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08-2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延庆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月球上有些环形山以中国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石申、张衡、祖冲之和郭守敬。以下对他们取得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战国石申发明了天文观测仪器“浑仪”
B.东汉张衡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C.南朝祖冲之所著《九章算术》在当时领先世界
D.元代郭守敬发明了天文观测仪器“简仪”
2. 史书记载北魏在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初建台省,置刺史、太守、尚书郎以下官,悉用儒生为之。”这反映鲜卑族的政策调整包括①废除宗主督护制②仿照汉族建立官制 ③仿汉制建设都城 ④吸收法家思想文化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3.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所在位置。下列描述与这一工程相符的是
A.“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
B.“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不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
C.“我闻蜀守凿离堆,两崖劈破势崔巍。岷江至此画南北,宝瓶倒泻数如雷。”
D.“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4. 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此后西汉形成
了据《春秋》 经文断狱的风气。《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
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这说明
A. 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 B.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
C.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D.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
5. 在甲骨文中,“德”字左边是表示路口或行动的符号,右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有条垂直线,意为行动要正,目不斜视。西周铭文的“德”
字多了一个心字底,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易经》中“君子进德修业”的“德”指道德、品行。德字的嬗变可用于研究
A.绘画艺术的起源 B.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
C.儒家思想的渊源 D. 秦朝统一文字的原因
6. 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
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
这一现象说明
A.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 B.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
C.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D. 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
7. 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
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
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殓者则有漏泽园。
民生何其幸欤。”这表明宋朝
A. 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B.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
C.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D. 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
8. 程颢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官后曾作《秋日偶成》一诗,其中写道:“万物静观皆
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被后人评价为“言穷
理精深”。此诗作的特点是
A.句式灵活,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B.表现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气度
C. 在“格物”中,贯通明“理” D. 叙事抒情相结合,针砭时弊
9. 明清小说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早在小说成书前就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宋代已经
出现《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等描写“水浒”故事的话本。元代剧作家关
汉卿也创作了以关羽为主角的杂剧《单刀会》等。这表明
A.明清的主流文学是小说,四大名著最有名
B.明清小说为宋朝时期话本的出现奠定基础
C.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发端时期
D.民间戏剧曲艺是明清小说题材的重要来源
10. 下列现象最早出现于宋朝时期的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B.“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做薯粮。”
C.“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D.“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而众以散”
11. 16世纪早期,葡萄牙人开辟了澳门到里斯本、日本长崎、菲律宾马尼拉等地的贸易航线。1567年,明朝政府准许百姓从事对外贸易。此后西班牙人也开辟了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之间的贸易。通过全球贸易渠道,大部分白银最终流入中国。此材料反映出
A.澳门成为明清经营外贸的唯一港口 B. 明朝政府坚持一贯的对外贸易政策
C. 作为流通货币的白银主要产自西欧 D.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12. 万历年间,明政府专为两淮、两浙的盐商设立了商籍,以方便在外的盐商及其子弟参加科举,而不用返回原籍。这反映了
A.明朝改变重农抑商政策 B.明朝取消户籍管理制度
C.商人享有科举考试特权 D.政策调整适应经济变化
13. 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
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
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这说明清朝内阁
A. 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 B. 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
C. 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D. 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
14. 鸦片战争后,洋货倾销,白银外流。国人先认为这是“漏卮”(财富外泄的通道),
后认为是“利源”(消费市场),亦可从洋商手中夺回这一“利源”。随后,呼吁
仿制洋货,以夺回“利源”的“商战”主张提出。以上变化说明
A. 洋货倾销导致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国人逐渐理解了近代经济的运行
C.中国近代的民族工商业开始形成 D. 洋务运动诱导近代商办企业兴起
15.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一种腐败的制度下移植一部分
新事物,并不会使腐败的东西新生,而只会使新鲜的东西腐败。”上述观点所指的
史实应该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
16. 在整个18世纪,英国对茶叶的需求呈几何级增长,从1684年的5箱增至1720年的
40万镑,到1800年则又增长50倍。英国从中国购买的茶叶是中国市售茶叶的大约
七分之一。这表明在18世纪
①清朝政府已经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 ②中国传统外贸商品在国际上仍有优势
③大量白银从海外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④英国由此控制了中国茶叶生产和销售
A.①② B.①④ C. ②③ D.③④
17.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广东、湖南、江西从事运输、护商、旅店、商贩等业及依附
为生者百万人失业。东南沿海从事从长江口到广州运输的商船等亦受到排挤,大部
分破产歇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国内战乱破坏了社会经济 B.外商企业垄断中国航运业
C.洋货倾销破坏传统手工业 D.五口通商后外贸中心转移
18. 若给下则年表命名,正确的名称是
1861年(咸丰十一年)
恭亲王和文祥设立同文馆于北京
1865年(同治四年)
曾国藩、李鸿章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
1866年(同治五年)
左宗棠设造船厂于福州,附设船政学校
1872年(同治十一年)
李鸿章设轮船招商局
1876年(光绪二年)
李鸿章派军官赴德学陆军,赴英、法学习造船和驾船
1881年(光绪六年)
李鸿章设水师学堂于天津,设电报局,请修铁路
1882年(光绪七年)
李鸿章设开平矿务局
1889年(光绪十四年)
李鸿章成立北洋海军
A. 洋务运动部分成就一览表
B. 李鸿章生平部分事迹一览表
C. 晚清教育发展部分成就一览表
D. 晚清军事工业发展部分成就一览表
19. 瞿秋白在《饿乡纪程》中写道:“中国民族几十年受剥削,到今日才感受殖民地化
的况味。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工业先进国
的现代问题是资本主义,在殖民地上就是帝国主义,所以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
社会主义。”由此可见,瞿秋白认为
A.西方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反对殖民侵略
B.五四运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社会主义运动
C.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
D.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民主思想不切实际
20. 1905年筹建同盟会时,众人对“平均地权”有疑义,为此孙中山做了解释,并最终成
为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学者评价:“(民生主义)在百年之后成为中国与世界面
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由此可见,孙中山的思想具有
A.前瞻性 B.民族性 C.彻底性 D.空想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2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北京大学得到香港冯燊均国学基金会捐赠,收藏了一批从海外回归的简牍。这批简牍出土于同一地点,抄写于同一时期,字体主要是隶书,小部分是篆书。
卷号
简牍内容摘录
初步研究成果
Ο
《三十一年质日》记载“卅一年十月乙卯朔庚寅”
“质日”为秦汉时常见的表格形式的日历
四
《道里书》记述了江汉地区的水陆交通路线和里程
所记地名多位于秦南郡范围内,江陵、安陆、销等是县一级地名
《制衣》记录的剪裁方法是为二尺五寸幅宽之布设定
秦国确定标准布幅宽“二尺五寸”;
西汉初年则规定为“二尺二寸”
八
《田书》是各种数学计算方法和例题的汇编,以二百四十平方步为一亩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六尺为步”;
《说文》载“亩,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秦田二百四十步为亩”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推断以上简牍抄写的时期,并扼要说明理由。(8分)
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五年,“经始明堂,改营太庙(改变了鲜卑族的祖先崇拜观念)”。十六年,“告谥孔庙”。十七年,“车驾发京师,南伐……仍定迁都之计”。十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
——摘自《魏书·高祖纪下》
材料二 孝文帝在魏晋都城的旧址上,遵从《周礼》的规划格局营建洛阳城,改变了秦汉以前宫殿、苑囿的分散布局,将其集中建在中轴线上,此格局显示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为唐、宋、元、明、清的都城规划所沿用,还首创了里坊制的布局形制。
——摘编自《华夏文明的核心——古代都城》
左图山西大同汉人宋绍祖墓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垂裙帽、圆领或交领长褶、束腿裤为胡服特点;右图河南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中,鲜卑贵族身穿宽袍大袖为汉服特点。
材料三 北魏时期的壁画
依据材料指出3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概括北魏时期中华文明发展的特点。(12分)
2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原来“一直处在思想话语边缘”的诸子学进入了士人关注的视野。例如:
派别
相关史事
兵家
1861 年,胡林翼编撰的《读史兵略》出版,产生了很大影响。但因其“详于考古而略于适今”,陈龙昌于 1897 年编成《中西兵略指掌》,“采曾文正左文襄之法, 通古今而系之论……合中西而编之。”
农家
1863 年,夏燮为《广蚕桑说》作序时说,蚕丝出口之数惊人,几与茶叶相同,如不注意技术改进,这个维持贸易平衡的产业将无法持续。1897 年,赵用宾给《裨农最要》作序时指出:“试观外洋诸国,囊括中国之利,几欲一网打尽,所赖稍稍收利权者,丝为尚,丝可忽乎。”
墨家
最早在中国使用摄影术的邹伯奇用《墨子》来解释西洋的数学、重学和视学等。1896年,王仁俊根据《墨子·尚同》“选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论证泰西“举民主, 有万国公法,皆取于此。”
材料二 办洋务是在西风吹拂之下经世的新阶段、再发展。中国历史上儒法之间的王道和霸道之争,其实质就是政治正当性究竟应该以民生为基础还是以国富为基础的争论。李鸿章幕下的马建忠说得很明确:“治国以富强为本,而求强以致富为先。”
国家富强成为中心,民生降到了第二位。在日益严峻的国势衰落面前,儒家的经世精神与法家的富国强兵论产生了奇妙的合流。
——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等
(1)阅读材料一,分析晚清兵家、农家和墨家被重新发现和诠释的时代背景。(9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中“儒家的经世精神与法家的富国强兵论”
是如何“合流”的。(11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B
C
C
A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D
C
B
C
C
D
A
D
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21. (8分)
时期:秦始皇时期或秦朝。(2分)
理由:纪年法三十一年;布幅宽为秦国标准;田亩单位为秦制;字体为隶书和篆书;实行郡县制;使用“质日”等。(6分)
22. (12分)
措施:尊崇儒家文化,继承汉族礼制;迁都洛阳;遵从《周礼》营建洛阳城;移风易俗等。(10分)
特点:交融;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继承和发展。(2分)
23.(1)背景: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打开中国国门,面对西方的军事威胁,兵家受到重视,且兵书的内容涵盖中外。(3分)
凭借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得的特权,列强的洋纱、洋布等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丝、茶等农产品的出口有利于改善中外贸易平衡,农学因此受到士人关注。(3分)
由于中外交往的日益增多,西方的科技、政治、思想等随之传播,对国人形成巨大冲击,墨家学说成为理解和应对新知的思想资源。(3分)
(2)洋务派力图解决清政府内忧外患的现实困境。为了巩固统治,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同时又面临朝廷内部的改革阻力。他们因此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体现了儒家传统的经世精神。
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建成了新式海军,并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但民用企业的创办并非为了传统儒家关注的民生,而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在资金、燃料和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在追求富国强兵这一点上和历史上的法家相同。
总之,洋务派采取了比较务实、旨在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以应对现实危机,实现了传统儒家和法家在近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结合。(1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