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9.00 KB
  • 2021-08-27 发布

2018-2019学年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二 历 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2.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 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 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 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 ‎3.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D.“历史就是昨天与今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4.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大一统”的主张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天人感应”学说 D.“三纲五常”学说 ‎5.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塑造了中国人的价值信仰 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6.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7.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柳宗元肯定帝制的合理性 B.黄宗羲继承和发展了柳宗元的思想 C.两种观点恰好相反,后者正确 D.二人观点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 ‎8. “明末清初(17世纪前后),传统的民本思想演化更革,走到近代民主的边缘,这便是‘新民本’思想。它既不同于传统民本,也不同于近代民主,而是二者间的中间形态”。下列关于“新民本”思想阐述正确的是 A.反对暴君和颂扬明君来约束君主的不良行为 B.以“贤人政治”修正君主制度,非以民选的议会政治取代君主专制制度 C.“民”具有新的内涵,主要包括城市工商业者、市民、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士人 D.其思想与西方君主立宪有相似性,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较深 ‎9.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五代)始印五经以后,典籍皆为版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主要表明 A.唐朝时雕版印刷广泛流行 B.北宋时期活版取代雕版 C.活字印刷有助于提高效率 D.印刷术促进了宗教传播 ‎10.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化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培根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印刷术 B.造纸术 C.古典文化 D.儒家学说 ‎11.下边两幅作品的作者创作基本特点有 ‎①集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 ②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 ③强调个性,追求抒情写意 ‎④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12.毕加索曾这样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 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 ‎13.《西游记》中,孙悟空开始拜菩提老祖学修道成功,称“齐天大圣”;后来忠心不二地护送唐僧玄奘西行取经,获得“斗战胜佛”的法号。这反映了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追求个性解放B.明朝文化艺术的世俗化趋势加强C.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D.儒、道、释三教合一成为一代思潮 ‎14.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15.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从学造西方器物、仿行西方政治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与此同时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而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造成“西学”与“中学”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西学”涌入中国B.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中学”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C.中国社会的巨变和社会逐步转型的需要D.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提高 ‎16.以下是中国各政治阶层在那一时期的政治言论,其共同诉求是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B.实行民主政治C.启蒙与救亡并重D.推动中国近代化 ‎17.1919年,鲁迅在小说《药》中写道,当时人们相信人血馒头能治好肺结核。华小栓得了肺结核后,其父亲用沾满鲜血的馒头给他治病,结果华小栓还是命丧黄泉。而人血馒头竟是由父亲从刑场上买来的革命烈士的鲜血做成的。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病症是 A.迷信与麻木B.痛苦与沉沦C.病急乱投医D.绝症与抗争 ‎18.新文化运动被称为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促进了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D.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 ‎19.张太雷在其《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一文中写道:“在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局限于政治斗争了。”“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早夭的原因是 A.对传统文化绝对地否定B.对西方文化绝对地肯定C.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D.仅局限于知识分子中传播 ‎20.以下是1917—1921年《新青年》的主题统计。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的推论是 介绍马克思主义 西方习俗礼仪 国事要闻 文章数量(篇)‎ ‎36‎ ‎5‎ ‎30‎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B.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C.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D.《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21.孙中山文中说:“中华民国之建设,专为拥护亿兆国民之自由权利,合汉、满、蒙、回、藏为一家,相与和衷共济,丕兴实业,促进教育....该材料反映了 A.孙中山形成了平等的民族观B.辛亥革命有助于建立民主政治C.民国之时中国境内民族较少D.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已深入人心 ‎2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以下毛泽东的著作和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著作 内容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强调了进行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B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探索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C ‎《新民主主义论》‎ 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D ‎《论十大关系》‎ 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23.有学者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借鉴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并同时发展和提升了这—思想。”邓小平的“继承和借鉴”主要表现在 A.引进外资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发展B.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C.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以减轻农民负担D.废除了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24.1960年春天,《五朵金花》在埃及开罗举办的第二届亚非国际电影节上放映,担任主演的杨丽坤荣获了“最佳女演员”的“银鹰奖”,王家乙同获“最佳导演”的“银鹰奖”,埃及总统纳赛尔点名请杨丽坤亲自前往埃及,领此大奖。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提出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25.20世纪五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这一时期的下列时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②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③“一五”计划指标超额完成 ‎④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成立 A.②④③①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②①③‎ ‎26.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A.“知识即美德”B.拯救人类心灵C.“认识你自己D.追求生命价值 ‎27.古代希腊出现智者学派的主要原因是 A.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发达B.希腊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C.奴隶制的高度繁荣D.普罗泰戈拉等人的推动 ‎28.《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 A.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B.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C.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D.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 ‎29.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的旗帜,他们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社会根源在于 A.反对天主教会宣扬的神权封建思想B.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反映C.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束缚,要求提高政治经济地位的反映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30.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 A.创立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31.法国启蒙运动时,一位思想家从阐述不平等的起源中引出了一个革命的结论:民众有权以暴力推翻暴政,从而对法国大革命具有深远的影响,他是 A.伏尔泰B.卢梭C.孟德斯鸠D.康德 ‎32.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33.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历史……‘工场退位,工厂上位’……‘东方诸国的衰落’……‘无产阶级的出路’……‘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B.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34.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 ‎35.有学者说“当中国使用铁犁的时候,欧洲还在使用木犁;但是当欧洲使用钢犁的时候,中国还是在使用铁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铁犁的普及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的灌钢法领先于世界C.欧洲钢犁的使用得益于农业技术的革新D.欧洲钢的使用最早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二、主观题(每题15分,共30分)‎ ‎ 36.(15分)‎ 材料 ‎ ‎ 战国时代,随着各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郡县制已经逐步代替了古代的分封制。秦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又陆续在新占地区设置了不少郡县。但是,分封制作为一种旧的上层建筑,是不会轻易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的。全国统一后不久,丞相王绾等就建议秦始皇把诸子派到燕、齐、楚等地设置封国。秦始皇让群臣讨论。廷尉李斯认为,周文王和武王所分封的子弟同姓很多,但后来亲属疏远,便互相攻杀,如同仇敌,连周天子也无力制止。现在天下统一,设置郡县是大势所趋。诸子有功之臣,只宜赐给赋税和重赏,这样便于控制,是求得安宁的好办法,分封王侯很不利。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决定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统一六国时,设置了三十六郡。随着秦朝疆域的继续扩大,后来增至四十余郡。‎ ‎ ——摘编自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二册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秦朝采用郡县制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朝采用郡县制的作用。(7分)‎ ‎37.(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佛教文化是汉唐时期输入中国的外来文化的主体。佛教哲学的思辨之繁富与巧密超过中国传统儒学以及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因此,到东晋南北朝时代,佛教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宗教。当然,中国人对于佛教哲学并非不加改造地照搬,而是在消化佛教哲学的同时,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入佛教,使佛学本土化。相继崛起于隋唐时期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便是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宋、明时期,新儒擘派又从佛学中汲取养料,使之与易、老、庄三玄相糅合b传统儒学与外来佛学相摩相荡,终于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构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中国传统文化。‎ ‎——摘编自张岱年等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在明束的西学东渐中,耶稣套士利玛窦发现士大夫在中国具有特别的影响力,乃选择上层路线,注意与官僚、士大夫接触,以扩大自己的影响。由于儒学是当时中国的官方意识形态,他还采取“合儒”的传教策略:“知儒教之不可攻破,则附会六经中上帝之说以合于天主,而特攻释氏以求胜。”利氏确立的这些传教策略在当时得到了较好的贯彻,传教士在中国站稳了脚跟。明清鼎革之后,耶稣会迅速与清朝合作,但在遭遇“康熙历狱”,尤其是礼仪之争后,罗马教廷否决了利玛窦的传教路线,造成官方的禁教,乾隆以后,天主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渐次式微。‎ ‎——摘编自邹小站著《西学东渐:迎拒与选择》‎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佛教在华传播的历程,(3分)并简析其对古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2)比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唐时期佛教与明末清初天主教在华传播手段的相似之处.(2分)并简析天主教在华传教结局与佛教相异的原因。(6分)‎ 高二历史答案 ‎1.D 2.C 3.A 4.C 5.B 6.A 7.D 8.B 9.C 10.B 11.D 12.C 13.D 14.D 15.C 16.D 17.A 18.C 19.C 20.B 21.A 22.D 23.A 24.A 25.A 26.C 27.A 28.B 29.D 30.B 31.B 32.A 33.D 34.B 35.C ‎ ‎36.‎ ‎(1)原因:实行郡县制是大势所趋;李斯说理充分;西周失败的教训;秦始皇正确的决策。(8分,各2分)‎ 评卷提示:照抄材料不给分,因为要求“概括指出”。‎ ‎(2)作用: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地方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地方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7分。前2点各2分,第3点3分)‎ ‎ ‎ ‎37.‎ ‎(1)历程:汉代佛教传入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迅速:隋唐时期逐渐本土化;宋明时期,佛儒道相互渗透,形成三教合流局面。(3分)‎ 影响: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或文学艺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成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答出3点给6分)‎ ‎(2)相似之处:通过吸收儒家思想,借助传统儒学在华传教。(2分)‎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的压制;天主教与儒学的文化冲突;罗马教廷传教策略的失误;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答3点给6分)‎ ‎ ‎

相关文档