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5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广西玉林市北流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 期中考试试题 ‎1.春秋战国之际,有大批奴隶主贵族因没落而沦为平民阶层,成为士人的重要来源。如《左传》云:三代帝王后裔,“于今为庶”,奕、邵、肯等大贵族“降在皂隶”,《国语》也有“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的记载。这一社会变动 A. 导致士人阶层演变为新兴地主 B. 改变了社会阶级关系 C. 动摇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基础 D. 促进了当时文化下移 ‎【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原有的统治秩序受到了冲击,很多王室贵胄纷纷衰败。这些旧贵族过去因学在官府,大多曾受过教育,为当时的文化下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据此得出D项正确。A项与当时新兴地主的产生不符;材料是社会阶级关系变动的表现,排除B项;C项夸大了其影响,且与史实不符。故选择D,排除ABC。‎ ‎2.汉寅帝时,涿郡有大姓西高氏、东高氏,横行乡里,“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莫敢与牾,咸曰:‘宁负二千石(指郡守),无负豪大家(指地方豪强)’”。据此推断,汉宣帝会重视 A. 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B. 强化郡守权力以稳定地方秩序 C. 打击不法豪强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 设置州刺史监察地方豪强势力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汉宣帝时,地方豪强“横行乡里”,严重威胁社会稳定,故C项符合推断。材料涉及的是地方豪强势力而非地方机构和官员,A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郡守权力”,排除B项;D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排除;故选择C,排除ABD。‎ ‎3.下面是中国经济重心四次大规模移动的比较。据此可知,中国 A. 经济受政治与军事等因素影响强烈 B. 经济发展速度影响经济重心转移 C. 经济重心不断转移推动了产业进步 D. 经济重心转移推动政治重心转移 ‎【答案】B ‎【解析】从材料所给几个时问段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转移速度加快,因此B项正确;“强烈”程度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推出经济重心转移是否推动了产业发展,故C项错误;“政治重心转移”不符合中国近现代的史实,故D项错误,故选择B,排除ACD。‎ ‎4.1691年,康熙与蒙古各部落首领在多伦会盟,同意喀尔喀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的请求,除保留喀尔喀蒙古原有的汗号外,取消蒙古贵族旧的等级名称。会上对首倡来归者、奏请编旗者等进行了表彰和封赏。这反映了 A. 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加强 B. 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落实 C. 蒙古族原有政治传统开始消失 D. 蒙古族取得了特殊地位 ‎【答案】A ‎【解析】康熙与蒙古各部落首领在多伦会盟,进行了表彰和封赏,行使了中央政府的管理权,这反映了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得到加强,故选择A;根据对来归者等的表彰和封赏可知并未实现民族平等,排除B项;蒙古族原有的政治传统并未消失,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蒙古族与其他民族的对比,无法体现特殊地位,排除D项。‎ ‎5.鸦片战争后,即便是经世派的重要人物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 B. 受到西方文明的广泛影响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D. 已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初期,国人普遍鄙夷,而19世纪60、70年代后则有所转变,这反映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有了新的认识,说明传统的华夷观念有了变化,故选择A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人对西方的学习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并未受到西方文明的广泛影响,B项错误。《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是在甲午战争之后,C、D两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6.下图为《时报画报》‎1912年9月7日发表的漫画《力主迁都》,该漫画反映了孙中山 A. 推翻清王朝统治的决心 B. 为捍卫共和而不懈努力 C. 严重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D. 与袁世凯争夺总统权力 ‎【答案】B ‎【解析】从漫画中可以看出,穿西装的“孙氏”正用一根绳子,拴住右上方的“北京”,弓着腰,卯足劲,拼命往南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帝退位后,袁世凯的势力主要在北方,为了维护共和,牵制袁世凯、防止其大权独揽,孙中山提出迁都之议,故选择B项。此时清帝已经退位,清政府灭亡,排除A项;材料与人民群众无关,排除C项;孙中山发表声明,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推举袁世凯当大总统,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7.1926年,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在广州创办《中国农民》。随后,广州、湖北、江西、湖南等省份相继创办了《犁头》《湖北农民》《锄头》《农友》等报刊。创办这些报刊旨在 A. 转移中国革命的重心 B. 唤醒农民的革命意识 C. 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 D. 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农民报刊潮是国民革命时期特定的产物,在宣传革命思想、促进农民运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转移中国革命的重心、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均在土地革命时期,故A、C、D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CD,选择B。‎ ‎8.‎1979年3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封读者来信,题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当稳定》,否定分田到组,分田到户。这表明 A. 生产责任制效果不大 B. 包产到户政策中断 C. 改革思想仍有待深化 D. 改革脱离社会实际 ‎【答案】C ‎【解析】1978年四川等地实行了分田到户,而《人民日报》否定这一做法,说明农村改革思想有待深化,C项正确。不能仅从一封来信否定责任制的效果,排除A项;包产到户受到质疑而非中断,排除B项;改革没有脱离社会实际,D项错误,排除。故选择C,排除ABD。‎ ‎9.查士丁尼时代以前的罗马法中还有要式物和非要式物之分,前者指意大利的土地和牛马等,其转移必须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但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两者间的区别已经消失,罗马的财产转让更加简单易行。这反映了 A. 罗马法的私法日益衰落 B. 平民的权益日益受到重视 C. 罗马法维护贵族的利益 D. 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要式物和非要式物的区别在淡化,以后财产转让都不需要严格的法律程序,说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和牛马都成为普通商品,故D项正确;罗马法的私法应该是逐渐严密,而不是逐渐衰落,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贵族和平民的利益,B、C两项排除。‎ ‎10.在1658年克伦威尔死后,英国政局动荡,刚刚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统治秩序面临危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迎回查理二世,建立起复辟王朝。当詹姆士二世恢复天主教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时,他们又发动“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权统治。这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 是一场民旅革命 B. 排斥君主制政体 C. 试图建立共和制 D. 具有和平、妥协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两次政权的转移都是通过不流血的和平方式——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妥协方式实现的,所以答案为D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是民族革命,A项错误;B项与保留君主制的信息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共和制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择D,排除ABC。‎ ‎11.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只有在西欧、北美几个最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才能够取得胜利的理论。1915年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从“同时胜利论”到“一国胜利论”反映出 A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 B. 工人运动的中心开始从西欧转移到俄国 C. 革命理论在新的条件下得到丰富和发展 D. 马克思主义传播范围在欧洲进一步扩大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理论本身就有不断丰富完善的特点,从“同时胜利论”到“一国胜利论”说明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了新问题、新情况,理论也就有新的发展,故选C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与1929年,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工人运动的中心发生转移,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传播范围在欧洲进一步扩大,排除D。‎ ‎12.从1953年到1963年,苏联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农畜产品共提价6次。从1965年到1979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共提价7次。1990年国营店的鸡蛋便宜得几乎等于白送,但是要买到定额的十个鸡蛋,必须排队四五个小时。由此可知苏联 A. 政府注重保护市场秩序 B. 经济体制的活力逐渐丧失 C. 城市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D. 农村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即使鸡蛋价格便宜,但是也不能随意购买,而是有定限限制,反映出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故B正确;计划经济体制下并没有市场可言,因此材料与政府保护市场秩序无关,排除A项;材料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无关,排除C项;斯大林体制下,农村经济没有很好地发展,排除D项。‎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社会救济。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宋朝以来,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后,英国社会事业的重点是救济贫困,组织形态以教会和慈善组织自发为主。18世纪20年代以后,教区相继建立济贫院,“济贫院体制”逐渐发展。到18世纪70年代,全国约有2000所这样的济贫院。19世纪30年代起,议会先后通过修订《济贫法》(1834年),颁布《公共卫生法》(1848年)《初等教育法》(1870年)等,要求政府承担更多扶助贫困和提供基础教育的责任,并增设济贫部(1847年)地方事务部(1871年)教育部(1899年)等政府机构,搭建起管理社会事业的基础框架。‎ ‎——摘编自王薇《英国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主要历程、特点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以前和宋朝以后社会救济的不同,并说明古代社会救济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国社会治理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英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救济的启示。‎ ‎【答案】(1)不同:宋代以前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粮食供应;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作用逐渐增大,侧重于日常生活中赈济。‎ 作用:救济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对政权的认同感。‎ ‎(2)变化:组织形态由教会和慈善组织自发为主到政府加强立法,开始着手建立社会管理体制,对社会事业进行“有限管理”。‎ 原因:工业革命后贫富分化加剧;工人阶级的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3)社会救济要符合本国国情,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健全社会救济的法律体系等;救助与教育相结合。‎ ‎【解析】‎ ‎(1)不同,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社会救济”、“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宋朝……宗族通过设立义田”可知,宋代以前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粮食供应;根据材料一“宋朝以来,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可知,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作用逐渐增大,侧重于日常生活中赈济。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从救济的对象分析可知,救济弱势群体;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分析可知,维护社会稳定;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促进对政权的认同感。‎ ‎(2)变化,根据材料二“组织形态以教会和慈善组织自发为主”、“要求政府承担更多扶助贫困和提供基础教育的责任,并增设……等政府机构,搭建起管理社会事业的基础框架”可知,组织形态由教会和慈善组织自发为主到政府加强立法,开始着手建立社会管理体制,对社会事业进行“有限管理”。原因,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从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可知,工业革命后贫富分化加剧;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可知,工人阶级的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的角度分析可知,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 ‎(3)根据材料二反映的“19世纪英国社会治理的变化”可知,社会救济要符合本国国情,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健全社会救济的法律体系等;根据材料一“宋朝以来……义学”、“并增设……‎ 教育部(1899年)等政府机构,搭建起管理社会事业的基础框架”可知,救助与教育相结合。‎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林文勋、张锦鹏的《“市民社会”抑或“富民社会”——明清“市民社会”说再探讨》中写道:明清“市民社会”论是颇具冲击力的一家之说。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在明清时期中国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异质特征——经济转型、市民阶层兴起、思想启蒙运动、公共领域活动以及大众意识兴起等诸多方面,并以此为据提出了“市民社会”之说 吴铮强的《中国古代市民史研究述评》中则指出:中国古代市民的政治能力是低级的,在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当边缘的地位,从这种角度讲,中国古代市民阶层也不可能成为“国家——社会”两元格局中的“市民社会”。‎ 根据材料并结合明清史实,根据你对“市民社会论”的看法,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具体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 观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社会形成 阐述:明清之际,中国农耕文明高度发达,明后期产生的资本辛义萌芽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例证。这一时期,传统的自然经济在人口增加和生产力进步的背景下出现了许多产品富余,产品开始更多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商品经济得到发展,而对外贸易间歇性地放开则促使中国形成贸易顺差,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中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银本位货币体系,促进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进而推进城市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从事手工业或商业、生存在城市、有一点财富剩余的小生产者——市民阶层快速增长,由此导致了市民社会的肇始与嬗变。‎ 示例二:‎ 观点:中国古代不可能形成市民社会。‎ 阐述:明清时期缺乏市民社会形成的必要条件。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兴起但因严重受阻而发展缓慢;市民阶层的壮大并非意味着评议政府力量的崛起;明清时期出现某些“反封建”思想和斗争并非市民阶层发起的资本主义运动;思想领域的一些新动向也并非近代启蒙思想的出现。因此,明清社会不是有新生力量涌动的市民社会 ‎【解析】‎ 首先,阅读材料,并结合明清史实,对“市民社会论”,提出观点,如根据材料“明清“市民社会”论是颇具冲击力一家之说”及所学知识,从目前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的角度分析,‎ ‎ 可提出观点: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市民社会形成;然后,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如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城市的兴起与繁荣,促进了商业都市的出现,市民阶层快速增长,由此导致了市民社会的肇始与嬗变;最后,表述成文。‎ ‎15.材料 唐代大臣傅奕,在政治上不因循守旧,上书《请革隋制疏》。疏中他认为,有隋之季,“违天害民,专峻刑法,杀戮贤俊,天下兆庶同心叛之”。如今官名、律令等仍用隋制,不甚妥帖。因此,他主张“改正朔,易服色,变律令,革官名,功极作乐,治定制礼”。同时,他还具体地提出两项改革方案:一是减轻刑罚。他在奏疏中说“周有乱政而作《九刑》,卫鞅为秦制法……始皇为挟书律,此失于烦,不可不鉴。”隋朝更是“专峻刑法,杀戮贤俊”。因此他主张减轻刑罚。二是减少官员。他在奏疏中说:“官贵简约,夏后百官,不如虞五十,周三百不如商之百。”他主张官多不如官少,精简官员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傅奕上书《请革隋制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傅奕《请革隋制疏》中有关精简官僚队伍的主张。‎ ‎【答案】(1)原因:唐初,国制初创,急需建立新的社会秩序;前代制度弊病重重;连年征战,导致民不聊生;争取民心,巩固统治。‎ ‎(2)评价:客观上起到了精简官僚队伍、优化官僚系统的作用;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减少了行政开支;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解析】‎ ‎(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唐朝建立的背景分析可知,唐初,国制初创,急需建立新的社会秩序;根据材料“有隋之季,‘违天害民,专峻刑法,杀戮贤俊,天下兆庶同心叛之’”可知,前代制度弊病重重;根据所学知识,从隋末农民起义的背景分析可知,连年征战,导致民不聊生;根据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提倡“民本思想”的角度分析可知,争取民心,巩固统治。‎ ‎(2)评价:根据所学知识,从官僚制度建设的角度分析可知,客观上起到了精简官僚队伍、优化官僚系统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从行政效率的角度分析可知,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根据所学知识,从厉行节俭的角度分析可知,减少了行政开支;从政权性质的角度分析可知,本质上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16.材料 ‎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拒绝战争,维护和平”成为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美苏“冷战”加剧,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使整个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但由于领土纠纷、民族宗教矛盾及西方大国的强权政治等,这些发展中国家之间时常爆发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威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许多有良知的科学家反对战争,尤其反对核战争,他们投入反战和平运动中,推动了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1985年联合国通过《国际和平宣言》,要求“各国人民与联合国一起共同努力,捍卫和平与保障人类的未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 ‎——摘编自陈新慧《对反战和平运动问题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战和平运动产生的重要影响。‎ ‎【答案】(1)主要因素:吸取二战的惨痛教训,世界人民和平意识增强;美苏冷战及部分地区和国家的动荡,使世界面临战争的威胁;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有良知的科学家投身于反战和平运动。‎ ‎(2)影响:有利于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和平环境;为联合国推进和平发展工作提供基础。‎ ‎【解析】‎ ‎(1)主要因素:根据““拒绝战争,维护和平”成为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共同心声”得出吸取二战的惨痛教训,世界人民和平意识增强;根据“美苏“冷战”加剧,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使整个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得出美苏冷战及部分地区和国家的动荡,使世界面临战争的威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得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根据“许多有良知的科学家反对战争,尤其反对核战争,他们投入反战和平运动中”得出有良知的科学家投身于反战和平运动。‎ ‎(2)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有利于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有助于推动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有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和平环境;为联合国推进和平发展工作提供基础等角度概括。‎ ‎17.材料 ‎ ‎ 李及,字幼几,祖先是范阳人,后来迁到郑州。李及考中进士,任曹州通判。州民赵谏一向无赖,李及列出赵谏的不法行为上奏皇上。皇上下旨御史核实,在都市斩了赵谏。李及因此知名。不久他被提拔为秦州知州,州里的将士官吏很轻视他。恰连有一禁军士兵白天在街上抢劫,官吏把他抓起来。李及正坐着看书,稍稍问了几句,那人就承认罪行。李及马上命令将他斩首。在杭州时,李及厌恶当地的风俗轻薄奢靡,他在杭州做官几年,几乎没有买过吴地的物产。临走,买了本《白乐天集》。李及改任左司郎中、枢密直学士,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召回朝廷,两次升职任尚书工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去世时享年七十岁,朝廷特赠予礼部尚书,谥号恭惠 ‎——据《宋史·李及传》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及从政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及为官的影响。‎ ‎【答案】(1)事迹:任曾州通判时斩杀不法州民;任秦州知州时斩杀犯罪士兵;力行节俭,反对奢靡。‎ ‎(2)影响: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净化;有利于带动地方吏治的改善,规范官员行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解析】‎ ‎(1)事迹,根据材料“州民赵谏一向无赖,李及列出赵谏不法行为上奏皇上。皇上下旨御史核实,在都市斩了赵谏”可知,任曾州通判时斩杀不法州民;根据材料“恰连有一禁军士兵白天在街上抢劫,官吏把他抓起来······承认罪行。李及马上命令将他斩首”可知,任秦州知州时斩杀犯罪士兵;根据材料“李及厌恶当地的风俗轻薄奢靡,他在杭州做官几年,几乎没有买过吴地的物产”可知,力行节俭,反对奢靡。‎ ‎(2)影响,根据“斩杀不法州民”可知,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净化;根据“斩杀犯罪士兵”、“力行节俭,反对奢靡”可知,有利于带动地方吏治的改善,规范官员行为;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分析可知,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