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00 KB
  • 2021-08-26 发布

【历史】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题(解析版)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科)试题 一、单选题 ‎1. 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上下级关系 D. 君臣关系 ‎【答案】A ‎【解析】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所以,维系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纽带是血缘关系。故A正确。‎ ‎2. 商王通过占卜决策一切政治事务,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特点是 A. 以禅让的方式传承王位 B. 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C. 王权开始在一姓中世袭 D. 国家已成为帝王的私产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商王通过占卜决策一切政治事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占卜体现神权,这反映了商朝政治的特点是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故B正确。商朝以世袭的方式传承王位,故A错误。王权开始在一姓中世袭,没有突出神权,故C排除。国家已成为帝王的私产,也没有突出神权,故D排除。‎ ‎3.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中央集权制 D. 世袭制 ‎【答案】C ‎【解析】秦朝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因此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C正确;禅让制是部落时期的选贤任能制度,A排除;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时期推行的重要制度,B排除;世袭制在秦朝之前就已经出现了,D排除。故选C。‎ ‎4. 一位历史学家评价某制度是“现代分权制度的雏形”。这一制度最有可能是 A. 秦朝的郡县制 B. 西汉中朝制度 C. 唐朝三省六部制 D. 清朝军机处 ‎【答案】C ‎【解析】A项是地方行政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没有分权的特征,排除从军机处的特点与影响来看,D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通过分割相权以达加强皇权,三省六部制使相权一分为三,更能体现“分权”的含义,故选C。‎ ‎5.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A.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B.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 C. 清康熙帝设立南书房 D. 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随着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所以D项说法正确符合史实,答案选D。‎ ‎6.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是 A. 三权分立 B. 分权与制衡 C. 司法独立 D. 以国会为中心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有:分权制衡原则(最主要),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权力之间制约达到平衡,总统和国会之间、国会本身两院之间、司法与其他部门之间均构成制衡,故B正确。‎ ‎7.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 A. 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 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 C.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 D. 专制君权受到强烈冲击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由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答案选C,A项表述错误, B D两项不符合题意要求。‎ ‎8.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抗日战争 C. 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战争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故B项正确;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是战败了的,故A项错误;解放战争不是反侵略战争,故C项错误;1950年抗美援朝,不属于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故D项错误。‎ ‎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人权宣言》颁布 B. 《四月提纲》发表 C 《共产党宣言》发表 D. 巴黎公社成立 ‎【答案】C ‎【解析】‎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它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故C符合题意;《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故A不符合题意;1917年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明俄国革命的道路和方向,故B不符合题意;巴黎公社是一场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但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故D不符合题意。‎ ‎10.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A. 结束了沙皇在俄国的专制统治 B. 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 C.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 D. 鼓舞了遭受压迫民族的解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二月革命结束了沙皇在俄国的专制统治而非十月革命,排除A项。C项只强调推翻临时政府,未强调革命后建立什么样的政权,不能反映出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鼓舞了遭受压迫民族的解放同样不能反映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排除CD项。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首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项符合题意。‎ ‎11.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这主要是因为它 A.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C. 是世界现代历史的开端 D. 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答案】A ‎【解析】本题从“社会革命”的角度看待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是人类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革命。故A正确。‎ ‎12.“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这一评价适用于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因民族制宜”等关键信息可知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3.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 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B. 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C. 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 协约国集团的成立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依据所学可知,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应选C。‎ ‎14.两极格局解体后,对当前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格局描述不确切的一项是 A.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 B. 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C. 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获得成功 D. 和平与动荡是当今世界的现实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但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 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因此美国推行单边主义获得成功的结论是错误,故C选项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极格局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流,故A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两极格局解体后,随着中国、日本的崛起,欧洲国家的联合,世界发展趋势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B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两级格局解体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也面临着问题和挑战,因此和平与动荡是当今世界的现实,故D选项说法无误,不符合题意。‎ ‎15.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 商朝时期 B. 春秋战国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B项正确;A项主要是骨器和石器;CD项都晚于B项。所以答案选B。‎ ‎16.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表明 A.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B. 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 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 D. 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北方之货日夜运往南方,南方之货日夜运往北方,所以反应的是商品的长途贩运,物资交流频繁,正确的是D项,材料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排除A项;BC项在题干中没有反映,排除。‎ ‎17.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它开始于 A. 棉纺织业 B. 采矿业 C. 化学工业 D. 交通运输业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属于棉纺织业领域,A项正确。随后,工业革命在采矿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深入发展,排除B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18.“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材料主要反映了新航路开辟 A. 引起了商业革命 B. 引起了价格革命 C. 开始了殖民扩张 D. 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可知新航路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故选A项。‎ ‎19.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主要是因为 A. 工业结构不合理 B. 地区分布不平衡 C. 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 军阀割据混战 ‎【答案】C ‎【解析】 ‎ 依据材料“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由于列强忙于战争,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快速发展,但随着一战结束,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又快速下滑,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一直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故答案为C项。A项,工业结构不合理是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是民族工业所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的,排除;B项,地区分布不平衡是民族工业的分布特点,是民族工业所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导致的,排除;D项军阀割据混是近代中国社会环境的具体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 ‎2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因素有 ‎①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 ‎ ‎③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 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侵入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以及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的诱导,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诞生,①②③④正确,选择A符合题意。‎ ‎21.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答案】B ‎【解析】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开启这一举措的重要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选B;ACD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2.黄梅戏《天仙配》里有一段经典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这是古代中国传统经济的写照。这种传统经济被称为 A. 商品经济 B. 市场经济 C. 小农经济 D. 计划经济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可知,反映的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故C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AB错误。计划经济是建国后出现的,更不符题意,排除D。‎ ‎2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沿海开放区 ③经济特区 ④内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答案】C ‎【解析】对外开放过程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C正确。‎ ‎24.1921年,列宁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一“途径”指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 计划经济的推行 C. 农业集体化运动的掀起 D.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1921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是列宁对在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是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故D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途径,排除A;斯大林在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计划经济,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斯大林时期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排除D。‎ ‎25.某一时期的《人民日报》曾报道:“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提出 B. 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钢为纲”的号召 C. “大跃进”全民炼钢运动的迅速兴起 D. 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政策 ‎【答案】C ‎【解析】由材料信息“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可知,这是1958年“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铁运动,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开始于1953年,故A项错误;“以钢为纲”是大跃进的口号,故B项错误;1960年开始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故D项错误。‎ ‎26.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B. 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 C.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D. 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情况下,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从而克服了“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由此可知,AB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错误。‎ ‎27. 辛亥革命后,社交场合“先生”、“同志”的称呼逐步取代了“老爷”、“大人”等称谓。这体现了什么思想的影响?‎ A. 自由 B. 平等 C. 博爱 D. 诚信 ‎【答案】B ‎【解析】辛亥革命后,社交场合“先生”、“同志”的称呼逐步取代了“老爷”、“大人”等称谓。体现出平等的思想,B正确;自由、博爱和诚信不符合材料主旨,A、C和D项排除。‎ ‎28.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 A. 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B. 科学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 C. 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 D. 英国的工业发展一枝独秀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基础知识记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重大成就,故B项正确。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重工业领域,排除。C项,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来自传统工匠,排除。D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不再是一枝独秀,排除。‎ ‎29.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 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 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 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 D.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提到了英国,没有涉及其他国家;材料中只能看出英国资本的增长,看不出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从图中的年代只能得到的信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迅速增加,故选D项。‎ ‎30.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A. 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 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 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 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答案】A ‎【解析】由材料信息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可知,该学着客观地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批判反全球化的信息,故B项错误;C项只符合材料部分信息,故错误;该学者没有提出应对全球化的策略,故D项错误。‎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建议:“臣愚以为使诸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 ‎——《资治通鉴》‎ 材料二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晋书》‎ 材料三 科举制包含着这样几种基本精神:一曰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内行管理。这些精神也是西方现代组织理论所强调的普遍主义与感情无涉原则。科举制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 ‎——‎2013年12月4日人才交流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选拔人才的制度和选拔人才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选官用人的制度是什么?其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制创立于何时?这一制度体现了哪些原则?具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案】(1)制度:察举制。标准:注重品德和才能。‎ ‎(2)制度:九品中正制。弊端:公卿贵族把持选官权,任人唯亲。‎ ‎(3)时间:隋唐时期。原则:科举制体现了公平公开、竞争择优、量才使用的原则。‎ 积极作用:限制了特权,建立了制度公平;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参政的积极性,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们的文化素质;促进了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影响深远。‎ ‎【解析】(1)根据材料“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可得出董仲舒建议由下而上人推荐人才,结合所学可知是察举制。根据“贤者”,结合所学可知标准是品德和才能。‎ ‎(2)根据材料“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可得出是九品中正制。根据“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结合所学回答弊端。‎ ‎(3)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创立科举。根据“一曰公开平等,二曰竞争择优,三曰量才使用,四曰内行管理。”概括出原则。根据材料“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行政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相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活动的积极性。”结合所学可概括出积极作用。‎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传统经济属于农业文明的范畴,环顾世界,在所有的农业文明中,唯有中国发展得最精密、最情致、最富于情趣,世界上再没有哪一个农业文明可以与它匹敌。‎ ‎ 图1 图2‎ ‎(1)根据图1,你能观察到我国古代农业采用何种耕作方式吗?‎ ‎(2)根据上述图片材科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答案】(1)牛耕和铁犁(铁制工具)。‎ ‎(2)基本特点: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解析】(1)图1是唐代的曲辕犁,这说明我国古代农业采用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2)图1是唐代的曲辕犁,图2是农作物和家畜家禽,由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等。‎ ‎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着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材料二: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西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传播到英格兰到整个欧洲大陆,19实际传播到北美地区。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30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子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点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9世纪90年代起,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人类交通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主要得益于一项重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发明?请各举两例。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突出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答案】(1)哥伦布航行到美洲,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对各地区、各民族间的交往作出重要贡献;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美洲,对美洲实行长期残酷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有火车、汽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电话、汽车、飞机等。特点:第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第二,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第三,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3)过程: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结束了世界各地的孤立状态,使世界各地间联系加强,揭开了形成世界市场的帷幕。第一次工业革命,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列强的实力,加快了西方列强殖民扩展的步伐,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1)评价人物的标准要采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如密切了世界的联系,又要看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对印第安人带来的灾难。‎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集中在轻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如火车和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在电力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等新兴行业和重工业上,如电话、汽车和飞机等。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是科技与技术实现了紧密的结合、以重工业为主导和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等方面。‎ ‎(3)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主要是从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等几个阶段进行分析,要突出上述历史事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