毁灭性破坏。从煤烟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石油、化工、毒气污染,到农药污染、核污染和噪声污染,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生命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科技进步虽然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矛盾,但从长远来看,体制性的矛盾和危机是无法依靠物化的技术环境来根除的。
(以上两个观点任选其一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据材料“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对现代科技和工业文明的发展持赞扬态度者,视之为建立一个富足、自由的人类社会开辟了一条阳光普照的大道……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激进的反工业化、现代化者强调现代科技和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选择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的一种观点。例如:赞同材料中关于科技进步是人类的福祉这一肯定的、乐观的观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巨大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加以说明。注意史论结合。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社会保障就是“新政”的一个主要内容。因为社会保障维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安全,“弱势群体”面对生存的考验,急需政府进行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与罗斯福的个人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罗斯福正值壮年时得了骨髓炎,在加上治疗不当导致他腰部以下的瘫痪,以至于他后半生的行走中一直需要人的扶持,两腿还得装上笨重的钢撑架。由于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因此罗斯福对“弱势群体”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弱势群体”也比较关注。在经济“大危机”中,他采取“抑富济贫"的方式,使得穷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他认为联邦政府应承担起保障人们生活的责任,罗斯福的主张为《社会保障法》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1934年6月,罗斯福任命了一个经济保障委员会用来研究经济和社会保障问题,并且为研究成果制定立法纲领。这个委员会于1935年1月向国会提交了一个关于社会保障的法案,这个法案经过激烈的争论于1935年8月14日由罗斯福总统签署生效,这便是著名的《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的出台为年老、儿童,妇女、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救济提供了法律依据。
——摘自徐维民《罗斯福“新政”与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答案】(1)背景:经济危机下,失业人口庞大。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罗斯福个人因素。罗斯福就任总统,推行新政。
(2)特点:“抑富济贫”(救济贫困和抑制富人结合起来);立法保障(社会保障走向法律化、制度化);政府主导;保护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基本保障)。
【解析】(1)小问,根据材料“在经济‘大危机’中,他采取‘抑富济贫’的方式,使得穷人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推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当时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口庞大的背景下推行。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当时的美国贫富差距悬殊,社会矛盾尖锐,为了缓和社会阶级矛盾,罗斯福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由于他是一个身体残疾的人,因此罗斯福对‘弱势群体’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对‘弱势群体’也比较关注”可知,与罗斯福个人因素有关。“社会保障就是‘新政’的一个主要内容”可知,罗斯福就任总统,推行新政,社会保障制度是新政的一个主要内容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2)小问,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体现了罗斯福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保障的特点,即社会保障走向法律化、制度化;“这个法案经过激烈的争论于1935年8月14日由罗斯福总统签署生效,这便是著名的《社会保障法》”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颁布和推行以政府主导;“《社会保障法》的出台为年老、儿童,妇女、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救济提供了法律依据。”可知,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弱势群体,即弱势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得到基本保障等角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