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5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通用版:第27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作业)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7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 ‎1.(2019·临沂模拟)民国建立,强调服制的“整齐划一”,规定“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这一举措(  )‎ A.体现了职位身份的差异 B.增强了传统服饰的西化色彩 C.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 D.实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平等 ‎2.(2019·辽宁六校联考)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上海租界作了如下描述:租界拥有享有独立行政权力的工部局和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市政管理运转良好。这里有很好的下水道,有清洁的供水系统和完善的照明系统,个人财产也受到了良好的保护,人们没有失窃和失火之苦,居民们可以在路况极好的街道上舒适地行走。对租界分析错误的是(  )‎ A.客观上促进了上海城市建设的现代化 B.租界的存在对中国主权造成了严重危害 C.为保障国人生活的安全舒适树立了榜样 D.作者对租界市政管理的赞美体现其立场 ‎3.(2019·徐州调研)《申报》1897年7月14日报道,“有客籍之人旅游过此者,谓之较之两三年前有不同焉,以沪上求时新……而不知在土著之人观之,则凡诸不同者,不待两三年也,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材料表明近代上海(  )‎ A.中外贸易发展较快 B.社会生活受西方影响较大 C.社会习俗趋新善变 D.地处通商口岸交通较便利 ‎4.(2019·资阳一模)在江西兴国县,过去一桩亲事须费200银元左右,相当于中农的全部家产,为了讨亲而欠债的很多。1931年当地政府规定婚姻自由,结婚不许定聘金,已定聘金一律禁收。当地政府这一举措(  )‎ A.废除了农村落后的婚姻陋习 B.否定了宗法血缘的传统观念 C.摧毁了买卖婚姻的社会基础 D.促使当地社会习俗有所改变 ‎5.(2019·海门一模)《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 B.西餐成为中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 C.西餐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 D.西餐在城市社交活动中逐渐流行开来 ‎6.(2019·石家庄模拟)20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女性对封建包办婚姻表示不满并以实际行动抵制包办婚姻、争取婚姻自主。与此同时,女性作家和女性文学大量涌现。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文化革新推动了思想解放 B.西方启蒙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封建伦理观念已荡然无存 D.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质变 ‎7.(2019·安徽十校联考)人力车是日本人在1869年创制,1871年引进上海。《申报》1874年7月报道:“东洋来之顺利小车,沪上依式置造者已多,租界共约有一千有零。”该报道表明,上海(  )‎ A.开启了交通近代化 ‎ B.积极仿制日本机器 C.崇洋媚外之风盛行 ‎ D.代步工具发生变化 ‎8.(2019·湖南联考)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此记载可以佐证近代山东(  )‎ A.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 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 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 D.经济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 ‎9.(2019·海门一模)“自津浦通车,而京津之信二日即可抵沪,徐州以下,一日可至,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铁路发展有利于观念革新 B.内地与西部边疆的联系在加强 C.铁路交通受到民众的欢迎 D.电信事业发展得益于铁路交通 ‎10.(2019·浙江十校联考)1875年,工科给事中陈彝在一道奏折中认定,“电线之设,深入地底,横冲直贯,四通八达,地脉既绝,风侵水灌,势所必至,为子孙者心何以安?传曰:‘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藉使中国之民肯不顾祖宗丘墓,听其设立铜线,尚安望尊君亲上乎?”奏折内容未反映的是(  )‎ A.电话建设遭强烈抵制 B.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 C.宗法理念的根深蒂固 D.封建官员的守旧迷信 ‎11.近代文人包天笑早年曾中秀才,1905年起任上海《时报》副刊《余兴》的编辑。《余兴》侧重休闲,内容有诗词歌曲、笔记杂录、游戏文章、诙谐小品等。当时沪上小说盛行,《时报》设小说专栏,以语体文(通行口语)译介不少世界名著,如雨果《悲惨世界》、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等,传诵一时。影响之下,沪上各报争相设副刊。上述材料集中表明(  )‎ A.白话文运动始于20世纪初 B.通俗性报刊广受民众欢迎 C.西方文学经典在晚清的影响迅速扩大 D.通俗读物改变传统读书人的价值取向 ‎12.(2019·河南八市测评)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并不惜代价对重大的社会新闻进行连续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这表明《申报》(  )‎ A.适应社会市场需求 B.适应政治斗争需要 C.旨在引领社会潮流 D.干预司法案例审判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建筑是和中国大家族完美结合的,四合院是其典型代表。四合院的空间布局中讲求“坎宅巽门”,正房必朝南,大门一般留在东南方向;西南方向最不祥,那个地方一般就会设置厕所。影壁必须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正对院门,为的是遮挡院子里外杂乱的景物,也是为了避免邪气进了自己的家。在标准的四合院里,还有一个二道门,二道门是主仆之间的界限;对于女性而言这扇门再往外的地方就不能去了。在四合院的居住中,兄弟之间,正房、偏房之间都有严格规定。住在里面的人都要严格遵守。‎ ‎——摘编自《安得广厦千万间》‎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后,居住“洋化”渐成时髦。清末重要政治人物那桐,在他住过的那家花园盖起了三间洋房,室内摆放着全套西式家具,并配有一个西式厨房。越来越多的四合院被改造,很多宅院换下了糊窗户纸的下扇窗,改嵌玻璃,保证室内采光更充足、更敞亮。由于四合院铺地的方砖容易受潮,顶棚也容易坍塌,有些人家就干脆将老房改成水泥铺路,挑落顶棚,抹上灰顶。经过这样的改造后,四合院的舒适度大大增加。而辛亥革命后,四合院的居民大多不再以家族为单位了,传统的正房和厢房不见得一定给家长和儿孙居住。‎ ‎——摘编自《民国:皇城根下的住房“革命”》‎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四合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合院存在的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住房的演变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14.社会流行词汇反映了社会的变迁。阅读下表,回答问题。‎ 时间 流行词汇 ‎1840~1912年 师夷长技 洋布 洋火 兴民权 革命……‎ ‎1912~1949年 共和 约法 民主 科学 实业救国 她……‎ ‎1949~1978年 列宁装 三大改造 人民代表 粮票……‎ ‎1978年以后 专业户 乡镇企业 村民委员会 股票 互联网……‎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社会流行词汇与社会发展变迁”的某一个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 参考答案 ‎1.C。据材料中的“常礼服除了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另一种为西式”可知,传统服饰和西式服饰并存,提高了西方服饰的地位,C项正确。‎ ‎2.C。租界的出现,其本身就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践踏,“为保障国人生活的安全舒适树立了榜样”这一分析是错误的,C项符合题意。‎ ‎3.C。C项与材料中“沪上求时新”“有一岁而已变者焉,有数月而即变者焉”相符,正确。‎ ‎4.D。聘金属于当地社会习俗,政府禁收聘金属于对当地社会习俗的改变,D项正确。‎ ‎5.D。据材料中的“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在城市社交活动中西餐逐渐流行,D项正确。‎ ‎6.A。由材料可知,20世纪女性反对包办婚姻说明女性要求独立、自主,女性作家和女性作品大量涌现说明女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联系史实可知,造成材料中现象主要是因为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解放,A项正确。‎ ‎7.D。从材料中的人力车盛行,可知人力车成为上海的重要交通工具,D项正确。‎ ‎8.B。从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状况可知,山东通讯事业发展很好,可以佐证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B项正确。‎ ‎9.A。据材料中的“凡铁路地带之消息,传递已较前大便……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路发展有利于信息传播、观念革新,A项正确。‎ ‎10.A。该奏折只是工科给事中陈彝对“电线之设”的忧虑,奏折内容未反映电话建设遭强烈抵制,A项错误,符合题意。‎ ‎11.B。材料中的“《余兴》侧重休闲,内容有诗词歌曲、笔记杂录、游戏文章、诙谐小品等。……影响之下,沪上各报争相设副刊”表明通俗性报刊深受民众欢迎,B项正确。‎ ‎12.A。从材料中“针对《上海新报》没有社会新闻的缺陷,《申报》注重社会新闻报道”“以此扩大报纸销路”可知,《申报》是在满足读者阅读社会新闻的需求,A项正确。‎ ‎13.‎ ‎(1)特点:院落设置讲求吉利.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居住方位讲究尊卑等级、男女有别,与宗法制结合。意义:承载着传统文化与民风民俗;有利于家族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但也容易造成生活模式和思维的固化。‎ ‎(2)趋势:西式生活方式逐渐渗入;室内装修越来越注重实用性和舒适度;传统的尊卑等级逐渐淡化,家族式居住逐渐被打破。原因: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国人思想解放,社会变革,冲击了等级制度;近代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居住方式的改变。‎ ‎14.示例一:流行词汇受政治民主化发展的影响,又反映了政治民主化的状况。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1912年,辛亥革命后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民主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成为流行词汇。20世纪90年代,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基层民主,推进了农村民主制度建设,村民委员会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二:流行词汇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又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打开中国市场,外国商品涌入中国,洋布、洋火成为流行词汇。‎ 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实业救国思潮的流行,进一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实业救国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与实践,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计划经济体制下,粮票成为购买粮食的票证。三大改造和粮票成为流行词汇。1978年改革开放,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了大批专业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专业户、乡镇企业成为流行词汇。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人们纷纷投资股市,股票成为流行词汇。‎ 示例三:流行词汇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反映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提倡开设议院,兴民权在当时流行。辛亥革命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流行词汇。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思想与科学精神。提倡新道德,主张男女平等,创造出了新词“她”,民主与科学成为流行词汇。“她”成为流行词汇。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主要向苏联学习,社会上列宁装流行。改革开放后,引进外来的先进技术与文化,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成为流行词汇。‎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